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長辮子老師:讓每一支鉛筆都愛上寫作

2021-03-03 中國教師

從小學開始,相信很多人都有被逼著寫作文的痛苦經歷。現實生活中,明明沒有發生什麼事情,也沒有什麼事觸動心靈,卻為了「交差」不得不硬著頭皮「編撰」。曾經看過一篇專門吐槽此事的博文:

 

我小學初中加起來扶了600多個盲人。

每個班主任都有一不小心被我發現在黑燈瞎火嘔心瀝血地批改作業和試卷。

每一篇作文我都會流下感動的淚水。

每次做好事都會經過一番心理掙扎。

永遠在受挫的時候看到窗外寒風中的一株小草。

老媽的黑頭髮裡總有一根耀眼的白髮刺痛我的眼睛。

我永遠有一個寬容大度像哲學家一樣教會我人生哲理讓我羞愧的同桌。

我和我老爸一起爬過無數次山,可是每次都只告訴我貴在堅持這一個道理。

……

捧腹之餘,不禁深思:作文教學究竟存在什麼問題?概而言之:

●其一,大部分學生沒有感受到寫作的愉快,他們的閱讀量很小,寫作基礎差;

●其二,應試作文模式過早地影響了正常的寫作教學,使他們的寫作變得功利並趨於程式化;

●其三,課堂寫作教學缺乏有效指導,陳舊的教學觀念阻滯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沒有把寫作看作是一種有價值的思維活動。

 

美國有個叫山姆·史沃普的作家教師,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美國紐約皇后區的一所小學開辦寫作工作坊,他把自己這段與孩子們一起成長的難忘日子寫成了一本書《我是一支愛寫作的鉛筆》。在這位作家老師的創意寫作教室裡,孩子們不是在學習寫作,而是在享受寫作的快樂。他們的創作,精彩得可以全班表演。

山姆的寫作教學實踐喚起我內心強烈的共鳴,他讓我再一次深刻地體會到:激情、想像、創意、童心,對於寫作教學而言,是多麼重要!雖然在應試痕跡依然很重的當下,讓每一支鉛筆都愛上寫作,是一個溫馨而浪漫的夢。然而,每一個擁有教育理想的人,他的追求絕不止眼前的分數,一定還有夢和遠方。下面,我就從課堂教學的四個「超越」,談一談自己的習作教學追求。

 

超越常識:示範中喚醒寫作的激情

 

公雞打鳴後天就亮了,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穿上棉襖人就暖和了。這些都是我們親身經歷過的真實事實,日久天長,這些就都成了常識。

常識是人類社會世代經驗的積澱,是人類把握世界與認識自己最基本、最普遍也最節約成本的方式。常識的特點就是「經驗」,但事實上這些常識都是有問題的,至少是不嚴謹的。天不是公雞喊亮的,太陽也不繞著地球轉,棉襖自己是不會發熱的。常識體現出來的感覺的真實、現象的真實與背後的真正原因、真正情況是有很大距離的。

現實的寫作教學,老師說不好教,學生說不好學。如果把寫作教學比作一項工程的話,一個工程師幹不好,是能力問題,如果所有工程師都幹不好,那一定是工程的基本理論出了問題。於是,我們不得不追問——寫作教學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寫作觀?

葉聖陶先生在《論寫作教學》一文中寫道:「寫作所以同衣食一樣,成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個項目,原在表白內心,與他人相感通。如果將無作有,強不知以為知,徒然說一番花言巧語,實際上卻沒有表白內心的什麼;寫作到此地步便與生活脫離關係,又何必去學習它?訓練學生寫作,必須注重於傾吐他們的積蓄,無非要他們生活上終身受用的意思。這便是『修辭立誠』的基礎。」

我的理解是,寫作是一種傾訴,有時候傾訴的是情感,有時候傾訴的是觀點,有時候傾訴的是其他,寫作就是一場情感和思想的旅行,是要有表達欲望做基礎的。沒有寫作衝動,就不可能寫出好文章。

但是,這個「常識」總是容易被許多老師忽視掉。很多老師平時只講應試原則與應試技巧,面對具體問題只講如何操作,如何入手,如何「添油加醋」加入何種「佐料」就能拿到高分,卻很少談可能會給學生帶來寫作衝動的情緒調動。

