我叫趙月芳,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大的13歲,小的分別是8歲和5歲。曾經,為了教育好孩子,我幾乎傾盡所有精力,卻發現根本沒有效果。我就很納悶:明明孩子資質很好,我也很努力,怎麼就把孩子教育成了這樣子?
孩子沒有朝著我想像的方向發展,反而是更加不聽話,老是跟我對著幹。
我就想:13歲就管不住了,那以後長得比我高、力氣比我大,豈不是更管不住了。說實話,我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在朋友推薦下,2017年,我開始學習中華文化。持續的學習尤其是反省,讓我開始看到,孩子的問題,其實是我自己的問題。
一次反省與孩子的關係時,我忽然想到婆婆曾經說過的一句話:看到先生從學校回來餓得大口吃飯的樣子很心疼。
我就在反思,自己對孩子種下的是什麼心念?
對孩子,我是一顆索取的心。看到孩子的行為與自己預期不符,心裡就會生出怨。意識到這點後,我突然感覺豁然開朗了,心中的怨去了一大半。
心中少了怨苦,我不像從前那樣隨便對孩子發脾氣了。
▲趙月芳與兩個兒子
今年,自2月28日晚觀看曹老師「家長課堂」回放後,我像追劇一樣追完了之前所有的直播課程,真的是受益匪淺,甚至完全扭轉了我的教育理念。
課程中,曹老師用一個個精彩的案例,讓我感受到「傾聽、理解、共情」的力量。
反省到從前簡單粗暴、直接命令式的教育,對孩子產生的傷害,我都後怕,真是差點親手毀了三個孩子!
以前那種「打罵、批評、指責」教育錯得太遠了,那種發洩情緒,不僅給孩子造成傷害,更造成自己的傷痛。一直處在恐懼、害怕挨打挨罵狀態的孩子,身心都被負能量裹挾,哪有動力和快樂!
▲從前用來「教育」孩子的戒尺
過去的已成為過去,唯有當下學習、行動、改變、彌補。
▲往期「家長課堂」直播精彩回顧
剛開始,孩子轉變太大太快,連我自己都不適應了。兩天後,孩子有反彈,我清晰記得那是自己心念的反彈:怨念起來了,我又開始急躁。當意識到一切都是正常的,不可能一下子徹底變好時,我的心又不焦慮了。
孩子的行為再讓我氣憤,我會馬上轉念:做孩子的加油站,加水人。我馬上將怒火轉為肯定、鼓勵,找到孩子確實做的好的一點,哪怕一個字寫得好,我都給予肯定和鼓勵,我發現,孩子立即有自信和動力了。
▲往期直播精彩回顧
那天,前一秒孩子還在廳裡上蹦下跳帶著弟弟玩得特別歡,根本不肯去寫作業。到時間了我只能去做午飯了,我就鼓勵他:「媽媽不能陪你寫作業了,相信你自己會自覺去寫好的。」
沒想到,他真的很快自覺地坐到桌前認真寫,我擔心他不專注,在廚房邊忙邊說:「媽媽在廚房都能感受到你的心很靜很靜,認真地寫得又快又好!相信準確率也會很高!」
就這樣,兒子非常乖、非常積極地在認真寫。在這之前,爸爸用武力都沒能「徵服」他去寫作業。真是太神奇了!
▲安安靜靜自己寫作業的兒子
老師那句「只說你想要的」真是太好用了,每次遇到孩子不聽話我就用鼓勵、肯定的話語,他馬上就會動力十足,自覺自愿自律起來。
那天,看到兒子英語不會讀也不想讀,我就挑了他讀得好的一個單詞,麵條「noodles」,告訴他這個單詞,他的發音很準很好聽,他立馬挺直背,有信心讀了,連聲都更大了!
「『我能感受到別人的感受和看法』,引導孩子發展他的共情能力。」共情,是我們大人、孩子,甚至每個人都需要的一種能力。不學習真的不知道,但用起來效果也很明顯。
兒子特別調皮,在家裡弄出特別響的聲音(吵到樓下鄰居)或者打弟弟玩,我就提醒他感受一下樓下鄰居和弟弟的感受,他聽完馬上就停下來或是大幅度收斂!
最小的老三,以前總是哭鬧,真的是讓人無法承受,我甚至一度把他關進小黑屋。但現在,我就跟他站在同一邊,我就靜靜抱著他,他反而馬上就止住,不再哭鬧了。其實,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就是一個擁抱、一份理解。
▲幸福快樂的三個孩子
在生活中,這樣的案例有很多很多。有了方向,我放下了焦慮,給孩子、也給自己成長的時間。
我和孩子都在慢慢發生變化。我相信,只要好好學習,教育好孩子是可學而至的!好孩子,也是可學而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