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一位生物學家對這一點說過一句體會頗深的話:「天才,首先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知識的窗戶,沒有它知識的陽光就照射不進來。」
孩子寫作業總是分心,發呆不動筆,無法集中注意力讓許多家長感到頭痛。明明孩子就在自己旁邊,但是似乎對學習並沒有什麼幫助,感覺孩子的思想已經「傲遊雲端」了!
也別是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真的是讓人頭大。只要周圍有任何一點聲音,孩子就會像兔子一樣四處亂看,坐不住無法靜下心來。對眼前的作業完全視而不見,很多家長也都很好奇,為什麼孩子做作業就這麼難?為什麼總是分心?
其實這也並不能全怪孩子,孩子經常分心,這是作為人的一種本能反應,看看美國大學所做的研究,你就能了解為什麼了!
哈佛博士克裡斯曾經和他的助理教授做過一個實驗,非常的有趣也很容易讓人理解,被業界戲稱為「搞笑諾貝爾獎」。這個實驗就是著名的「黑猩猩」實驗
實驗開始,博士給被測試者看一段短視頻,視頻當中有一群人,分為兩組,一組是穿白衣服的白隊,而另一組就是黑隊。實驗也很簡答,讓被測試者去觀察身穿白衣服的人都傳了多少次球?視頻結束時之後絕大部分被測試者,都能準確的答出來準確次數。不過克裡斯卻問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問題,在視頻當中有看到黑猩猩嗎?
最後博士得出來了這個結果,這個結論也讓人感到很奇怪。居然有半數的人,沒有發現視頻當中的大猩猩!等到二次重播的時候,這些人才發現視頻當中確實出現了猩猩。這個實驗也告訴了我們,當注意力過度集中的時候,就會產生「無意盲視」,從而產生分心的情況發生。而現實當中我們也經常碰到過這種狀況,在做某件事的時候,周圍過了一個熟人,可是我們卻很難發現。
既然大人都這樣,那麼孩子就會更容易陷入到這種情況當中。這種「無意盲視」是不可控的,比如孩子在旁邊寫作業,突然聽到電視打開的聲音,就很難再去集中精力再去寫作業了,心思可能會在想電視在播什麼?或者你在盯著孩子寫作業,但其實他早就分心了,給孩子講題說了很多次,但還是會犯錯誤。事無絕對,分心其實是人的本能!
這3個提高注意力的小技巧,你都知道幾個?
1.讓孩子自己玩
孩子分心不要太過認真,原因還是意志力不夠強,這些都是跟先天出生有關的。只要一有聲音就特別容易打斷孩子的注意力。所以當孩子在玩的時候,不妨讓孩子單獨在一個房間裡玩,把門關起來。當然也要保證房間的安全性,確保不要有任何的危險物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在孩子玩的過程中也不要製造過多的噪音,比如洗衣機,炒菜,電視機這些聲音都會很大,很容易對孩子注意力產生幹擾。也不要在孩子玩的房間裡走來走去,一旦注意力被打破,就很難再恢復到專注的狀態了。
父母們也要多注意孩子的玩具,不要每次扔給孩子一大堆,一次給孩子兩三個就好,因為有研究證明,過多的玩具也是導致孩子專注力不集中的原因之一!
2.睡前故事
孩子在六歲之前,建議家長們儘量給孩子每晚講睡前故事。有的家長可能會知道,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注意力往往都特別的集中。這其實是因為睡前的時間是最安靜的,媽媽在講故事的時候,孩子注意力全部都在故事的內容上,這對於集中注意力會起到促進作用。
三歲之前的孩子注意力時間可能會很短,通常不會超過三分鐘。這時候家長講故事就需要「聲情並茂」用誇張的口氣去講故事,儘量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聽,可以以適當的提問增加互動性,這些都是能夠提高注意力的小辦法!
3.提升專注力小遊戲
這種方法在短期內是最有效果的,孩子都愛玩,所以不妨用遊戲的形式,讓孩子變得更專注。每次就半個小時,你會發現孩子注意力會變得越來越強,建議每天都讓孩子玩玩。
迷宮是最常見的一種,也是孩子最喜歡的,孩子想辦法從迷宮當中走出來,無形之間提升了孩子的注意力。在孩子玩的時候,家長也切記不要打擾孩子,一旦沒了頭緒就要重新開始,孩子很有可能就喪失了信心不再玩了。
除了迷宮和找不同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形式的小遊戲,家長可以試試這套好奇狗七冊書,四百多道有習題,讓孩子每次都不重樣,天天玩孩子每天都高興!
家長要是覺得不行,書也是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的。
我是梅梅媽媽,一位多年經驗的幼兒園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寶媽;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專業知識豐富;
教育兩個娃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
我在這裡每天都會與你分享最專業、最實用的育兒知識。
如果你也感興趣,就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吧!記得關注點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