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大橋異常振動?聽聽交大專家怎麼說

2020-12-10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城市進化論 ,作者黃名揚

城市進化論

探尋城市路徑,揭秘經濟邏輯

為什麼虎門大橋仍未停止振動?

振動會不會越來越大?

有沒有安全風險?

5月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引發全網關注。

5月6日上午,據「廣東交通集團」微信公眾號通報,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國內12位知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進行了研判。

通報稱,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要是由於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現象。

根據現有掌握的數據和觀測到的現象分析,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此次振動也不會影響虎門大橋懸索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

振動發生後,大橋管理部門隨即封閉大橋,並拆除兩側護欄的擋牆(水馬)。不過,據@新華視點 消息,過去23個小時內,虎門大橋出現多次振動幅度增強周期。截至5月6日14點30分,虎門大橋振動情況開始減弱。

視頻截圖

作為參加上述專題視頻會議的專家之一,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廖海黎及其團隊曾承擔港珠澳大橋所有通航孔橋和鋼箱梁非通航孔橋的抗風性能研究工作,為港珠澳大橋的抗風設計,以及風致振動抑制措施提供了科學依據。

為什麼虎門大橋仍未停止振動?有沒有安全風險?對於諸多熱點問題,廖海黎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下稱「NBD」)專訪,作了詳細解讀。

虎門大橋:

1997年建成通車的虎門大橋,是廣深珠高速公路網主要組成部分,連接珠江兩岸。該橋投資近30億元,是國家重點工程,也是我國第一座大跨度鋼箱梁懸索橋。其無論設計還是施工,均為國內首次嘗試,在我國橋梁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多項技術曾獲創新大獎。

圖片來源:攝圖網

1.過大的振動是不正常的

NBD:虎門大橋橋梁專業人員此前回應,橋梁遇到特殊風況會晃動是正常的,一般遇到旋渦風橋面晃動比較大,您能更詳細地解釋一下嗎?

廖海黎:橋梁結構振動是正常的,不可能沒有振動。不管是風的作用,還是車輛的作用都有振動,只要振動不大、人感受不到,這種振動就是無害的。

虎門大橋是大跨度的懸索橋,屬於柔性橋梁。懸索橋柔性較大,優點是跨越能力強、跨度大,但缺點是風的作用下容易發生振動。振動是正常的,但過大的振動就是不正常的,過大的振動至少會影響行車的舒適性;如果振動太大,還會影響行車的安全性。

2.要完全恢復靜止需要時間

NBD:虎門大橋昨天的異常抖動算是大幅度振動嗎?有人提出,之前虎門大橋遭遇超級颱風「山竹」都沒晃得這麼厲害,那您認為虎門大橋這次異常振動的原因是什麼?

廖海黎:從視頻上看,振動的幅度相當不小了,屬於異常振動。

昨天我們也在專家會上討論過,現在的共識,是由於大橋這一階段正在做吊索更換,這是一個正常維修,但更換吊索時,橋面上擺放了很多「水馬」,即塑料臨時隔離裝置。我們認為這是誘發大橋發生振動的一個原因。

所以這次異常振動,初步判斷並非在正常運行狀態下發生,而是由於臨時放置的設施引起。如果撤掉水馬橋梁恢復到以前的正常狀態,這種異常振動應該就不會一直存在;如果渦振仍未停止,其原因可能需要有具體觀測數據才能判斷。一個上萬噸的鋼鐵巨物一旦被發動起來,要完全恢復靜止也是需要時間的,因為風還在不停地吹著。

虎門大橋 圖片來源:攝圖網

3.渦激振動不影響橋梁結構安全

NBD:國內外類似的大橋異常振動普遍嗎?原因是否都是相似的?

