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服裝巨頭尋求開拓中國市場覓「錢」途

2020-12-20 聯商網linkshop

  中國的

服裝

市場近些年來發展迅猛,市場潛力也在日益突出,因此吸引了諸多外資服裝巨頭的「垂涎欲滴」。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起具有較強的知名度和服裝服

飾品

牌的發展體系,如果外資服企進軍中國市場,那麼,這對我國建立中高端服裝服飾品牌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近期,《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在中國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第21屆中國服裝[-0.23% 資金 研報]服飾博覽會上了解到,來自法國、德國、義大利、土耳其、蘇格蘭等約400多家外資品牌的服裝企業聚集。其中,歐洲品牌的服裝佔絕大多數。

  德國海外館參展的中高端女裝品牌Laurel董事總經理鍾禮信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Laurel比較重視產品的設計與生產,當前,中國的商業女性越來越重視女裝品牌,所以他希望通過此次參展在中國尋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

  參加服裝展覽的Zippo全球市場營銷及銷售副總裁馬克·波普稱,未來將目標放眼中國內地的一線城市,將重點發展二三線城市,Zippo也將計劃至2015年在中國開設50家服裝服飾零售店。

  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的中商情報網產業研究中心紡織行業研究員張英劍認為,我國內地一線城市聚集眾多高端品牌服飾,市場競爭激烈,且開店成本高,市場難以有效開拓。而二三線城市作為我國新型城鎮化的一部分,其消費水平正快速崛起,市場發展潛力極大。最重要的是二三線服裝服飾市場競爭不是很激烈,所以重點發展二三線城市是平衡成本與盈利的根基所在。

  據了解,全球參展的外資服裝企業越來越多,這也充分表明了我國服裝服飾市場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因此,也成為全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方面,全球經濟疲軟,歐美地區服裝服飾消費並不是很景氣,很多國外品牌服裝服飾企業利潤急劇下滑,對全球品牌服裝服飾企業來講是一個刺激;另一方面,近些年來,我國城鎮化不斷加快,居民消費水平日益提高,中高端消費勢頭不減,發展空間巨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歐美服裝服飾企業對我國垂涎三尺也就不為過了。」張英劍表示。

  服裝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去年我國服裝服飾企業在受到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下發展困難重重。在出口方面,服裝企業在價值鏈上多數處於附加值較低的製造或加工環節上。規模、低成本以及速度的發展時期已成過去,而當前面臨的國內外的環境不斷變化,我國服裝產業也進入了轉型升級時期。

  張英劍表示,外資巨頭一旦進入我國服裝市場,這對我國建立中高端服裝服飾品牌來講,是非常不利的。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起具有較強知名度的服裝服飾品牌發展體系。很多國內服裝服飾品牌還處於培養發展期,此時國外品牌的進入,將對我國服裝服飾企業發展形成正面阻擊。尤其是對一些在從事低端領域的服裝服飾企業來說,其想發展中高端品牌難上加難。

  對於現有的中高端服裝服飾品牌將會產生一個分流作用,顧客選擇空間更廣。而國外品牌具有品質保證,加之時尚度與外觀設計的優勢,國內品牌服裝企業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不可否認,外資服裝企業巨頭在垂涎中國服裝市場的同時,也會給本土服裝企業帶來不小的競爭壓力。「有壓力才有動力,這也是一個機遇。」張英劍說。

  張英劍建議,當前,我國服裝服飾企業應該在製造水平上有所提高,包括一些有實力的價值品牌的打造。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 作者:梁文豔)

