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城心理丨一篇文章帶你了解心理行業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2020-11-16 壹城心理

本文是作者受邀,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MBA深圳班的行業分享,將全文主要整理如下(因為對象不同,本文整理時有所修改和增減)


當前,中國改革開放發展已進入深水區,各行各業都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們的心理和精神也在經受著巨大的波動和影響。

很多人可以通過自主調節和對外尋求幫助,達到平衡狀態,也有部分人不能很好的適應,而產生各種各樣的精神心理問題和疾病,比如,當前抑鬱症的發病率已經高達5%左右,焦慮症高達10%,全國各類情感障礙患者人數近9000萬。

今天,期待通過我的這些分享,可以讓大家對心理行業有所了解,以及如果接下來有計劃進入心理行業的人,可以帶來一些啟發!

本文主要分享提綱,閱讀大概需要10分鐘

一、自我介紹

二、心理類創業項目的機遇

三、心理類創業項目的挑戰

四、壹城心理項目簡介

1.自我介紹

我於2011年畢業於四川大學華西醫學專業,在校期間,就對健康管理,尤其是心理領域健康服務行業有極大的興趣,所以在畢業後,先後去了中廣核健康管理部門,深圳市南山區精神衛生中心,以及網際網路醫療及心理網際網路公司,所有這些經歷都是為了自己創業心理平臺而準備,終於在2018年5月,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帶著團隊開啟了全職創立心理品牌之路。


為什麼選擇心理行業呢?除了自己覺得有興趣和社會價值之外,也因為基於她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發展機遇。

2.1巨大的市場需求沒有被滿足

從市場需求方來看,目前,中國有7-8億人,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他們當中,有87.5%的人群,有心理傾訴,或者尋找心理服務的需要;其中,通過付費來解決心理和精神困惑的人群高達2200萬,市場規模達到百億級別,並且市場數據還在不斷提升。

而從市場供給方來看,目前市面上不完全統計有130-140萬諮詢師,2萬左右的精神科醫師以及不足1萬的心理治療師在提供專業服務。

其中心理諮詢師全職比例的人員只有5%-10%。這些專業人員的成長成本也很高,大概需要3-5年的時間,15-30萬的學習成長(大概也相當於需要上一次重點高校MBA的成本了)。

如果按照美國1:1000的諮詢師服務比例,那算下來我們還需要130萬左右的全職諮詢師,可見還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沒有被滿足。


2.1社會發展需要及疫情帶來的高層重視和政策推動

最近幾年,基本上每隔1-2年,就會有國家層面出臺的關於推動給心理健康服務的政策和文件,由此也可以看得出高層對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關於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精神層面的追求的重視。

2018年年底,國家十部委就頒布了《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方案》,組織和動員了社會力量加快建設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對心理行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意義。

疫情的發生,更加加快了心理行業發展的進程,上至高層,下至平民百姓,都意識到受到疫情的衝擊,大家需要心理專業方面的援助和服務。所以國家衛生民政部門也第一時間響應,推動了心理服務向社會各個層面滲透。


2.3資本青睞,不斷加碼布局

也正是因為來自市場需求的促進,及政策推動的影響,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關注和不斷加碼心理賽道,從2014年起,就有知名創投公司開始投資和孵化心理平臺,壹心理、簡單心理、壹點靈、松果傾訴、昭陽醫生等平臺先後獲得資本投資,逐步成為行業細分領域的龍頭,並取得不錯的估值,在推動行業發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4知識付費消費習慣養成對心理服務加持

心理服務的本質是一種知識付費,這幾年心理服務行業的加速發展,背後也離不開國內知識付費環境的生態建設,及用戶消費習慣的養成,以得到上武志紅心理課為例,單純一個專欄就可以賣到2000萬+的營收(據說以現在的累積數據計算,已經達到了8000萬+的營收了)。

這給心理行業、機構和平臺的發展,帶來了很好的鼓勵和信心,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付費的方式,會讓很多大眾用更加可以接受的方式,了解和體驗到心理科普和服務,這會加速大眾對這個心理行業的認知和認可,進而促進整個心理行業的積極發展。

上面提到了心理行業發展的機遇,這些是心理行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礎,當然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心理行業的發展也受到一些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3.1市場很大,需求有待進一步挖掘和釋放

