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在西安曲江的小館子,幾盤清粥小菜不是誰都能吃到

2020-12-18 我是木姐姐姐

準確的說這是一家私房茶館,飯菜只給會員或者熟人朋友提供,所以想吃到這一口還真不容易。老闆是性情中人,喜歡交朋友,在曲江鑽石半島開了這家店,是個大美女哦。小菜談不上擺盤,沒有那麼精緻,食材也很普通,重點是養生。所有菜品不加味精,輕鹽輕油清清爽爽,就像在家裡吃飯一樣。

醬牛肉醬香濃鬱,肉裡包筋,菠菜花生清爽利口,茉莉花炒雞蛋口感嫩滑,春天的味道。

紅燒排骨全是肋排,肉多口感酥爛,吃著鮮香還透著淡淡的甜味,不用配飯口空吃都沒有壓力,一點不齁鹹。

青椒炒肉下飯菜,肉片鮮嫩,青椒爽脆,清清爽爽一點不油膩。

豆腐輕煸後透著淡淡的焦黃色,白菜碧綠,味道很鮮美。吃多了大魚大肉,這樣的素炒絕對讓人讚不絕口。

吃了太多的酸辣土豆絲,用土豆絲,肉絲和胡蘿蔔絲做出來的隨便炒太下飯了,脆爽鹹香,一盤菜兩碗飯輕輕鬆鬆。

白白胖胖的家常素包,白菜豆腐胡蘿蔔粉條,包子熱乎暄軟,再來一碗玉米粥,這頓家常飯花錢不多,吃得是舒服。

吃完飯還能和朋友一起品茗小坐一下。四大名樅小眾系列,水仙系列,肉桂系列都能喝得到。店裡的落地大窗一覽曲江美景,三兩清粥小菜就可以享受一整天,安靜私密,是個放鬆的好地方。

