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糯米粿怎麼做最好吃?簡單幾步告訴你,春節做給家人吃

2020-12-19 焙趣

糯米粿是潮汕地區的一種傳統粿類小吃。

以前逢年過節是各家各戶必備的粿品,是潮汕人最喜歡的小吃,是粿品類的佼佼者。

潮汕民間傳統做法是粳米粉蒸熟後衝開水做成粿皮,把粿皮搓成長條,捏一小塊,壓成圓薄皮,包上餡,然後用粿印印出。現在用麵皮做成的糯米粿是一種創新做法,代替傳統的米皮,這樣做成的糯米粿既方便,外觀好看又好吃,是小吃中的佳品。

今天小貝就給大家分享下潮汕糯米粿的做法。(我不是正宗潮汕人,本著分享的理念,不喜歡的請嘴下留情,給後代積點德)

【潮汕糯米粿怎麼做最好吃?簡單幾步告訴你,春節做給家人吃】

【食材準備】

糯米粉 200克

紅薯 200克

肉碎 100克

雞蛋 3個

胡蘿蔔絲 適量

水白菜 1個

蒜苗 1根

【開始製作】

1.準備好紅薯,去皮切片。

2.蒸熟搗碎加入糯米粉,加適量開水

3.揉成光滑的麵團,靜置一邊。

4.備餡料,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口味調配。

5.取一份40克的劑子,揉成圓形,捏成圓窩窩,包入餡料。對摺後掐花邊。

6.油鍋起泡,放入糯米粿。中小火炸至金黃。

7.因為餡料是熟的,只要把外皮炸透就可以了。

8.香噴噴,好吃看得見。哈哈(ω)hiahiahia

結語:

首先感謝您的閱讀,我是焙趣烘焙的小貝,一個熱愛烘焙、熱愛音樂、熱愛攝影的90後自由職業者,目前經營一家法式烘焙店,分享給大家本人八年烘焙生涯中那些經過改良或者獨創的烘焙配方,總結出詳細的製作要點,這是我不變的初衷!如果您看完本文後對您有幫助或者覺得很喜歡,可以點擊紅色+號關注「焙趣烘焙」,我會每天為您帶來更多烘焙配方與獨到見解。如您有不同的意見和好的建議,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和我互動,小貝感謝大家百忙之中閱讀本文!