前面提到,中國目前需要心理服務的人群高達7-8億,但心理服務不等於心理諮詢,事實上,心理諮詢只是心理服務很小的一個組成部分。

據一項針對高收入人群的網絡問卷調查顯示,當遇到心理或情感困惑時,在尋找解決方式上,找親友傾訴(20.91%)、聽音樂(19.39%)和看相關書籍(17.58%)佔的比例比較高,而在尋求專業人士幫助方面,只佔了7.27%(事實上,大眾人群這個比例會更低),這也是跟目前中國心理諮詢的需求比較高,但尋找心理專業諮詢的比例不高的事實是相符合的。

這進一步說明:雖然目前市場上,心理服務市場很大,但轉化為心理服務,尤其是具有購買能力的心理諮詢有待於進一步挖掘和釋放。


3.2 從業人員質量參差不齊,職業化程度低

心理行業的發展,不僅來自需求端的挑戰,更加來自供給端的影響,2001年4月勞動部正式推出《心理諮詢師國家職業標準(試行)》,並將心理諮詢師正式列入《中國職業大典》以來,到2017年國家取消心理諮詢師考證,一共大概培養了130-140萬心理諮詢師,發展速度可謂非常之快。

但隨著帶來的副作用也非常明顯,大量只經過簡短集訓的諮詢師,進入到市場後,提供的心理諮詢質量參差不齊,給大家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很多來訪者直接被當成小白鼠一樣心理諮詢,使得大眾對心理諮詢服務的口碑不高。

心理諮詢市場的落寞,導致了一些花費了大量金錢的諮詢師,並不能從諮詢服務中獲得足夠的報酬以維持生計,他們要麼退出全職化的夢想,在兼職做著心理諮詢服務;要麼,直接放棄心理執業夢想,因為他們當中的一部分人,當時考證學習心理學,就是為了達到療愈自我。

也有一部分諮詢師,他們把目光轉向了培訓市場,即賺不來來訪者的錢,那就賺後面新手諮詢師的錢,從而在結果上,加劇了心理行業偏向培訓行業發展,這些因素或多或少,對接下來心理行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一些挑戰。國家2017年取消諮詢師考證,也是想從其他層面促進心理行業走向規範。

3.3 同質化競爭大,大眾缺乏科學認知及靠譜平臺

心理行業的另外一方面的挑戰來自於這個行業的同質化競爭,目前,從事心理行業的創始人或職業經理人,往往都是專業人士,從積極方面來看,他們會更加專業,早期創業成本低,起步快。

但是負面影響則是,他們往往並不太具有運營和管理思維,不太擅長以服務業的規律去做大做強企業,所以目前心理行業的服務同質化比較嚴重,具體體現在每個心理機構的品牌意識和服務辨識度比較低。

而且,行業內的資源整合比較差,上下遊產業發展不明確,呈現出來的另外一個結果,就是大眾很難去標識和尋找到適合他們的心理諮詢和心理諮詢師。

比如,我們在服務的過程中,經常聽到用戶給我們傳遞這樣的信息,我很想在當地找到一個靠譜的心理諮詢師,但我不知道從哪些渠道和信息去找。

4.1壹城心理:打造基於網際網路的本地心理服務平臺


正是基於對目前心理行業所遇到的機遇和挑戰的理解,壹城心理從2018年5月成立之初,就以打造基於網際網路的本地心理服務平臺為願景,以服務心理工作者低成本,高效率的成長為使命,以共建,共享,專業,利他為價值觀。

我們的商業邏輯是,藉助網際網路的優勢,通過網絡平臺,邀請高校和醫院的心理教授和專家團隊,為0-5年成長階段的心理工作者提供系統的培訓,並且建立一個本地化的服務平臺,讓通過培訓並且考核的心理工作者可以入駐平臺。

為當地居民提供優質匹配的心理服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連結了當地的諮詢機構,使得心理服務從實現從線上連結到線下。為用戶提供基於專業屬性的定製化服務。

我們把這個邏輯模型稱為S(平臺)-B(諮詢師和機構方)-C(大眾顧客方)

我們期待未來,大眾可以通過我們的平臺,找到當地適合她/他的諮詢師,就像我們可以通過當地成熟的就醫掛號網,比較方便的預約到當地的醫生一樣。

這也就是我們壹城心理名字的意義所在:培養和嚴選優質諮詢師,守護一座城的幸福!


