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老掉牙、結構不嚴謹、語句不優美、邏輯不通順……小學生寫作的問題多多。孩子寫作有兩難:孩子難,拿起筆來咬筆頭,半天憋不出幾個字;家長難,輔導孩子寫作,根本無從下手,數學、英語都好整,關鍵這個作文沒有標準答案,必須孩子自己完成。
不管?隨便孩子怎麼寫?作文可太重要了,得作文者得考試,這可不是吹的,一篇作文幾十分,寫的好或者不好,差別可就大了。並且現在寫作能力在生活中也是越來越重要。
寫作這麼重要,怎麼輔導?
激發孩子興趣,讓孩子找到寫作靈感。
寫作還能有樂趣可言?當然有。
想想孩子做什麼最有意思?玩遊戲。因為遊戲有樂趣,簡單還能得到滿足,獲得成就感。而寫作,難,花了半天功夫寫出來的作文,最後老師還不滿意,得分還不高,寫著多沒勁。
所以要讓孩子寫好作文,首先得讓孩子愛上寫作,這個感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站著說話不腰疼。其實方法還是有,先別談各種寫作技巧,哪些東西都陳詞濫調,孩子背都能背得下來。得首先讓寫作變得簡單,在提筆之前激發孩子思維,從思維迸發中讓孩子找到興趣,獲得成就感。
而這最好的良藥,就是一種風靡全球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通過顏色、圖片、線頭、關鍵詞有機結合,充分激發右腦,具有發散和聚合功能。
在寫作之前先用思維導圖進行發散,調動孩子左右腦,讓靈感得到迸發,找到寫作素材。在發散的過程中會讓孩子興奮起來,得到短暫的滿足以及成就感。
同時利用思維導圖發散以後,後面的寫作就很簡單了,基本是看圖寫作,因為整個素材、寫作思路都在圖上,也不會出現離題或者寫到一半下不下去的現象。
思維導圖是一個很「漂亮」的工具,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比起枯燥的文字,大腦也更容易接受,又能連接生活中所有的話題。
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接觸並且使用思維導圖,並且長期堅持使用,也會提升孩子的記憶力、理解力、提升其它學科的成績。也還是做預習、複習的最好工具,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下一篇有關春夏秋冬的作文,就可以畫出下面的導圖。
寫一篇自我介紹:
在素材找到了,思路理清楚了,結構明晰了,再來利用一些寫作技巧,比如開篇點題、結尾升華、內容詳實等等。
一開始就抓寫作技巧,而忽視寫作思維,必然會讓整個過程枯燥無味,從而打擊寫作的積極性。小學生的專注力都很短暫,自制力也比較差,如何抓住這片刻時機,讓孩子的學習有趣又生動,至關重要。
激發興趣、抓住靈感,也可以讓孩子的寫作素材新穎獨特,不落俗套,當孩子寫出一篇與同學完全不同的作文,那種成就感和滿足感也會倒推孩子愛上寫作,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