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爬行,直接學走路,這樣好嗎?

2020-09-03 貝天安全爬行

看到很多媽媽會問:已經八九個月的寶寶全然沒有想爬的跡象,早已會滾卻一直不爬,這是為何?

其實只要累積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寶寶自然就開始學爬行。而一部分寶寶無法正常爬行可能有一些內在的原因,比如腦細胞出現殘損、肌肉張力有異常、又或者寶寶較胖,身體負擔太重,導致寶寶無法正常爬行。

但大多數原因來自外界的環境因素,照顧者限制了活動空間、寶寶經常被抱著或者背著;又或者是父母或者照顧者的觀念,認為人是行走的動物,可以略過爬直接學走。

很少有父母能夠認識到,爬行是寶寶必經的一個過程,無論你是否意識到寶寶早期爬行的重要性,事實都是,你要很嚴肅地鼓勵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爬行,爬行是一項基本的也是很必要的活動,能夠刺激寶寶機能發展。

爬行有助於寶寶:

· 變得更強壯
· 發展重要的運動技能
· 迅速地學習周邊的環境
· 提升視覺技能
· 改善寶寶的體能

6-7個月可說是預備期,有些寶寶會先翻身,然後開始出現爬行動作,通常在7-10個月時開始爬行,如果寶寶到一歲還沒有爬行的跡象,就應求助於小兒腦神經醫師,已確認是否出現發展遲緩等問題。

寶寶爬行的方式也是因人而異,對此不必太在意。剛開始爬行時,寶寶可能會出現後退、橫行、單手爬等動作,以及其他各種奇怪的姿勢,此時不需要刻意矯正,只要最後能進步到雙手爬行即可。

會爬行以後,代表寶寶的活動空間變大了,父母及照顧者要高度注意居家環境的安全。除了保證爬行空間的清潔之外,油漆、碎屑及其他容易誤食嗆傷的小東西最好都遠離寶寶。

浴室和廚房的危險物品較多,一定要避免寶寶單獨爬入。

寶寶爬行好處多多,但如果碰上不願意爬行的寶寶可怎麼辦呢?會讓人非常心累,但請爸爸媽媽耐心引導刺激寶寶去爬行,幫助寶寶感受爬行帶來的美好。

第一,給寶寶創造一個寬敞舒適的爬行區域;
第二,拿寶寶喜歡的玩具或者零食進行吸引;
第三,做爬行的親子小遊戲;
第四,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爬;
第五,尊重寶寶的醫意願,不要強迫寶寶爬行。

一個寬敞舒適的爬行區域作為必要條件,這個時候就顯得尤為重要。

爸爸媽媽或者別的照顧者總會把寶寶放在眼皮子底下看著,但這樣同時也使得寶寶沒辦法去體驗爬行,更加不會愛上爬行。

為了儘量避免寶寶在爬行過程摔傷碰傷,良好的享受整個過程,為寶寶備一款好的爬行墊,是非常有必要的。家裡鋪一張爬行墊,就如同給了寶寶一個遊樂場,同時也是給寶寶和粑粑、麻麻提供了一個玩耍的親子角。