4.2 進入策略:以培訓市場為切入點,以大眾服務為第二增長曲線,以同城心理服務為目標

目前,經過2年多的發展,壹城心理平臺已經針對諮詢師人群,自主研發了系統的網絡培訓課程,涵蓋了心理工作者專業成長和執業發展需要的心理知識和技能,我們以更低的價格,為他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獲得了圈內心理諮詢師學員們的認可,目前平臺關注用戶20w+,付費用戶達到5w+。

2020年,我們提出一個目標,在諮詢師專業培訓和孵化方面,一年只服務好1000名心理諮詢師(或想成為心理諮詢師的人),只要加入成為我們這1000名會員,就可以免費學習我們平臺所有線上課程,並且可以得到我們運營團隊的全力支持,幫助他們實現心理執業目標。

目前,這塊業務我們已經實現盈利,並且已經形成一套標準的服務流程。

而未來,我們將藉助這些會員和我們嚴選的優質諮詢師,通過我們自主研發的在線心理服務平臺,為全國青少年為核心的對象提供家庭心理服務,從而實現平臺的第二增長曲線,並且通過連結線下心理機構,和不斷技術優化迭代,最終實現同城心理服務品牌。


4.3踩過的坑,取得成就和相關數據

團隊創業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也走了很多彎路,曾經有很多次想放棄,這些可能只有堅持在心理行業內的創客可能更加理解。

我們的團隊小夥伴都比較年輕,早期發展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有一段時間,由於營收的壓力,以及過於追求發展速度,我們在營銷上過於關注,而忽略了專業的打磨,以及學員的服務,因為管理不當,也出現過工作人員的變動,這些都給用戶服務和口碑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受到了不少客戶的投訴。

站在十字路口,市場和用戶大大的教育了我們,讓我們重新思考公司和創業的初心,所以,我們決定,接下來要先做小,再做大,先聚焦目前的忠實用戶---心理諮詢師及其他心理工作者,為他們提供優質的,超出預期的服務,在這個基礎上,讓他們更好的服務好來訪者及大眾用戶,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多元化的拓展和運營。

再起航,從平臺類型上,我們可以說是目前深圳本土最大的心理網際網路平臺,擁有20w+的私域專業用戶流量,具有與哈佛大學、武漢大學、康寧醫院等院校專家學者成功的合作經驗,在全國有70多家心理分社。經過了2年多的沉澱,我們已經初步驗證了商業邏輯。正朝更加有價值的方向前進!


廣而告之

成為平臺專業會員(SVIP會員),即可免費學習平臺現在及未來所有自營線上課程,並且經過考核後入駐平臺,實現心理夢想,為大眾提供靠譜的心理服務。

公號:壹城心理,點擊菜單欄【會員故事】→加入會員!

