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家:孩子3歲前看不看電視,7歲後注意力差距很明顯

2021-01-21 飯飯媽媽育兒

文丨飯飯媽

著名的神經科學家約翰·梅迪納曾經表示:三歲之前看不看電視,七歲之後孩子的注意力差距非常明顯,孩子在三歲以內,每天多看一小時電視,孩子在7歲前,注意力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就會上升10%的機率。

為什麼會這樣?這是不是杞人憂天?

我們先來看看「看電視」會讓孩子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電視是一種典型的媒體設備,裡面蘊含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它的聲音、圖像轉變速度很快,色彩呈現的刺激性很強。

這對於孩子來說,是具備非常強大的吸引力的,很容易抓住孩子的思維,讓孩子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看。

為什麼孩子面對電視的這種特性之後,會被吸引呢?

因為大腦在接受電視這種高速信息傳輸方式之後,會發生惰性變化,從而沉浸在這種狀態中,簡單地說就是上癮了。

上癮一詞是很好理解的,並且一般讓人們產生上癮狀態的東西,通常並不是什麼好東西,就比如抽菸上癮、上網成癮等等。而電視上癮,自然也不是什麼好事。

孩子看電視上癮之後,將會受到哪些危害?

首先,電視上癮之後,將會剝奪孩子的很多活動時間。

本來孩子的童年就是充滿活力的童年,以前沒有電視的時候,很多孩子整天都在田埂上撒歡,和同齡人們一起做著遊戲,幫助家裡幹活等等。

那時候沒有苦累,只有快樂。但是,現在有了電視之後,孩子們發現,從電視中能夠快速地收穫快樂,並且還能夠隨時切換節目,讓自己獲得更大的快樂。

當獲得這種快樂的時候,自己不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變換環境,不需要打理交際等等,讓自己可以非常便利地獲得快樂。

既然這麼省事兒就能夠快樂,何必出門?何必去費力呢?

這就會導致孩子的肌體無法得到有效的鍛鍊,從而影響孩子的身體活力,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

其次,電視上癮之後,孩子經常會以一種固定的姿勢保持較長的時間,這對孩子的身體也是很不好的。

因為孩子的身體長期保持一種姿勢,將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內循環,影響孩子的部位健康程度等等,從而導致孩子的家健康狀況下降。

最後,就是電視上癮之後,將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

電視讓孩子的大腦變得倦怠,不願意再去深度處理信息,只願意淺顯地接受一些類似於電視中所發出的強刺激性信息。

而這種情況的外向表現,就是孩子的專注力變得很差。

專注力變差,對孩子的影響簡直可以說是毀滅性的。

不要覺得我是在危言聳聽,專注力差的孩子,會變得讓家長崩潰。

我們知道,孩子在年齡很小的時候,家長會覺得孩子非常的聰明,學習某種事物的時候,能夠學習得很快。

很多家長在孩子小時候,也都非常的欣慰自己的孩子能夠這麼聰明。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家長會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笨,學習能力變差,變得不聽話,變得不尊重人等等。

是孩子變了嗎?其實並不是,只不過是因為孩子做事不專注了。

孩子不專注的時候,在學習方面就容易間斷,繼而學習效率下降,就會表現得不聰明。

孩子不專注的時候,在接受家長教育的時候,就可能會顧左右而言他,因為孩子無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哪怕孩子再願意接受家長的教誨,也會因為自身的專注力不足,而無法做到認真聽,那麼家長就會覺得孩子不聽話。

而平時孩子和家長、朋友、長輩等交流的時候,也可能會因為自身的專注力不強,而在交流的過程中逐漸地變得東張西望,看起來非常的不尊重人。

但其實,孩子不是不尊重,而是沒辦法做到尊重,因為孩子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就會造成一種散漫的假象。

既然看電視危害這麼嚴重,那麼是不是不讓孩子看電視,就可以了呢?

當然不是。

任何事物,都是需要一個「恰到好處」的。電視也是這樣,要是運用得當,那麼電視對孩子的意義也會變得非常積極。

之所以電視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是因為看電視時間太久了,所以,良好地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就成為了改變電視危害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一般來說,兩歲以下的孩子,不建議看電視,或者少看,少看的時間限制一般為10-15分鐘。而還孩子到了幼年期以後,大概每天能夠看半個小時電視了。

掌握適當的看電視時間,將會讓孩子既能夠獲得一些傳媒中有用的信息,又能夠避免電視上癮的出現,對孩子的發展還是比較有利的。

那麼父母該如何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電視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帶孩子出去運動。帶孩子出門玩,既能幫助孩子鍛鍊身體,又能開闊孩子的眼界,同時還能避免讓孩子沉迷電視。

而且外面的花花草草,綠色的植物,孩子多看,對孩子視力也會有所幫助。

所以,如果孩子想看電視,家長不妨帶著孩子出去玩,比起看電視,相信孩子也更願意接受。

陪伴孩子,轉移孩子注意力。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很少玩手機,看電視,那麼孩子自然也不會喜歡看電子產品。