看著寶寶在上面學爬行,蹣跚學步,麻麻只是看著也會覺得好欣慰。寶寶再大些,還可以一起和寶寶在上面玩遊戲,一起享受和寶寶親子閱讀的歡樂時光。

相關焦點

  • 寶寶跳過爬行期直接學走路,這些影響不止一點點,家長別沾沾自喜
    其中一位說:「我家孩子最近開始學走路了」。另一個一臉羨慕:「這麼快?我家那個現在還在學爬呢,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學走路」。如果寶寶跳過爬行期直接學走路的話,可能會帶來下面這些影響,家長們可別再沾沾自喜了!影響身體協調性寶寶在爬行期時可以對手部、胳膊以及腿部等身體各部位進行充分的鍛鍊,從而提高寶寶行動能力和身體的協調能力。
  • 寶寶不學爬行直接學走路?當然不行,寶寶爬的意義遠比你想的重要
    不過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得到一個比較意外的答案,有的寶媽會驕傲的告訴我們,「我家孩子沒學爬就直接會走了!」似乎在這些父母看來,孩子直接會走是一件很「牛」的事情。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另外,寶寶爬行需要用到手腳、四肢充分調動身體的各個部位同時活動,這樣也使得大腦雙半球的協調性可以得到鍛鍊。3、預防腿部畸形在孩子學會走路之前,爬行是其最方便的自主移動方式。
  • 寶寶「懶得」爬,直接學走路是不是好事,爬行對將來有重要意義
    那麼在寶寶的發育過程中,不學會爬直接學走路會不會對寶寶的身體有負面影響呢?寶寶不願意爬,到了月份想直接學走路美嘉的寶寶快11個月了,家裡人都把這個小寶貝捧在手心裡哄著,吃飯睡覺都嚴格把控,奶奶來也經常抱著孩子溜達,一點不嫌累。
  • 爬夠500小時了嗎?別急著讓寶寶學走路,爬行的好處你想像不到
    「寶寶沒爬過直接就會走了,這樣好還是不好?」「寶寶壓根不想爬,我們該怎麼引導?」下面就和大家仔細說說孩子「爬行這件事兒」。從學爬到會走,中間大概有6~8個月的時間。沒錯,這6~8個月時間就是寶寶寶貴的爬行期。
  • 寶寶跳過爬直接學會走,更容易感統失調,「爬行敏感期」要利用好
    但現實中,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嚴格遵循這個規律發育的,他們中的有些會略過其中一個步驟,比如很多孩子跳過爬直接學會走。看起來,這些孩子跟的同齡孩子並無區別,甚至還有的人會說這樣的孩子更聰明,其實是有失偏頗的。而且,寶寶不會爬就會走,嚴格意義上來說算不得一件好事。
  • 寶寶幾個月開始學走路?如何訓練寶寶學走路?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學走路嬰兒動作發展的基本順序是:頭、肩、胳膊、腰、腿、腳,大概7、8個月的時候嬰兒可以坐起來,一旦能坐起來便開始爬行。但也有的嬰兒跳過爬行直接能扶東西站起來,從發育過程看,爬行並不是站立行走的前一個階段。
  • 「天才」寶寶自己學會走路,用阻止嗎?聽聽醫生是怎麼說的
    寶媽:8個月寶寶自學成才會走路,需要阻止嗎?但是現在寶寶竟然自學成才了,璐璐在震驚的同時,也不禁疑惑,8個月的寶寶走路到底好不好,應該阻止寶寶走路,還是順其自然?像璐璐家的寶寶,這樣能扶著東西走路的實屬少見。但是現在孩子營養充足,腿部發育較好,雙腿有力量,所以8個月會走路也是可能的。那麼如果真的遇上寶寶自學成才,父母應該阻止嗎?
  • 寶寶跳過爬直接學會走,影響認知發展和平衡力,父母如何科學幹預
    嬰兒的大運動發展問題和知識,我還是了解的,於是建議她還是讓寶寶多練習爬行,不要太追求現在就能行走。鄰居對此很疑惑,她覺得早晚都要學會走路的,早點會走不是更好嗎?這類困惑其實很多人都有,平時也在寶媽群和粉絲的私信中,看到過寶寶跳過爬直接學會走的例子
  • 寶寶能不爬就走是好是壞?爬行敏感期非常重要
    文蔚夢木乃伊(原創,歡迎轉載)我的同事小雨有一個可愛的兒子,當他9個月大的時候應該學會爬行,他總是學不到,每次他把兒子放在床上,想讓他配合媽媽練習手腳爬行,兒子就哭哭啼啼,互不配合,這讓小雨感到非常低頭痛,直到一歲,兒子仍然不會成功學爬,但卻我學會了走路。
  • 不會爬行就會走路好嗎?
    爬行可以促進孩子四肢和軀體的協調平衡能力,使全身肌肉得到鍛鍊;爬行也可以促進孩子感知覺(如深度知覺)的發展,有助於增進三維理解判斷力,比如謹慎防跌。在本年齡階段應鼓勵孩子爬行,如在他可以觸及的範圍內放置一些引誘孩子的物品可以有效地讓他做到這一點,不要將孩子老抱在手上,剝奪了孩子在地板上玩耍、爬行的機會。
  • BBC紀錄片告訴你:錯過爬行,孩子的損失有多大?
