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虎門大橋如波浪般異動究竟是怎麼回事?專家這麼說

2020-12-17 澎湃新聞

廣州虎門大橋如波浪般異動究竟是怎麼回事?專家這麼說

2020-05-07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鄭子愚 上海網絡闢謠

近日,位於廣東省的中國第一座大型懸索橋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視頻中,虎門大橋橋面上下抖動,猶如一道道波浪,雖然大橋已被禁止車輛通行,但還是不由讓人捏一把汗。該視頻在網上流傳也引發網友關注,網友通過「上海網絡闢謠」微信後臺諮詢,這種現象究竟是怎麼回事?是否與地震有關?虎門大橋眼下是否安全可靠?

網傳視頻片段

先來看看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的原因。

同濟大學教授、橋梁風工程研究專家葛耀君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虎門大橋懸索橋異常振動的主要原因是當前「虎門大橋」正在修吊杆和主纜,橋梁兩邊放置了連續的、大長度的臨時擋牆「水馬」。這是一種用於分割路面或形成阻擋的塑制殼體障礙物,裡面可以灌水灌沙增重。水馬又是怎麼讓大橋抖動起來的呢?葛耀君解釋,水馬使得原來流線型的橋梁結構,變成了「鈍體」。鋼箱梁的氣動外形發生變化,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就產生了橋梁渦振現象。

大橋橋面圖片,路邊放置了長排水馬

資料顯示,從流體的角度來分析,任何非流線型物體,在一定的恆定流速下,都會在物體兩側交替地產生脫離結構物表面的旋渦。當時,虎門大橋區域風速約為8米/秒,風產生的連續性的旋渦對橋梁產生周期性的力,而這種力和大橋振動的頻率接近時,就會產生共振。

從以下兩張圖能更清晰地看到渦振的原理。

渦振現象原理圖示

事實上,這種渦振現象並不罕見,如2010年5月19日,俄羅斯伏爾加河大橋就發生「波浪式起伏」,振幅高達40-70釐米,並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據當地媒體報導,產生這種現象的情況或由於地震。有網友猜測,這次虎門大橋的異常抖動可能也與地震或是地震前兆有關。

網友疑問

這種說法是否靠譜呢?

葛耀君告訴記者,地震的能量可以理解為短則幾秒、長則幾分鐘的脈衝,受影響的橋梁振幅也會慢慢變大,甚至無限變大,直至橋梁損毀。反觀虎門大橋,振動時間較長,振幅有限,約在20釐米。這樣來看,地震引發的振動與風引發的渦振是有明顯不同的。

據報導,5月6日中午,虎門大橋的異常抖動基本平息。那麼,當下的虎門大橋還是否安全可靠?

虎門大橋鋼梁設計者之一、西南交通大學教授鄭凱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虎門懸索橋屬於閉口截面鋼箱梁,梁體扭轉剛度較大,發生扭轉振動的可能性小;同時梁很寬、橫向彎曲剛度大,也不可能發生橫向彎曲振動;但由於其梁高度較小,豎向彎曲剛度較低,容易發生豎向彎曲振動,此次異常振動就是這種情況,但不會擴散,所以橋梁的結構是安全的。

非常時刻

讓我們攜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進入公眾號,點擊【新型冠狀病毒】

即可跳轉查看【實時權威闢謠盤點】

查看最新資訊,對謠言說不!