莊子有云:天地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理而不說。學生寫作亦如此,他們的寫作激情等待教師的發現和喚醒——喚醒知識積累,喚醒主體意識,喚醒情感體驗,喚醒表達欲望,喚醒思維活力。

 

記得第一次給現在這個班的孩子上習作課,我就讀了自己寫的一篇小美文《生長童話的春天》:

 

春天忽然而至。

首先發現這個秘密的,是光著腳丫在小河裡遊泳的兩隻麻鴨。他們愜意地讓身體隨著波浪自由起伏,翅膀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溫和的金光。

一貫衣著講究的燕子,穿著那套閃著金屬光澤的黑禮服,從南方度假回來。他們的記憶力還是那麼好,很容易就找到了去年的舊宅,開始像往年一樣,銜泥築巢,忙碌得連和鄰居們打招呼的時間都沒有。

小棕熊顯然還沒有完全睡醒,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小草被他們凌亂的步伐踩得東倒西歪。沒有翅膀的小螞蟻也從土裡鑽出來了,他們徒步穿過寬寬的土橋,到河對岸開始了這個春天的第一次尋覓。整整一個冬天,他們儲存的糧食已經吃完了……

孩子們眼睛一眨不眨地聽著,他們已經完全被我的文字打動了,這也是我喚醒孩子寫作激情的「看家功夫」——習作示範。我也因此收穫了許多「小粉絲」,漸漸地,他們開始不滿足於聽我讀,而是自己也嘗試著進行創作。

在這個過程中,我從不給他們立什麼寫作規矩,也不作任何的硬性規定,而是允許他們寫出一些言不由衷的文字來,哪怕在一篇言不及義的文章中有那麼一兩句是他特別想說的話,我都給予他們充分地肯定。

我不會以自己的寫作經驗要求學生去做他們可能不熟悉的事情,因為寫作只能是個體的生命活動,面對同樣一個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習慣,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保護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這份表達熱情,讓他們在寫作親歷中體驗文字表達的愉悅。

下面是一段來自班級QQ群的家長對話,你從他們的對話中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創作激情被點燃後的抑制不住:

 

別雨辰:哈哈,昨天孩子回來說班上有同學寫詩、寫散文,他準備寫小說,還講長辮子老師剛寫了10萬字的小說。

朱彥旭:我家也吵著要寫呢!說是要寫個水果世界,讓我幫他發到長辮子老師的郵箱。

周璟璇:孩子們的創作激情很高哦,感謝老師的引導!

……

如果我告訴你,這些都是剛上三年級的孩子,你會不會感到很吃驚?所以,我一直堅信:寫作並不神秘,它只是一種情緒的傾訴,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外化。有了生活和情緒,還怕學生不會寫作文嗎? 

 

超越常道:閱讀中尋找寫作的「魔法」

 

高爾基在《童年》一書中,寫他幼年時,祖母常與他坐在家後的門檻邊,說故事與他聽。後門之外是蕭索的秋日,灰暗而空曠的天,壓著徒有枝椏的老樹。祖母讀小亞細亞,讀西班牙,讀印度洋之濱的故事,把他幼小的心思帶到幾千裡外的世界。

這些故事穿過後門之外的天與樹,伸展了他的想像,促發他情感的早熟,使他融入幾千裡外不同世代的生活世界,與不同時空的人類一起悲喜。

盧梭早年也常循著父親的朗誦聲,幼稚的心思走進遠方的人群。隨著故事情節的起伏不定與人物的悲苦無奈,小盧梭的眼睛總是沾滿淚光。

閱讀對寫作的積極影響不言而喻。所以,如果有人問我:「三年級起步作文如何教?」我會告訴他:「別著急,從閱讀開始!」我就是懷著這樣一份從容不迫的心情,開始三年級作文教學啟蒙的。有的家長會著急:「我的孩子一直在讀書啊!可是為什麼作文水平就是上不去啊?」

 

我對他們說:「播下去的種子,必須有幾個季節的孕育才可能結出果實,不要渴望立竿見影、一蹴而就。真正的教育,是一門「慢」的藝術。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有一顆老農種地的耐心。」

