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和生物免疫細胞治療將顛覆傳統醫療方式,中國在這方面的科研水平並不落後。順昊生物就是要開拓這片產業藍海,讓更多難治性疾病得到根本解決,早日造福更多患者。」
文/本刊記者 劉新光
李相國,眼睛不大,卻不得不讓人使勁盯住他認真誠懇的眼神。他說話音量不高,反而讓人要更加專注地去聽。人多的場合他不會侃侃而談,吸引眼球,但他總是細心地聆聽和觀察,如果誰有什麼難處,他會在心裡想著,悄悄記住,幫一把,反而交到不少摯友。於是有人對他這樣描述:溫暖而又實用。然而這位「暖男」在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中卻絕非等閒之輩。
2013年,他率領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順昊生物以自行研發、國內獨有的幹細胞項目在全國四十個申報項目中脫穎而出,獲批國家重大科技專項2014 新藥創製項目,使小小民企躋身幹細胞研發「國家隊」。短短三年,取得國家科技專利20餘項,部分產品形成產業化。他發起成立國內首個幹細胞開發應用協會,建立順昊生物院士專家工作站。目前,已成功完成股份制改造和新三版掛牌上市的各項工作,並依託成熟創新技術,拓展腫瘤生物細胞免疫治療的藍海。
厚道也是生產力
天津津南辛莊村,1973年柳樹發芽的時候,一個男嬰呱呱墜地。村裡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給他起了名字——相國。四十年後,命運沒有讓他成為治國安邦的權臣高官,但這個沒有含著金匙降生的農家子弟卻同樣成為了一個敢於擔當的男子漢,同樣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沉甸甸的國家責任、社會責任。
17歲,排行老二的李相國擔起了讓全家富起來的責任。1990年,學業優秀的他離開了學校,踏上了艱辛的致富之路,這條路的起點是蹬三輪、收廢品。靠不吝惜力氣、靠捨得出汗水,經過不懈的堅持和對市場經濟獨特的把握,他逐漸找到了一條致富的門道——開推土機、出租設備。然而這又何嘗不是一條艱辛的路呢?每天天不亮就出門,騎上二十幾裡的自行車到工地,直到天黑收工再騎回來。艱苦的付出從未讓他沮喪,反而磨礪著他堅韌內斂的性格。他始終記得父親的話「一分厚道一分福」,他更相信天道酬勤的真諦,他不想無所作為,白白地在這世界走一遭。無論做哪一行,他都專心投入,心裡似乎總在湧動著希望的火苗和成就一番事業的夢想,儘管那時他還不知道未來將會怎樣。就這樣,靠出租設備當年就收回了成本,第二年賺了一萬多,第三年就積累了三臺設備的錢。
收穫了創業的第一桶金後,李相國很快又瞄準了一條致富路——做煤炭運輸和營銷生意。當時,城市鄉村每個單位幾乎都有燒煤的鍋爐,冬天取暖,全年燒開水,應該市場不錯。然而他的建議卻遭到全家一致反對,扔了穩當的賺錢之道,非要冒著風險去做新生意,一旦從山西運煤途中出事就會血本無歸。但李相國是一個認準一條道就會跑到黑的人,他一天天磨嘴皮子,一個月後一家之主的父親終於沒了耐心,甩給他一句話:「要能賣你就賣!」這話裡的意思是,你一個21歲的毛頭小夥兒能做得成賣推土機的大事嗎?可是李相國卻當真把推土機賣成了,而且他也當真轉了行。
李相國榮獲2014中華兒女年度人物
然而,初次涉水方知這個行業的水是人脈,誰認識你李相國是誰呢?見了門就進,可張口一問「要煤嗎?」十有八九被大呼小喝地轟了出來。兩個月過去了,他幾乎跑遍了天津的每一家單位,一無所獲。隨著時間的流逝,家人不斷質疑,讓他有過些許動搖,但依舊沒有停下過腳步。兩個月後,他從記錄下來的所有拜訪過的單位的第一家開始,進行第二輪「地毯式」拜訪。也許是因為他去的次數多,臉混熟了;也許是機遇巧合,有的老業務出了差錯;也許是見這個小夥子屢敗屢戰依舊態度誠懇,動了惻隱之心,他稀裡糊塗地獲得了第一個客戶——天津棉紡二廠。那是個雨天,他沒像往常那樣出門,卻迎來了一個打到家的電話,說要一車煤。掛了電話,他先是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接著激動得好半天平靜不下來,心裡五味雜陳,說不出到底是什麼滋味。