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生兒護理
其實「積食」和現代醫學沒啥關係,沒有科學依據。但「積食」這個詞還挺生動形象的,顧名思義就是食物吃進去不消化,滯留在肚子裡。
積食和消化不良,性質幾乎是差不多的。食物積在胃裡不容易消化,導致上腹部不適、打嗝、腹脹、噯氣等症狀。
但兩種病症是不一樣的,積食是腸胃病會出現不想吃飯還會伴隨發燒,嘔吐等。
積食和消化不良的區別到底有哪些呢?媽媽們到底怎麼區分呢?
01
——積食和消化不良的區別:
◐積食是中醫的一個病症,主要指小兒乳食過量,損傷脾胃,使乳食停滯於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
◐積食症多發生於嬰幼兒,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乾燥或酸臭,矢氣臭穢,噯氣酸腐,肚腹脹熱。
◐消化不良是一種臨床症候,是由胃動力障礙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動不好的胃輕癱和食道反流病。
◐消化不良主要分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質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中醫的「脘痞」「胃痛」「嘈雜」等範疇。脹滿,大便乾燥或酸臭,矢氣臭穢,噯氣酸腐,肚腹脹熱。
02
——積食的症狀主要有哪些:
◐肚子脹痛:孩子如果吃太多,腸胃沒來得及消化,就會產生大量氣體,因此很多寶寶會有肚子疼脹痛的現象。大便後,症狀有所緩解。如果寶寶大便總是不暢,或有反覆腹瀉現象,建議媽媽帶孩子去看醫生。
◐口氣重:孩子飲食正常,口腔氣味一般不會特別明顯,但如果他吃太多,留在腸胃裡面的食物長時間消化不了,口腔氣味就會變重,甚至一些寶寶還會嘔吐,吐出來的都是消化物。
◐屁比平時多和臭:腸胃消化不了那麼多,積在腸胃裡面就會產生很多氣體,要想排出,寶寶放屁的頻率就會增加,並且會很臭。
◐食慾紊亂:寶寶有時吃太多,有時胃口不好,有時又一點吃不下。但如果腸胃積食時間過長,寶寶又總是很餓,那麼家長就要注意,是不是寶寶之前吃太多了。
◐晚上睡覺不踏實:如果晚上吃太多,肚子總是脹脹的,很難入睡,睡不著,自然會在床上翻來滾去,有時還會哭鬧。
◐喝水量明顯增多:一般情況下,大多寶寶只有在感覺到口渴的時候才會要水喝,但積食情況下,為了促進腸胃消化,就會一直想喝水,需求量會比平常多很多。
簡單來說就是:
①首先寶寶會有腹痛腹瀉的表現;
②其次口氣重;
③大便會特別臭,屁也比平常多很多,也非常臭,
④食慾紊亂,有時會吃很多東西,有時又一點東西都不想吃。
⑤睡覺不踏實;
⑥喝水量明顯增多。
03
——怎麼緩解積食症狀?
01
寶寶如果有積食或消化不良,建議先從飲食調理開始,一日三餐要規律飲食,不要暴飲暴食,早晚要清淡飲食。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喝水,吃易消化的食物。易消化的食物可參考:
02
吃完東西後,不要讓寶寶過早躺著或運動;每天讓寶寶堅持適量的運動,促進腸胃蠕動消化,這也是最關鍵的。
03
不建議給嬰兒推拿,給寶寶推推也許能讓身體舒服些,但指望提提背、揉揉穴位就能解決消化不良的問題,就算了吧。萬一碰上什麼不靠譜的推拿師,指不定還把寶寶「推」傷了呢。
媽媽們不妨自己給寶寶進行順時針的腹部按摩,促進腸道的蠕動。如果寶寶超1周沒排洩,可以用開塞露刺激通便。
症狀嚴重的,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吃健脾胃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