比如我教孩子們「寫人」時,首先找來一大堆人物漫畫書,孩子們看了,樂不可支。他們說:「這些漫畫太好玩了!你瞧,馬季的臉像一個倒著的三角杯,馮鞏像一條搖搖欲墜的竹節蟲,潘長江齜牙咧嘴,把一根捲尺拼命往上拉,試圖讓自己的個子再高出幾個公分。」「是啊,漫畫大師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們善於抓住人物最顯著的特點,然後著力渲染,從而使胖的更顯其寬,高的更顯其長,矮的更顯其短。」

我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努力表現出一副漫畫式的輕鬆。孩子們說:「知道了,原來在描寫人物時,不必要面面俱到,關鍵是抓住特徵。」「此外,我們還可以吸取漫畫的幽默表現手法。」我補充道。

我想孩子們一定聽明白了,接下來他們的自我介紹說明了這一點:

在下姓徐,林則徐的徐,名琳鑫,派出所登記的,坐不更名,立不改姓。哎,實在不好意思,連俺爹俺娘都說俺長得很有創意,吸取了俺爹的胖,他的眯縫眼,俺娘的塌鼻子。值得欣慰的是俺的皮膚很白很白,像被漂白粉漂過一樣。(徐琳鑫)

我的模樣:眼睛,深黑色,長得並不水靈,視力也不好。可是正是這雙小眼讓我看清了大千世界,分辨了人世間的真善美、假醜惡。耳朵,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左耳進,右耳出」。爸爸給我講奧數題目時,我一邊聽一邊點頭,可反過來讓我複述時,我卻不知從何講起,可真是一對「擺設」。嘴巴,還算湊合,可裡面的牙齒,實在不敢恭維,實不相瞞,還有蛀牙,不是我沒有使用高露潔,而是我刷牙不到位,結果造成了長久的遺憾,如今我正力挽狂瀾,盡力使它對得起我這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做到標準的「伶牙俐齒」。(左傳)

等孩子們都會抓住特徵描寫人物外貌了,我便開始讀曹文軒的《草房子》,當然並不是全部都讀,沒那麼多的時間,我只把描寫桑桑的那個章節讀了一下。

我讀了多長時間,孩子們就笑了多長時間,我問他們:「又笑什麼。」

他們說:「桑桑做的幾件傻事讓人發笑。他居然把自家的碗櫃改造成鴿子籠,把爸爸媽媽的蚊帳改造成漁網,盛夏酷暑,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竟然穿著棉襖、棉褲,還戴著棉帽。」

我說:「就是這幾件典型的事,讓我們感受到桑桑就是桑桑,獨一無二。你們能不能也通過一兩件典型的事,表現出獨一無二的你?」

「能!」孩子們的語氣中流露出一種自信。

俺是個書蟲,嗜書度100%,天天在書堆裡咬文嚼字,大到磚頭厚的《紅樓夢》,小到薄薄的《讀者》俺都讀過。俺不只一次的在洗腳時津津有味地看書,俺娘只要拿走,俺就像被100隻大象踩過,被100萬隻螞蟻咬過那樣難受。俺娘忍受不了俺的痛苦,只好把書還給俺,並給俺的腳盆裡再次添上熱水。幾次三番,弄得俺爹都有意見了,他站在門口,一臉嚴肅地說:「徐大小姐,您那雙貴腳準備洗幾年?」(徐琳鑫)

引以為自豪的事:我8個月便會走路,4歲時在大型廣場,萬目注目下表演獨舞(哈哈,無知者,無畏!)5歲時自學學會了旱冰,7歲時便能夠騎大人的自行車,9歲時做過一次無麻醉手術……如今還有什麼讓我不敢做的?(當然除了違法的事)(左傳)

班上48個孩子,就有48個獨一無二的「我」。當然,都是因為有我這麼一個獨一無二的老師。

 

超越常規:放手中實現寫作的「解放」

 

