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記者 邱海鴻 通訊員 俞文杰 沐惠娟
工作沒有著落的步某發現原來的工廠同事離職的不少,竟然鼓動他們開假的離職證明,並蓋上假章,以騙取失業金,步某從中抽取四成好處費。如此不高明的騙術,加上審核上的疏忽,讓一場騙局持續了八個多月。最終,經步某操辦,共有31名主動離職員工領取失業金12萬餘元。
近日,經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檢察院指控,吳江區法院一審以被告人步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八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
10人同天申領失業金露馬腳
2018年12月,蘇州市吳江區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審核失業保險申領的工作人員發現,某電子廠一天就有10名已離職員工申領失業金,而且都需要在系統內更改退工原因,情況頗為反常。調取原始材料後,發現蓋的章還是繁體字的。
經核實,該廠不僅沒有繁體字的章, 而且這10名員工都是自己主動辭職,不可能為其開具相關證明。
沿著這一線索,吳江區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還發現,從2018年4月份開始,共有31位該廠離職員工用繁體字章申辦了失業金,當時發放失業金12萬餘元。
相關人員意識到,有人在鑽空子。由於人力資源業務量大,工作人員看到加蓋了公章的員工離職證明,便直接在系統中為申領人修改了退工原因,而沒有進行核查。
檢察官在審查中發現,期間有的騙領者漏出過蛛絲馬跡,如冒領失業金的吳某現場提供的離職證明落款時間是2018年12月份,工作人員查詢後發現,他在當年3月份已停繳社保,時間不匹配。
當工作人員要求重開證明後,吳某十幾分鐘後就取來了新的證明。當前很多大型企業的內控機制越來越完善,蓋章流程嚴格,需要層層籤字審批,開具證明花費兩三天很正常。當時如果稍加留意,不難發現端倪。
鼓動30名主動離職同事騙領失業金
接到報警後,警方很快找到了31名冒領失業金的人員。審訊中,他們都提到了一個微信名叫「街角陌路」的人,所有假材料均由此人提供,而事成之後他會收40%的好處費。經過研判,37歲的山東籍男子步某進入了偵查人員的視線。2019年1月25日晚,警方在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將步某抓獲。
據檢察官核實,2018年初,工作沒有著落的步某在網上看到,只要繳納社保滿一年可以領兩個月的失業保險金,動起了歪腦筋。他想起自己原先打工的企業在員工入職後就會繳納社保,其中包括失業保險。由於企業規模大,員工人數多,陸續會有人因自身原因辭職。而主動離職按規定本不能領取失業金,但步某卻想到了偽造離職證明。
直至案發,步某所在工廠很多自行離職的員工都成了他的「客戶」。為了拓展「業務」,他還鼓動前同事幫他介紹。案發後,很多參與騙領的人員交代,他們雖然覺得步某收錢有點多,還要一次性付清,但想到自己也不出一分錢還能拿到失業金的一半多,都欣然接受。久而久之,一些不符合條件人開始主動聯繫他。
據步某供述,離職證明都是在街邊的列印店花幾塊錢打的,假章是在路邊刻的。考慮到其原先工作的工廠有臺資背景,他還自作聰明的要求刻繁體字。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