所以,如果孩子想玩手機看電視的時候,父母不妨陪伴孩子玩些遊戲,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就會忘記想看電視這件事了,同時還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呢。

推薦遊戲:數黑點、大聲朗讀、大家來找茬、舒爾特方格、連線遊戲、數數遊戲等等。

說到玩遊戲,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神奇專注力訓練遊戲書》,一套4本書,適合3-8歲的孩子玩。

全書有超過400個趣味小遊戲,涵蓋了單詞、數字、色彩的認知,以及圖形連線、找不同闖迷宮等遊戲環節,種類多樣,讓孩子在快樂遊戲中鍛鍊思維能力,防止孩子思維短板,同時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馬上就要放寒假了,送一份這樣的禮物給孩子,讓孩子自覺放棄看電視,自娛自樂玩遊戲,家長就不用天天嘮叨孩子看電視,也不用為怎麼讓孩子少看電視而發愁了,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專注力還能得到強化。

這套書現在活動價,才100元左右,比起外面的專注力培訓課程,簡直太划算了,快動動手指把它帶回家吧。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3歲前看不看電視有什麼影響?神經科學家:7歲後有明顯差異
    說到看不看電視這個問題,其實我更想代指的是電子產品。電子產品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人與人的交流用手機,你想看一些休閒娛樂的影視劇需要電視。而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接觸這個東西,變成了手機迷、平板迷、電視迷等等。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變得安靜就給孩子玩手機。
  • 神經科學家:3歲前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7歲後差距很明顯
    3歲前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7歲後差距很明顯家長們發現,孩子看電視的時候,特別坐得住,呆呆的一動不動,認為這是專注力很好,其實這完全是誤解!電視的聲音、顏色、畫面,切換非常快,大約每秒30幀,能夠牢牢地抓住孩子的視線,讓孩子目不轉睛地看,這就給我們造成專注力好的錯覺。
  • 孩子3歲前,看不看電視有什麼影響?專家:7歲後注意力差距明顯
    那麼,有看得見的問題,就有看不見的問題,更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影響孩子未來的學習能力。孩子3歲前,看不看電視有什麼影響?專家:7歲後注意力差距明顯家長們發現,孩子看電視的時候,特別坐得住,呆呆的一動不動,認為這是專注力很好的表現,其實這完全是家長的誤解。電視的聲音、顏色、畫面,切換的非常快,能夠牢牢地抓住孩子的視線。
  • 腦神經專家:3歲前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差距在7歲開始明顯
    神經科學家約翰·梅迪納指出:3歲以下兒童每天多看1小時電視,他們在7歲前出現注意力問題的可能性就會上升10%。孩子看電視的時候,只是被色彩豐富、不斷變化的屏幕所吸引,一旦回到現實生活中,失去了豐富的變化,孩子就無法產生興趣,專注力自然就會下降。
  • 3歲前「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尤其是7歲後相差很大
    即使每天給孩子看60分鐘的電視,孩子日後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風險將會增加到10%左右。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孩子在3歲前,尤其是2歲以下的寶寶,最好不要接觸電子產品,包括電視、手機、電腦、iPad等等;2歲以上的孩子,接觸視頻類產品也不得超過120分鐘。
  • 好物分享|3歲左右的孩子「看電視」和「不看電視」,差距真不是一星半點
    孩子很3歲以前大腦的發育十分關鍵,這個階段大腦發育要佔整體發育的80%。而3-6歲是孩子性格、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孩子的很多認知都是在這個階段培養起來的。3歲左右的孩子「看電視」和「不看電視」,差距真不是一星半點
  • 「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會有3個明顯差距,家長要重視
    」和「不看電視」的孩子會有哪些差距?從小「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在長期受到電視等電子產品的影響下,會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6歲之後,孩子進入標準化的教學模式中,這些差距會越來越明顯。其中比較明顯的兩點:一是電視光線對孩子眼睛的刺激;另一個就是孩子看電視時屬於被動的吸收電視中的內容,缺少思考、互動等大腦活動,對孩子大腦發育也會產生消極影響。就更不用提,看電視時孩子大多癱著、躺著、長時間靜止不動,直接就影響孩子正常的身體發育。到6歲後,一個班級中早早戴眼鏡、個子偏矮、偏胖、坐姿不端正的孩子,多數都喜歡看電視。
  • 孩子3歲前到底該不該看電視?李玫瑾坦言:看與不看,差別很明顯
    這裡就不得不說一個小故事,上周去同事家做客,一進門就看到她3歲的兒子在看電視,她在廚房忙著做飯,老公在玩手機,看見我來後趕緊讓孩子和我打招呼,但後面吃飯、聊天過程中,孩子眼睛始終緊隨著電視,目不轉睛的觀看。
  • 大約3歲的孩子「看電視」和「不看電視」,差距可以說有天壤之別