美國當代心理學家S·阿瑞提在《創造的秘密》一書中,列舉了學校普遍存在的影響兒童創造力的因素和現象,譬如來自教師的對幻想壓制。他還引用託蘭斯的研究成果,給教師提出了對待創造性思想應當採取的原則,強調應保護兒童的懷疑和不同尋常的想法,給兒童創造寬鬆的環境。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提倡小學生習作要做到「三放」,一要放鬆,不要把作文教學搞得那麼累,那麼深奧。著名畫家黃永玉先生說,他畫畫就是好玩。所以,要讓兒童快樂起來,要讓他們覺得作文是好玩的。二要放低,兒童世界和成人世界是不一樣的:兒童說,世界是由100組成的,100雙手,100個念頭,100種語言。教師要走進兒童的心靈,要像美術老師一樣,樂於讓孩子塗鴉。三要放開,有什麼,就寫什麼,不要犯「期望過切」的毛病。

有兩篇習作,分別是《我的理想》和《孵蛋》,前者是寫實,後者是想像。前一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中國孩子,後一篇文章的作者是一個外國孩子。

前一篇文章是這樣寫的:

「阿爸還沒有走(去世)的時候,他對我說,你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了做個科學家;阿媽卻要我長大後做個公安,說這樣啥都不怕。我不想當科學家,也不想當公安。我的理想是做一隻狗,天天夜裡守在家門口。因為阿媽膽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媽說,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隻狗,這樣阿媽和我都不怕了。」

結果:老師沒有批改這篇習作,只是在上面畫了一個大大的「X」。

後一篇文章是這樣寫的:

「星期天,我和幾位小朋友到郊外去玩,撿到一個蛋。瑪麗說是雲雀蛋,彼得說是駝鳥蛋,丹妮說是恐龍蛋……大家爭論不休,我提議把蛋孵出來。一孵出來,啊呀呀!原來是個尼克森(當時的美國總統)。」

結果:這篇習作被評為一等獎,授予了個大大的獎盃。

孩子眼裡的世界和成人眼裡的世界是不一樣的,以成人世俗的觀念,似乎只有做科學家,當總統,才是鴻鵠之志。而卑微的理想只是做一隻狗,一隻善良的心中裝著母親的狗,卻真實得讓始終抱有偏見的成人無法接受。

讓我們再以成人的邏輯來思考,一隻蛋裡能跑出什麼呢?最多跑出個卵生動物,怎麼也不可能孵出個人類,而且還是個總統,簡直是胡思亂想!然而,就是這篇之作,獲得了全州作文競賽一等獎,也許打動評委的正是成人世界逐漸缺失的那一份獨特的想像。

盧梭告誡我們:「兒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熱情和感情的;如果用我們的看法、熱情和感情去取代,那簡直是愚蠢的。」由此看出,對於學生認識的獨特性,我們是不是應加以必要的尊重和保護?

也許是我的鼓勵和縱容,我的學生習作中,常常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比喻,猶如驚鴻一瞥,讓人過目難忘:「秋天是一位魔法師,他能把雲變成各種模樣,有的像儀態端莊的馬桶,有的像風度翩翩的小雞。」「小狗白白慵懶地趴在地上,像一堆雪,不動聲色。」「梧桐樹寬大的葉片,就像大象踩在天空留下的腳印。」「彎彎的月牙像太陽公公剪下的一片金色的指甲。」「星星是季節撒在天空的麥種……」也許是中規中矩的比喻見得實在太多,這些似乎有些不合乎常理的比喻卻讓我有了一絲驚喜和觸動。

周國平說:「孩子是天生的詩人和哲學家」,畢卡索說:「要畢生向小孩子學習」,帕斯卡爾說:「智慧把我們帶回到童年。」最意料之外的比喻,最出其不意的想像,一定來自孩子。

 

超越常態:意外中捕捉寫作的契機

 

著名音樂家蕭邦一次偶然看見小貓在琴鍵上跳,這一瞬間的靈感讓他創作了動聽的《F小調圓舞曲》。這或許會讓人認為,「靈感」一詞,是大師的專屬,是難以捉摸的藝術。其實不然,靈感是人類常用的一種動腦方法,任何創作都需要靈感。

在寫作方面,直覺思維就表現為寫作靈感。有些苦思冥想而不得的構思、立意、佳句,往往會在不經意間突然迸發。抓住靈感,就會文思泉湧,妙筆生花。教學正如生活,唯一的常數就是變化,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何在變化中捕捉習作教學的契機,需要一定的教學敏銳。