相關焦點

  • 覓食臺北:清粥小菜,甚於奢靡
    不是姑娘怠惰不肯入廚,乃因所居周邊到處都有類似「飯桌仔」的小館子,今天吃這家明天吃那家,物美價廉,甚至優於自家開火。十多年來就靠「吃街坊」就已經滿足一家大小的飯食之事。我等聽後,多嘖嘖稱奇。對我們來說,下館子,到底是件事兒,怎可能日日為之? 記得舒國治在《臺北小吃札記》中也寫到關於臺北淡水的清粥小菜。
  • 清粥丨小菜
    我本來是不怎麼愛吃粥的。一是小時候喝了太多的粥,二是我一向很能吃,清粥不耐餓。用我小舅子的話說,喝粥尿多。尿一泡之後,又感覺餓了。吃白粥,可以養胃氣、生津液,充飢解渴之外,還是養生必須。伍丨現在人們吃粥,肯定不是為了省糧了,而是為了養生和健康著想。粥是最易消化的,是身體瘦弱、大病初癒的人最好的補品。清粥味淡。
  • 粥屋生意火爆 西安人「清粥小菜」過大年
    中新社西安二月十二日電(冽瑋)素來以善飲豪啖著稱的西安人,今年春節吃素也成了一種時尚潮流,許多以經營「清粥小菜」為特色的粥屋生意火爆。  據了解,吃吃喝喝過大年是「年味」濃烈的標誌之一,重油濃醬又是陝西菜餚的特色。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西安市民意識到導致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現代病高發的罪魁禍首就是不良飲食習慣。
  • 清粥小菜,暖心養胃,放心吃又保持身材
    可以悠哉悠哉不慌不忙的做自己愛吃的早餐——清粥小菜。這感覺睽違已久。"人間至味是清歡",如果非要和美食扯上關係,那麼清粥小菜也算是飲食上最平淡尋常、最暖心養胃的一道美食。在寒冬臘月吃上一頓清粥小菜,吃出的大概更多是家的溫情。
  • 閩都風情: 福州流行「清粥小菜」
    中新社福州三月三十一日電 題:福州流行「清粥小菜」  中新社記者 黃翔  榕城福州的餐飲業十分發達,街頭巷尾,食肆林立。北京全聚德的烤鴨,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四川的麻辣火鍋,臺灣的豆漿……天南地北的佳餚美食,盡聚於此。可是如今在吃香喝辣慣了的福州人眼中,「清粥小菜」反倒成了新寵。
  • 西安曲江這家小館子別看店不大,海鮮燒烤暖鍋子一頓全搞定
    西安人最愛吃夜市,這家烤把肉,再到隔壁炒個菜,咋樣舒服咋樣來。這家館子有點厲害,烤肉炒菜,海鮮,還有咱老陝的暖鍋子全都有,讓你腳不離地,就把好吃的一網打盡。有財氣小黃魚主打咱西安人最愛的傳統鐵籤烤串,烤雞胗,烤筋,烤腰子,都是二塊一串,串大新鮮。調料比例很合適,吃著不鹹。烤大蝦,每一隻都開了背,比手掌還長,殼脆肉嫩,緊實Q彈。沒有用大量的調料來遮蓋蝦的鮮甜,只有蝦新鮮才敢這麼烤。招牌烤小黃魚桌桌必點,號稱店裡頭牌。
  • 沒有這碗清粥·小菜的夏天最難將息
    搖著小蒲扇,吹著小風扇,開著空調扇,都沒法子掃掉這壓抑了食慾的苦楚。想說苦夏瘦了你我他,可是瘦得一臉枯槁,都是沒好好吃飯鬧的,面黃肌瘦跟病人兒一樣。火鍋、串串重口味吃多了油膩,諸位不妨來一碗清粥,搭配兩樣鹹甜有度的小菜,吃個涼快。具體吃飯如下:先嘬一口扇子扇涼了的稀飯,再捻一夾齒頰留香的小菜,寬了食慾,飽了肚皮。
  • 夏天怎麼能少了清粥小菜呢?推薦這幾道菜,配粥剛剛好!
    一道夏天,最喜歡喝點粥,配點小菜了。所謂的清粥小菜,小菜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小昕就給大家推薦幾道菜,都是配粥非常好的搭配哦!幹煸四季豆這菜配粥也是非常不錯的,最好加點辣!1.四季豆洗淨,去筋,掰成合適長度,備用。2.蒜切片、姜切絲,幹辣椒剪段,備用。3.肉剁肉末,備用。如果想吃全素的話可以不用肉。
  • 貫穿生命長河的清粥小菜
    我在想,如果生命是一條長河,那麼餐桌上恆常出現的清粥小菜風景,就是那條貫穿歲時風月的悠悠細流。換句話說,若把回憶的匣子裡,有關清粥小菜的所有關聯一股腦刪去,那麼我的人生大約就會落得像一幅殘缺處處,永遠拼不完整的拼圖了吧!  第一個領我走進清粥小菜,有滋有味小宇宙的人,自是我那比全年無休的小七更加讓人信賴,日日如常,總在家人起床前,備妥熱氣蒸騰鮮煮現備白粥配幾碟小菜的元氣早餐的媽媽。
  • 臺北清粥小菜一條街 白天打烊晚上開店
    N本報駐臺記者 劉虎 本報訊 臺北民眾不喝粥嗎,為什麼早餐攤上看不到賣粥的?許多到過臺北的人可能都有此感嘆。其實,臺北有清粥小菜一條街,就位於捷運(地鐵)大安站和科技大樓站之間。這裡粥店林立,好多店都有幾十年的歷史。 在大陸,粥通常是早餐,但在臺北,粥卻是晚餐和夜宵。
  • 立夏,2套清粥小菜,搭配大魚大肉,再配幾道小菜,清爽好胃口!
