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燻樓為林家頂厝代表建築。記者邱淑玲/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林獻堂故宮中美麗的花瓶門。記者邱淑玲/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頤圃後方的洋樓建築。記者邱淑玲/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曾是臺灣五大家族的霧峰林家,不僅擁有臺灣四大名園之首的萊園,林家宅邸—頂厝和下厝,一樣保有古色古香的傳統建築。當中頂厝景燻樓為林家頂厝代表,前後花費30年打造;宮保第則是林家下厝代表,為規模恢宏的五進宅院。
霧峰林家宅園,為霧峰林家在霧峰舊有宅邸和庭園的總稱,佔地三甲餘,建於清同治年間,宅第分為「頂厝」、「下厝」和「萊園」三大部份。林家後代分為兩支,林奠國後代稱「頂厝」,林定邦後代為「下厝」。其中萊園為頂厝林文欽所建,而頂厝和下厝各建有宅第。林家宅園建築相距不遠,徒步逛遊便可遍覽老建築群。
以藝文和社會運動知名的頂厝系,為林奠國族支居住的宅第,頂厝建築含景燻樓組群、蓉鏡齋、新厝、頤圃等;而由林定邦族支居住的下厝,則建有草厝(公媽廳)、宮保第、大花廳及二房厝等建築。頂厝現僅開放團體預約參觀。
一如林家花園——萊園,在1999年發生的921地震中嚴重毀損,經臺「行政院「921重建會經費支持,臺中市文化局分五部分復原重建,頂厝景燻樓、頤圃,以及下厝大花廳、宮保第、二房厝,以及萊園五桂樓皆已完工。
景燻樓組群,為林家頂厝代表,內外共有三院落,第二進為林獻堂宅邸,建築內造型優美的藍色花瓶門,隱含「出入平安「之意,頗受遊人青睞。蓉鏡齋為紅瓦與土埆磚打造的三合院,作為私塾使用;頤圃原為土造建築,當穀倉用,其後林紀堂改成唐式建築並植菊花,後方則蓋起二層洋樓,為林鶴年的縣長官邸。
宮保第為林家下厝代表,毀於921地震,現已重建面世。由於下厝的林文察戰死漳州,清廷因而下詔封「太子少保「,其子林朝棟開始大肆擴建宅邸。宮保第為五進宅院,也是臺灣唯一的清代官邸;大花廳則是公共宴會廳,每逢結婚、生日等喜事,便會招聘戲團到此演戲;二房厝為林文明所建宅邸;草厝為三合草屋。
來源:臺灣《聯合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