 

記得一次寒假過後,剛過完年,城市一臉倦容,空氣中瀰漫著似有若如的煙火味,一些低矮的灌木上還滯留著鞭炮紅紅的殘屑。而那些看似安靜的樹木,卻在不動聲色中做著抽枝發芽的準備。

沒想到的是,開學第一堂課,下起了大雪。孩子們開始坐立不安,紛紛扭頭朝窗外看。這樣的自然環境可遇而不可求,很難預設。於是我決定打破原定的教學計劃,把新學期的第一節語文課安排在室外。

孩子們欣喜若狂之態可想而知。我手持著照相機,捕捉著每一張笑臉。一大朵一大朵的雪花落在我長長的發梢上,落在我漫長的圍巾上,落在我喜悅的眉梢上。我一邊拍照一邊問:「誰告訴我,落到海裡的雪會變成什麼?」「變成海。」「落在街上的雪會變成什麼?」「變成街。」「落在校園中的雪會變成什麼?」「變成笑聲。」「變成快樂。」「變成詩句。」孩子們七嘴八舌,儘管他們的小手凍得通紅,小臉被風吹得僵硬,但他們的快樂難以掩飾。

第二節課,我讓孩子們嘗試寫一寫雪,用詩歌的方式。孩子們意猶未盡,不一會兒,一首首清新活潑的小詩就完成了。你可以想像,當我讀著孩子們自己創作的兒童詩時,是怎樣的一種欣慰和喜悅。

《蒲公英》:天上飄下許多白色的蒲公英,飄到我頭上,朵朵花朵瞬間開放;//又頑皮地鑽進我的頸子裡,抵擋不了我的溫柔,化作一滴清涼的水珠。(貢超群)

《雪人》:雪下得真大!像滿天飛舞的野菊,我站在雪地裡,不一會……//咦!地上怎麼多了一個」雪人」,雪人抖抖身子,雪花落在地上。//哦!原來是我自己!(蔣馨怡)

《我想知道》:我想知道,鑽進泥土裡的雪花會像種子一樣發芽嗎? /我想知道,發了芽的雪花會長成一棵大樹嗎? /我想知道?長成大樹的雪花會結出什麼顏色的果子呢?(劉天琪)

……

詩是什麼?詩是每個人心底流淌的最自然的聲音。我一直相信,有童心生長的地方,即使料峭春寒,也會有飄雪的浪漫。

我們呼喚真正的寫作,就是在呼喚童心歸來!

