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民辦幼兒園「頂風」違規收費,看記者調查

2020-12-16 生活晨報大同

當前正是各地幼兒園秋季招生報名如火如荼之時,但近來部分未返校民辦幼兒園退費難問題卻讓家長「鬧心」。此前教育部已對疫情防控期間相關問題作出要求,但仍有部分民辦幼兒園存在違規收費、不依規退費問題。

相關幼兒園「退費難」問題根源何在?糾紛背後有哪些風險?如何促成家、校、社會多方共贏?新華社記者展開調查。

[聚焦糾紛]仍有民辦幼兒園「頂風」違規收費

「幼兒園班級,退還本學期保教費的60%……」北京市新英才學校近日發出的退費通知內容引發部分家長不滿。「上學期我們就預交了下年保教費11萬元。這學期孩子一天學沒上,幼兒園卻要收取40%。」學生家長王女士說,家長在本學期開學前就提出了退園,按照合同約定應100%退費。另一位家長張女士說,她於今年3月預繳了16.8萬元保教費,提交退費申請後至今未收到退款。

校方表示,疫情期間學校仍有維護運營、後勤服務等開支,因此不能全數退費。

此外,張女士告訴記者,學校還以運營保健室、設備折舊、保險費用等名義向學生收取「雜費」每人4000元。「孩子都沒到園,費用從哪來?」經粗略計算,相關費用金額達數百萬元。

校方還建議家長不要申請退回預交保教費,否則下學期將無法享受相關優惠。

記者了解到,不僅在北京,成都、合肥、呼和浩特等地也存在民辦幼兒園特別是民辦非普惠園退費難問題。有幼兒園僅退還本學期學費的50%至60%;還有的不予退費,直接充作下學期學費;另有部分則口頭承諾退費,實際以疫情期間尚未辦公、帳上沒錢等理由反覆推遲退費時間。

此前,教育部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曾發布預警,強調未開學或未開課不得提前收取學費(保教費),未住宿不得提前收取住宿費。已按學年收取的住宿費,應根據實際住宿情況合理確定退費辦法。學校不得借疫情防控名義擅自增設收費項目、擴大收費範圍、提高收費標準,違規亂收費。

[透視原因]民辦園「退費難」的多重因素

記者梳理發現,除教育部要求外,北京、天津、山西等多地教育部門對退費相關問題進行了規範。專家認為,「退費難」問題有其深層原因。

首先,被主管部門明令禁止的民辦幼兒園預收費「痼疾」仍存在,增加了退費風險。「雖然教育部門規定保教費不得跨學年或學期預收,但多數私立幼兒園仍實行學費預繳制、預收入園押金(即名額費)等方式來穩定生源,加快資金回籠。」一位民辦幼兒園園長向記者透露。

另外,疫情期間,家長與園方常圍繞「上網課到底算不算孩子上了課」發生爭議。有部分園方以給孩子「上了網課」為由,不予全額退款。

記者還發現,「經營難」加劇了民辦幼兒園「退費難」。

據了解,此次疫情中,民辦幼兒園特別是民辦非普惠園的生源受影響較大。一些地方復學後,不少家長因安全、經濟等原因退園,導致招生情況普遍不理想。

記者在成都市天府新區、成都市高新區發布的2020年幼兒園小班招生空餘學位名單上看到,最多的空缺學位數達130多個。往年需要提前一兩年「佔位」的幾所熱門民辦園,今年普遍空缺二三十個名額。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原副會長、學前教育專家楊志彬告訴記者,民辦幼兒園特別是民辦非普惠園當前經營困難問題十分突出。

成都一名辦園者王女士稱,據當地標準,民辦普惠園能享受政府給予的更多相關補助,不少因此解了燃眉之急。但民辦非普惠園能享受的補助則非常有限,她開辦的一家此類園雖然能享受減免5個月社會保險單位繳費等優惠,但仍難維持經營。「咬牙撐到9月,如能正常開園,就還有生機。」多名幼兒園舉辦者表示,但若疫情導致秋季開園招生情況不佳,機構萎縮甚至倒閉恐在所難免。「現在手裡多一分錢就多一分希望。」