相關焦點

  • 潮汕美食之紅桃粿 怎麼做?
    紅桃粿又名紅曲桃,是廣東潮汕著名的小吃,取桃果造型而得名,桃果象徵長壽,故制桃粿正反映祈福祈壽的願望,紅桃粿、酵粿做完後,要放在祖宗靈位前祭拜,紅桃粿屬於精品主食,主要食材是大米、白面、糯米,口味是香,工藝是蒸。
  • 潮汕粿品探訪 | 鼠殼粿,老鼠殼做的粿?!
    今天,接上期《潮汕到底有多少種粿》的後續,將單獨開一篇介紹潮汕粿品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鼠殼粿!聽到鼠殼粿這個名字的時候你會不會有點毛骨悚然?用老鼠殼做出來嗎?會不會有毒啊?能不能吃啊?吃了會不會掛掉?(一個吃貨的心理獨白:能不能吃?好不好吃?吃了會怎樣?算了吃了再說吧!)
  • 潮汕人民:「粿」真好吃!
    為了感謝「阿婆」對未成年孩子的保護,家中的媽媽會遵照習俗做些紅桃粿、石榴粿、三角油粿等供品。▲炸三角油粿。金黃的粿皮由番薯加糯米粉製成,炸過之後透出番薯的甘香,金黃酥脆。臘月廿四這天,也是許多潮汕孩子期待著的一天。按照習俗,這天要做烙粿來送「灶神」。
  • 「粿」然愛你!潮汕人民到底有多愛做粿!
    在家時,父母說今天吃粿,我們會抱怨怎麼又吃;在外時,我們又時常想念那一口美味的粿。也許,這就是家鄉帶給我們的味道。潮汕粿製品品類繁多,美味可口,每一種味道融入四季,走進千家萬戶。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潮汕有哪些「粿」。鼠殼粿潮汕春節時令粿品,大概就是歷史最久的潮汕小吃。
  • 論「粿」我只服潮汕的!地道的潮汕風味,本地人都在吃的正宗糕點!
    粿,是用秫米、粳米磨成粉後製作成的糕類食品,多指閩南地區的地方小吃,不同區域有不同的叫法,像粄、 、 ,其實都是一種東西。但若要說哪裡的粿最出名,那必須是潮汕的!
  • 潮汕粿肉,食材和做法告訴你,外酥裡鮮,出鍋孩子一頓吃20個
    ,潮汕粿肉,食材和做法告訴你,外酥裡鮮,出鍋孩子一頓吃20個。粿肉由於粿肉是我家人都比較喜歡的美食,所以我家隔三差五做一回,一次做50個,一頓全能吃完,孩子自己就能吃20個,做好的粿肉外面口感非常的酥脆,裡面的餡料營養又美味,一口咬下去酥香又解饞
  • 潮汕人過年,不吃這種「粿」,年不完整!和蛋一起煎,太好吃了!
    說起潮汕,標籤之一就是拜神(當地叫拜老爺)。而供奉神明,除了「三牲」(雞、豬、魚),粿品就是最重要的供品了。逢年過節,潮汕婦女都會做不同的粿品來拜老爺。春節的代表性粿品,有兩種,甜粿和鼠殼粿。今天,我們來了解甜粿。蔡瀾說:食在廣州,味在潮汕。
  • 潮汕人春節元宵必吃這種「粿」,吃它不上火,還對腸胃好!
    都知道潮汕人會吃懂吃,飲食精緻,潮汕人一直遵循不時不吃的飲食理念。時節吃時,春節到元宵節前後是吃鼠殼(鼠曲)的最佳時節,有去瘀,調和胃氣作用。有了它,不再擔心大吃大喝帶來的心裡負擔。鼠麴草到鼠殼粿的變身,可不是那麼快手的活兒,之於阿嬤(奶奶的潮汕叫法),做粿不僅是任務,更讓她動力滿滿的是「孩子們愛吃」,之於我們,小時候是趣事,長大後是童年的美好回憶。想起和阿嬤一起做粿炊粿吃粿的童年,猶如吃鼠殼粿,清香撲鼻,唇齒留香,舌尖軟糯嚼勁、鹹甜交替,經喉嚨輕滑到胃裡,溫熱滿足。
  • 論做粿的厲害,潮汕一出手,就是降維打擊!
    如果你去潮汕遊玩,卻沒有品嘗過粿,那你的潮汕之行是不完整的。不過這裡說的粿,並不是潮汕的粿條(類似河粉)、粿汁等一類主食,而是用米、薯粉等為主料,加入各類配料以不同方式製成的應時小吃(糕點)。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下這些連潮汕人自己都數不清的各類粿品。
  • 食在粿香,味在潮汕
    元宵節要做甜粿、酵粿(發粿)、菜頭粿,即「三籠齊」,取其甜、發、有彩頭之意;清明節做樸籽粿,用陶模蒸製成樸籽粿,有梅花型及桃型兩種;端午節做梔粿;中元節要做「碗糕粿」(即笑粿)、「胺仔粿」;春節做 「鼠曲粿」「小米粿」「甜粿」「油粿」「紅桃粿」等;如送灶日的紅曲粿……粿品用於祭祀,往往寄託著人們的一些美好願望,給予好的意頭。
  • 南澳人最愛吃 「粿」,這12種 「粿」 你吃過幾種?