相關焦點

  • 壹城心理諮詢師說丨我是如何走好心理諮詢師成長之路的
    2012年一個偶然機會,與心理行業結緣,深受啟發。心理學激起我濃厚興趣,那一刻,我決定在未來人生道路上,投入到心理學的學習、實踐、探索之中。通過基礎學習培訓、考試取得了心理諮詢師證。)當代,心理諮詢技術發展衍生出很多流派、分支。
  • 壹城心理丨關於那些脫落的來訪者,如何更好的預防並把握住他們
    感謝壹城心理平臺的邀請,很幸運在2017年遇見壹城心理,感謝姚總和壹城心理的小夥伴為心理從業者和愛好者搭建了這樣一個服務品質高端、學習成本低端的好平臺。一個人要想成功的兩個必備因素就是教育和平臺。而這兩點,壹城心理都具備了。所以,走進壹城心理的夥伴們都是幸運之人,也是獨具慧眼之人。我踏入職場的第1份工作是高中教師,後來轉到企業從事人力資源管理。
  • 壹城心理會員私享會:我是如何靠網絡心理諮詢實現月收入2.5萬
    擅長婚戀情感方面的諮詢,以及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的規劃等諮詢服務,目前我的諮詢收入是:2.5-3萬/月。心理諮詢行業呢,我想除了助人情懷以外,賺錢是很多人考慮的因素。首先呢,這個平臺得靠譜,比如是否陪伴你成長,課程的售價是否合理,課程是否有用,等你學成以後是否給你接個案的機會,是否給你曝光度,是否有較高的金額分成比例。這個地方我要說一下,我從壹城心理學到了太多的好課,相信大家看到了我的培訓經歷裡有很多是平臺的課程。
  • 競品分析報告:簡單心理 VS 壹心理
    如今,正值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人們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本文選取國內兩款心理行業領先的產品「簡單心理」「壹心理」從用戶場景、產品功能、運營策略等產品角度來體驗分析兩款產品的優劣和特色,探索心理市場和發展方向,並給出一些自己的建議。
  • 壹城心理丨14部電影,帶你搞懂11個心理治療學派
    接下去就讓我們通過這些影片,一邊了解心理治療學派,一邊了解自己。不過,如果阿德勒只講到這裡大概也和弗羅伊德差不了多少,又是一個只負責解釋不負責解決的人阿(遠目)!幸好,《被討厭的勇氣》裡面有個核心概念「虛構的目的論」把阿德勒從「過去」帶向「未來」:你的不幸,是自己選擇的。
  • 雪莉之死:中國心理諮詢行業正發展壯大
    其原因,也許是中國心理諮詢行業起步較晚、發展緩慢,其間各種問題凸顯,包括公眾認知滯後、治療方案重藥物輕諮詢、公立機構工作量大、醫患矛盾、諮詢收費太低、社會化機構諮詢師的信息真實性和勝任力評估問題……中國心理諮詢行業最早是精神病院孕育,而後發展到公立醫院心理科,再到社會心理服務機構,直至20世紀90年代網際網路的出現,心理諮詢室又被搬到了線上。
  • 壹城心理會員:我是如何靠網絡心理諮詢實現平均月收入2.5萬
    國家提倡心理行業/心理機構/心理服務平臺自己培訓諮詢師,頒發證書,對諮詢師的成長負責,對服務質量負責,證書認可度呢,眾說紛紜,在此不一一例舉了,總之,有平臺給你機會做單賺錢是王道。這個地方我要說一下,我從壹城心理學到了太多的好課,相信大家看到了我的培訓經歷裡有很多是平臺的課程。 諮詢師的進階是有階段的。
  • 職業規劃|未來十年,心理行業需要什麼樣的諮詢師
    就我們目前壹城心理所接觸到的諮詢師的情況來看,客觀講,市面上60%以上的諮詢師,都很難進行長程諮詢,或者諮詢有效率的統計學意義比較差,尚無法滿足要求。這樣的背景下,一個可以預見的事情是,未來5-10年內,優質的心理諮詢師很被社會和機構需要,且他們的收入也會獲得較大幅度的增長。
  • 「壹城心理乾貨」從地面諮詢到網絡諮詢,深刻體會到了這些不同
    國內首個網絡心理諮詢師訓練營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為幫助學員們更好了解地面諮詢與網絡諮詢的區別,獲得更多接地氣實用乾貨,我們專門邀請了從業10年,目前在壹城心理做線上諮詢獲得大量用戶認可的袁濤老師,分享她的一線實戰經驗和心得,一起來學習吧!
  • 壹城心理丨善待心理諮詢師!讀了這篇文章就知道他們到底有多難
    01關於心理諮詢師「不容易」說起心理諮詢師,你聯想到了什麼?如果你認為是從沙盤,空椅子技術或催眠中獲得的,則說明事實:你只是一個外行。但這沒什麼。實際上,我們的顧問在剛開始學習時就這麼認為。我們沒想到學習的內容如此複雜和多樣,以至於它幾乎是一所新大學甚至研究生。
  • 為什麼壹源心理要招研修生?
    2014年,壹源心理旗下設有壹源心理諮詢中心及壹源心理研究院。壹源心理健康諮詢中心致力於吸收和採用專業的臨床管理,提供安全和專業的心理諮詢服務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務。壹源心理研究院為中心提供心理諮詢師的培養、學術進修、行業研究、諮詢服務研究等支持。
