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結義,歷史上結拜兄弟的各種歸宿

2020-12-23 彥曰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結拜兄弟,最出名的莫過於「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當然,他們三人之所以出名,確實夠義氣、夠正能量,因而其故事廣為人知,尤其是在《三國演義》的推波助瀾下,更顯得波瀾壯闊,再加上諸葛亮這個神助攻,可以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劉關張,關羽在很多地方還成為了神。

除了劉關張外,歷史上還有很多結拜兄弟流傳於世,今天一起看看,也算是給兄弟們一個總結,並告訴自己,不管是江湖之中,還是廟堂之上,兄弟都要悠著點。

結拜兄弟不知道起於何時?已無從考察,但誓言無外乎幾種:「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沒有了兄弟,自己也無法活不下去了;「世世子孫,無相害也!」你我是兄弟,兒子和兒子的兒子也應該是兄弟。幾乎沒有人提為什麼要結拜為兄弟,但各人心中都清楚,為什麼要結拜為兄弟。

可惜,大部分有過類似誓言的最終都成了敵人,比如劉邦和項羽就曾結為兄弟,彥曰在《史記》上找了好長時間,沒有看到哥倆結拜時的誓言和場景。但劉邦在攻下鹹陽後,被項羽封為漢王,之後劉邦和項羽爭天下,雙方爭得不亦樂乎,相持不下之際,項羽抓來了劉邦的老婆呂雉和他的老父親劉太公。《史記》原文是這樣記錄的:

(項羽)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爾翁,則幸分我一杯羹。」項王怒,欲殺之。項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只益禍耳。」項王從之。……即歸漢王父母妻子。

可見劉邦項羽是結拜過兄弟的,兩人供認不諱,周邊的人也知道。只是後來都想當皇帝,哪裡還管兄弟情誼!且劉邦這個老油條早就吃透了項羽,對自己老父親和妻子兒女沒有多少情感,所以項羽這一招沒有用。不過,可笑的是,鴻門宴時項伯吃裡扒外,這次項伯又來了,看來項伯是不把項羽坑死,誓不罷休。當然項伯最後投靠了劉邦,且因功高而被封為「射陽侯」,改姓劉。

可見結拜兄弟在利益面前一點不可靠,更不要說生命面前了。當然,在利益面前,親叔叔也同樣不可靠。

國和國之間稱兄道弟的也有,如北宋和遼國經過多年戰爭,雙方都筋疲力盡,不願再幹仗,於是在宰相寇準的撮合下,雙方訂立了《澶淵之盟》,第一條即是:宋遼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齒論。

你我是兄弟,以後不管後代誰當皇帝,他們都是兄弟,年紀大的就是哥哥,年紀小的就是弟弟。這樣,宋遼還真和平了100多年。兩國因長年沒有戰爭,導致宋遼都兵備鬆弛,忘戰去兵,最終遼被金所滅,GAME OVER。而北宋皇帝被俘後也變成了南宋。

一般來說,共同打天下的時候,帶頭的總會和大家結拜兄弟或認義子,劉邦、李世民、朱元璋都是如此,劉邦在給兄弟們封侯時還說了一句誓言「以河為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意思大概就是你們好好幹,保我大漢江山,大家一起吃香的,喝辣的。可惜後來這些諸侯都被滅掉了。當然朱元璋更狠,幾乎一個不留。

這些都是「為國為民」的大哥和兄弟,在大是大非面前,可以說相互間出賣坑殺眼睛都不眨一下。現實中的小百姓利益可能沒有那麼大,有時還涉及犯法,有約束,不敢亂來。

當然還有小說中的蕭峰、段譽和虛竹三兄弟,倒是虛構得有血有肉,義薄雲天,讓人熱血沸騰。可惜,小說就是小說。《隋唐英雄傳》裡的一桿瓦崗英雄同樣是結拜兄弟,雖大多有始有終,但也不乏叛徒。可見兄弟在現實或文學作品中,都不是那麼可靠。可靠的還是利益,所謂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國與國之間如此,人與人之間同樣如此。

總的來說,所謂結拜兄弟,其實就是結黨,劉關張為民放下自我、宋遼為國而擯棄敵意,而普通人大多為了苟合營私,至於江湖中的兄弟就更不用說了,純粹就是為了爭奪利益,利盡即義盡,反目成仇是自然之理。

歐陽修在《朋黨論》中曾分析過類似問題,並指出:「小人所好者,利祿也;所貪者,貨財也。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可以說一針見血,叫你一聲「兄弟」,是因為你還可以當槍使。

哥們兄弟,如果準備結拜,可要想想,你是否有成為炮灰的價值,有的話還能喝上一碗湯;沒有價值,你連湯都喝不上。不要為了那份安全感,或所謂義氣,而成為他人的魚肉。喝了那碗孟婆湯,將記不起過去,更沒有將來。