[尋求共贏]切實維護家長權益支持民辦園渡過難關

多名專家表示,民辦幼兒園直接關係到我國幼兒就學率高低。據教育部數據,當前民辦幼兒園幼兒在園人數超過2600萬人。「民辦學前教育承擔著全國55%在園兒童教育和培養的任務,這其中一大半又是民辦非普惠園。」楊志彬表示,如果民辦幼兒園特別是民辦非普惠園因階段性經營困難大量關停,將可能直接損害適齡兒童就學的重要權利。「應設法幫助民辦園渡過難關,避免給家長和社會造成更大損失。」

對於維護家長合法權益,北京朝陽區律師協會副會長、律師萬欣認為,園方應根據主管部門規定將預收取的保育、教育、夥食費、雜費等相關費用退還至學生的監護人。「園方困難應合理考慮,但不能違法轉嫁給家長,這是尋求共贏的基礎。」

對於家校之間的法律糾紛,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法官鄧青菁認為,網課等靈活方式授課確實提供了教育服務,園方亦可據此與家長再行約定收取適當費用,但不應認為是履行了原合同。山西省教育廳等多部門明確規定,「學校通過在線教育、疫情結束後補課等方式完成教育教學計劃,可不退學費」這一規定「不含幼兒園」。

對於部分民辦幼兒園經營難,楊志彬建議對相關民辦園的補貼應更多傾向以學位數、教師數等為依據實施。

成都市錦江區小天使幼兒教育集團董事長馮流英等人建議,疫情期間有關部門應加大對民辦非普惠園的金融支持,拓寬相關機構貸款路徑。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切實維護學員家長合法權利的同時,政府應考慮為相關幼兒園提供更具長期幫扶效應的措施,這樣更有助於維護社會教育資源的系統性穩定。

