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聖經,次經和偽經

2021-02-08 以色列餘民

問:應該如何看待66卷聖經?如果看待例如以諾書,雅煞珥書等次經,偽經?

 

答:沒有人看過所有的聖經,次經,和偽經,即使看完了也不一定能夠看懂,即使看懂了也不一定能夠辨別所有的次經和偽經。

 

歸根到底,領受聖經和學習聖經只能靠信心和神的帶領,不可能靠人自己的聰明智慧。

 

有了這個前提後,聖經在今天只收錄了66本書,不是67本書,也不是65本書,只能歸結為聖靈的帶領,而不是人客觀判斷的結果,因為在這個問題上,人沒有能力可以客觀地判斷。

 

即使如此,我們可以提幾個問題,學幾個比方,希望能夠進一步澄清這個話題。

 

神既然創造了人,必定會給出指導性的訓悔文件,這就是聖經。所以,保證聖經無誤是神的事情,不是人的事情,否則將來神如何按照聖經審判人呢?

 

因為這個簡單的邏輯,人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懷疑聖經的無誤性,即使聖經的啟示,記載,傳遞,和收錄是通過不完全的人完成,但聖經的質量保證來自神,而不是來自人。所以,今天廣為接受的聖經正典(舊約39本書,新約27本書)自然是神所命定的,人不應該懷疑,也沒有資格懷疑。

 

有了這個前提後,我們接下來考察聖經裡面不同書卷的主次問題。

 

因為啟示有先後,所以必定有主次。前面的啟示總是高於後面的啟示,後面的啟示總是澄清前面的啟示,這是一個基本原則。

 

因為神的啟示首先是妥拉(摩西五經),所以,摩西五經具備最高權威,後面的啟示必定是為了澄清妥拉的細節,從本質上講都是解經,但因為都是聖經的一部分,所以這些都是神的權威解經。

 

為什麼需要解經?因為越早的啟示越濃縮,解經其實就是稀釋濃縮的信息,或者說展開濃縮的信息。

 

打一個不恰當的比方:同一個廬山瀑布,同一個作者李白,墨水不夠的話是一首七言絕句(28個字),墨水夠就是五言古詩(110個字),墨水再多點是散文,遊記。

 

聖經也是同樣的概念:妥拉是最濃縮的啟示。隨著人的靈性不斷遲鈍,神啟示的力度只能逐步加大,這就成了後面的詩篇書,先知書,福音書,保羅書信等等。

 

再打一個比方:在起初,神傳遞旨意給人,只需要說一句話。隨著人靈性不斷遲鈍,一句話變成了兩句話,三句話,四句話…當了我們這個時代,神或許需要說十句話我們才能聽明白。

 

再打個比方:兩個世界頂尖科學家對話,或許只需一句話,或者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就能傳遞一個信息。如果這個科學家和我們說相同的話,估計解釋半天后我們仍然雲裡霧裡,不知所云。

 

所以,我們需要各種解釋和圖表,或許才能半懂不懂地明白科學家的那一句話。

 

這些解釋和圖表就是聖經啟示後幾千年來智慧人的所有解經,其目的都是為了讓我們能讀懂神的旨意。

 

既然如此,聖經和次經,偽經的關係如何掌握呢?

 

次經和偽經總體說來是提供額外的信息,這些信息的真偽人也無法判斷,所以不適合絕大多數人學習。除非你有很好的根基,學習這些額外的信息很容易跌倒。

 

但這並不意味著不能學習這些額外的信息,而一個高生命的人或許能夠從這些額外信息中領悟到更深的奧秘。

 

比方說,【Zohar】屬於偽經的範圍,但在今天的正統猶太教裡其權威性並不低於聖經,這說明能否領受次經和偽經在於學習者本身屬靈生命的高低。如果你生命低,讀聖經也會走偏路,次經偽經自然不能看;但如果你生命高,沒有什麼書不能看。

 