相關焦點

  • 湖南工商抽查結果 4批次服裝不合格
    湖南省工商局近期從長沙、株洲、衡陽、郴州四市的22家經銷單位抽取了26組服裝樣品,經檢測,22組合格,合格率為85%。  不合格4組樣品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纖維含量和產品標籤不合格。>HG20101421(G)牛仔褲特步FM410099衡陽市雁峰區中山南路特步專賣店特步(中國
  • 深度|外資巨頭爭霸中國市場,未來急需變革!
    隨著中國嬰配粉市場結束高增長時代,加之國產奶粉崛起、新興外資奶粉品牌湧入,外資奶粉巨頭的市場份額被逐漸蠶食。在國內混戰的局面下,外資品牌急需突破,已經到了不得不變革的「危險時刻」。02外資巨頭奶粉業務分布至此,惠氏、雅培、達能、美贊臣幾個外資品牌在國內均已完成了嬰配粉工廠的布局。
  • 外資巨頭扎堆布局中國市場 先鋒領航加快公募籌備步伐
    繼貝萊德於今年8月獲得我國首張外商獨資公募牌照之後,其他資管巨頭也快馬加鞭布局中國市場。9月22日,全球最大公募基金先鋒領航集團進行了重大人事任命,宣布前大成基金總經理羅登攀擔任正在籌建中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以加速推進公募牌照申請的籌備工作。
  • 外資零售巨頭加速拓展上海市場
    日前,上海舉行重大內外資產業項目集中簽約,69個外資項目中,外資零售業加速拓展上海市場的態勢令人矚目。沃爾瑪擬新設山姆中國旗艦店,羅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增資擴大經營規模,阿迪達斯將大中華區、日本、韓國、東南亞/太平洋整合成統一的亞太市場,並擬申請亞太區總部,日本亞瑟士(中國)商貿有限公司擬申請地區總部,義大利珂茜芙商貿(上海)有限公司擬認定為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疫情之下,緣何仍有更多外資零售業巨頭星夜趕赴中國「考場」?
  • 外資超市大敗局:三大巨頭市場份額腰斬,家樂福賣身,沃爾瑪關店
    01正面搏鬥家樂福能順利進入中國,離不開一項政策。1992年,國務院發布允許外資企業以合資的方式進入特定區域的零售業批覆,起初僅限服裝和百貨等領域,1995年拓展到食品和連鎖經營業。 外資超市來源地、品牌名稱及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時間家樂福在北京站穩腳跟後,迅速在各大一二線城市鋪展開來,來自美國的沃爾瑪和荷蘭的萬客隆緊隨其後,分別選擇了深圳和廣州作為降落地。
  • 內外夾擊,外資奶粉圖謀三四線市場勝算幾何?
    近日,外資奶粉巨頭惠氏發布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品「臻朗」,並釋放出深耕地方消費市場即三至五線市場的信號。在業內看來,隨著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結束高增長時代,加之國產奶粉崛起、新興外資奶粉品牌湧入,外資奶粉巨頭市場被逐漸蠶食,在傳統渠道的低效高成本模式下急於尋求突破,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危險時刻」。
  • 正式退出中國!繼家樂福之後,又一外資巨頭「扛不住了」
    作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即將超越美國成為第一),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各大外資巨頭眼中的香饃饃,以零售行業為例,從九十年開始,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樂購Tesco等等外資零售巨頭紛紛在國內布局,攻城掠地,搶佔國內的零售市場。
  • 外資餐飲巨頭點火 中國植物肉市場熱浪翻滾
    本報記者 金貽龍 蔣政 北京報導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肯德基、星巴克紛紛宣布在中國推出植物肉新品,由於該產品搭上「人造肉」的風頭,資本市場出現集體躁動,wind數據顯示,4月21日,A股19隻人造肉概念股中,14隻出現不同程度的漲幅。
  • 疫情中仍加碼中國業務!摩根大通、高盛等外資巨頭髮出招賢榜
    然而,在全球經濟動蕩的近期,有外資巨頭在中國地區開啟了大規模招聘。分析人士稱,外資加碼中國業務,體現了對中國市場的持續看好。長期來看,如果發達國家市場進入經濟衰退導致的熊市,那麼外資的確可能進一步提升中國資產的配置比例。全球金融機構裁員潮2019年開始的全球金融機構裁員潮仍在繼續。
  • 好時鯨吞金絲猴食品 外資稱雄中高端糖果市場
    外資食品巨頭在中國收購再下一城。昨日(19日),北美最大的巧克力製造商好時公司(HSY.NYSE)宣布,其旗下全資子公司好時荷蘭有限責任公司與上海金絲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籤訂協議,將收購上海金絲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80%的股份。該項交易將有望在2014年第二季度完成,仍需通過中國相關監管機構及上海金絲猴公司董事會的審批。
