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15: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朱成墜 上海老底子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老慢支
朱成墜
有一種疾病,俗稱「老慢支」,即「慢性支氣管炎」,不知怎麼,它竟然會染到了我的身上。
發現罹患這種毛病,還是在12月2日。那一天,我聽從老伴的囑咐,前往大寧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治。由於,原來位於廣延路101號的院址正在改擴建,暫且搬至洛川中路818號的臨時地點。騎行自行車,只用了10分鐘時間,就找到了藏在小區弄堂裡面的醫院。醫生確定我為「慢性支氣管炎遷延期」。為我開了「舍雷肽酶腸溶片」10片X 3板一盒。囑託我吃上一周後,看看效果如何,再決定下一步吃其它什麼藥。
昨天,我又去醫院複診。下午,2時05分,我剛剛抵達醫院大門外,正在停放自行車時,就聽到門衛大叔,一個勁地大聲吆喝:「請戴好口罩」。進入大門後,還要進入搭設的帳篷,裡面有兩位工作人員,正在做詢問檢查的工作。她們問我,近來是否外出,在得到沒有外出的回答後,還要測量體溫,體溫正常後,再檢查隨身碼。如果,沒有隨身碼,或隨身碼無法正常顯示,那麼,病人就必須憑「社會保障卡」,登記姓名和手機號,方才允許進入室內。
轉過一段走廊,便拐進了掛號付費取藥間。在掛號臺前,接受查詢,問清求診醫生的姓名,再安排治療。問到我時,我一下子說不清,誤說成「陳醫生」,掛號臺的接待人員,告訴我沒有這個姓的醫生,我再翻找名片,這才說出家庭醫生「趙潔慧」的名字,她們才讓我掛號。掛好號後,我拿到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就診的順序號。讓我放到診室門口的一張臺子上,依次排隊,等候叫號。略等片刻,一位身穿黃馬甲的大媽級志願者,就叫到了我的名字。我隨即進入了診室。待一位老年患者診治後,才坐下,接受趙醫生的診療。趙醫生詢問我上次開的藥片,藥效如何,我告訴她,效果一般,不見有什麼大的好轉。她就對我說,那麼,就改開其它藥,再試試看。隨後,趙醫生開出了「複方甲氧那明膠囊」、「羧甲可坦口服溶液」兩種藥。
昨晚,餐後,我除了繼續吃餘下的「舍雷肽酶腸溶片」外,又加上了另外兩種藥。老伴問我感覺如何,我告訴她,沒有這麼快見效的,不可能立竿見影。還要吃上幾天,才能看出藥效究竟如何。我暗地裡,默默地祈禱,希望這些藥吃下去,病情能夠有所好轉,逐漸減輕我的煩惱。
平日,我只是感到喉嚨裡,痰比較多,就不斷地咳清痰,擤鼻涕,企圖減少它們對喉嚨和氣管的襲擾。卻不料,始終不見好轉,乃至,遷延至今,終於釀成了頑疾,這是我無論若何都沒有想到的結果。這正應了「小洞不補,大洞吃苦」的老話。看來,及時就診,抓緊治療,方為上上策。任何的拖延和耽擱,都是對自己和家人的不負責任,不是正確的應對之良方。
以前,我看到一些支氣管發炎的病患,由於沒有認真及時地診治,變成了「老慢支」,遭受了病魔的痛苦折磨,我對他們的遭遇是非常同情的。然而,於今,孰料,自己也成為了「老慢支」,加入這支隊伍了。何時能夠脫帽,也不得而知。
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慢性支氣管炎致病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病毒和細菌的反覆感染,而形成了支氣管的炎症。當氣溫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痙攣缺血、防禦功能下降時,特別容易致病。煙霧粉塵、大氣汙染等慢性刺激也可發病。吸菸使支氣管痙攣、黏膜變異、纖毛運動降低、黏液分泌增多,更容易感染,過敏因素也有一定的關係。
現在,我已經被醫生戴上了「老慢支」的帽子,成為「老慢支」病人了。但是,我卻沒有十分嚴重的咳嗽和咳痰現象,只是痰略多一些。就是如許的毛病,卻沒有良醫妙藥,能夠徹底治癒之。看來,我只能帶病生存了,失望之中,究竟還有什麼好的辦法呢?
2020年12月9日凌晨
鳴謝:朱成墜先生賜稿、繆迅老師薦稿!
朱成墜先生熱文
➤➤➤➤➤➤➤➤➤➤➤➤➤➤➤➤➤➤➤➤➤➤➤➤➤➤➤➤➤➤➤➤➤➤➤➤➤➤➤➤➤➤➤➤➤➤➤➤➤➤➤➤➤➤➤➤➤➤➤➤➤➤➤➤➤我知道你在看喲~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老慢支(作者:朱成墜)》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