    立夏,2套清粥小菜套餐,搭配大魚大肉,再配幾道小菜,清爽好胃口!吃膩了大魚大肉,或是厭倦了濃油赤醬的重口味料理嗎? 其實煮鍋粥,弄幾樣簡易小菜,就是很簡單樸實的好滋味! 可是煮婦偶已經好久沒吃大魚大肉了嗚嗚,好想去餐廳爽爽吃阿(崩潰大哭)!
  • 臺灣「清粥小菜」風行鷺島廈門
    中新社廈門十二月十七日電(記者李向陽)走進窗明几淨的店堂,叫一鍋清粥,幾碟小菜,三、五好友相聚閒談,吃完飯丟下碗「埋單」走人。這樣的飲食消費如今風行廈門。  一年多前,一家由臺灣人經營的「清粥小菜」館悄悄在鷺島登陸。在短短一年間,「清粥小菜」授權的加盟連鎖店僅在廈門市區就已經擴張到近十家,並且迅速在福建省內「蔓延」開來。
  • 80後,一人簡餐,清粥小菜,簡單有滋味
    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份80後,一人簡餐,清粥小菜,簡單有滋味!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在這裡遇見~喜歡同一種味道的你!它是我們80後一族從小吃到大的美味,也是男士佐酒的可口小菜。在80年代的歲月裡,坐在小酒館,來一碟花生米,溫一壺老酒,一粒花生米一口酒就能與摯友暢聊人生,推杯換盞幾個回合。如今這碟油炸花生米,雖不如從前那般金貴,但是也依然是佐餐佐酒的美味小菜。
  • 粥是貧寒的象徵,清粥小菜卻為這不平凡增添色彩,成為一種文化
    大家好,本期小編給大家分享的美食是臺灣清粥小菜,粥是貧寒的象徵,而臺灣清粥小菜卻用簡單的食材為平淡的一天增加些許色彩,讓大家的胃感到溫暖,也讓城市也變得人情味十足,希望大家喜歡。然則《紅樓夢》裡的粥未必是貧窮的符碼,如寶玉喝碧粳粥、內眷們深夜吃的鴨子肉粥、林黛玉和王熙鳳喝的燕窩粥、賈母吃的紅稻米粥……臺北市復興南路、瑞安街口附近,曾聚集了許多清粥小菜專賣店,蔚為稀飯街。在稀飯街,每間店都遠比路邊攤衛生、美味,每間店都相似,從經營形態到菜餚,差異甚微。
  • 閩都風情:清粥小菜受喜愛 榕城夏日美食清爽當道
    清粥小菜深受喜愛  有道是「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平時吃多了大魚大肉的人們,喜歡在夏天選擇清新開胃的素食,一碗薄粥,幾碟小菜,成了福州夏日最受歡迎的大眾美食。  位於溫泉支路的珊珊粥鋪,每天一到用餐時分生意就格外紅火。據店員介紹,來這裡喝粥的大多是附近公司裡的上班族,店中香甜潤滑的地瓜粥已成了許多人心中的最愛。  除此之外,一些中式快餐連鎖店也推出了價格實惠的粥品,各種「水果冰粥」、「蓮花荷葉粥」、「狀元及第粥」……讓人光聽名字就想來上一碗。
  • 夏天裡的清粥小菜
    是的,沒錯,不是水,也不是酒,也不是別的,總覺得有點不倫不類。器物之美,當是內外一致,旗鼓相當。粥,此等粗茶淡飯之流的食物,一把米,一瓢水,實在談不上有何風雅之姿,與農人一年四季朝夕相處,與鐵鍋、陶碗、木筷為伴,每一樣都平淡無奇,質樸。
  • 清粥小菜:粳香等炊玉,韭美勝炮羔
    但是在這樣的饕餮生活背後,依然有不少人會流露出對清粥小菜的嚮往。吃飯就像人生,經歷了波瀾起伏,會渴望風平浪靜。煮一碗清粥,搭配些許小菜,也許會發現,這味道簡單純粹,滿是幸福的味道。返璞歸真的清粥小菜,不只今人喜歡。八百年前的南宋詩人陸遊,便用這清粥小菜,為我們記錄了他對閒適生活的嚮往。
  • 清粥小菜:蔣介石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其實,從他的貼身侍衛以及將領們的一些回憶錄裡我們看到,蔣介石生活的另一面,其實就像一個普普通通的鄰家老頭,雖然政治上腐敗、軍事上獨裁,而生活上卻異常簡樸,不喝茶、不飲酒、不喝咖啡,常年只是清水一杯,飲食上也只是清粥小菜。這對一個曾經是「九五之尊」的統治者來說還是蠻可貴的。
  • 臺北濱江市場無名清粥小菜 攤商們的活力來源
    濱江市場無店名清粥的顧客較趕時間,三道菜、一碗大清粥解決一餐。(圖片來源:欣傳媒)   清粥小菜對臺灣普羅大眾來說,算是很平常的菜式,但對菜市場打拼的攤商老闆來說,卻是重要的能源補充站。臺北濱江市場屬於中型市場,兼具批發、零售功能,市場附近一家迷你清粥小菜一大早就營業,一直是攤商老闆與員工的活力來源。
  • 舌尖上的武林外傳‖清粥小菜,不亦快哉!
    說到國產關於美食的電視劇,第一個出現在腦海裡的,竟然是十多年前的情景喜劇《武林外傳》。想起武林外傳,就想起了老白給湘玉炒的雞蛋,吃完第一盤還想吃第二盤。無雙做的西湖醋魚,秀才說這輩子也沒吃過這麼好吃的菜。小郭給秀才夾的雞腿,聞著香,吃著更香。老錢要的整雞,口水要流一地了。哪怕是最家常的包子,也肯定是薄皮大肉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