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爭霸的時代,燕國默默無聞,為何也創造了歷史?

2020-12-19 轉瞬間落日殘煙

在戰國七雄中,秦國自然笑到了最後。但在整個戰國時代的歷史中,楚國、齊國、趙國和魏國都曾獨領風騷,只有燕國和韓國處於邊緣化的局面。除了五國伐齊的事件之外,燕國幾乎沒有什麼亮點。但是在燕國同樣創造了歷史,這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吞併遼東地區。從當時的角度來說沒有什麼,但是從現在的角度來說,燕國的這次軍事行動至關重要。

在戰國的初期,燕國的主要地盤就是河北北部,以及京津等地。說起箕子朝鮮,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當年,周武王消滅商朝之後,殷商的貴族薇子被封在了宋國,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周口一帶。至於箕子則遠逃到了遼東,重新建立起了一個政權。請注意,這一階段,箕子政權的地盤不是朝鮮半島,而是遼東地區。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很長時間,由於天高皇帝遠,中原各大強國都沒有功夫理會箕子政權。雖然箕子早已經去世,但這個政權一直沿用了箕子政權的說法。

燕國與箕子政權是鄰居,但是燕國國力很弱,根本沒有開疆拓土的實力。不但如此,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進攻,燕國險些招架不住,最後依靠齊國的幫助才打退了進攻。在整個戰國的歷史中,齊國、楚國、秦國、魏國和趙國都曾經十分強悍,燕國卻由始至終沒有這個機會。當然,利用齊國吞併宋國的機會,五國聯合進攻齊國,燕國曾經佔領了齊國6年時間。可是最終齊國全盤復活,燕國軍隊大敗虧輸。

但就在齊國復國的前後,燕國展開了另一項軍事行動,那就是吞併遼東。燕國大將秦開擊敗東胡部落,使燕國的疆域大大拓展。在此之後,燕國與箕子政權成了鄰居。一不做二不休,燕國直接吞併了遼東地區。箕子政權的殘餘勢力撤到了現在的朝鮮半島,這才是箕子朝鮮的開端。從當時的角度來說,燕國的這一軍事行動不算什麼。但是如果按照現在的角度來說,當年沒有燕國的這一行動,歷史可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在戰國後期,燕國也幹了很多見不得人的勾當。在長平大戰中,趙國損失了40多萬軍隊,可以說是元氣大傷。在這樣的情況下,燕國決定趁火打劫,大舉進攻趙國。萬萬沒有想到,被趙國名將廉頗打得屁滾尿流。趙國軍隊深入燕國境內500多裡,燕國不得不主動求和。廉頗因為內部鬥爭被迫離開趙國以後,燕國再次進攻趙國。這回敗的更慘,燕國軍隊全軍覆沒,真不知道燕國君臣當時是怎麼想的。

進入戰國的末期之後,燕國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曾經派遣荊軻去刺殺秦王嬴政。對於燕國的這一行動,其實認真的說,沒有多少實際價值。秦國統一天下的形勢已經十分明朗,即使荊軻成功刺殺了秦王嬴政。秦國也會出現新的君王,到時燕國的下場是可想而知的。從燕國的種種行為,小編想到了五代十國中的吳越國,不得不說,這才是一個聰明到家的政權。