本文轉載自:星教師

微信編輯:孫建輝

《中國教師》雜誌社官方網站:www.zgjszz.cn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

·《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

·《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

·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收錄期刊

·龍源期刊網收錄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來源期刊



相關焦點

  • 讓每一支鉛筆都愛上寫作 | 長辮子老師講作文
    親愛的老師,星教師「講作文」欄目第二季來啦~本季,我們將為您邀請到小學創意寫作的領航者——「長辮子老師」郭學萍,和她一起開啟創意寫作教學的詩意旅程吧!長辮子老師講作文第1講創意寫作教學的四個「超越」讓每一支鉛筆都愛上寫作郭學萍從小學開始,相信很多人都有被逼著寫作文的痛苦經歷
  • 長辮子老師告訴你:如何讓每一支鉛筆都愛上寫作
    ZhaiYao讓每一枝鉛筆都愛上寫作,是一個溫馨而浪漫的夢。然而,每一個擁有教育理想的人,他的追求絕不止眼前的分數,一定還有夢和遠方。本文從自己的教學實踐出發,闡述了創意寫作教學的四個「超越」,那就是:一、超越常識,在示範中喚醒寫作的「激情」;二、超越常道,在閱讀中尋找寫作的「魔法」;三、超越常規,在放手中實現寫作的「解放」;四、超越常態,在意外中捕捉寫作的「契機」。關鍵詞:創意;寫作;超越從小學開始,相信很多人都有被逼著寫作文的痛苦經歷。
  • 21世紀教育沙龍:怎樣讓一支鉛筆愛上寫作
    時間:4月21日(星期日)14:30——17:30地點:北京東城區南鑼鼓巷帽兒胡同肆號「樸道草堂書店」問路電話:010-84036168本期主題:怎樣讓一支鉛筆愛上寫作——寫作與童年的二重變奏【內容簡介】翻開那些年,我們一起寫過的語文作文。
  • 【備考指導】如何讓學生愛上寫作,值得珍藏的好文
    老媽的黑頭髮裡總有一根耀眼的白髮刺痛我的眼睛。 我永遠有一個寬容大度像哲學家一樣教會我人生哲理讓我羞愧的同桌。 我和我老爸一起爬過無數次山,可是每次都只告訴我貴在堅持這一個道理。 …… 捧腹之餘,不禁深思:作文教學究竟存在什麼問題?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蜻蜓寫作」讓孩子們愛上寫作文(圖)
    記得有一次,諸老師在課堂上評點我的作文,只因為我在文中引用了錢鍾書的一句話。錢老先生是他的偶像。儘管那時候我已經開始在區一級的《作文報》上發表作文,但要不是引用了一句錢老先生的名言,恐怕諸老師不會對我刮目相看。他請我去他家做客,親自下廚做蛋炒飯,還帶我去書房,問我喜歡什麼書,隨便挑。我感覺自己仿佛來到了銀行的保險庫。  潛移默化中,我真的愛上了文學,愛上了寫作。
  • 「貓式寫作法」:讓孩子愛上寫作文|文藝學堂
    別人家的孩子靠寫作賺分,自己家的孩子遇到寫作一丟就是二十分……事實上,很多孩子都是一碰到寫作文,就發怵:抓耳撓腮,半天憋不出一句話;範文模板學了一堆,名人名句背了不少,一到考試大腦一片空白;只會寫流水帳,讀起來索然無味,分數自然少得可憐……眼看高考已經進入"大語文"時代,人人都知道,得語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語文
  • 誰說作文難寫?這個老師用爆笑創意教學讓學生愛上作文!
    而有一位老師,就為了讓學生們練習寫作文而扮演起了蒙面大盜!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有一個作文輔導機構叫做烏龍院,這裡有三個學生分別是:不看、不聽、不想,他們跟著長眉師父在烏龍院學習寫作,長眉師傅給他們起了個法號,分別是善察、廣聞、深思,目的就是讓他們學會寫作。
  • 這所學校有位作家老師讓孩子們愛上了寫作文!
    大家一定聽說過中學生學語文的三怕:一怕周樹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寫作文。,那真是孩子的苦惱,老師的痛處,家長的噩夢。經過潛移默化地薰陶、訓練,孩子們漸漸愛上了寫作。寫作是真情的流露與宣洩,寫作是內心的充實與升華。寫作是主動的需要,不再是被動的完成。寫作是快樂的,是幸福的。
  • 學生不願寫作文,語文老師用這個辦法,讓全班同學都愛上寫作文
    在寫了兩段以後,我舉起作文本說:老師是真的在寫作文,大家可以監督,看看老師已經寫了多少字呢?再看看你們的本子上,我看看下課前,有沒有同學能夠完成一篇童話作文。這堂作文練習課,孩子們寫得起勁,下課時,有一半以上的學生都交了作文。有的學生,會迫不及待地說,老師能給我看看你寫的嗎?
