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良好飲食習慣,1歲前千萬不要給寶寶吃這些

2020-08-20 大力媽咪育兒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將來孩子的身體健康和維持正常體重,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因為工作關係,接觸到了許許多多減肥人士,他們當中大多數肥胖都是因為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導致的。比如愛吃甜食、口味重、白開水沒味道一定要喝飲料、不愛吃蔬菜、習慣性多吃,等等。

而這些不良習慣,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從小養成的。

所以,從寶寶出生起,就幫助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將讓他受益終身。

一歲以前,寶寶從純喝奶,到開始接觸食物,是建立良好飲食習慣的開始,我們一定要把握住。



1、不要給寶寶喝果汁


有些家長因為孩子不愛喝水,就想用甜甜的果汁吸引寶寶。可這麼做的結果就是寶寶更不願意喝水,不是甜的一概不要。

「多喝熱水」雖然是一個梗,但喝水對我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水就是水,不是糖水、果汁、飲料、湯之類的有味道的液體。

果汁這個東西,雖然口感很好,但它的營養價值很低,基本就約等於一杯糖水。

水果裡更重要的維生素、植物化學物質,對我們健康有益的微量營養元素,全部都在果渣裡,被濾掉了。果汁裡剩下的很少。

而且,果汁沒有飽腹感,容易吃多。一個橙子就讓人覺得飽了,但是一杯橙汁可能需要好幾個橙子。

喝果汁,遠不如直接吃水果。



2、不要總吃流食

寶寶吃輔食,不僅是補充營養,對日後語言能力發展也有影響。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輔食要從泥糊狀,過渡到顆粒、丁狀、塊狀等,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

咀嚼非常重要,正常咀嚼對咀嚼肌和頜骨的發育起促進作用。對孩子面部發育好看,牙齒萌出、牙齦堅固都非常重要。

上下頜骨和肌肉功能的完善發育,對嬰兒發對清晰的語言、學會說話非常關鍵。

此外,手指食物也是非常重要的。從開始吃輔食起,建議就讓寶寶自己吃(玩)飯。



3、不要強迫進食


有的時候,孩子好像什麼都不願意吃,這會讓我們感到很沮喪。尤其是當我們辛辛苦苦花了很長時間,精心準備了一頓輔食,娃卻嘴巴緊閉的時候。

有些家長怕孩子營養不夠,就通過哄騙、強迫等方式,或者讓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飯,想盡辦法把碗裡的食物餵完。

但這只能說是「填鴨式餵飯」,非常不利於孩子鍛鍊自主進食的能力,而且可能造成逆反,將來孩子更不願意吃飯,更挑食。

而「吃飯必須要看電視」的習慣,相信也是許多父母不想看到的。

所以,千萬不要強迫進食,不用擔心孩子營養不良,只要身高體重都在正常增長。孩子都不傻,不會餓著自己的。

大人也會有「不想吃飯」的時候,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就好,不妨輕鬆看待。

吃什麼比吃多少更重要。

均衡搭配很重要。

開心進食最重要。



4、6個月前不用喝水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6個月前母乳時期不需要額外給寶寶喝水,喝奶就足夠了。

要知道,奶裡百分之80以上也是水分,所以不用擔心孩子喝水不足。

而給寶寶灌太多水,減少喝奶量,還會造成一天攝入的營養不夠。

有些媽媽擔心孩子以後不愛喝水,所以從出生開始就給寶寶餵水。從我的經驗來看,這是沒有必要的。我家寶寶6個月前沒有喝過一口水,滿6個月添加輔食後,開始用吸管杯給他喝水,第一次就會喝了。


5、不吃鮮牛奶、蜂蜜

一歲以前,不要給孩子喝鮮牛奶,如果因為各種原因不能母乳,可以選擇值得信賴的配方奶作為替代。

一歲以後,排敏之後,就可以給寶寶喝牛奶啦。

一歲以前一定不要給寶寶吃蜂蜜,早在幾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就發出過報導,蜂蜜中含有細菌,可能會引起一歲以內寶寶中毒。



6、不吃鹽、糖

過早過量攝入鹽分,會對寶寶的腎臟造成負擔,同時造成鉀的流失。所以,一歲以前,不要加鹽。給娃的輔食中,如果沒有味道,可以適當用一些有味道的食材來搭配。

過早吃鹽,可能導致孩子將來挑食。

有些人覺得,鹽也是一種營養呀,補充身體需要的鈉。但是要知道,鈉不僅僅只是鹽裡有,許多天然的食物裡都含有鈉,母乳裡也含有少量的鈉,而這些鈉,就足夠滿足寶寶的需要了。