這第一單生意他是借了一車好煤迅速給人家送去的。接著,運煤的生意就正式做了起來。人家一車一年賺十萬,而他第一年就賺了二十二萬。原因是他講誠信,煤裡從不摻假,寧可自己利潤低,也要講良心。於是,「李相國的煤好燒、禁燒」逐漸形成了口碑,客戶越來越多。而「李相國這人是好人」的口碑更讓他把客戶做成了交心的朋友,第二年他就賺了50萬。這讓22歲的李相國更加自信,更加堅定,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
2002年,李相國的人生出現了又一個轉折點,「藍天工程」使天津市大大小小的鍋爐關停並轉,直接造成各單位燃煤需求量大幅度下降,必須尋找新的出路。在眾多的選項中,李相國看中了建築工程業,因為房地產開發正成為當時的經濟增長熱點,他搭上了這班車。通過補充專業知識,依靠誠信和質量,事業越做越大,規模提升迅速,他的順昊投資發展(天津)公司成立了。而依靠果斷和堅持,他也一步一個腳印將自己的事業大廈建立起來。
邂逅事業新機遇
順昊投資公司平穩運營的同時,在國家提出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推動經濟轉型的背景下,李相國開始尋找新的產業方向。而最終讓他把目光瞄準在細胞生物醫藥產業,竟是因為要救活父親。
6年前,李相國65歲的父親得了一種病——重症肌無力。病床前,眼看父親像被冰雪凍住一樣,漸漸喪失任何行動能力,今天是腿,明天是胳膊,後天到了手指,連吞咽的微少肌肉也不例外。一切辦法想盡,手術做了,該用的藥品都用上了,可全部努力都是徒勞。父親千辛萬苦把他們三個兄弟培養成人,還沒有享什麼福呢。而那時他也只能眼睜睜地等待一天天逼近的那個結局。
有一天,醫生提出一個建議「可以試試幹細胞」。試!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是試試,絕不留遺憾。令人難以置信,兩個療程後,幹細胞把他的父親從生命的懸崖邊上又拉了回來。老人奇蹟般地恢復了身體活力,漸漸康復後,還仿佛找回了第二次生命,學了開車,時常拉上老伴去短途旅行。也正是這個奇蹟,才冥冥之中讓李相國毅然改變了事業的發展方向。他相信,奇蹟也會隨著幹細胞藥物的誕生不斷出現,自己將義無反顧走上這條艱辛但充滿希望、為人們謀福祉的路。
經過一年多的考察,他在天津濱海新區註冊成立順昊細胞生物技術(天津)有限公司。憑藉幹細胞項目的技術優勢,按照天津市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有項目、有水平、有團隊、有資金的「四有」要求,入駐天津市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在多名國家級專家評審通過後,正式承接了天津市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幹細胞研發中心項目,成為聯合研究院中被孵化的企業。一年後,在天津空港經濟區選址並實現產業化,投資3500萬購置了空港商務園一層高檔商務樓,構建了GMP生產研發淨化車間。與硬體匹配,順昊凝聚起以中青年技術專家組成的核心技術團隊和臨床專家團隊,不僅有較強的研發、臨床能力,在幹細胞產業化方面也具有多年實戰經驗。
2013年歲末,《子宮內膜再生細胞治療卵巢早衰臨床前及臨床研究》項目成功入選國家重大科技專項2014新藥創製項目,成為獲批的全國三家幹細胞申報單位之一。作為唯一民資背景的順昊細胞生物技術(天津)有限公司,無異於一匹進入幹細胞研發的「黑馬」。2014年,745萬元國家項目經費已首批到位三百餘萬元。按照政策,天津市和濱海新區按1:1:1比例配套資金將陸續到位。這是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近年來首次將幹細胞藥物研發作為支持對象,也是我國時隔7年正式啟動的第一個國家級幹細胞臨床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