相關焦點

  • 現代人結拜都拜關羽,那桃園結義關羽拜的是誰?答案與頭炷香有關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提到「桃園三結義」這個演義中的經典橋段,相信不少讀者都曾為之津津樂道。關羽為了結義之情,拒絕曹操許以的高官厚祿,不惜千裡走單騎,也要重回先主劉備麾下。▲「桃園三結義」題材繪畫需要指出的是,「桃園三結義」只是演義杜撰的情節,正史中並沒有劉關張三人結拜的記載。不過三人的關係確實非常不錯,史載三人的關係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
  • 「桃園結義」在《徵途時間版》
    《徵途時間版》新增「桃園結義」玩法,同性玩家可以學習結義技能,瞬間將結拜兄弟(姐妹)傳送到身邊,還能互相加血、復活,甚至還能共用綁定銀子。 找關羽接任務 50級以上,並且彼此之間的友好度達到150的三個同性角色,可以組隊在世外桃源的NPC「關羽」處接受結義任務。
  • 火車上三旅客磕頭跪拜「桃園結義」,網友:別笑,這種豪情稀缺了
    劉備、關羽、張飛意氣相投,為了共同幹一番事業,在涿郡張飛莊後一片花開正盛的桃園,舉酒結義,對天盟誓,結為異姓兄弟。其實,桃園結義在正史上沒有記載,最早來自元代的元曲。並且,據清朝史學家考證,三人年齡大小,順序排列應是關劉張,而不是劉關張。關羽比劉備要大一歲,張飛比劉備小四歲。「桃園三結義」,雖然不見諸史料卻是流傳最為廣泛、影響最為深遠的民間故事。
  • 結為兄弟拜關羽,那桃園三結義時,劉關張三兄弟拜的又是誰?
    後來發生了為人們所熟知的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劉關張三人結拜為兄弟,譜寫了一段傳奇歷史。從那以後,每當有人結拜兄弟的時候,關二哥都成為了膜拜對象。那麼在當時桃園三結義的時候,這三兄弟拜的又是誰呢?時間回到桃園三結義的時候,劉關張三兄弟就這滿園桃花的美麗景色,共同起誓,許下壯志豪言。在那個時候,他們拜的則是比幹。
  • 肖雨彤│「桃園結義」的故事多樣性及其變異邏輯
    同時,講述這一前情的用詞總是「結義」,而非「結拜」或「拜把」,結義的地點也總是「桃園」,而非別處。這種程式性套語的穩固使用,說明「桃園」早在元代就已經固化為三結義故事的穩定母題。問題是,為什麼結義必須在「桃園」?歷史上的劉關張雖然並未結為兄弟,但《三國志》至少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等相關表述,民間想像並非無根無據,而「桃園」的來歷則微茫難求。
  • 解密三國:虛假的桃園結義,並沒有削弱劉關張的感情
    「桃園三結義」是人們數百年來津津樂道的故事。劉、關、張的「義結金蘭」,在桃園裡焚香再拜,祭告天地,結成異姓兄弟。在之後三十多年的風風雨雨中,三人肝膽相照,幾經坎坷,最終開創了蜀漢基業。《演義》號稱「七實三虛」,那麼,「桃園結義」是否真實存在呢?在《三國志》中,很多地方都有所反映,劉備的前部司馬費詩在勸告關羽接受前將軍,不要意氣用事時,曾經這樣說道:「王(劉備)與君侯(關羽),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要知道,在中國的傳統倫理中,只有父子、夫妻、兄弟這樣的密切關係才能稱為「一體」,也就是說劉備與關羽情同骨肉、手足。
  • 羨慕桃園結義嗎?來《逍遙情緣》和好朋友義結金蘭吧
    行走逍遙世界最不缺與你志同道合的江湖俠士,還在羨慕著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桃園結義兄弟情嗎?《逍遙情緣》也能與兄弟拜把子啦,具體詳情請跟緊我的步伐,《逍遙情緣》義結金蘭搶先知道!遇上了就快邀請好兄弟一起去望仙鎮(100,23)白衣俠士處結拜吧,三國演義裡讓你心潮澎湃的桃園三結義也能發生在你身上哦。
  • 桃園結義究竟是千秋大義,還是狹隘小義?
    劉、關、張本是陌路之人,因志同道合而結為異姓兄弟,世稱「桃園豪傑三結義」。三個結義兄弟,一句誓言說出口,就終生信守,成為「義」的楷模。既然「桃園結義」被人們稱為「義」,那麼,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義」呢?
  • 三國演義:桃園結義
    在那開滿桃花的園 子裡,三個鐵血硬漢結拜為異性兄弟,何等壯哉!這一拜,忠肝義膽,困難相隨,桃園結義……
  • 您的英雄級戰鬥屬性武器火麒麟-桃園結義已配貨!
    三國確實很吸引人,以至於又雙叒叕設計出一款超良心的三國全新武器「火麒麟-桃園結義」。今天靈狐姐就帶大家一起看看這款英雄級戰鬥屬性的霸道神器首先,軍火庫道具說明可以看出,這是一把頂尖的AK47槍械,並且武器與三國的桃園三結義典故進行融合,賦予了武器以「義」為重的新靈魂。
  • 劉備關羽張飛的桃園三結義,歷史上是實有其事的!
