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採眾說】霧峰林家留青史 一門忠烈愛家國(二)

2020-12-19 騰訊網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博採眾說

霧峰林家,是臺灣省臺中市霧峰區知名的望族,涉及政、軍、農、商等領域,沉浮約100多年,以佔地廣闊的霧峰林家宅園聞名。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臺灣五大家族。

《博採眾說》,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先生為您講述這個「百年臺灣世家」不變的家國情懷。

點 擊 音 頻 收 聽

上期節目中,我們講到霧峰林家第五代林文察率兵鎮壓太平天國時,不幸戰死漳州萬松關。之後,他的弟弟林文明繼任新族長。由於林文察平亂時種下的新仇舊恨,再加上民間官司訴訟不斷,各路仇家布下了圈套,企圖殺害林文明,甚至連官府也忌憚林家勢力做大,想方設法壓制。

林家人常帶著佃戶一起打獵,也順便操兵,為作戰而準備

同治九年4月,林文明被控霸佔他人產業不還,以率領族人入堂搗亂為由,在公堂之上遭到斬殺,年僅38歲。林文明死後,林家族長由林文察長子、第六代林朝棟接任,林朝棟照著父親的路子捐銀獲官,以兵部郎中續用。為洗脫父親林文察之冤屈,林朝棟歷時12年,四次赴京上訴。

彼時,霧峰林家在臺灣家大業大,勢力不容小覷,林文察受此莫大冤屈,為何林家族人不選擇起兵反抗,而是照正常程序上訴呢?林家後代林光輝先生說:「臺灣當時是福建的屬地,我們是中國人,我們可以造反起義獨立嗎?不行!所以我們就含著淚,照正常程序控告。一審在臺灣,二審在福州,都輸了,三審到了北京督察院,前後歷經12年。到最後,還是沒能為林文察洗脫冤屈,但是我們從小獨聖賢書,誰是中央,我們就效忠。造反?我們不會!」

林朝棟

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福建巡撫岑毓英奉旨巡臺,治理大甲溪,聽聞霧峰林家家業龐大大又肯出錢出力,於是,找了林朝棟幫忙。林朝棟頗得岑毓英的讚賞,三年後,中法戰爭爆發,劉銘傳來臺辦理防務。岑毓英以林朝棟善於用兵,將他推薦給劉銘傳。林朝棟當即率領1000子弟兵趕赴基隆。

臺灣霧峰林家花園中林朝棟簡介

林朝棟在之後半年的戰役中多次以寡擊眾,使得法軍無法攻破防線。光緒十一年5月,林朝棟因助戰有功,深獲劉銘傳青睞重用。戰後,30多營鄉勇被裁撤,唯獨林朝棟與張李成兩營被保留納入清軍。林朝棟繼承了父親林文察的驍勇善戰,而且青出於藍,父子兩人都在清廷軍政界裡佔有一席之地。對此,林光輝先生頗感自豪:「劉銘傳特別欣賞我曾祖父林朝棟,允許他有一支部隊叫做『棟軍』,那是清朝正規軍。『棟軍』後來北從基隆,南到雲林,這一排線都是由『棟軍』負責。」

「春秋又八千」貼金壽匾,是書法家楊草仙為林朝棟夫人楊水萍81歲壽辰所書

公元1885年, 清廷決定在臺灣建省, 劉銘傳為首任巡撫, 他決心擴大開山規模並安撫臺灣少數民族, 由林朝棟出任局長。由於林朝棟深得劉銘傳的讚賞,劉銘傳特許林朝棟在中部山中荒地與近浮地開墾,尤其是開採樟腦,在1890年到1895年間,林朝棟與堂叔開林文欽合開的「林合號」樟腦銷量達到700萬鎊,臺灣的供給量更是幾乎佔了全世界一半以上,至此,霧峰林家的家業愈加雄厚。

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林朝棟率領「棟軍」跟日本人火拼許久。1895年,戰敗的清廷以一紙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臺灣人民悲憤不已!林朝棟自信自己的棟軍足以和日軍抗衡,於是招募鄉勇兩千多人,準備積極抗日。但清政府以「《馬關條約》為國際條約,不可違抗」,幾度下令讓林朝棟舉家遷回大陸,否則視為抗旨,林家上下以及所有官兵將面臨砍頭。

林朝棟徹底絕望, 考慮到數千子弟兵的生命安危,只好解散鄉勇, 舉家遷回大陸。林朝棟內渡後,兩度面見光緒皇帝, 還一度統領軍隊防衛海洲, 但與繼任的南洋大臣不合, 無奈之下只得辭官, 退隱廈門經營樟腦事業。公元1902年, 林朝棟轉住上海, 做起貿易生意, 兩年後過世,享年54歲。

可以說,林朝棟繼承了父親林文察的驍勇善戰和家國情懷,而這一優秀家風又延續到了下一代林祖密的身上,霧峰林家一族還有什麼感人至深的故事?《博採眾說》將繼續為您講述。

臺灣霧峰林氏.

