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車企只有43名員工,寧可因人手不夠每年少賺5億也不招聘,任性

2020-12-17 四象話車

這車企只有43名員工,寧可因人手不夠每年少賺5億也不招聘,任性

說起汽車,應該很多朋友都已經非常熟悉了,汽車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普及,在中國也不例外,不僅越來越多的人開上了汽車,而且很多人都喜歡上了超跑,超跑那迅捷的速度和轟隆的發動機聲令無數車迷心醉,你最喜歡的超跑品牌是什麼呢?有人可能會說蘭博基尼,有人認為是法拉利,也有人喜歡阿斯頓馬丁,但都不如下面這家車企獨特,同樣身為頂級豪車,他們的員工卻還沒有很多車企一個部門人多。

它就是布加迪,作為法國的頂級豪車,後來被大眾收購後,開始深耕跑車領域,並迎來了鼎盛期,我們都知道布加迪的每一款跑車無論是性能還是外觀都是非常棒的,雖然售價昂貴,但並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能購買到布加迪的往往不是名人就是政界人士,基本都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例如葡萄牙足球巨星C羅就有一輛布加迪定製跑車,價值三千多萬,車上還印有C羅的名字和他的球衣號碼。

和其他豪華超跑不一樣,布加迪雖然售價昂貴,但購買它往往還需要預約才行,布加迪的很多車型都是限量版,而且基本一經發布就迅速搶購一空,想要購買只能提前預約下一批車型,例如布加迪Chiorn這款車,正是布加迪正在發售的一款跑車,全球限量500臺,然而這500臺並不是一起交付的,而是分批出廠,例如2017年只生產了70臺,2018年生產了76臺,而2019年也只生產了80臺,原因就是布加迪的員工人手不夠。

作為一家全球頂級超跑,布加迪的所有員工加在一起也只有43人,這也是為什麼布加迪需要至少提前一年預約的原因,這43名員工每年可以給布加迪掙到2.3億美金,也就是大概16億人民幣,而年產量只有75臺左右,如果將這個數字變為100臺,每年大概能為布加迪多掙7500萬美金,也就是大概人民幣5億左右,真是嘆為觀止啊。