最後,不管你是學習聖經,還是學習次經偽經,最後都要看你的果子,正如經上記著說:

 

但你所學習的,所確信的,要存在心裡。因為你知道是跟誰學的。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3:14-17

 

意思是:如果學習到最後你沒有得著教訓,督責,沒有歸正,沒有成義,沒有完全,沒有行善,那麼不管學習什麼都是枉然。



以色列餘民是全球華人首家通過卡巴拉Kabbalah深度學習聖經奧秘的平臺,每個安息日北京時間早晨九點到中午十二點通過Zoom會議室https://zoom.us/join會議室ID號:5329470233 網上聚會。

相關焦點

  • 天主教與基督教聖經的不同
    1):次經的名稱與背景資料A)簡述次正經、次經、偽經是甚麼1.
  • 天主教與基督新教《聖經》的不同
    這7卷書和艾及達的希臘文聖經片段,天主教稱為「次正經」(Deuterocanonical,或「次經」,或「次正典」),因為它們是經過一番爭論後,才被列入正典,但其地位(在天主教內)與那39卷「首正經」(Protocanonical,或「主經」,或「首正典」)毫無分別,同樣被尊為「正典聖經」,那些不被尊為正典聖經的其它書卷,天主教稱它們為「偽經」(Apocrypha)。
  • 敦煌佛教疑偽經亟待整理
    「疑偽經」是源自佛教經錄的一個術語,主要指佛典中真偽難辨的「疑惑」經和假託佛說的「偽妄」經。  歐美學界,許理和對《首羅比丘經》、萊伊對《提謂波利經》的研究,使疑偽經成為佛教研究的重要課題。1990年,巴斯韋爾主編《中國佛教偽經》,內容涉及疑偽經研究的總體評述和單部疑偽經的深入研究。1996年以後,太史文從《十王經》和《盂蘭盆經》入手,細緻剖析了日常生活中佛教如何與中土固有的習俗、觀念相融合。
  • 解密:聖經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有那麼多版本?
    聖經Bible一詞來自希臘文biblia,本意是書!聖經分為兩部分,舊約由39篇經書構成,大部分成書的時間段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100年,跨度非常的大,使用的文子也非常的雜,包括希伯來文字和阿拉米語。
  • 聖經知識「趣味問答」請你來挑戰!
  • 《聖經》七十士譯本是什麼
    說起來,《舊約聖經》是基督教的叫法,因為基督教還有《新約聖經》,所以將猶太教的經典全部合成一部。而猶太教是不承認《新約》的,他們把《舊約聖經》分為「律法書」、「先知書」、「文集」三部分。因為猶太人知識分子的母語是希伯來語,所以今天我們對於《聖經》,尤其是《舊約聖經》的解釋,最權威的就是希伯來語《聖經》。
  • 聖經中的「諸神」是什麼意思? | 微讀問答
    若從這個角度,《詩篇》82篇也可理解為同時對異教的偽神和地上的人說話。《詩篇》82篇的「諸神」含義有爭議,但在聖經其他章節中,確實存在使用「神」這個詞指代外邦偽神的現象。我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這其實是一個語言習慣問題。在希伯來人開始崇拜獨一神之前,希伯來語已經存在。
  • 名詞釋義:《新學偽經考》與《孔子改制考》
    《新學偽經考》(初刊於1891年)    1891年,康有為第一部關於變法維新的理論著作《新學偽經考》在萬木草堂誕生了,他對「祖宗之法,莫敢言變」的傳統守舊思想提出了挑戰。康有為認為東漢以來的古文經學多出自劉歆偽造,所以叫作「偽經」;是新莽一朝之學,所以又叫作「新學」。他指斥古文經學不是孔子的「真傳」,「即宋人所尊述之經,乃多偽經,非孔子之經也」。康有為認為,西漢以前的今文經才是孔子「真傳」所在。
  • 聖經譯本(一)
    早期的經文研究,多集中於比較各種譯本,因為在發現死海古卷前,舊約聖經的抄本多隻屬中世紀抄本,比較其他語言譯本晚了數百年。
  • 佛教中的8部偽經你要學會明辨,否則會深受其害