儘量不要給一歲以內的寶寶吃添加糖,許多食物本身就有糖了,比如水果、紅薯、紅棗等,對寶寶來說那就夠了。


7、注意包裝食品的成分表

自己在家做輔食比較好把握,但市售的嬰兒食品,可能為了讓寶寶多吃,添加了鹽、糖、各種添加劑等成分,這些都是不建議給寶寶食用的。

大家如果選購嬰兒食品的話,一定要留心查看食品包裝上的配料表。


相關焦點

  • 如何讓1-3歲的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
    2018年2月24日14點30分訊 寶寶的健康飲食是爸爸媽媽非常重視的一件事情,大家都都知道當寶寶發育到一定時期的時候是能夠添加輔食的,大部分的家庭都非常關注寶寶的輔食添加,不過給寶寶添加輔食要注意非常多的事情。1-3歲的寶寶生長速度會減慢,食慾也減弱,所以在給寶寶添加輔食以後一定要讓他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
  • 寶寶輔食怎麼吃?如何培養嬰幼兒良好飲食習慣?聰明媽媽這麼做
    很多年輕的父母不知道小孩子的飲食習慣其實是在嬰幼兒時期就已經受到影響的,既然嬰幼兒時期的飲食習慣是如此的重要,影響是這麼地深遠,那做父母的到底該如何幫忙嬰幼兒,使其從小就能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呢?二、在調味品添加方面1歲以內不能吃鹽,1歲以後的食物也要少鹽少糖。應注意不要使用刺激性的調味品,並且要了解,絕對不可以成人的味覺來添加鹽,應只用少許的鹽來調味即可,否則極易養成吃較鹹、重口味的飲食習慣,對寶寶的腎臟或其日後罹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便提高了。
  • 幼兒期寶寶的營養搭配和飲食習慣的養成
    但奶類的鐵和維生素C含量低,脂肪高,需要適量,過量的話,會影響寶寶對其他食物的攝入,不利於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3. 魚、肉、禽、蛋及豆類食品不僅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優質蛋白,同時也是維生素A、D及B族維生素的大量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可適量攝入。4. 蔬菜、水果中等富含大量維生素C、胡蘿蔔素也是其唯一來源,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膳食纖維等。還能促進寶寶的食慾,防止便秘。
  • 培養嬰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孩子0~1歲時所養成的飲食習慣,會影響到其幼兒期的飲食習慣,甚至影響到其成人後的飲食習慣。因此,父母千萬不要忽略孩子嬰兒時期飲食習慣的養成,認為孩子飲食習慣好壞並不重要,在其長大後一定可以慢慢改正,這種觀點是錯誤的。1. 如何引導孩子培養良好飲食習慣?(1)千萬別把你的飲食習慣帶給孩子 父母切記不要以為你不喜歡的食物,孩子一定也不喜歡吃。
  • 1歲前千萬別給寶寶吃這些!90%家長易踩雷!
    粉哥導讀:寶寶添加輔食之後,開始慢慢嘗試各種食物了,但是寶媽們千萬要注意,寶寶1歲前牙齒還沒長齊,胃腸道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都尚未發育完全,以下「高危食物」千萬不能吃!寶寶一歲前千萬別吃這5類食物 蜂蜜:蜂蜜對大人們而言是美味的食物,但是對一歲前寶寶而言卻是「危險品」!
  • 母乳寶寶添加輔食,需要注意7個細節,輕鬆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母乳餵養的寶寶,6個月前不需要水、果汁和其他食物;《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純母乳餵養的寶寶,6個月起開始添加輔食。1、輔食添加初期,仍要保證飲奶量寶寶1歲前,母乳仍然是最重要的營養來源,1歲前餵養應該「以奶為主,輔食為輔」,雖然已經開始添加輔食,但是媽媽還是要「按需哺乳」,不需要限制寶寶母乳次數。
  • 睡眠日|如何給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良好的睡眠同均衡的飲食和規律的運動一樣是健康的三大支柱之一。良好的睡眠被列在三項健康標準之首,然而遺憾的是,很多人對睡眠健康的關注和認識不足。
  • 孩子三歲前,家長需要給孩子養成這幾個好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所以家裡有寶寶的家長,最好是能夠狠心給寶寶養成幾個好習慣,將來受用無窮。那麼寶寶三歲之前,需要養成的好習慣有哪些呢?但是有一些寶寶卻不這樣,甚至有的寶寶需要抱著才會睡,家長千萬不要這樣做,一定要狠心讓寶寶自己獨立睡眠,養成獨立睡眠的習慣,家長會省心很多。2、保證健康的飲食習慣有的寶寶吃飯的時候一邊吃一邊玩,吃飯不專心,吃飯時間很長。
  • 寶寶飲食要健康,這些習慣不能忘:5原則+3習慣
    導讀:最近看到一則新聞,3歲女童被父母當吃播賺錢,餵到了70斤。在某社交視頻網站上可以看到,這對父母不僅經常給3歲的孩子吃烤肉,烤串等高脂肪食物,漢堡、可樂、炸雞、泡麵這些高熱量低營養的食物也是餐桌常客。長期不健康的餵養方式,讓佩琪比同齡孩子胖了許多,走路都有些困難。
  • 1-2歲幼兒飲食調整,這六點飲食習慣要從小做好,別等將來後悔
    1.以菜為主1~2歲的幼兒大部分寶寶都能從食物中攝取營養,只是還不能充分消化這些食物,因此還必須做點適合寶寶吃的食物,寶寶在發育期需要大量的蛋白質、脂肪、澱粉、維生素、礦物質等,其中動物蛋白(牛奶、肉、魚、蛋等)比較重要,因此寶寶每餐都應吃一點。