每年只造大概70多臺車就可以掙到2億多美金,那為什麼不擴大生產線,招聘員工提高產量呢?這個原因恐怕只有布加迪自己才知道了,用一個最近比較流行的詞,那就是「任性」,你認為布加迪為什麼不招聘員工增加產量呢?歡迎來評論區我們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老闆放權,結果業績沒漲員工也沒少,為何經理開始抱怨人手不夠?
    一開始還不錯,但是,第二年就出現了問題,這家公司的銷售額並沒有明顯增長,員工人數也沒有明顯變化,可是,經理卻紛紛抱怨人手不夠用,隨著時間的推移,抱怨之聲不但沒有平息,而且要求公司增加編制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這是什麼原因呢?
  • 大眾停發「雙薪」,員工心裡委屈,直言:車企好日子到頭
    這樣的盛景也是一直持續了20多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據不完全統計,大眾品牌平均每年都會從國內賺走200億以上,巔峰時期的市場份額更是超過了20%,相當於每賣5臺車裡就有一臺掛著大眾標的車,那時候誰要是能在大眾車間找份工作,別提多值得在人前炫耀了,畢竟月月發雙薪的日子,足以讓你超越同齡人,走上人生巔峰。
  • 上汽集團半年廣宣費投入47億,比5家上市車企總和還高一倍
    上汽集團半年廣宣費投入47億,比5家上市車企總和還高一倍 澎湃新聞記者 鄭詩雨 2016-09-18 17:15 來源
  • 長安福特90後工程師自殺背後:車企利潤三年暴跌190億
    因長期日夜倒班,每天上班時間超過10個小時,導致其出現失眠、思維遲緩、記憶力下降、胃痛、頭痛等症狀。 觀察者網汽車頻道注意到,鄧樂曾多次在個人微博上發表過有關工作的內容。早在2013年7月他便在微博寫道:「選擇錯誤,當初就不該選這個,身體受不了,這樣的工作方式太不健康了。」
  • 倫敦地鐵司機因不滿工資再次大罷工 每年賺60萬平均年假43天
    話說,倫敦地鐵工人又罷工了,主要還是因為嫌錢少事情多。我們先來看一下外媒的報導,事情是這樣的:當地時間7月7日下午起,英國倫敦地鐵約2萬名員工因不滿薪資調幅問題,展開24小時罷工,地鐵服務癱瘓,好幾百萬倫敦市民出行受影響。有報導稱倫敦地鐵計劃今年9月起增設通宵服務,並相應調高薪金,但四大工會不滿薪酬加幅及其他條款,宣布全面罷工。 可是,他們的錢真的少嗎?
  • 中國最大的民企:日賺近2.4億,人均百萬年薪,離職率卻高達43%?
    前不久,《財富》2020年世界500強榜單發布,中國排名第一的民企仍然是華為,從去年的第61名上升到了第49名,名次提升不少。在美國瘋狂打壓的背景下,華為還能取得這樣優異的成績,著實不容易。而在近日,華為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營收4506.56億元,同比增長13.65%;淨利潤431.03億元,同比增長23.49%,日賺2.37億元,近2.4億,再一次令市場震驚。不過,下半年的情況不容樂觀,由於美國全面封鎖,華為晶片供應鏈陷入困境,據了解,麒麟晶片庫存已經告罄,沒有臺積電等代工廠接單,麒麟晶片基本就停滯不前了。
  • 人渣、人員、人手、人才、人物,員工五大類,你怎麼搭配?
    老闆希望員工多幹活少拿錢,員工希望少幹活多拿錢; 老闆希望以最少的錢招最好的人,員工希望錢多事少離家近; 他們二人不可調和的需求,可為難了一批HR從業者。 張玲,剛跳槽到新東家任職HRM,全面負責人力資源工作。
  • 這家A股最小上市公司,只有17名員工,人均市值卻高達2.47億
    這家A股最小上市公司,只有17名員工,人均市值卻高達2.47億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能在中國上市,尤其是A股上市的公司,一定都是些規模龐大、員工眾多,十分有錢的公司。但實際上,在A股裡,還真存在一些迷你型上市公司。
  • 43歲帶著孩子從上海搬到清邁,不是孟母三遷,只是我任性人生的又一次「任性」
    去年,她帶著女兒從魔都上海搬去了泰國清邁,我們以為這又是一個為教育出走的故事,聽她細細講來,卻發現這只是她「任性」人生中的又一次「任性」。「爸,我去澳門工作一年賺的錢,等於我在現在的單位工作8年,兩年就等於16年。16年以後是什麼樣,誰知道呢?」我爸不作聲了。拉著一口21寸的小箱子,我去了澳門。
  • 500名廠企員工「扮靚」廠區
    本報訊 昨日下午,由南區總工會發起,南區第二工業園區、園山仔工業區、樹湧工業區、龍環工業區500多名廠企員工開展了「謳歌勞動美 共建美麗園區」志願服務大行動,用實際行動扮靚工業園區環境,響應共創建守護「美麗園區」的號召。南區恆美村園山仔工業區,80多家企業沿著富興工業路「排兵布陣」,1600多名員工在這裡工作。
  • 28名員工賺70億 中煙香港上市為什麼那麼牛?
    6月12日中煙香港首日上市,開盤漲約2%,隨後股價一路上行,漲幅最高時一度超過19%,最終收報5.35港元,漲幅9.63%,成交額達10.88億港元,最新總市值35.67億港元。而這一成績還是在恒生指數大跌1.73%的壓力下完成的。據招股書披露,2018年中煙香港營收70.33億港元、淨利潤2.62億港元,但在香港的員工僅有28人。
