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要和王光美結婚,王光美心裡願意卻拒絕了,還提了一個要求

2020-12-20 嬋稚翎

王光美和劉少奇在延安時就認識。1948年,他們在河北西柏坡再一次相遇。

正在西柏坡的時候,兩人更加深了彼此之間的了解,並且確定了關係。但是,當劉少奇提出結婚時,王光美卻沒有答應。

為什麼呢?

她向劉少奇提出了一個要求,說:「我還不是共產黨員,等我的入黨申請批准以後再結婚。」

劉少奇表示同意。

其實,王光美在北平讀書的時候,地下黨就要吸收她入黨。那時青年學生只要靠攏黨組織,要入黨並不難,但是,按照王光美後來的說法:「我對黨的認識很少,看了一些有關黨的書籍,包括《論共產黨員的修養》,覺得我還不符合條件。」直到後來到了延安,她才寫了申請要求入黨。

誰知此時卻變難了。因為組織上還要經過北平市委去調查王光美的家庭情況,這樣一拖就拖下來了。

到了西柏坡後,王光美在黨中央外事組工作,眼看又要與劉少奇結婚了,她說:「如果還不是黨員,那算怎麼回事呀?」所以,她儘管內心願意馬上結婚,卻因為自己還不是黨員便提出了等自己入黨了再結婚的要求。

她把自己的這個願望告訴劉少奇後,沒有同黨支部說。因為,她覺得自己如果那麼一說,事情反而不好。於是,只是努力地工作,以自己的行動去達到一個黨員的標準,並爭取黨組織的同意。

到了8月份,一天,黨支部通知王光美:「你的入黨申請批准了。」

王光美十分高興,馬上寫了一封信,託人帶給劉少奇。

王光美條件達到了,於是就要結婚了。

8月21日,劉少奇派警衛員把王光美的行李搬到他的住處。當晚機關食堂有舞會,毛澤東、周恩來都來了。王光美所在的外事組的同志早已從市場上買來雞蛋、麵粉,做了一個大蛋糕。於是,大家把大蛋糕拿出來,一起吃蛋糕。