廖海黎:從丹麥的大海帶橋,到日本東京灣橋、俄羅斯伏爾加河大橋,再到前段時間武漢的一座懸索橋——鸚鵡洲大橋晃動,不管國內還是國外,發生風致振動的報導還是有一些。

這些橋梁的振動,原因基本上都是同一類型,即渦激振動。渦激振動是風致振動的一種,其特點是在較低的風速下,如三、四、五級風,就可能發生振動。這也意味著這種振動出現的頻率會比較高;渦激振動的另一個特點,是振幅有限,這種振動對橋梁結構自身的安全性不會造成影響,影響主要還是體現在對人的舒適性、行車的安全性上。

4.不用擔心虎門大橋被「吹垮」

NBD:一些公眾擔心這種振動會不會越來越大,甚至演變為國外出現過的橋梁被「吹垮」的情況?

廖海黎:國外的確出現過這種情況。美國的塔科馬海峽吊橋1940年7月通車,4個月後就被風吹垮。該橋開始是小幅度振動,後來風越來越大、振動越來越大之後橋毀掉了。

不過,對虎門大橋應該說不擔心這個問題。橋梁的風致振動有很多類型,我們比較關注的主要是兩種類型的振動,一是渦激振動,另一個就是顫振。顫振是一種在很高風速下,可能破壞橋梁結構的嚴重振動。虎門大橋發生顫振的風速實際上比超級颱風還要高。

在美國1940年塔科馬吊橋坍塌後,顫振就被作為大跨度橋梁設計中第一重要的因素來考慮,現在的科技手段能夠保證橋梁在壽命期不發生顫振。所以經過專門抗風試驗的大跨度橋梁,只要試驗、設計和施工中沒有什麼失誤,抗風安全性都是有充分保證的。

塔科馬吊橋坍塌後,世界上再沒有一座橋梁因為顫振發生問題。虎門大橋當時渦激振動和顫振的試驗肯定都做過,這次發生的渦激振動是非正常因素導致的偶發振動。

5.對「老橋」抗風性無須擔心

NBD:虎門大橋1997年建成通車,之後橋梁的抗風設計和風致振動抑制措施還在不斷向前發展。不少人關心,在那之前的「老橋」抗風性會不會相對較差?未來長期運行中是否安全?

廖海黎:虎門大橋到現在已經通車20多年了,包括抗風設計技術在內的各方面技術有了長足進步,但「老橋」的抗風安全性應該不用擔心。

一方面,過去技術也好、認識也好,比現在肯定會有差距,但當時虎門大橋設計時,抗風能力已經能夠保證橋梁安全了。後來為了讓橋梁運行更安全、更好,我們還在不斷做一些新技術研發。例如橋梁減振技術,應該說就比20多年前要進步了很多。

另一方面,虎門大橋是我國第一座大跨度鋼箱梁懸索橋,具有裡程碑意義。在那之前,我國的大橋基本上都不是懸索橋、斜拉橋等所謂的柔性橋梁,柔性橋梁在我們國家的發展,也就是近20多年的事情。

在這之前更老的一些大橋,如1957年建成的武漢長江大橋等,都是桁架梁形式,屬於梁橋。梁橋的跨度不如柔性橋大,但抗風性能卻比柔性橋梁要好,所以那些「老橋」在抗風方面無須擔心。

武漢長江大橋 圖片來源:攝圖網

6.港珠澳大橋克服颱風難題

NBD:那麼,在橋梁抗風問題上,全球範圍內是否還有什麼技術瓶頸?港珠澳大橋規模更大,其抗風方面有什麼突破或創新?

廖海黎:現在已經開始發展超大跨度橋梁了,這對柔性橋梁的抗風提出了更高要求。

實際上,土耳其目前已經在建設超過2000米的懸索橋,我國也正在規劃跨度超過2000米的橋梁。超大跨度懸索橋可能會帶來一些新的問題,如非線性問題,這就需要在設計理論、方法、技術上都有新的發展才能夠適應需求。

港珠澳大橋全長50多公裡,整體上雖是一個很長的橋,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普通的、跨度不大的橋梁,只有幾座在航道上的通航孔橋屬於大跨度柔性橋梁——斜拉橋。從斜拉橋的跨度對比,世界範圍內這幾座橋的跨度實際上又不算大了,國內外比其跨度大的斜拉橋還有不少。

