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被異物卡喉的經歷嗎?
今天同事說,她昨晚上餵寶寶吃了一塊芒果,孩子突然開始咳嗽,緊接著出現嘔吐的反應,吐出了一小塊芒果。
她驚出一身冷汗,前幾天剛看到兒童卡喉死亡的新聞,沒想到自己孩子吃東西也卡喉了,幸好寶寶沒事,不然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小編一聽也是嚇一跳,異物卡喉在生活中極為常見,無論大人小孩幾乎都會遇到這樣的意外。
但對於身體機能發育並不成熟的兒童來說,異物卡喉後如果不能及時將異物排出,會嚴重危及生命安全!
前幾天,「11月大的嬰兒因異物卡喉身亡」上了熱搜。
外婆帶著11月大的外孫出門玩,一時手癢打了幾局麻將,孩子讓別人幫忙照看。
等再去抱時,發現孩子臉憋得通紅,手指頭沾著一小塊軟糖,已經不行了。
懷疑是孩子被異物卡喉,眾人紛紛上前急救,有人拍背,有人摳喉嚨,有人打120……最後送到醫院搶救,已經太晚了,搶救無效,不幸窒息死亡。
無獨有偶。
8月7日下午,在枋湖長途汽車站的候車室內,一名三歲左右的男孩在吃奶片時不慎被噎住,情況緊急。
男孩媽媽向車站工作人員求助,工作人員一邊撥打120,一邊接過孩子,抱在胸前,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對小孩進行急救。
最終,孩子將奶片吐了出來,呼吸恢復順暢,意識也逐步清醒。
8月4日,鄭州2歲男孩在家吃花生滑倒後出現呼吸困難、口唇發紺。
家人立即將孩子送到附近診所予以拍背,但並未將異物拍出,隨即趕往醫院急救。
經醫生搶救後,堵在孩子左右支氣管內的花生均被取出。
8月7日,蘇州崑山男童吃完飯後摔跤大哭窒息死亡。
1歲男童和家人外出遊玩,晚飯後走路踉蹌突然摔了一跤。
由於剛吃完飯不久,一哭導致食物反嗆,迅速堵住氣管發生窒息,家人立即將孩子送往醫院,經搶救後,醫生確認腦死亡。
心痛,這些孩子多可愛,他們原本的生活多幸福啊,
但一塊糖,一個奶片,一顆花生……就能輕而易舉傷害他們,甚至危及生命!
據調查顯示,意外傷害已佔0~14歲兒童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而吸入異物又是造成兒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高危人群為0~4歲的孩子。
家長一定要預防兒童被異物卡喉,知道什麼食物不能給寶寶吃,同時學習孩子被異物卡喉如何急救等。
這些容易卡住的食物別餵給孩子
1. 各類果凍:果凍有張力容易變形,很容易被吸入氣道。
2. 麻花、糖果:不好咬的食物,容易噎住喉嚨。
3. 魷魚絲:纖維過長,咬感過硬的零食,不適合孩子吃。
4. 花生醬:粘稠度過高,不適合孩子吞食。
5. 堅果類:體積小,小孩可能來不及咀嚼就吞食下咽。
6. 小巧水果:小巧圓形但帶核的水果不適合孩子吃,如龍眼、葡萄、櫻桃等。
7. 多纖維蔬菜:纖維多且不易咬爛,如芹菜、豆芽。
8. 大肉塊:大塊的肉塊孩子無法咬爛,強行吞入很容易噎到。
9. 長面:太長的麵條容易被孩子以吸食的方式食用,容易噎到。
10. 多刺的魚:給孩子食用魚,應選擇刺較少的魚類烹煮。
萬一孩子被異物卡喉,可採取海姆立克急救法。
嬰兒式「海姆立克急救法」
一歲以下的小嬰兒按壓背部,一歲以上的孩子可多次按壓腹部;
每次衝擊可以為氣道提供一定的氣量,從而讓異物排出;
同時,不宜帶孩子到封閉空間。
成人版「海姆立克急救法」
針對可以站立的孩子,我們選擇蹲在或者跪在孩子身後,與成人的急救法同理。
千萬切記:異物卡喉,不要直接拍背!不要用手去摳!
正確運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關鍵時刻能救命!!
也許你身邊有很多還不知道哪些食物不能投餵給低齡孩童的親友,不會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家長,給他們看一看,就能降低孩子受傷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