    不過佛經也難免魚目混雜,會產生一些偽經。這些偽經並非佛陀所宣說,而是一些別有用心之人所杜撰,以達到一些目的。偽經乃是非得道者所杜撰,所述的內容皆不合佛法。修持偽經,不但毫無利處,反而會深受其害。以下列出8部較為常見的偽經,應當要明辨之。
  • 於宏潔:基礎神學(5) ——認識聖經
    (提後 3:16-17)§ 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約 5:39)§ 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3) 拉丁文的《武加大譯本》(Biblia Vulgata)這是由著名的教父和聖經學者耶柔米(公元 347-419/20)所重新修訂的拉丁文聖經。他是根據希伯來文的舊約和希臘文的新約進行翻譯,成為對西方教會 (以羅馬天主教會為首) 最具影響力的拉丁文聖經。
  • 宗教改革:改革聖經的起源
    這些deuterocanonical書籍 - 在1566年他們將被錫耶納的西斯圖斯稱為,基本上是聖經的那些部分,構成羅馬天主教聖經的一部分,但不是新教聖經,在這個意義上,有七個deuterocanonical書:Tobit,Judith,所羅門的智慧,Sirach的智慧,Baruch和1-2 Maccabees,還有兩本書有deuterocanonical丹尼爾和以斯帖。
  • 聖經關於會幕的記載,對我有什麼益處? | 微讀問答
    這處經文激勵基督徒順服聖經、學習聖經、從聖經中尋覓生命的教導,帶領自己和其他人「歸正」、「學義」、「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但對這處經文機械、割裂的解讀,以及快餐式閱讀習慣的影響,導致基督徒當中蔓延著一些不值得提倡的讀經與應用聖經教導的習慣。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對「聖經是什麼」的理解出了偏差。
  • 學佛人一定要參悟的一部經書,但要分清真經與偽經
    這部經書講述了釋迦摩尼佛的一個故事,主要是以釋迦摩尼佛和阿難行者的對話展開的。釋迦摩尼佛在與阿難行者的對話中,說出了母親的辛苦,十月懷胎含辛茹苦養育之恩,勸世人善待父母。孝對於我們來說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我們難以回報。師兄們聽完末學的推薦之後,或許會馬上去找這部經書,但有一點要特別注意,這部經書有偽經。
  • 第一個聖經譯本——七十士譯本
    《七十士譯本》,最初只指摩西五經,後來才通指全部包含二十四卷的聖經(舊約)。根據譯文的語言,最早五卷完成於公元前285-247年間,其餘部分約到公元前150年完成。《七十士譯本》各卷的次序與希伯來原稿不一樣,除了希伯來聖經正典,此外還加上了15卷次經(Apocrypha)和偽經(Pseudepigrapha)。新約聖經不少引用舊約的經文均出自此譯本,後來再譯成多種文字。
  • 推薦|常見英文聖經譯本對比
    現在市面所能見到的KJV雖都自稱是1611版的,卻和真正的1611版比起來已是完全不同了。比如1725年的版本其用詞已和現代英語的用詞截然不同,就更不要說1611年的譯本了。據一些專業書籍介紹,1611版的KJV中有800個以上的英語詞的詞意已經發生了變化了。所以,若是用KJV來學聖經的話,沒有極好的英語功底是不行的。
  • 聖經問答100題
    ……加百列 41,聖經所記唯一一次賭博是誰與誰賭?……參孫與非利士人 42,以色列哪個支派險些全族滅亡?……便雅憫 43,聖經第一次關於酒的記載是誰喝醉酒?……挪亞 44,聖經第一次記載以音樂讚美神的事是誰帶領的?……摩西 45,按律法,以色列男丁須在出生後第幾天受割禮?……第八天 46,上帝應許挪亞不再以洪水滅世,以什麼為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