圖片來源:港珠澳大橋管理局

但是港珠澳大橋所處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當地經常發生颱風,所以當時這幾座通航孔橋的抗風設計中需要克服一些技術難題。當時我們團隊專門針對這些難題做抗風試驗,對於渦激振動和顫振等,也都採取了一些技術上的措施,能夠保證橋梁運行的安全和舒適性。

內容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黃名揚

本期編輯:交大新媒體 魏鈺泓

頭圖尾籤設計:姜日琪 蔣碩勻

文末圖片設計:梁曉瑜

交大人物

溫馨提示

原創精選

交大戰「疫」

原標題:《虎門大橋異常振動?聽聽交大專家怎麼說》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專家:虎門大橋振動趨緩 結構安全
    廣東虎門大橋橋面5號下午發生異常抖動,橋面晃動振幅較為明顯,6號橋面仍有持續振動。專家組到橋面實地查看分析後表示,虎門大橋振動屬於「渦振」,目前振動已經趨緩。渦振現象雖然會影響行車體驗感、舒適性,但不會影響橋梁結構安全。
  • 虎門大橋異常振動問題讓他們解決了
    5月5日虎門大橋發生振動時的監控視頻5月5日下午,虎門大橋懸索橋發生明顯豎向彎曲振動現象,振感明顯,引起多方關注。大橋管理方迅速啟動應急預案,並隨後採取系列相應舉措。5月15日上午9時,虎門大橋恢復交通。
  • 人類與風的搏鬥:虎門大橋異常振動原因何在?
    5月5日下午兩點多,廣東省虎門大橋發生明顯振動,專家分析認為,振動由風引起,不會影響橋梁結構安全,只是影響行車體驗感和舒適性。有關單位正在對大橋進行全面檢測,計劃儘早開放交通。高佩雯近日,虎門大橋異常振動的新聞引發了全國性的關注。
  • 虎門大橋懸索橋異常振動原因公布 管養單位已緊急開始全面檢查
    5月6日凌晨,來自全國各地12名橋梁專家連夜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進行研判,最終認定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要是由於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引起的。那麼,什麼是渦振現象?橋體是否會因此次晃動而受損?東莞交警支隊太平高速公路大隊大隊長葉沛枝5月5日夜晚向記者還原了事發過程。
  • 就是因為它:虎門大橋波浪式振動的權威解釋來了
    一夜之間,大家都知道了一個詞——渦振來源:南都周刊,作者:趙垠垠5月5日下午14時許,連接珠江兩岸的廣東虎門大橋出現異常抖動,且抖動幅度較大,呈波浪式上下晃動,引得不少網友驚呼「沒想到橋梁還可以抖動得這麼厲害」。
  • 怎麼會讓虎門大橋發生波浪式振動?
    相信不少傳粉都刷到了「虎門大橋出現強烈振動」這則新聞,5月5日下午14時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大橋管理部門啟動應急預案,聯合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據了解,橋梁主體結構未受損,原因是渦振造成的橋梁振動。
  • 虎門大橋異常振動,願橋梁垮塌的悲劇不再上演
    近日,廣東虎門大橋在風中發生了異常振動,最終被臨時關閉檢修,在全國範圍內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擔憂。這說明橋梁的安全問題不僅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會引發社會上的不穩定情緒。因此,橋梁的安全性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 虎門大橋簡介建成時間哪一年 虎門大橋渦振是什麼意思
    建成20多年,曾獲多項創新大獎  異常晃動的虎門大橋怎麼了  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引發熱議。隨後,大橋管理部門封閉了大橋。  據了解,相關領域專家已趕赴現場。
  • 虎門大橋鋼梁設計者:廣東、武漢兩座懸索橋相繼振動純屬偶然
    紅星新聞5月7日消息,5月5日,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全橋路段已實施雙向全封閉,禁止通行。而在4月26日,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也出現過波動搖晃的現象。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 本文圖均為 紅星新聞 圖不到10天,一連兩座懸索橋發生振動,這些振動是如何形成的?兩者之間是否有關聯?
  • 廣東:虎門大橋振動系渦振現象 懸索橋結構安全
    廣東省交通集團6日凌晨通報稱,專家組判斷,虎門大橋5日發生振動系橋梁渦振現象,並認為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不會影響虎門大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6日凌晨,記者在虎門大橋管理中心實時監控畫面看到,大橋仍有肉眼可見的輕微振動。
  • 廣州虎門大橋如波浪般異動究竟是怎麼回事?專家這麼說
    原創 鄭子愚 上海網絡闢謠近日,位於廣東省的中國第一座大型懸索橋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視頻中,虎門大橋橋面上下抖動,猶如一道道波浪,雖然大橋已被禁止車輛通行,但還是不由讓人捏一把汗。該視頻在網上流傳也引發網友關注,網友通過「上海網絡闢謠」微信後臺諮詢,這種現象究竟是怎麼回事?是否與地震有關?虎門大橋眼下是否安全可靠?網傳視頻片段先來看看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的原因。