相關焦點

  • 風雲激蕩的春秋戰國天下——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是戰國時代最強大的七個諸侯國的統稱,是春秋五霸的延續,戰國初期,春秋強大的國家基本都被保留了下來,只有晉國被六卿所瓜分,分成了趙、魏、韓三國,至此,形成了戰國七雄並立的局面。
  • 魯國堅持到戰國後期才滅亡,為何不是戰國七雄之一呢?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值得注意的是,在戰國時期,還存在不少其他諸侯國。比如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
  • 春秋曾經稱霸的越國,到了戰國為何沒有被列為戰國七雄
    反觀北方地區,秦國一直到戰國中期才兼併了巴蜀兩國,使國土面積擴大了一倍;燕國一直到戰國後期才將勢力範圍擴張到遼東一帶;韓趙魏三國曾經是晉國的一部分,三家分晉之後其國土面積和人口也大幅度減少。只有同屬於長江流域的楚國在面積上超過了越國,但是楚國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得到開發,雖然大但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在人口上不見得比越國有優勢,所以從體量上來看越國曾經是戰國時期一等一的大國。這樣的一個國家理應位列戰國七雄之一,或者直接把他和七雄並立成為戰國第8個雄。
  • 「戰國七雄」時期各國戰神
    老麥侃歷史,平民角度講述歷史,喜歡可以關注。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 我國歷史上的兩個燕國,一個是戰國七雄,一個在河南
    說到燕國,多數人想起的就是曾經是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燕國是姬姓諸侯國,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當時姬姓燕國之南的中原大地,也有一個諸侯被稱為燕國。有說法是中原燕國,在商朝時就以及是方國了,以燕國為名,其歷史是要久遠於後來的姬姓燕國的,她或許是我國歷史上最無可奈何的諸侯國了,她名為燕國時,被後來得名的燕國奪取了名字,無奈的接受被稱為南燕;作為以南燕為國命,卻沒想到幾百年後,在其附近地區又出現了一個名為南燕的政權。
  • 戰國七雄實力對比,秦國並非最強為何秦始皇能一統天下?此人功不可沒!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過多次群雄割據的混亂時期,其中有兩個最為人們津津樂道,一個是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另一個就是東周年間的春秋戰國時期。這兩個朝代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大兼併、大動蕩時期,皇室力量微弱,失去了對中原的控制,各地諸侯紛紛揭竿而起,群雄爭霸。
  • 戰國七雄的都城現在怎麼樣了?燕國的都城是北京,韓國的都城混得最慘
    戰國的時間跨度大約有兩百多年,雖然時間不是很長,但是仍然對後世產生了非常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戰國七雄分別為齊國、楚國、秦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
  • 如何記住戰國七雄各自的滅國時間和順序?只要掌握它就可以了
    戰國是繼春秋之後中國歷史上又一個最為精彩的歷史片段之一,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先後有七個國家脫穎而出,他們的實力遠超同時期的其他諸侯國,之後經過不斷的兼併戰,這七個國家愈發的強大,戰國七雄格局就此形成。
  • 在線大班戰國時代之七雄爭霸篇
    成為東方六國最強大的國家,與秦國展開了數十年的爭霸。 然而目前作業幫的重要對手應該還要先把猿輔導這個題庫時代的老對手先幹下去。  戰國史上,說韓國第一個為秦國所滅,但會否會成為第一個下牌桌的人,尚不得而知。
  • 戰國風雲-小橙子們走進戰國七雄
    三年級的家長義教課以《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這套書為主線,家長和孩子共同「讀歷史,講歷史」。12月3日下午,朱星玥爸爸帶來了第四節中國歷史義教課,春秋戰國的歷史。戰國七雄意欲爭霸天下,相互徵伐、戰火連天。在這段戰爭連綿的歷史長河中王侯將相執政廟堂、徵戰四方,猶如夜空的流星驚豔了史書,也留下了許許多多中華經典故事。
  • 戰國七雄,為何秦國可以統一天下?
    在戰國中期,齊,楚,秦,燕,趙,魏,韓這七個國家,在各種慘烈的戰爭和紛爭中脫穎而出,被稱為戰國七雄。儘管當時也有宋、衛、中山、魯、費等小國,也有較為特殊的周代。但是說到統一天下,講的是資源,講的是抱負,也只有這七雄能夠擔當。
  • 春秋戰國時期,擁有孔子的魯國,為什麼沒有成為戰國七雄?