  •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愛上寫作的?一位媽媽乾貨分享
    怎麼樣提高作文?就成了家長們關心的話題了。語文想得高分,就要抓住兩大難題:閱讀和作文。對語文成績好的孩子進行調查,你會發現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愛好閱讀,喜歡看書。看來,閱讀是通往寫作之門的必經之路。在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焦慮不知所措的家長,他們說:「孩子不知道怎麼寫作文,我也不會輔導。」
  • 小學三年級:語文優秀作文34篇合集!理清寫作思路,快速愛上寫作
    小學三年級:語文優秀作文34篇合集!
  • 作文不好也會影響整體成績 科大訊飛學習機讓我女兒愛上寫作
    小學的課程雖然只有三門,但孩子想要每門功課都優秀也絕非一件簡單的事,別人家孩子擔心數學不好,英語太差,但我家孩子卻偏偏語文成績不好,尤其是寫作更是讓人操心,每次考試,作文能被扣一大半的分數。為了能讓孩子愛上寫作,我也想過很多的辦法,請家教,上補習班,帶她多讀書等等,但還是收效甚微,最後我想到了用智能學習機幫助孩子。經過再三對比,最終我選定了科大訊飛學習機。
  • 朱天衣談寫作:如何讓孩子愛上作文
    全年在各地演講,帶領文學營、小小記者營等活動,以獨創「說故事玩作文」法,引領學生喜愛作文,寫好作文。而擁有二十多年兒童作文教學經驗的朱天衣,主張以啟發引導、說故事的方式,讓孩子發揮想像力,寫出與主題相關的文字描述。她認為,最重要的是讓孩子覺得寫作文是一件有趣的事。
  • 孩子最怕寫作文,背「作文選」用處不大!我這樣讓孩子愛上寫作
    原來孩子的作文不走心,並非因為他沒有真實的感受,而是為了迎合「老師們」的喜好,故意壓抑和忽略了自己的感覺。如此一來,寫作文變成了「撒大謊」,當然每次寫都痛苦;更可怕的是,當孩子習慣於封閉自己的感覺,久而久之就真的變成不會感覺、不敢知覺了。這也許正解答了許多家長的一個困惑:孩子小時候妙語連珠,怎麼大了不會寫作文呢?
  • 貓博士的實戰寫作課,貓博士老師的五部作文方法
    更重要的是寫作背後的思維邏輯:如何搭建結構化思維?如何再加工信息?如何清晰、有效地表達自我?——這都是聰明頭腦的「必備技能」。在哈佛大學這樣的頂級名校,寫作課是新生唯一一門必修課!既然寫作這麼重要,我們的老師、家長也都在教,為什麼孩子還是一看見作文就發怵呢?
  • 小學生寫作文難?用思維導圖讓孩子激發興趣、找到靈感,愛上寫作
    素材老掉牙、結構不嚴謹、語句不優美、邏輯不通順……小學生寫作的問題多多。孩子寫作有兩難:孩子難,拿起筆來咬筆頭,半天憋不出幾個字;家長難,輔導孩子寫作,根本無從下手,數學、英語都好整,關鍵這個作文沒有標準答案,必須孩子自己完成。不管?
  • 語文老師直言:想學好語文,先掌握寫作!小學一年級日記範文19篇
    語文老師在提到學生的語文學習重點時,總是離不開寫作,大家都知道,在語文考試中,尤其是到了初中、高中,作文的比重是最高的!我們從小學開始學習生字、組詞、造句、閱讀等等,包括讓孩子堅持寫日記,所有的基礎知識其實都是在為寫作鋪墊,寫的出一手好文章,可以說是對語文學習成果的最直接表現了!
  • 【祈福英語實驗小學】「辮子姐姐」來了!——作家進校園活動側記
    在這場名為「愛上閱讀,愛上寫作」的專題講座中,「辮子姐姐」同孩子們分享了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些閱讀寫作小故事。她還直接走進學生中間,親切地和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在近2小時的互動中,「辮子姐姐」現場傳授了她的寫作技巧,並送給孩子們一句寫作的咒語:隨時隨地記錄靈感的火花。全體同學立刻一起跟「辮子姐姐」念起來這句寫作咒語來,現場氣氛火爆起來。
  • 巧用這個新功能,讓孩子重新愛上寫作!
    「看孩子在書桌前坐了半小時,一個字都沒寫,不知道該怎麼辦……」「孩子每次寫作文都像擠牙膏,急得我頭疼……」「孩子的作文分數總是不高,老師評價像流水帳,乾巴巴的……」孩子的寫作,一直都是不少老師和家長朋友頭疼的問題。
  • 一個二年級小學生的作文秘籍,聽爸爸講不一樣的寫法
    這是一篇純乾貨的文章,記述了我陪我的女兒練習寫作的道路。或者,更直白的說:一個二年級小學生,如何用三個月從倒數一躍成為全校第一。這裡和大家分享三點重要的經驗:一、如何讓孩子愛上寫作由於自身工作太忙,平時在外,對孩子的學習關心的太少。直到春節期間,也不能外出,才知道孩子的語文學習一直不好,常常被老師關注,成為班上墊底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