  • 名企最愛澳洲哪所大學的畢業生?
    名企偏愛什麼樣的人才? 相信大多數畢業生的職場目標都是一致的,就是進入世界名企,過五關斬六將,最終登上職業巔峰。但想要達到目標的前提是能順利進入名企。名企在招聘中往往有一套自己的標準,不少500強HR曾透露過校招的「潛規則」:基本先看學歷,且偏愛招某些學校的畢業生。企業考察識別一個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求職者身上的標籤,這就是所謂的「標籤識人」。
  • 感恩節亞馬遜給員工發5億美元獎金 迪士尼計劃裁員32000人
    但今年的感恩節,對兩家大企業亞馬遜和華特迪士尼的員工來說,卻是完全不同的心情。亞馬遜當日發布通知,將發放超過5億美元的一次性獎金,犒勞在疫情和節日期間仍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員工。  亞馬遜在官網表示,12月1日至12月31日在職的美國運營員工將收到300美元獎金,兼職員工將獲得150美元。今年6月,亞馬遜也曾向一線員工和合作夥伴發放了5億美元的一次性獎金。  亞馬遜並不是唯一發錢犒勞員工的企業,包括沃爾瑪和家得寶在內的多家零售商此前均發放了數以百萬美元計的獎金,補償員工在疫情期間處理激增的網購訂單。
  • 日本機電大王:靠一個小馬達發家,一年從中國賺走227億仍不滿足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家日企,它們憑藉一個小部件做到世界第一,一年從中國能賺走227億,我們國內很多企業都離不開它。世界第一馬達製造商提到「馬達」、「電機」這種東西,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風扇、汽車等產品。
  • 一秒賺幾萬?全球最賺錢的車企到底一年能賺多少錢?
    但是與其他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車企相比,特斯拉的「年紀」還是顯得比較年輕,這家以純電動汽車打天下的車企在2019年的營收為246億美元,已經超過了許多傳統燃油車車企。 第18名 斯巴魯
  • 西王集團走進濱州「青鳥計劃」名企招聘直播間 優厚福利和晉升通道...
    「青鳥計劃」名企招聘直播活動第六期舉行,西王集團走進直播間,通過網絡在線直播的方式,對15名應聘者進行了「網絡面試」。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濱州市委「疫情防控與經濟運行要『兩手抓、兩不誤』」的工作要求,助力企業在科學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復工復產,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服務工作,共青團濱州市委在前期開展「青鳥計劃」大學生網絡招聘會的基礎上,聯合大眾網濱州特別推出「青鳥計劃」名企直播活動,幫助廣大高校畢業生解決就業問題,幫助企業解決招工用工難問題。
  • 名企職達 - 名企職達創業項目_騰訊大楚網_騰訊網
    O2O 團隊成員:黃瑞 陳嬋 張瓊 趙軒公司名稱:武漢佰仕人力資源有限公司項目描敘產品介紹:名企職達光谷分站為大學畢業生提供精準靠譜的優質職位用戶規模:名企職達粉絲覆蓋光谷及整個武漢,上線一個月,offer數量成交100+ 打造新媒體招聘類的O2O移動網際網路平臺。資源情況:具有本土優質企業資源,平臺涵蓋目標求職者四大行業職位,基於新媒體招聘模式,面向求職者提供定製化的教育服務。通過運營新媒體(微信公眾號,社群等),增強招聘信息傳播效果,並構建了有著幾十萬份在線人才簡歷的資料庫。
  • 蔚來獲投資/綠馳長安合作|各車企5月下半月大事一覽
    蔚來獲100億人民幣投資;吉利發布首款氫燃料客車;新舊勢力再牽手,綠馳汽車與長安鈴木尋求「雙贏」……國外,特斯拉重整弗裡蒙特工廠 以生產Model Y和更新版Model S;涉嫌違反信託 保時捷CEO遭德檢方調查;削減成本提高效率 日產英菲尼迪總部將從香港遷回日本……針對5月下半月各車企重要事件,蓋世汽車進行了梳理和回顧。
  • 你所不知道的車企前身(日產篇)
    日產的起源其實跟日本其他大多數車企都不太一樣,它不是家族企業,它的誕生不是一個人的想法,所以回顧其歷史,它的創始人不止一人。我們可以說它專一,因為它是日本最早造車且一直只從事跟汽車相關的產業的企業。我們也可以說其幸運,因為它沒有被埋沒在歷史的年輪裡,讓我們還能親眼見證這個日本傳統車企的發展。
  • 蔚來市值逼近5000億 超越戴姆勒成全球車企第五
    原標題:蔚來市值逼近5000億,超越戴姆勒成全球車企第五  距離中國車企市值榜首,僅一步之遙。  新能源汽車中概股又迎來一波強勢增長。  美東時間11月23日,新能源汽車股集體走高。特斯拉股價再創新高,報收美股521.49美元,市值達到4943.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