  • 國產牙膏終於「逆襲」,擊敗兩大「藏華」外資,奪回幾十億市場!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泱泱大國"。我們中國大約有14億人口,而人口眾多也就意味著消費能力也是不可小覷的。一直以來,中國的消費市場巨大,因此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外資品牌的關注,這些品牌紛紛將目光轉向中國市場。他們都想"瓜分"中國市場的紅利,所以很多外資也都紛紛來中國建廠。
  • 繼家樂福之後,法國歐尚零售巨頭退出中國,外資超市面臨重重困難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歐尚這個零售巨頭,但應該對體育品牌迪卡儂、披薩連鎖店Pizza Pai有所耳聞,而這些品牌都來自法國的穆裡耶茲家族。因此,歐尚決定離開我國,並將它持有的中國子公司高鑫零售的股份和其擁有的大賣場賣給阿里巴巴。穆裡耶茲家族除了有以上提到的那些品牌,還涉足汽車修理、服裝、建材等多個領域,年收入可達萬億人民幣,淨利潤也可達幾百億。但與歐尚在其他國家開得風生水起不同,在我國卻沒有跟上電商發展腳步,早在2018年的時候就把運營和管理完全移交給大潤發,現在打算完完全全退出中國市場。
  • 攜程牽手貓途鷹,又一中外旅遊巨頭「聯姻」透露出啥信息
    這一引起業界廣泛關注的中外旅遊業巨頭之間的  合作,在進一步勾勒出中國旅遊企業全球化軌跡的同時,也顯示出國際旅遊業巨頭在中國本土化過程中遭遇的尷尬。據透露,攜程集團將作為雙方成立的新合資公司實體的大股東,注入現金投資,並提供專業市場知識。
  • 家樂福、麥德龍接連出售中國業務 外資超市怎麼了?
    蘇寧易購完成對家樂福中國的股權收購不到兩周,2019年10月11日,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就聯合宣布,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交易完成後,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半年內,兩家外資商超巨頭被中國公司收購。外資超市紛紛退潮,是什麼讓他們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 日系童裝品牌瞄準並加速開拓中國市場
    很多日本行業把目標投向海外,服裝行業也不例外,而作為服裝市場中的新興力量,日本童裝品牌的實力不容小覷。    據了解,日本童裝品牌DreamBabys再次瞄準了中國市場。日本名古屋·岐阜地區的服飾廠家正緊鑼密鼓開拓中國市場。5月起,除已在上海有店鋪的島村外,日本專賣連鎖及量販店將大舉進駐上海,中國境內的日本商品很可能進一步增長。
  • 寶潔、高露潔等老牌外資日化巨頭集體陷入低迷
    原標題:寶潔、高露潔等老牌外資日化巨頭集體陷入低迷   近日,聯合利華、寶潔、高露潔等國際日化巨頭相繼公布2014年第三季度財報,其市場表現集體陷入低迷,不免引起業內疑惑:究竟是市場不行了?還是巨頭們不行了?   日化巨頭陷入增長「泥潭」   聯合利華公布的三季度營收增幅創下近五年新低。
  • 家樂福、麥德龍接連出售中國業務,外資超市怎麼了?
    半年內,兩家外資商超巨頭被中國公司收購。 外資超市紛紛退潮,是什麼讓他們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外資商超關店潮 2018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80987億元,比上年增長9.0%,到2019年消費佔GDP比重連續8年上升,中國的消費市場仍在逐年擴大,但外資超市在中國的經營狀況不佳卻成為常態。
  • 又一洋品牌敗走,谷歌、亞馬遜成先例,還會有外資巨頭離開中國?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14億的人口總量,勞動力旺盛,消費需求也很高。在外資眼裡,中國不僅可以實現產業經營,還可以發展品牌。因此,這些年來中國進入了大量的洋品牌,涉足的行業也十分普遍。只不過,雖然中國的消費體量很大,但是中國本土企業的競爭實力也十分雄厚,相比外資企業,國內的企業更熟知國人的消費習慣,其經營模式以及所提供的產品服務往往更加符合國人的口味。因此,近些年很多外資企業想要在中國「撈錢」,但是因為經營困難、業績差,很快就敗走了,而且其中不乏谷歌、亞馬遜這樣的外資巨頭。
  • 強龍難壓「地頭蛇」,家樂福退出之後,又一外資巨頭玩不轉了!
    對於各行各業的外資企業來說,中國市場有著非常誘人的魅力,多數外資巨頭都想要來中國市場分一杯羹,例如當下的零售行業就是如此,外資企業的數量還是比較多的。例如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零售巨頭一直在我國市場中馳騁。這些外資企業對於我國市場也是翹首以盼,期待著能夠賺到更多的財富。
  • 外資便利店巨頭7-11登陸鄭州,便利店市場再掀波瀾
    7-11與河南叄伊籤訂特許經營權協議□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丁洋濤文朱哲攝影中原大地的便利店市場從來都不缺乏熱鬧,這次的外資便利店在鄭州區域的破冰之旅由日系便利店巨頭7-11開啟。12月18日,外資便利店巨頭7-ELEVEn便利店(以下簡稱:7-11)宣布,其將7-11在河南的獨家特許經營權授予三全食品全資子公司河南叄伊便利店連鎖有限公司(下簡稱:河南叄伊),借勢登陸鄭州,這是其入駐除北京、天津等城市外少有的北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