    做粿 這項技能 存在已有500年 在南澳 除最常見的一種叫「面粿」 ▼ 1、鼠曲粿 潮汕春節時令粿品 大概就是歷史最久的潮汕小吃
  • 一個「粿」字貫穿潮汕美食,快來看看你都認識哪些潮汕粿品吧
    潮汕祖先從中原一直南遷到粵東,北方祭祖的習俗是用麵食當果品,但南方不產麥子只能用大米來做,這就是「粿」的來歷。 桃果象徵長壽,製作紅桃粿則反映了潮人祈福祈壽的願望。 用大米作原料,加紅米曲做成紅皮,包上糯米香(攀)飯,餡料有香菇、蝦米、花生、豬肉等,再用雕刻花紋的木質桃形印模印製,吃前略微用油煎香。
  • 潮汕最好吃的6種美食,做法簡單又可口,可謂是舌尖上的美食
    潮汕最好吃的6種美食,做法簡單又可口,可謂是舌尖上的美食。首先,落湯錢,落湯錢也叫"膠羅錢"、"軟果",是用糯米做的。因其味甘、性溫,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健胃的作用。糯米吃起來又甜又粘又滑。它經常被用來做風味小吃。它既藥用又好吃。所以潮汕人特別喜歡吃糯米。第二道佳餚叫無米粿。
  • 潮汕美食之油粿 怎麼做?
    「粿」是一種地道的潮汕特色小吃, 潮汕人對於凡是用米粉、麵粉、薯粉等經過加工製成的食品,都稱「粿」。粿的品種很多,有紅粿、油粿、酵粿、甜粿等,也有應節的鼠殼粿、石榴粿、人仔粿、粟穗粿等,還有早夜茶點上的各種菜粿。在潮汕,逢年過節祭神,粿是必不可少的祭品。
  • 除了上熱搜的白糖粿,還有哪些好吃的糯米食物
    最近真的是各種美食輪番上熱搜,那麼問題來了,看似簡單的白糖粿,你成功了嗎?(裹上芝麻糖的白糖粿,更香甜呢!)糯米做成的食物真的是讓人慾罷不能,獨特的香氣,軟糯的口感,無論是鹹口還是甜口,仿佛沒有不能搭配的,怎麼做都好吃。除了白糖粿,還有什麼好吃的糯米食品呢。
  • 假如你身在潮汕,這樣做才能假裝很懂吃!
    6、最重要的一點(誤):餐廳服務員端上一盆熱水不是讓你洗手而是讓你洗餐具,完成這一步,服務員會對你刮目相看。7、好了,一起去吃吧!01潮汕小食 / 潮汕人的一天吃這些 /粿條 除了米飯和粥,粿(guǒ)條應該是潮汕人最常吃的主食了,從早餐到夜宵都少不了它。在潮汕,米磨粉做成的食品統稱為粿。
  • 潮汕鼠殼粿
    潮汕地處中國東南一隅,北回歸線橫貫其中,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夏長冬短,日照充足,氣候溫和,即使到了嚴冬,田野間依然蔓延著無邊無際的綠意。  在潮汕,每逢農曆新年,各家各戶都會做鼠殼粿。鼠殼粿,既是祭祀供品,又是潮汕特色小食,是人神共饗的美食。名稱裡雖有鼠,卻與鼠全無關係,而是由鄉間野草「鼠殼草」加入作皮製成。
  • 潮汕巧媳婦做出的無米之炊,它的名字叫「無米粿」,你吃過嗎?
    在廣東潮汕地區有著數不勝數的小吃和美食,那今天小妖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來著潮汕地區非常好吃的特色小吃。今天小妖要和大家的分享的美食就是潮汕的「無米粿」,這是一種不用米做出來的特色美食,所以就被叫為「無米粿」,它是潮汕地區傳統特色小吃,無米粿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它的皮是用番薯粉做的,比如馬鈴薯、芋頭或竹筍切成小粒,加沙茶等炒熟,或者是用綠豆做餡。
  • 鼠年吃鼠粿,潮汕的這種帶有「鼠」字的粿類小吃,你吃過嗎?
    熱愛美食又愛分享的圓圓又跟大家見面了,上一期圓圓跟大家分享了潮汕最有名的紅桃粿,勾起了眾多潮汕小夥伴的回憶。今天這一期呢,圓圓繼續跟大家分享潮汕有名的粿。在潮汕,與紅桃粿齊名的還有鼠曲粿。鼠曲粿在潮汕地區也是非常有名氣的,這或許與它在潮汕小吃的歷史中有過漫長的經歷有關,而且圓圓覺得它也是最具有潮汕風味的一種粿類。
  • 舌尖上的潮汕美食,「膠己人」教你做出美味又正宗的「粿」!
    中國小吃千千萬,一天一道不重樣,說到小吃,今碗君心中排行第一的就是潮汕特色小吃了!眾所周知潮汕人不僅經商能力超級強,在美食領域也是一級棒!本君最愛吃的就是潮汕的粿了,一個小小的「粿」,能做出各自花樣。不過自打疫情以來,本君就再也沒吃過了,已經饞哭了,忍無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