    桃園結義,為什麼一定要說桃園,而不是別的什麼樹園果園?這是因為桃木在我國民間文化和信仰上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古中國人認為桃有闢邪的作用,從先秦到東漢、直到近世,我們一直延續了對桃木的崇拜,稱之為「仙木」。
  • 古人志趣相投就要「結拜」「拜把子」!這種習慣到底是怎麼來的?
    在歷史上也有著名的「桃園三結義」,在《三國演義》中劉關張三人在桃園結義是劉備正式爭奪權力的開始,也是因為這次結義劉備才擁有了對他誓死追隨的兩個大將關羽和張飛,為他建蜀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有記載中最早的結義的羊角哀和左伯桃結義,羊角哀以犧牲自我以成全義兄的事跡,稱得上是結義中的典範。除此之外,隋唐時期的程咬金、秦叔寶和單雄信等人瓦崗結義,也是非常有名。
  • 火麒麟系列再添新武器,猛男專用版「桃園結義」震撼上線!
    想必大家還記得之前2018年曾經風靡一時的「百萬交易員」這個活動中,50塊錢十連抽,各種永久武器,光效和皮膚,中獎率非常高,實在是把暗月和能量核心這兩款皮膚系列坑慘了,交易所中的皮膚直接是白菜價
  • 「桃園三結義」被誤讀千年,它的真相你必須要知道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就是《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回中,「桃園三結義」的故事。並且,這只是一個故事。因為歷史上,「桃園結義」之事並沒有發生過。換句話說,劉、關、張三人根本就沒有結拜過兄弟!當劉備還在鄉裡為起事而招兵買馬時,關羽和張飛就已經跟隨劉備了。並且,在劉備充滿坎坷的創業之路上,關羽和張飛對劉備一直是不離不棄、患難與共。
  • 桃園三結義,劉關張拜的是什麼?很多人都有種錯覺
    桃園三結義,劉關張拜的是什麼?很多人都有種錯覺桃園結義是「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個故事,三人結拜歷經千年,非但沒有被歷史淹沒,反而成為一件流傳千古的佳話,更是形成了一種文化現象,這個現象就是「結拜」。「金蘭」二字指的是朋友之間情投意合,到了後來成為結拜後兄弟姐妹的代稱,這個詞是早就存在的,現在普遍認為結義的起源就是劉關張三人的桃園結義,在此之前再難找出「結拜」的案例,有人說「三國演義」屬於文學作品,並不是正史,但我們生活中的許多習俗現象正是由文學作品中發展而來的,所以說劉關張發明了「結拜」並不衝突。
  • 桃園結義是小說杜撰,那麼真正與劉備結義的人是誰?
    一、劉關張三人的關係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有一個感人的經典橋段,相信大家都會想到「劉關張三人結拜之事」,同生共死好不感人。不過這僅是小說中的描述,歷史上真有這麼一回事嗎? 答案是沒有,按照正史的記載,劉備是「君」,而張飛與關羽乃為「臣」,三者為君臣關係。
  • 「桃園三結義」到底是政治結盟,還是純粹江湖哥們義氣?
    後來中國社會流行的結拜異姓兄弟的風俗,在磕頭換帖「義結金蘭」的誓詞中,總少不了桃園結義中的這兩句話。可見,劉、關、張生死與共的深情,已深深地根植入中國人的心中。歷史上真有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一事?雖然人們把劉關張三人立為結拜的榜樣,但是歷史上的三人並沒有結義。
  • 「八拜之交」指的是異性兄弟結拜?典故出自北宋史料,猜你不知道
    然而在後來,突然對八拜之交裡的這個數字產生了好奇,難道說結拜異性兄弟需要互相拜八次嗎,感覺電視劇中好像也都不是這樣演的呀,於是去各個地方查找了一下史料,這才弄明白了八拜之交最初的含義。一般的兄弟結拜,我們可以從四大名著中找一些例子出來。《三國演義》講的是三國時期的事情,最著名的結拜當然是桃園三結義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 現在人們結拜都是拜關二爺,哪桃園結義關二爺拜的誰?
    桃園結義是我們中國忠義文化的一個最重要的代表。關二哥就是憑著桃園結義的信念被封神,被後人摩拜。 那麼,劉德張飛關羽三兄弟桃園結義的時候,他們又是拜誰?
  • 結拜兄弟,一起騷氣《逍遙情緣》裡那些拉風結義稱號一睹為快
    兄弟之間的感情在很多年以來都被津津樂道,比如廣為人知的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志同道合有情有義,一點也不影響感情,一生能遇到這樣的兄弟,實乃一大幸事,在《逍遙情緣》裡,你是否也有遇到這樣的好友呢?不如就為這一份情誼來點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