  • 4~5歲寶寶飲食習慣培養和一日飲食安排(附食譜)
    家長要注重鼓勵孩子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孩子4-5歲時養成的生活習慣將會影響ta今後一生在健康方面的選擇。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普遍吃過漢堡等快餐,但家長一定不要讓這些食物經常出現在孩子的餐桌上。4歲之後,可以將孩子用拳頭握筷子和勺子的習慣逐漸糾正。為了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口味習慣,一定要最大可能地保持自家飲食健康。堅持提供低鹽、低糖和低脂的食物。相信我,最終孩子會習慣吃健康而富有營養的食物,對高鹽、高糖或高油的食物不感興趣,我兒子就是很好地例子,有時候我們逛街快到飯點,他會催著快點回家,要吃家裡的飯菜。
  • 這些寶寶常見食物,千萬不給要1歲內寶寶吃
    孩子年紀幼小,飲食來源完全依靠於家長,如果家長僅憑自己的經驗和想法來給孩子準備飲食,很容易為孩子埋下健康隱患。也正是因為孩子幼小,所以很多食物大人能吃,但孩子並不一定適合。今天叨叨就來給大家列舉一些常見食物,大人可以吃,但千萬不要給1歲內寶寶吃。
  • 如何給1-3歲寶寶安排飲食?6大原則4個習慣,家長要記清
    飲食健康是寶寶健康發育的基礎。三歲前正是寶寶快速發育的階段,飲食營養如果跟不上,很容易影響寶寶生長發育,嚴重還會造成發育遲緩。如果從小沒有給孩子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沒有把吃飯變成一件享受的事,那對於大人、孩子來說,都會很煎熬。
  • 幼兒膳食指南和良好飲食習慣
    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選擇蛋、禽畜肉、肝類、豆製品等給寶寶補充營養,讓寶寶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飲食習慣,吃飯時引導和教育孩子自己進食,每日4-5餐,進餐應該有規律且吃飯時應培養孩子集中精神進食,暫停其他活動。應讓孩子每日有一定的戶外活動。  專家提醒,1-2歲的幼兒需要特別呵護。
  • 如何鍛鍊寶寶自己吃飯,可千萬不要錯過最佳時機
    導讀:如何鍛鍊寶寶自己吃飯,可千萬不要錯過最佳時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何鍛鍊寶寶自己吃飯,可千萬不要錯過最佳時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4~5歲寶寶飲食習慣培養和一日飲食安排(附食譜)
    家長要注重鼓勵孩子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孩子4-5歲時養成的生活習慣將會影響ta今後一生在健康方面的選擇。比如餐前洗手、嘴裡有食物時不說話、用餐巾紙而不要用衣袖擦嘴巴、不要在別人的碗裡夾菜等。家長要耐心地給孩子講規則,並且家人都用實際行動來給孩子做示範。4歲之後,可以將孩子用拳頭握筷子和勺子的習慣逐漸糾正。為了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口味習慣,一定要最大可能地保持自家飲食健康。堅持提供低鹽、低糖和低脂的食物。
  • 寶寶3歲前,要狠心讓孩子養成這7大習慣,孩子終生受益感謝你
    有些習慣不僅僅影響的是孩子的發展,他們就是孩子的門面,是深入孩子的骨子裡的,或者是直接印在孩子的思維上的。那麼今天給大家介紹7大習慣,這些習慣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們要幫助孩子在三歲前養成。
  • 如何讓寶寶從小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寶寶吃飯可以說是一件讓很多媽媽頭痛不已的事了,小的時候餵飯困難,經常要追著餵;稍大一點有了自主意識,把吃飯當成遊戲,經常弄得屋子到處都是飯。寶寶的進食習慣儼然成為了媽媽們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今天育姐給大家分享下,如何讓寶寶養成良好進食習慣的吧!
  • 寶寶3歲前應培養的好習慣 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規律
    原標題:寶寶3歲前應培養的好習慣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好習慣培養要趁早,寶寶在三歲前父母就要幫他建立3個好習慣。  首先,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規律。  作息是否有規律,不僅是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且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 讓孩子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的繪本有什麼?
    我從6個月開始,就給孩子讀繪本,一直到現在他4歲了。3年半的堅持,讓我看到了堅持閱讀的好處:專注力提升了、愛上了閱讀、語言溝通能力有很大提升、認識了很多字……當然,堅持閱讀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完善孩子的性格,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