  • 壹城心理丨從新手諮詢師到成熟諮詢師,心理諮詢師成長的四個階段
    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工作者,很多了解過的人大概知道,每年需要花費幾千到十幾萬的成本,並且要長達3-5年的學習,才可能逐漸入行。她是壹城心理何群群老師督導課程的一位學員,這位學員在學習了我們的課程後,實現了從新手諮詢師到成熟諮詢師的轉變,從開始做諮詢時不斷卡住和脫落,到獲得眾多長程個案的認可,並且能夠在大多數諮詢結束時,能讓來訪者保持滿足和期待。
  • 心理行業蓬勃發展,心理諮詢師發展前景如何?
    在我們大家的日常生活中,若是學會運用情緒和自我管理,也有助於提高自身在所從事行業中的影響力。現在的社會,對於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需求量很大,而且發展前景也是很不錯的,特別是因為今年的特殊影響,越來越多的群體開始關注心理健康了!
  • 產品分析報告:從」壹心理」,看心理服務市場
    面對極大的需求缺口,增加專業人員的人才培養,為心理服務行業儲備大量優質的心理從業人員是第一要務。同時,保證心理諮詢市場的規範,心理治療體系的完善和心理專業人員繼續學習體系的搭建,是心理行業長期良性發展的保障。
  • 大市場小需求:線上心理諮詢靠譜嗎?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文丨鋅刻度,作者丨許偉「我覺得自己現在已經重度焦慮了,每天都在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中度過。對比不斷公布出來的症狀,甚至覺得每一個自己都有。」從年後就被動禁足在家的劉琳,只是廣大受肺炎疫情影響人群中的一員。
  • 心理諮詢師不得不看的文章:心理諮詢業應該怎麼走?
    ​高行之 這是一個讓行業內所有人在苦苦思考的問題。1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重要文章,闡述機遇期的問題。現在以這篇文章為指導,談談心理諮詢業以後的發展方向問題。儘管取消心理諮詢師資格證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但是最終,管理層頂住了壓力,果斷地取消了這一資格證。這反映了最高管理層的決心。這為中國心理健康業的健康發展創造了機遇。然而,某些利益集團為謀取最大利潤,正在醞釀成立什麼心理諮詢師組織,妄圖佔據或最大程度地佔據心理諮詢師培訓這一好似巨額利益的蛋糕,為此正在暗中運作籌劃。這值得社會高度重視。
  • 心理諮詢收費太高?你可能還不知道「諮詢師」背地裡做了什麼
    壹城心理,守護一座城市的幸福!早晨,和往常一樣,年過半百的保羅,端一杯咖啡,走進自己的工作室。妻子闖進來,一臉不爽:你根本不關心我和孩子,你的心思全在你的客戶上。保羅沒有解釋,趕走妻子,因為來訪者快到了。
  • 義烏市發展國際貿易的機遇與挑戰
    然而,繼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國內外貿易形勢發生重大轉變,義烏市小商品外貿面臨轉型的挑戰。2011年3月,《浙江省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獲得國務院批准,意味著義烏市在轉變國際貿易發展方式上擁有先行先試權。我們看中了改革試點對義烏市的重大利好以及義烏髮展國際貿易中可能的機遇和挑戰。同時我們也認為國際貿易是全國共同面對的重大問題之一,具有極強的理論意義和研究價值。
  • 了解心理發展規律,邁向心理成熟
    嬰兒一開始沒有「我」「你」他/她」,不同人的區分;沒有「我」和桌子、地板的區分。嬰兒最初的心理是「一」:沒有區分的混沌一體狀態,「一即萬物,萬物即一」。早期嬰兒最主要的接觸對象,是照料者——媽媽。成人在正常狀態下,有時也會退回到「一元心理」狀態,比如做白日夢。大家可能會有疑問:既然已經從「一元心理」發展到成熟的成人心理,心理機構的「硬體」已經穩定,為什麼還會出現「退行」,退回到「一元心理」狀態?這涉及心理的複雜性。儘管目前心理學對心理的了解,已經有了很多的探索,可是對人心的了解,仍然只是冰山一角。
  • 大數據時代之下,企業統計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時代到來,企業統計在大數據時代需要把握時代的機遇,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企業相關數據進行有力的分析,使得統計工作有效的應對的大數據時代的挑戰。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各行業都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