原標題:《廣州虎門大橋如波浪般異動究竟是怎麼回事?專家這麼說》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橋面如波浪起伏!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現已封閉
    來源:中國經營報5月5日下午,據央視新聞,記者從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了解到,因為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出於安全考慮,大橋管理部門已經封閉虎門大橋。15時32分,廣州交警支隊對虎門大橋進行交通管制,請途經車輛繞道行駛。目前,大量車輛湧入虎門威遠,虎門交警已調派大量警力在現場指揮疏導交通,分流車輛向莞佛高速、沿江高速行駛,請廣大駕駛員及時繞行,聽從交警指揮,遵守交通規則。
  • 虎門大橋再次抖動如「波浪起伏」,官方:鍋在水馬!物聯網技術何時...
    有網友拍到的視頻顯示,下午14:00左右,近5千米的虎門大橋橋面出現了幅度明顯的「抖動」,像是波浪一樣,橋中間的隔離帶上的指示牌也隨之上下搖動。甚至時至今日凌晨,依然能檢測到橋面的震動。新華社報導,國內橋梁相關領域的專家也第一時間奔赴現場進行考察,12位國內知名橋梁專家連夜開會研判,給出權威解答: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震動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沿橋跨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擋牆),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現象。
  • 大風吹動了大橋?「搖搖晃晃」的虎門大橋發生了什麼?
    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部分橋面出現上下起伏、如波浪般抖動的小視頻刷屏朋友圈:不少過往群眾也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 【「異常晃動」的虎門大橋上下都發生了什麼?】18時36分左右廣東省高速公路集團通報,虎門大橋受主橋風速大影響,產生渦振。基於安全考慮,大橋管理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配合交警實施雙向交通管制措施,廣東省交通集團已組織養護技術人員對橋體進行檢查並組織專家研判。
  • 讓虎門大橋持續抖動的渦振到底是什麼鬼?
    今天抖動的虎門大橋上了熱搜,大橋監控視頻中可以看到,橋面猶如我們隔離後長出的肉肉肚皮般一起一伏,十分規律▼仔細一想,虎門大橋連前年的「風王」颱風山竹都扛過去了,這也不是啥厲害的風,咋就抖得這麼明顯?以及,好奇一問:在上面開車是種什麼體驗?帶著以上疑問,小工扒拉著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決定今晚加更一篇,來給大家捋一捋,虎門大橋究竟咋回事。
  • 虎門大橋被稱為最繁忙的橋,橋面發生異常抖動,旅友:搖得人頭暈
    5月5日,廣東廣州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視頻畫面可見,橋面出現上下起伏波浪般的抖動。據說是大橋受主橋風速大影響,產生渦振。目前大橋已實施雙向交通管制措施,當地已組織養護技術人員對橋體進行檢查並組織專家研判。據初步了解,橋梁主體結構未受損,具體原因正在調查。
  • 虎門大橋簡介建成時間哪一年 虎門大橋渦振是什麼意思
    建成20多年,曾獲多項創新大獎  異常晃動的虎門大橋怎麼了  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引發熱議。隨後,大橋管理部門封閉了大橋。  據了解,相關領域專家已趕赴現場。
  • 虎門大橋持續晃動引關注 專家:渦振具有慣性 抖動現象已逐漸減弱
    央廣網廣州5月7日消息(記者郭翔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從5月5日起,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交通樞紐——虎門大橋持續出現大幅度晃動,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在首次發現晃動時隔一天之後,5月6日,大橋抖動跡象並未停止,大橋雙向交通管制也仍未解除。
  • 虎門大橋異常振動?聽聽交大專家怎麼說
    5月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引發全網關注。5月6日上午,據「廣東交通集團」微信公眾號通報,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國內12位知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進行了研判。有人提出,之前虎門大橋遭遇超級颱風「山竹」都沒晃得這麼厲害,那您認為虎門大橋這次異常振動的原因是什麼?廖海黎:從視頻上看,振動的幅度相當不小了,屬於異常振動。昨天我們也在專家會上討論過,現在的共識,是由於大橋這一階段正在做吊索更換,這是一個正常維修,但更換吊索時,橋面上擺放了很多「水馬」,即塑料臨時隔離裝置。
  • 廣東虎門大橋路面突發搖晃的原因及解釋!
    5月5日16時許,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大橋管理部門已經封閉大橋。視頻來源:環視頻/何卓謙虎門大橋橋梁專業人員介紹,橋梁遇到特殊風況會晃動是正常的,一般遇到旋渦風,橋面晃動比較大。根據「廣州天氣」官方微博發布的風力數據顯示,虎門大橋站在每天下午15-17時,基本都有6-7級大風維持。一般瞬時風6-7級比較常見,持續兩個小時,還是比較少見的。專家分析認為,現場風速達到8m/s左右,引發橋梁限幅渦振。
  • 虎門大橋鋼梁設計者:廣東、武漢兩座懸索橋相繼振動純屬偶然