  • 專訪虎門大橋鋼梁設計者:10天內兩座懸索橋發生振動,是巧合嗎?
    5月5日,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全橋路段已實施雙向全封閉,禁止通行。而在4月26日,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也出現過波動搖晃的現象。▲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圖據網絡不到10天,一連兩座懸索橋發生振動,這些振動是如何形成的?兩者之間是否有關聯?
  • 虎門大橋凌晨還在振動!何時能恢復通車?專家組最新研判來了
    >廣東省交通集團6日凌晨通報稱▼5月5日下午14時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大橋管理部門聯合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國內12位知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進行了研判。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要原因是,由於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現象。
  • 大風吹動了大橋?「搖搖晃晃」的虎門大橋發生了什麼?
    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部分橋面出現上下起伏、如波浪般抖動的小視頻刷屏朋友圈:不少過往群眾也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 【「異常晃動」的虎門大橋上下都發生了什麼?】5月5日14時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
  • 虎門大橋仍振動 網友調侃:橋動還是風動?是你心在動
    據新華社5月6日消息,廣東省交通集團6日凌晨通報稱,專家組判斷,虎門大橋5日發生振動系橋梁渦振現象,並認為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不會影響虎門大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6日凌晨,記者在虎門大橋管理中心實時監控畫面看到,大橋仍有肉眼可見的輕微振動。
  • 虎門大橋吊索鋼絲斷裂引發此次振動?官方闢謠:去年完成更換
    虎門大橋吊索鋼絲斷裂引發此次振動?針對網傳「虎門大橋吊索鋼絲斷裂引發此次振動」的消息,5月11日下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廣東虎門大橋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處獲悉,該消息不實,38號吊索已於2019年完成更換,與此次振動沒有關聯。
  • 虎門大橋「上下起伏」 和風有關嗎?
    為什麼虎門大橋經歷過多次颱風考驗、前面正面挺過超強颱風「山竹」,卻會被這次的風劇烈影響呢?虎門大橋橋面異常抖動經過專家組初步判斷,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了橋梁渦振。
  • ...虎門大橋振動:水馬改變鋼箱梁氣動外形引起渦震 結構安全未受影響
    南都訊 記者蔣臻 通訊員粵交集宣 5月5日下午14時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大橋管理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聯合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國內12位知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進行了研判。
  • 虎門大橋又出現後續抖動,專家:或因慣性,渦振會慢慢消除
    對此,6日上午,廣東虎門大橋公司工作人員回復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因為恢復期比較長,所以還有抖動,正常來說,這樣的抖動對橋面結構無影響,具體還需專家進一步分析研究。另據新華網報導,6日凌晨,記者在虎門大橋管理中心實時監控畫面看到,大橋仍有肉眼可見的輕微振動。6日上午,廣東省交通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廣東交通集團」通報稱,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國內12位知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進行了研判。
  • 剛剛| 廣東公布虎門大橋評估報告!
    剛剛 | 廣東公布虎門大橋評估報告!,5月10日,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在虎門大橋管理中心組織召開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評估報告評審會,來自國內檢測、設計、科研、施工等方面的9位專家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