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家點評∣疫情入題 北京高考英語穩中求新
今天下午4:40分,高考英語科目考試結束。在北京市東城區一考點,有考生表示,整體難度比適應性考試和模考要高一些,特別是完型填空、閱讀C篇和情景情文。一位考生告訴記者,由於閱讀C篇佔用了近半小時,直接影響到閱讀D篇和作文的發揮,臨交卷兩分鐘才勉強做完,時間上很緊張。另一位考生則表示,今年,兩篇英語作文都與疫情相關。相對於「寫信」,感覺看圖說話的題材有點兒「偏」。
對此,來自北京教育考試院和全市的多位基教研專家表示,2020年高考英語試題在命制過程中注重促進考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科學選材,突出北京特色,充分發揮高考對教學的積極反撥作用,較好地體現了高考的選拔功能和育人導向。同時,對考生的合理想像力、邏輯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得高分需要讀懂「言外之意」。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育人功能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分析,2020年高考英語試題進一步強化高考的育人功能。完形填空一文講述了一個背包失而復得的故事。故事中的小男孩在一個繁華的步行街不小心遺忘了背包,數小時後竟然發現東西仍在原地,完好無損,這讓人感受到了友善的力量。
閱讀A篇介紹了一款語言學習APP,引導考生關注學習手段。閱讀B篇講述了英國一對父子和他們養的寵物狗Baggy共同為環保做貢獻的故事,旨在引導考生關注如何更好地保護環境。閱讀C篇介紹了工匠精神的意義和價值,促進並幫助考生認識到新時代工匠精神的重要性。閱讀D篇探討了人工智慧的發展,引導考生關注新興科技,關注發展創新。閱讀還原一文辯證地介紹了積極思考的益處和重要性,幫助考生認識到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多一些積極思考。
2020年高考英語試題作文二以自律為切入口,傳達了一個簡單而樸素的道理,即自律是自由的前提,唯有自律,才能渡過難關,獲得進步,取得勝利,走向自由。
選材突出北京特色,杜絕偏、怪、專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分析,2020年高考英語試題所用素材均來自外文期刊,語言地道,經過改編後,符合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從題材來看,話題豐富,視角新穎,聚焦人類家園的大事小情,涵蓋工匠精神、前沿科技、環境保護等內容,突出北京考生視野寬、知識面廣的特點。
從體裁來看,試題所用素材涵蓋了應用文、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四大不同類型的文體,以及多模態形式的語篇。多樣的語篇形式和結構不僅有助於考生加深對語篇意義的理解,還有助於考生進行有效的表達和交流。
另外,試題選材貼近考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面向全體考生,注重公平,無性別差異,無城鄉差異,並充分考慮到了考生的認知發展水平,杜絕偏、怪、專話題。
注重考查多項能力,要求讀懂「言外之意」
北京多位基教研專家均表示,高考英語北京卷一貫注重對思維能力的考查,鼓勵考生挖掘篇章的深層含義,讀懂言外之意。今年,在這一基礎上,對考生的合理想像力、邏輯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對於部分考生感覺有難度的閱讀理解和書面表達,專家分析,2020年閱讀試題進一步加強了對分析推斷信息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考查。D篇和七選五啟發學生辯證地看待問題,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很大的挑戰,要求學生具備嚴謹的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
閱讀理解試題凸顯了對關鍵能力的關注與考查,考點全面均衡,立足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體現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各個層次。其中,A、B篇側重考查了信息的篩選能力,細節題目比較多;C、D篇側重對文章整體的理解和推理能力的考查。通過試題設計引導考生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掌握多種思維方式,在學習英語和使用英語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而書面表達部分,則保持了選擇性和開放性的特點,為考生展示個性、思維的多樣性提供了廣闊空間。應用文題目要求中包括外籍指導教師的條件和要求,但是具體的內容並未羅列,這需要考生展開積極的、合理的、有邏輯的思考完成寫作任務,為考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的機會。情景作文中除了考生需要具備較紮實的語言功底和表達能力外,也需要考生展開想像,提供合理的細節內容。
(點評專家: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竇颯、西城教育研修學院景鵬、北京匯文中學梁亞平、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周口店中學張豔萍、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陳新忠)(徐虹 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