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個外國朋友曾問我:「什麼是中國胃?」我的回答是,中國人太愛吃,又對食物極為挑剔。所以中國才有火鍋燒烤串串小龍蝦麻辣燙驢打滾兒乾鍋粉蒸肉東坡肉……而整天漢堡薯條速凍雞塊的歪果仁,當然感受不到冬天一群人圍在火鍋邊上搶毛肚鵝腸的快落。
對食物是這樣,對車亦如此。中國人選車越來越挑剔,要入他們的法眼,必須要符合他們的「中國胃「。而這,也是以吉利為代表的自主品牌,近年來能夠不斷從合資品牌手中搶奪到巨大份額的主要原因——中國車,更懂中國胃。
達成300萬銷量的冠軍帝豪,尤其能夠論證這一點。
中國車,更懂「中國胃」
帝豪的發展史,是一部值得載入史冊的自主品牌轎車進擊史。從2009年誕生發布,帝豪實現第一個百萬僅用了7年,而後高歌猛進,僅用4年收穫又一個200萬,創造了令業界驚嘆的帝豪速度。而今,突破300萬的帝豪家族,成為唯一以轎車為主導、突破300萬輛的中國車。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曾經有很多自主爆款都來了又走,為何只有帝豪在11年發展中歷久彌香?在這強者如林的家轎市場,帝豪是如何贏得這300萬的用戶?
帝豪的成功絕非偶然,這要從帝豪這道「中國菜」抓住了不好遷就的「中國胃」說起。
時間回到11年前,帝豪的誕生,不僅在尺寸、配置方面完全能夠比肩合資競品,更是自主首款10萬元歐洲標準中級車,採用國際供應商的高品質零部件、高水準設備和高精度機械人裝配等,全身名牌,全方位保障產品品質;還擁有了自己的原創設計,和更高的技術標準,比如以安全為突破口首獲國際認可,中國首個獲歐洲E-NCAP碰撞四星,首次得到國際汽車行業的認可;以第一名獲C-NCAP五星評價,還率先滿足兒童保護及行人保護設計等等諸多嚴格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帝豪還搭載了在當時領先的CVVT技術,百公裡油耗僅6.5L。優秀的品質,精準的定價,讓帝豪從此走進了國內家庭用戶的視線。
如果說這是吉利「本就會做菜」的能力,那麼它在每個時期對用戶需求的洞悉,不斷「變化著菜品的口味」則是它前進的動力。
比如帝豪在2012年就率先在同級車型中配備了無鑰匙進入、一鍵啟動、智能啟停、ESC電子穩定控制系統,成為入門家轎的安全標杆。2014年搭載的G-NetLink系統就已經能根據語音指令完成大部分操作,使得帝豪在智能化和互聯領域也一直走在同級車型前面。
憑藉生態淨化艙,成為中國品牌首個獲得C-ECAP白金評價;首個搭載自主研發DVVT發動機和智能啟停技術;同級首個配備LED大燈、前雷達、全屏炫彩高清組合儀表……在環保、安全、科技、配置方面,帝豪創造了無數的首次。
重要的是,當洞悉到消費升級和年輕市場,除了保持帝豪轎車的更新迭代,吉利伺機推出帝豪GL和帝豪GS兩位家族選手。帝豪GL定位於比帝豪更高一級的高質感轎車,尺寸配置加成直面合資對手,帝豪GS則是以年輕、精品的定位,將帝豪的影響力擴展到了SUV領域。
而組成矩陣後帝豪家族更是如虎添翼,口碑和影響力不斷進階,2017年起,帝豪家族就以年銷54萬輛的成績超越上汽大眾朗逸家族46萬輛,成為了中國品牌A級車「第一家族」。可以說,吉利精準把握住了中國用戶的口味,憑藉「品質、科技、時代感」的冠軍內核,將帝豪這道菜燒入了味。
用真心換真心,是用戶亦是家人
產品是根基,也是300萬用戶看重帝豪的基本面。但吉利人深知,在各大品牌產品實力懸殊逐漸拉小的未來,要長久的留住用戶,必須要以真心換真心。
在吉利內部一直有這樣一句話:買了吉利的車不是結束,而一段新關係的開始。吉利也將這句話履行到了行動,比如吉利內部設置了專門的部門來接待用戶的訪問與溝通,這個團隊的工作就是和客戶聊天,傾聽用戶的心聲,並以用戶需求指導技術創新和改進。
比如為滿足不同的體型和駕駛操作習慣的消費者,帝豪在開發階段就曾邀請100組用戶進行靜態、短途、長途、山路五種模式親測,對座椅造型、座椅截面、發泡層硬度進行20輪次調整,最大限度滿足不同人群使用舒適性;考慮座椅面料的耐磨性,專門找了穿牛仔褲的用戶進行了無數次的摩擦實驗,提升材質和乘坐體驗。
此外,吉利每年都有很多為車主準備的聚會,吉家宴,帝豪向上馬拉松、吉利中國年等,不僅為用戶搭建起溝通的橋梁,更讓用戶感受到家的溫暖。有幸參加過一次吉家宴活動,一位帝豪用戶的評價讓我印象深刻,「參加吉利的車主活動已經是一種習慣,和廠家領導玩在一起,讓我們用車更安心;和很多車友變成了經常見面的老友,大家越來越懂車,越來越喜歡吉利。」
最後
很多品牌都在說用戶思維,但真正付諸行動的少之又少。如果說帝豪是一道菜,那麼吉利就是用真心為家人烹飪美食,這其中的調味料是溫暖與愛。
用真心換真心,而吉利用戶將真心轉化成了品牌忠誠度和美譽並口口相傳,才造就了冠軍帝豪300萬人的大快朵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