    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過往幾期的育兒答疑中,都遇到過媽媽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家寶寶不喜歡爬,直接就學走了。我家的不會爬,乾脆讓他學走路了。還有不少家長甚至有點驕傲,覺得娃一下子就學會走路,很厲害很聰明。家長要輔助寶寶,幫助他學著運用已具備的技能自然而然的進入下一個階段,而不是製造刻意的環境去超前學習。關於爬和坐誰先誰後的答案就是:先學爬,再學坐。從寶寶學會翻身以後,家長要開始引導他四肢配合向前爬行,最終完成從爬到坐的過程。這樣學會的獨坐,幾乎不用你操心「如何坐穩」的問題。
  • 學不會「爬行」的寶寶,是智力有問題嗎?聽聽美國兒科學會怎麼說
    寶媽 @柚子媽咪 說:我家寶寶12個月了,一直沒有學會爬行,只會在地上匍匐前進,現在都已經會站,拉開走的架勢了,還是不會爬。聽一些育兒專家說,爬行和大腦發育有關,學不會爬行的寶寶,是智力低下嗎?只要孩子和標準不同、和別的孩子不同,就被認為太特別。那不會爬直接走的孩子,是智力有問題嗎?
  • 寶寶跨過爬行直接會走好嗎?會爬行的寶寶,兩方面能力往往更突出
    文丨飯飯媽關於寶寶學習爬行這件事,不少的家長都認為,爬行這件事是不需要學習的,畢竟爬這個動作,不應該是一種自然的生理行為嗎?要說走不好,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爬不好,就有點太"笨"了吧。
  • 寶寶學會爬行好處多多,家長如何才能訓練寶寶的爬行能力?
    閨蜜小劉,兒子十個月了,小傢伙很聰明,有時候抓住爸爸的衣角就可以站起來,甚至還試探著要抬腳走路,婆婆誇寶寶真厲害,10個月就要走路了。但小劉高興不起來,因為她聽說,寶寶如果不會爬行,而直接會走路的話,可能是智力低的表現。於是整天憂心忡忡的,擔心寶寶智商有問題。
  • 寶寶沒學爬直接學走路?別覺得孩子聰明,大動作發育規律不該打亂
    第一步就是爬行爬行無疑是寶寶非常重要的鍛鍊方式。經歷過爬行學習的孩子,平衡性要好一些,不容易摔倒和碰傷。在爬行過程中,寶寶需要雙手、雙腳配合,兩側大腦共同協調,手臂、腰部、腿的力量都能得到提升,這是學走路的重要基礎。
  • 孩子「先爬後走」和「直接走路」差別有多大?家長心裡要有數
    ,和走路的時候就是一樣的情況,這孩子雖然沒有學會爬,但是直接就學會走了。沒錯,雖然孩子遲早都要學會走路,但是到底是先學會爬再學會走路,還是直接跳過爬就開始走路,這兩者雖然指向的結果是差不多的,但是背後隱藏的含義才是關鍵。今天我就和各位家長討論這兩者之間的關係,相信在這之後,各位家長在教孩子走路爬行的時候心裏面也會有一定的掂量了。
  • 孩子走路前省略爬行,真的是聰明的表現嗎?多半家長被迷惑住了
    ,所以一些父母存在誤區就是孩子會走路是先天智慧高於常人,身體發育好的表現,實則今天告訴大家事實並不是這樣,走的早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在我們的身邊不難發現一些父母,整日炫耀自己的孩子多麼優秀,沒怎麼會爬就會走,實則不知道這背後隱患讓家長們很難想像,畢竟說事物進化需要一個過程,果樹只有結出繁茂的花果才能長得好長得多,當然小孩子成長也是一樣,只能先從四肢開始配合運動,慢慢讓雙手遠離地面,這樣孩子真正獨立行走後才不容易跌倒。
  • 8個月的寶寶喜歡站著走卻不會爬行,該怎麼引導?
    我一個朋友的兒子比我姐的孩子小一個星期,也說不爬,最近老是喜歡站起來扶著東西學走路。我朋友還沾沾自喜自己的兒子不爬就學會走路,覺得這樣很好,自己有空也會在家扶著他進行練習走路。像這樣「跳過爬行直接學走路」的寶寶,似乎也不在少數。
  • 10個月寶寶會走路,媽媽驕傲發朋友圈,醫生朋友看了連連搖頭
    但是也有一部分寶寶跳過了爬行這個階段,就學會了走路,這樣的孩子常常會被家長認為是聰明以及發育好的表現,寶媽奶爸們會以此為傲,周邊朋友們也會心生羨慕,但不會爬就會走這件事對於寶寶的成長發育真的好嗎?麗明有個朋友是個兒科醫生,麗明自然少不了經常絮絮叨叨講自己家10個月寶寶的各種問題。
  • 寶寶坐立、爬行、站立、走路的的正確月齡,你知道嗎?別錯了
    粉哥導讀:小寶寶從6個月開始,逐漸學會坐,慢慢地從坐穩到練習爬行,一直到站穩、走路,每一種行動能力的形成似乎都在告訴家長:我長大啦!在整個過程中,家長也要學習怎樣當好寶寶行動能力的老師哦。,所以,可能會出現各種獨特的爬行姿勢,家長也不要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