    在這些人之中,孔子,又是影響最大的一個,那麼擁有孔子的魯國,為什麼沒有成為戰國七雄呢?其次,我們再看看孔子的生平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逝於公元前479年,也就是說,他所處的時代,大致在魯國歷史的中後期,春秋戰國時期歷史的中期。這一時期正好是西周倒塌後的二百多年,諸侯國之間的關係也到了非常混亂的,戰爭頻發的時代。
  • 戰國七雄中,韓國弱到何等程度,區區六個字令聞者落淚
    三家分晉後,中國歷史從春秋進入戰國時代,諸侯數量大幅減少,其中齊、楚、韓、趙、魏、秦、燕七國被後世稱為「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中,齊、楚、趙、魏、秦、燕六國,至少都有過一時輝煌,都曾是一時最強之國,唯獨韓國僅有一個「勁韓」之稱,卻幾乎一直備受挨打、從未強過,堪稱倒數第一。
  • 戰國七雄,燕國有三大特殊之處,周武王分封的800年諸侯國
    導語:戰國七雄,燕國因何而亡?迂闊之政,戰亂之世固守王道傳統的悲劇,燕國有三大特殊之處,周武王分封的姬姓貴族諸侯國,享國800年,召公奭極其長壽戰國時代,戰國七雄,每一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的故事,每一個國家的故事敘述出來都是和著血淚的歷史,但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燕國的故事卻有一些黑色的幽默了。
  • 從「戰國七雄」稱「王」的順序,看各國的興衰歷程!
    最初的封地都是根據爵位的高低來決定的,只是最後,諸侯混戰,弱肉強食,才發展為後來的「春秋十二諸侯」、「戰國七雄」。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稱王的順序:楚、齊魏(兩國同時稱王)、秦、韓燕(同年稱王)、趙。1、楚國最先發難的是楚國,楚國本身就是周朝勉強從名義上封的一個諸侯國,楚文化和中原文化本身及存在很大的差別,楚國實際上是自治,只是每年上貢點土特產,所以爵位也比較低。
  • 如果出生在戰國時期,你是哪國人?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弱小的諸侯國相繼被大國消滅。在此基礎上,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顯著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消滅智氏,以三家分晉的結果為標誌,從而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
  • 秦國的GDP總量和人均GDP,是否佔據戰國七雄之首?該怎麼比較經濟
    所以我們現代要用GDP來評價戰國時期各國的經濟水平,其實也證明不了什麼。首先那個時代不看GDP,無法得到一個準確的數字。 那麼很多人會說,看人口多少決定GDP的多少。這只是一個很片面的做法。舉個簡單的例子,商業活動是否比農業生產更容易創造GDP?
  • 遠離主流文化圈的燕國,是如何被忽視的?
    資料圖如果和各位讀者提到燕國,相信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神秘"兩個字。為何這樣說呢?眾所周知,由於焚書坑儒的事件,導致戰國時的很多珍貴歷史資料缺失!而作為上鏡率並不高的燕國,他們的歷史資料就更加稀缺。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燕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國家?這一個小國雖然歷史存在感並不算很強,但是也算<上是戰國七雄。放眼大春秋,這個國家距離華夏文化的核心地帶距離甚遠(此為今日我國的北方偏北地區),而且國力偏弱,和中原的各個國家缺乏往來。所以他們的文化自成一派,有別於中原。
  • 古代戰國七雄的首都,如今都怎樣了?只有兩國都城至今輝煌依舊
    戰國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大變革時期,經過春秋長久以來的爭霸戰爭,,在公元前453年,中原脫穎而出了「齊楚秦燕趙魏韓」七個最為強大的諸侯國,這也被後世稱之為「戰國七雄」。這段時間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滅齊國完成統一,才標誌著戰國時代的結束,戰國時代距離現在也已經2200年的時間,他們的都城,又變成了什麼樣子呢?
  • 在戰國七雄之中,哪個國家存在時間最長,哪個國家存在時間最短?
    比起其他諸侯國,韓國在戰國時期就是打醬油的存在,還是那種時不時就坑隊友的那種,終於在公元前230年,成為了戰國七雄之中,第一個被滅掉的國家。,從西周初年到戰國末年,怎麼都不可能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平原君趙勝劇照享國「時長」第一名:燕國——822年燕國,是戰國七雄之中存在時間最長的國家,不知道大家想到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