故      事

未完待續

往期回顧:

【博採眾說】霧峰林家留青史 一門忠烈愛家國(一)

- End -

記者  謝映珊

排版  陳   鋒

編輯  鄭韶風

主編  聞   達

編審  郭福佑

我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霧峰林家:任滄海百年 家國情不改
    近日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辦的霧峰林家歷史特展,通過翔實的史料和圖片,講述了滄海變遷中這個「百年臺灣世家」的不變情懷。兵馬從戎,守鄉衛國霧峰林宅是臺灣現存最龐大、最精緻的古建築群。展廳中,一幅規模宏大的霧峰林宅分布圖,讓北京觀眾一窺這個家族曾經的基業。
  • 臺海記憶: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
    —— 林鴻東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的霧峰林家,祖籍在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清代乾隆11年(1746)開臺祖林石渡臺,數十年間開拓有成。後(乾隆53年,1788)在其子林遜遺孀黃端娘帶領下,第三代林甲寅從原先大裡杙(今臺中市大裡區)移居阿罩霧(今霧峰區),重新展開生活而再次富裕興旺。
  • 特寫:臺灣霧峰林家花園五桂樓修復落成記(圖)
    去年12月18日,筆者和梁啓超孫女梁旋、北京臺灣街田曉彥董事長一行3人,應臺灣霧峰林家邀請,前往臺中市霧峰林家花園,參加著名的五桂樓修復落成典禮。   五桂樓是被史學家譽為臺灣「第一家族」——霧峰林家具有歷史意義、中西合璧的建築,始建於清末1893年。
  • 閩臺都有一座宮保第——探訪臺中霧峰林家
    霧峰林家大宅  □本報駐臺記者 陳夢婕 文/圖  一家三代民族英雄  臺灣文化界有一說法:臺灣與大陸的關係到底有多密切?  從臺中高鐵站乘車近一個小時抵達霧峰,這個位於臺灣中部曾經被叫作「阿罩霧」的地方就是臺灣霧峰林氏的聚居地。入口處,一幅面積很大的霧峰林宅分布圖讓人一窺這個家族曾經的基業。霧峰林宅是臺灣現存最龐大、最精緻的古建築群,順著主建築群外圍走一圈就有一公裡之長。如今的林家老宅綠意盎然,三院落、五進深、十一開間的宏大規模仍可見當年的興盛。
  • 臺中霧峰林家花園
    又在湖濱山下擇地建起一座江南四合院式大盾,石砌基臺,紅磚瓦蓋,仿其故居,門上木匾題「慈湖」二字。宅周遍種樟、柳,又有龍柏青松雜其間,門前花固草坪,整潔清幽。蔣氏頗喜其處,所以當他於14年後病近前,便立遺囑將其靈樞安置於此宅大廳內。現在,這裡已成為蔣介石的陵寢之地。
  • 滿門忠烈,幾代人投身抗日,臺灣霧峰林家是真名門望族
    1936年,林正亨的母親與林正亨(左三)等六名子女在霧峰林宅合影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那麼他的愛國情懷有期限嗎?臺灣霧峰林家用幾代人身體力行的實踐給出了答案。1943年林正亨與妻子和兒子的合影1944年初,林正亨報名參加中國遠徵軍,妻子印尼歸僑沈保珠(後改名沈毅)此時身懷六甲,另有尚在蹣跚學步的幼子,妻子說:「你這時一走,家裡又沒錢,我們怎麼過生活?」
  • 臺灣霧峰林家五桂樓重現風華 馬英九揭牌
    臺灣霧峰林家五桂樓重現風華 馬英九揭牌 2011年12月18日 19:55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平和有個古村落埔坪村 是臺灣霧峰林家之本源
    埔坪村地處漳州市平和縣五寨鄉西部,與雲霄縣一山之隔,原是重點扶貧村、省定老區基點村、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現有5個自然村,11個村小組,645戶2329人,耕地面積1578畝,山地面積3700畝,林地2650畝。
  • 走訪"臺灣第一家"霧峰林家:不沉迷過去 看向未來
    臺中縣霧峰鄉,有一處臺灣最大的清代官宅,它的主人是曾被稱為「臺灣第一家」的霧峰林家。霧峰文史工作者謝仁芳帶著新華社記者,一起探訪了霧峰林家花園。源於乾隆年間的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並列為臺灣兩大望族。在多次臺灣抵禦外敵的戰爭中,林家名將輩出,載入史冊。時至今日,其後代族人仍活躍於政商兩界。
  • 揭臺中霧峰林家:日據時期爭恢復中國國籍
    近日,臺灣知名導演李崗(李安之弟)為正在籌拍中的大型紀錄片 《霧峰林家》,帶著文史研究員陳先生親赴廈門查資料(右圖),特地造訪廈門文史專家洪卜仁老先生,希望可以獲得更多關於霧峰林家在廈門、在鼓浪嶼活動的史料。
  • 探訪臺中霧峰林宅:一棟林家宅半部臺灣史