    究竟什麼是渦振呢?鄭凱鋒解釋,通俗地說,風經過一個斷面受阻後,會產生風的漩渦,在梁體局部形成風的漩渦後,由漩渦力的積累導致的梁體振動,即為渦振。他認為,特定風場在特定梁體截面導致渦振是根本問題。據央視網消息,截至6日,虎門大橋的橋面已看不到明顯的抖動。不過,大橋仍然處於雙向交通管制狀態,具體恢復通行的時間還沒有確定,同時虎門大橋下的水域也已實行封航。「當天撤掉隔離帶後,直到晚上橋面有小幅度振動,都是正常的,因為之前渦振產生的能力還沒有完全消散,不排除接下來一兩日還會有輕微振動。」 鄭凱鋒說。
  • 專訪虎門大橋鋼梁設計者:10天內兩座懸索橋發生振動,是巧合嗎?
    究竟什麼是渦振呢?鄭凱鋒解釋,通俗地說,風經過一個斷面受阻後,會產生風的漩渦,在梁體局部形成風的漩渦後,由漩渦力的積累導致的梁體振動,即為渦振。他認為,特定風場在特定梁體截面導致渦振是根本問題。據央視網消息,截至6日,虎門大橋的橋面已看不到明顯的抖動。不過,大橋仍然處於雙向交通管制狀態,具體恢復通行的時間還沒有確定,同時虎門大橋下的水域也已實行封航。「當天撤掉隔離帶後,直到晚上橋面有小幅度振動,都是正常的,因為之前渦振產生的能力還沒有完全消散,不排除接下來一兩日還會有輕微振動。」 鄭凱鋒說。
  • 虎門大橋玩蕩鞦韆,專家判斷:安全可靠
    新華社廣州5月6日電 廣東省交通集團6日凌晨通報稱,專家組判斷,虎門大橋5日發生振動系橋梁渦振現象,並認為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不會影響虎門大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這兩天虎門大橋的消息在網上熱了起來,不是因為天氣熱了起來,而是虎門大橋玩起了蕩鞦韆。相關部門也迅速進大橋進行了雙向封閉,相關專家組也到現場進行檢測判斷,從今天的情況來看,據說是正常現象,安全可靠。近年來,國內外大橋垮塌事故頻繁不斷。
  • 李永樂老師揭秘:虎門大橋渦振與錢學森老師有什麼關係?照片曝光
    5月5日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小編的話:5月5日,「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登上熱搜,部分專家認為:「對虎門大橋進行維護時安裝了水馬,影響了風的運動,才讓大橋發生了渦振。」,根據現場監控和車友提供視頻,「虎門大橋」橋面如波浪般上下起伏,對行車安全產生不良影響,這一現象經網絡傳播,立即引發廣泛關注,人們都很關心事發時橋面車輛和人員是否安全。
  • 就是因為它:虎門大橋波浪式振動的權威解釋來了
    一夜之間,大家都知道了一個詞——渦振來源:南都周刊,作者:趙垠垠5月5日下午14時許,連接珠江兩岸的廣東虎門大橋出現異常抖動,且抖動幅度較大,呈波浪式上下晃動,引得不少網友驚呼「沒想到橋梁還可以抖動得這麼厲害」。
  • 廣州虎門大橋渦振原因公布:水馬是誘因,那麼什麼是水馬呢?
    廣州虎門大橋渦振原因公布:水馬是誘因,那麼什麼是水馬呢???5月5日14時許,一則廣州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的消息,瞬間霸榜各大網絡媒體熱搜。受此影響,該橋梁在隨後就實施了雙向全封閉,虎門大橋水域也於5月5日19時開始封航。
  • 廣州回應虎門大橋晃動原因 系大風導致風力最高達到6級
    廣州回應虎門大橋晃動原因 系大風導致風力 達到6級時間:2020-05-05 22: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廣州回應虎門大橋晃動原因 系大風導致風力 達到6級 2020年5月5日下午,連接珠江兩岸的廣東虎門大橋出現異常抖動。
  • 虎門大橋又出現後續抖動,專家:或因慣性,渦振會慢慢消除
    對此,6日上午,廣東虎門大橋公司工作人員回復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因為恢復期比較長,所以還有抖動,正常來說,這樣的抖動對橋面結構無影響,具體還需專家進一步分析研究。另據新華網報導,6日凌晨,記者在虎門大橋管理中心實時監控畫面看到,大橋仍有肉眼可見的輕微振動。6日上午,廣東省交通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廣東交通集團」通報稱,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國內12位知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進行了研判。
  • 數次異常抖動的虎門大橋,曾獲多項創新大獎……是懸索橋不夠安全嗎?
    昨天上午開始#虎門大橋異常抖動#就一直掛在熱搜上從現場網友及相關部門發來的視頻圖片來看大橋好像波浪一樣,此起彼伏目前,大橋管理部門已經封閉了大橋,有工作人員守在上橋處,暫時禁止通行。好端端的大橋,抖動了起來網友都都慌了虎門大橋究竟怎麼了?
  • 虎門大橋抖動與水馬有關,水馬是什麼東西?
    虎門大橋突然抖動,這是鬧得沸沸揚揚,現在網上很多奇怪的猜測,說什麼大橋因為壓力太大,太壓抑了,想活動一下。還有說是龍翻身引起的,真實不可思議。當然了還有很多奇怪的猜測,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我們來看看專家的判斷吧:5月6日電根據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要原因是,由於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現象。那麼水馬究竟是什麼東西呢?竟然能使大橋發生抖動。水馬,是用於分割路面的塑制殼體障礙物,也就是將一條路分割成左右兩部分或者多部分的塑料。
  • 怎麼會讓虎門大橋發生波浪式振動?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國內12位知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對虎門大橋橋面振動現象進行了研判。 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要原因是,由於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