就這樣,王光美和劉少奇就算結婚了。

對於這唯一的一隻蛋糕,毛澤東、周恩來和劉少奇都吃了一份。

相關焦點

  • 王光美:第一位原子物理碩士,27歲與50歲劉少奇結婚
    除了有一個優秀的父親之外,她的母親也讀過書,畢業於天津北洋女子師範學院,是中國第一批女大學生。所以對王光美的栽培,他們一直都沒有忽視,而且王光美一直本人也很聰慧,高中在北平的重點學校讀書,還是「數學三王」之一。
  • 王光美憶與劉少奇最後對話:"好在歷史是人民寫的"
    1967年7月18日,劉少奇的孩子們急急慌慌跑回來告訴父母,聽說今晚就要在中南海裡開批鬥劉少奇和王光美的大會。王光美預感到這次批鬥非同一般,有可能是生離死別,她哽咽著對丈夫說了一句「這回真要和你分別了」。
  • 《劉少奇的最後歲月》王光美談劉少奇的最後歲月
    一再表示,在他主持中央工作期間,一切責任由他負,不要怪罪下面,並向中央提出,他願意辭去國家主席和其他一切職務,接受批評和處分,希望因此能解脫廣大幹部,讓他們趕快出來工作。1966年10月中央工作會議期間,少奇同志真心實意地作了檢查,主動承擔一切責任,反覆強調「主要責任應該是由我來負」,其他同志「雖然也有一定的責任,但是,第一位要負責任的,就是我」。在一些公開場合,他也是這樣表示的。
  • 「奇美人生—劉少奇王光美大型圖片展」在香港舉行
    新華網香港2月6日電(記者張雅詩)「奇美人生——劉少奇王光美大型圖片展」6日在香港揭幕,展出約200幅珍貴歷史圖片和多件實物。為期3天的圖片展由香港文匯報和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合總會合辦,內容由中央文獻研究室負責收集和編輯,主要展出了王光美一生中各個歷史時期的圖片和文字介紹,當中包括她跟從劉少奇從事革命工作,共同生活20多年的片段,以及她晚年從事慈善工作的點滴。劉少奇早在青年時期就投身中國革命事業,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
  • 王光美的私人相冊
    1949年,北京香山駐地,劉少奇、王光美和劉少奇前妻的兩個孩子劉濤、劉丁。1956年,劉少奇、王光美和女兒劉亭。1963年,在蹲點的村裡參加搖水車澆地。   1960年代,劉少奇、王光美和孩子們在北戴河度假。
  • 王光美回憶結識劉少奇:他送了一個很難看的梨給我吃
    ▲劉少奇在參加蘇共十九大後同王光美到索契修養在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33萬字的《王光美訪談錄》中,王光美女士回顧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我高中畢業後上了輔仁大學數理系,系主任是德國人。大約1945年6月,經過嫂嫂王新的介紹,我認識了崔月犁等同志,同北平地下黨有了聯繫。
  • 【絕密照片】王光美的私人相冊
    1949年,北京香山駐地,劉少奇、王光美和劉少奇前妻的兩個孩子劉濤、劉丁。    1956年,劉少奇、王光美和女兒劉亭。    1963年,在蹲點的村裡參加搖水車澆地。    1960年代,劉少奇、王光美和孩子們在北戴河度假。
  • 劉少奇夫人王光美逝世-搜狐新聞
    王光美,祖籍天津,1921年9月出生於北京。上世紀40年代初求學並任教於北平輔仁大學;  1946年任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方面英文翻譯;同年赴延安,任中央軍委外事組翻譯、晉綏興縣土改工作團團員、中共中央外事組研究處科員;  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與劉少奇結為伴侶;  1949年任劉少奇同志秘書;曾陪同劉少奇出訪亞洲國家;
  • 因與劉少奇太像,他被王光美一眼看中,飾演劉少奇40餘次
    但激動歸激動,同他前來的還有幾個神似劉少奇同志的演員,經歷了層層篩選和審查後,郭連文被帶到了劉少奇同志夫人王光美的跟前。劇組問王光美是否滿意眼前這個人扮演《少奇同志》時,一番打量後,王光美點頭同意。由郭連文扮演少奇同志也就這麼定了下來。
  • 王光美在韶山毛主席故居,留下了一句話...
    她就是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王光美那一年62歲了,青春在她身上遠去,青春又似在她臉上煥發。她帶著謙和的微笑和劉少奇的長女劉愛琴、三子劉源一起來到韶山,來到毛主席故鄉的鄉親面前。伴隨王光美同來的還有湖南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協的領導同志,工人出版社、中央文獻研究室、《工人日報》、湖南省電視臺的記者編輯,共計40人之多。第一次陪同劉少奇瞻仰韶山的湖南省公安局老局長李強也來了。
  • 王光美出獄後是什麼級別?
    王光美出身名門。
  • 揭秘:為何"四清"運動王光美選擇到桃園試點?
    1964年7月5日,她在河北省委地委書記座談會上作了《關於一個大隊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經驗報告》(即桃園經驗)。9月1日,經劉少奇審核、毛澤東批准,中共中央轉發了這個報告,在全國各地推廣,轟動全國。當時王光美為什麼要到桃園進行「四清」試點呢?2006年1月,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黃崢執筆的《王光美訪談錄》一書。其中王光美回憶:「當時,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正在全國一些地方試點。
  • 大愛無邊王光美――為貧困母親守望幸福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18日 15:06 來源:人民網     前國家主席劉少奇的遺孀王光美是「幸福工程」組委會主任,「文革」中受迫害曾身陷囹圄
  • 鹿回頭裡的故事:周恩來贈名畫 劉少奇王光美種椰樹
    此樹為原國家主席劉少奇1950年代在椰莊小住時,與夫人王光美一起親手栽種的。1992年新春,銀髮千絲卻風韻猶存的王光美在原三亞市委書記劉名啟的陪同下,故地重遊,並在當年的椰莊鹿回頭招待所4號樓小憩。我當時在三亞市文聯主編《鹿回頭》,有幸隨同王光美同志一起重回椰莊,和她一起經歷了一件值得追憶的往事。那是王光美歷經浩劫後再次踏訪海南島,她的出現自然引來一陣不小的轟動。
  • 王光美的葬禮上 這位97歲老紅軍說:就算坐輪椅也要送她最後一程
    說起王光美也許有些人還不是很熟悉,她是大家閨秀、數學女王、中國第一批物理女碩士、國家主席夫人、階下之囚、中國「幸福工程」組委會主任......王光美是原國家主席劉少奇同志的妻子,她也是中國第一批女碩士,如果當年她去美國留學,她很有可能是楊振寧、李政道的學姐。
  • 王光美口述青蔥歲月與家族記憶
    在遇到劉少奇之前,她有著怎樣的青蔥歲月?而又是怎樣的家庭和父母培養出王光美這樣優秀的女兒呢?一起來聽聽王光美自己怎麼說!一直到我在軍調部當翻譯時,才聽說她已經和林彪結婚了。解放後林彪從蘇聯養病回國,葉群陪他專門來中南海萬字廊看望少奇同志,送了一本很精美的蘇聯畫冊。我還對林彪說:「原以為你是個很威武的軍人,沒想到你像個文弱書生。」  高中畢業後考大學,我先是報了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可我的英語分數不夠,就上了輔仁大學。輔仁大學是德國人辦的,對英語的要求沒有清華、燕京高。
  • 揭秘:「四清」運動時王光美為什麼到桃園進行試點
    1964年7月5日,她在河北省委地委書記座談會上作了《關於一個大隊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經驗報告》(即桃園經驗)。9月1日,經劉少奇審核、毛澤東批准,中共中央轉發了這個報告,在全國各地推廣,轟動全國。當時王光美為什麼要到桃園進行「四清」試點呢?2006年1月,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黃崢執筆的《王光美訪談錄》一書。其中王光美回憶:「當時,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正在全國一些地方試點。
  • 王光美為什麼會選擇到河北省桃園進行「四清」試點?
    4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化名董樸)隨河北省委「四清」工作隊到撫寧縣盧王莊公社桃園大隊搞「四清」試點。1964年7月5日,她在河北省委地委書記座談會上作了《關於一個大隊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經驗報告》(即桃園經驗)。9月1日,經劉少奇審核、毛澤東批准,中共中央轉發了這個報告,在全國各地推廣,轟動全國。當時王光美為什麼要到桃園進行「四清」試點呢?2006年1月,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黃崢執筆的《王光美訪談錄》一書。其中王光美回憶:「當時,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正在全國一些地方試點。
  • 揭秘:為何"四清"運動王光美選擇到桃園試點?(1)
    1964年王光美在河北撫寧縣桃園蹲點時搖水車 1963年11月至1964年4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化名董樸)隨河北省委「
  • 王光美談「桃園經驗」
    王光美:1964年五一節前我回到北京。在鄉下5個月確實比較辛苦,自我感覺身體有點差,我想休整一段時間再說。要不要再去參加一期「四清」?下一期到哪裡?當時都沒有具體打算,也根本沒有想到要總結一個「桃園經驗」。之所以後來形成一個「桃園經驗」,並且產生那樣的影響,我認為主要是當時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形勢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