    要阻止孩子在12歲之前看電視幾乎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對於3歲左右的孩子來說,過早接觸電視可能會造成身體和視覺傷害在孩子3歲之前,大腦的發育至關重要。在此階段,大腦發育佔整體發育的80%。 3-6歲是兒童性格和良好行為習慣的發展重要時期,而在這個階段可以培養孩子的不少認知。
  • 李玫瑾:「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這3個方面差距很明顯
    這孩子都已經不下樓跟小夥伴們一起玩兒了,回到家就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根據研究顯示,3歲左右的孩子曾有教育專家說過:孩子如果12歲之前不看電視,那麼他將會一生受益。其實,孩子們是否沉迷於電視?如何看電視?這些都取決於家長如何安排。但是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確實是會有差距的。
  • "看電視"與"不看電視"的差距到底有多大?3歲就能看出區別
    ,導致孩子三歲了戒不掉電視癮。而小王家的兒子從小沒有接觸過電視,三歲左右按時吃飯,按時睡覺,似乎沒有電視癮最近兩個孩子一起體檢,結果小玲家孩子視力受損,脾氣也不好,相比之後顯得小王家的兒子非常的懂事,視力好注意力集中等等。
  • 美國兒科學會:3歲前給孩子看電視,不光傷視力,還會影響注意力
    2~4歲兒童每天使用電子產品時間也不宜超過1小時。不光是美國,法國也是此次,不過他們更狠,直接砍掉了所以適合3歲以下孩子看的電視節目。所以家長們心中滿是疑惑,但3歲前給孩子看電視還是有時候傷害的,7歲的時候就多10%的可能會產生注意力障礙的問題。
  • 3歲左右的孩子「看電視」和「不看電視」,長大後的差距不一般
    ,七歲看老」,0-3歲是兒童成長發育的關鍵期。在這段時期內孩子的大腦發育佔了近80%,不僅如此,孩子對社會對世界的很多認知都是在這個時期建立起來的。很多家長會說,孩子在家哭鬧的時候,讓他看會電視看點動畫片就立馬安靜了下來,時間長了,孩子就養成習慣了。說實話,想要做到讓孩子12歲之前都不看電視,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對於3歲左右的孩子來說,過早的接觸電視,對身體和視力都會造成傷害。
  • 從小愛看電視的孩子,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有3大明顯區別
    在這之後的40多年裡,依然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成為「沙發土豆」。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10年裡分析了1800位兒童的情況,發現3歲以下看電視的孩子與6~7歲時的認知能力發展緩慢有聯繫。看電視或許能幫助孩子識字和瞬時記憶,但卻不利於孩子閱讀思考和學習數學。
  • 「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這6個方面的差距,太明顯了
    而從小「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這6個方面的差距,太明顯了,家長可要重視了。「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這6個方面的差距,太明顯了第四:專注力電視擁有這吸引人的畫面和音樂,這些都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在看完電視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會陷入其中走不出來,這也就導致了愛看電視的孩子專注力往往不強。
  • 孩子3歲前應不應該看電視?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或許能解惑
    其實孩子可以看電視,因為電視節目可以拓寬孩子的視野,增長孩子的見識,但是你知道嗎?孩子看電視也是有年齡的?一般孩子3歲的時候就是那個分水嶺。3歲前應不應該看電視?但是如果在可以培養孩子注意力的時候,卻看了電視,反而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
  • 耶魯大學研究發現:「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差距巨大
    自從電子產品出現之後,很多家長發現不管怎麼哄都不聽話的孩子,只要把手機遞過去、電視打開,孩子立刻就安靜了,自此「電視帶娃」成為新型育兒方式。所以總是能看到很多還不到3歲的孩子,趴在沙發上、躺在床上看動畫片,玩手機。
  • 孩子3歲左右時「看電視」和「不看電視」,差距真不是一點點
    這樣的教育方式肯定是不對的,如果什麼事情都放任孩子不管,那麼孩子長大後也一定不會有什麼好的成就。國外著名的教育家馬丁·落森說:如果能讓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那麼他們終生都將獲益。其實在現在這個時代,想讓孩子12歲之前都不看電視,那肯定是不現實的,但是我們可以把這個時間縮短,可能我們做不到不讓12歲的孩子看電視,但是我們可以在孩子3歲左右的時候,去控制孩子接觸電視對孩子帶來的危害。
  • 耶魯大學研究發現:「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差距巨大
    自從電子產品出現之後,很多家長發現不管怎麼哄都不聽話的孩子,只要把手機遞過去、電視打開,孩子立刻就安靜了,自此「電視帶娃」成為新型育兒方式。所以總是能看到很多還不到3歲的孩子,趴在沙發上、躺在床上看動畫片,玩手機。甚至有的孩子還沒到1歲,就已經知道抓電視、手機玩了。
  • 孩子三歲前看沒看過電視,等到上了小學差別明顯,老師一看便知
    導讀:孩子三歲前看沒看過電視,等到上了小學差別明顯,老師一看便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三歲前看沒看過電視,等到上了小學差別明顯,老師一看便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