    臺中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向記者介紹家族史。本報記者 馮學知攝建築是活著的歷史,若要在臺灣找一處近代臺灣歷史的見證,位於臺中霧峰的林家宮保第園區應該再合適不過了。作為昔日臺灣第一望族,林家的興衰與近代臺灣緊密相連,讓這座全臺最龐大、最精緻的私家建築群成為臺灣近代史的「活化石」。
  • 景燻樓 古樸有味的臺灣五大家族霧峰林家故居
    記者邱淑玲/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曾是臺灣五大家族的霧峰林家,不僅擁有臺灣四大名園之首的萊園,林家宅邸—頂厝和下厝,一樣保有古色古香的傳統建築。當中頂厝景燻樓為林家頂厝代表,前後花費30年打造;宮保第則是林家下厝代表,為規模恢宏的五進宅院。
  • 臺灣霧峰林家故事:位居五大家族,八代傳人是地下黨壯烈犧牲
    霧峰林家左:霧峰林家一隅 右:霧峰林家戲臺臺灣省臺中市霧峰區知名的望族,集政、軍、農、商的勢力而興旺約100多年,以佔地廣闊的家族三合院建築(霧峰林家花園)聞名。
  • 全國臺聯會長梁國揚一行參訪臺中霧峰林家(圖)
    3日上午,全國臺聯會長梁國揚一行在林家後人林光輝(左一)陪同下,參觀了著名的霧峰林宅。   3日上午,全國臺聯會長梁國揚一行在林家後人林光輝陪同下,參觀了著名的霧峰林宅。(中國臺灣網  田雲鵬 攝)  中國臺灣網2月3日臺中消息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梁國揚一行今天來到臺中縣霧峰鄉霧峰林宅參訪。霧峰林家的後人林光輝等向梁國揚一行詳細介紹了霧峰林家的情況。  梁國揚表示,霧峰林家是一個愛國愛鄉的大家族,先後湧現了林文察、林朝棟、林祖密等愛國人士、民族英雄。這是林家的驕傲,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 《中華家風》系列報導:霧峰林家告訴你什麼是硬核愛國
    弘揚時代家風 傳播核心價值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系列融媒體報導《中華家風》第一季③ 霧峰林家國比家大霧峰林家  記者手記:國比家大 文/呂貝娜2018年8月準備採訪霧峰林家第九代林義旻老師。去之前幾次和林老師溝通採訪提綱,提前在網絡上看林正亨的故事,查閱資料,深深被打動。先人的拳拳愛國之心就在字裡行間,不禁淚目。8月11日,北京。我到林義旻老師家中採訪。林義旻老師和藹可親。他講述家族歷史,娓娓道來的波瀾不興卻讓我記牢了林家幾代人為國捐軀奉獻的故事。當天採訪結束後,我在朋友圈留下了這樣的記錄:「歷史凝固。兩個多小時。
  • 百年臺灣世家 中國心恆不變——訪臺中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
    新華社臺北8月28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 王愛華)日落時分,夕陽透過古厝屋角,射出一道道金色光芒,照亮了歷經百年滄桑的霧峰林家古宅。風雲變幻,青山不改,林家幾代人心向祖國的赤誠之愛薪火相傳。霧峰林家是近代臺灣的名門望族,因其發跡於霧峰(今臺中市霧峰區)而得名,又因家族幾代人保臺衛國、接續抗日而歷史留名。
  • 臺灣「霧峰林家」老宅重見客 再展傳奇家族史(圖)
    臺灣「霧峰林家」老宅重見客 再展傳奇家族史(圖)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花費7億多元新臺幣重建的臺中霧峰林家宅園,將於本月27日起逢周日對遊人開放。
  • 臺灣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臺灣光復後,我們又做回祖國子民
    林光輝說。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作為臺中霧峰林家的後人,年近七旬的林光輝對這個重要日子懷有特殊的感情。霧峰林家是近代臺灣的名門望族,家族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林家幾代人接續保臺衛國、抵禦外侮,在兩岸留下歷史美名。如今,霧峰林家是全臺保存面積最大的古建築群,每年吸引眾多旅客前來參訪。
  • 霧峰林家花園五桂樓北京複製完工 臺中縣長將剪彩
    霧峰林家花園五桂樓北京複製完工 臺中縣長將剪彩 2010年04月23日 15:3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訪臺灣霧峰林家...
    ——訪臺灣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新華社記者吳濟海、傅雙琪、祁星「光復後,臺灣人終於不用再當日本殖民統治下的二等公民,我們終於又做回祖國的子民!我認為,這是臺灣光復最大的意義。」林光輝說。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