新華社記者趙琬微吳曉穎

相關焦點

  • 部分民辦幼兒園為何「退費難」?
    當前正是各地幼兒園秋季招生報名如火如荼之時,但近來部分未返校民辦幼兒園退費難問題卻讓家長「鬧心」。民辦園「頂風」違規收費「幼兒園班級,退還本學期保教費的60%……」北京市新英才學校近日發出的退費通知內容引發部分家長不滿。「上學期我們就預交了下年保教費11萬元。這學期孩子一天學沒上,幼兒園卻要收取40%。」
  • 西安擬規範民辦幼兒園收費 標準過高等情況將被調查
    每經實習記者 任鋼 每經記者 張靜 每經實習編輯 任芷霓正因為明白家長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所以,民辦幼兒園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為家長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然而,有些家長雖然選擇了民辦教育,交費高了卻又「肉痛」。
  • 暗著多收、明著少退、拖著不給……部分民辦幼兒園為何「退費難」
    當前正是各地幼兒園秋季招生報名如火如荼之時,但近來部分未返校民辦幼兒園退費難問題卻讓家長「鬧心」。此前教育部已對疫情防控期間相關問題作出要求,但仍有部分民辦幼兒園存在違規收費、不依規退費問題。相關幼兒園「退費難」問題根源何在?糾紛背後有哪些風險?如何促成家、校、社會多方共贏?新華社記者展開調查。
  • 暗著多收、明著少退、拖著不給...部分民辦幼兒園為何「退費難」?
    當前正是各地幼兒園秋季招生報名如火如荼之時,但近來部分未返校民辦幼兒園退費難問題卻讓家長「鬧心」。此前教育部已對疫情防控期間相關問題作出要求,但仍有部分民辦幼兒園存在違規收費、不依規退費問題。相關幼兒園「退費難」問題根源何在?糾紛背後有哪些風險?如何促成家、校、社會多方共贏?記者展開調查。聚焦糾紛 仍有民辦幼兒園「頂風」違規收費「幼兒園班級,退還本學期保教費的60%……」北京市新英才學校近日發出的退費通知內容引發部分家長不滿。「上學期我們就預繳了下年保教費11萬元。
  • 伊頓幼兒園違規收費相關部門介入調查
    當前位置:首頁 >> 黨報熱線 2013.08.28 星期三 換門禁讓家長埋單引關注 伊頓幼兒園違規收費相關部門介入調查
  • 12月起 西安民辦幼兒園收費過高可啟動成本調查
    對民辦幼兒園收費究竟能不能啟動成本調查?如何啟動成本調查?10月20日,西安市物價局、西安市教育局聯合出臺《西安市規範民辦幼兒園收費管理實施辦法》,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華商報連續追蹤報導 市物價局回應將儘快出臺文件  9月初,華商報記者根據熱線投訴,以家長身份,分別聯繫未央區物價局、灞橋區物價局、雁塔區物價局了解如何開展民辦幼兒園成本調查。
  • 西安民辦幼兒園收費合理嗎?啟動成本調查太難
    記者體驗分別諮詢了未央、灞橋、雁塔三個區物價局,答覆不一評論:「一條規定,三種解釋」的背後是什麼根據規定,價格主管部門可對民辦幼兒園保教費進行成本調查但如何啟動成本調查,記者諮詢三個區的物價局,答覆不一每到開學季,民辦幼兒園收費都是投訴熱點話題。
  • —記者調查:我省民辦教育收費已放開 價格由市場調節
    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學校和教育部門:學校屬民辦性質收費合規  培養費支付老師工資    「 培養費,是培養學生需要的費用,是老師工資的主要來源。」1月11日,嘉祥縣曾子中英文學校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接受記者採訪時解釋稱,學校是民辦公助性質的學校,國家只扶持一部分資金,老師的工資主要靠收取學生的培養費來支付。
  • 民辦幼兒園收費標準過高 物價部門可啟動成本調查
    民辦幼兒園制定調整收費標準在本行政管轄區域內過高,調整收費標準幅度過大、增長過快的,物價部門可啟動成本調查。這是華商報記者從西安市物價局、市教育局制定了《西安市規範民辦幼兒園收費管理實施辦法》中了解到的內容。
  • 天津出臺民辦幼兒園收費標準
    昨天,記者分別對本市多家民辦幼兒園進行了暗訪調查,發現大部分幼兒園收費都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五家民辦園收費變化不大  昨天上午,記者首先以家長的身份聯繫到位於南開區的華英星辰幼兒園,一名女老師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幼兒園收費標準是每位學生保育費1200元,餐費一天為18元,不會再收取其他的費用。
  • 部分中小學教師校外有償補課調查:為何「頂風」補?
    每小時250元、每小時202.5元、每小時198元、每小時160元……這是廣東省東莞市4家校外培訓機構在職中小學教師一對一補課收費標準。在職教師及其所在學校名氣越大,收費越高。近日,記者在東莞市隨機調查了4家校外培訓機構,均發現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現象。
  • 成都幼兒園一年收費相差4萬 民辦園收費無限定
    而縣一級幼兒園一年的花費更低,「2000多塊就能搞定」。不過據記者了解,許多市辦幼兒園都對家長收取了一定額度的建園費,一般在1000~6000元不等。   金蘋果國際雙語幼兒園 一年41420元  而民辦幼兒園收費就高得多了。金蘋果、媽咪家是成都市比較出名的兩家「貴族幼兒園」。
  • 12月1日起西安將嚴格規範民辦幼兒園收費
    (原標題:民辦幼兒園收費標準過高調整幅度過快物價部門可啟動成本調查)西安新聞網訊(記者 梁璠)民辦幼兒園制定調整收費標準在本行政管轄區域內過高、調整收費標準幅度過大、增長過快的,物價部門可啟動成本調查。
  • 記者江城實地調查發:幼兒園收費3大問題突出
    對家長來說,孩子在幼兒園裡的生活總是那麼神秘(記者劉蔚丹 攝)收費項目和標準須公示,幼兒園收費統一為保教費、住宿費,嚴禁開辦實驗班、特色班等,代收代管費用要本著「家長自願」原則,更不得向家長收取贊助費武漢市現在的幼兒園收費情況如何,是否符合新規?昨日,記者調查武漢市6所幼兒園收費情況發現,收費不公示、辦興趣班收費和隨意增設收費項目成為家長們反映最多的問題。
  • 部分民辦幼兒園暑期仍上課 孩子請假也要付佔位費
    但對許多家有幼兒的家長們來說,想要讓孩子休學一兩個月,還得向幼兒園多交一筆幾百元到數千元不等的「佔位費」,才能保證假期結束後孩子還能繼續入學。半月談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他的孩子在一家民辦幼兒園上學,暑假幼兒園雖然正常上課,但是老師減少,孩子們混齡混班,沒有課程安排,主要是託管照看。「考慮到這樣意義不大,天氣炎熱接送也不方便,我準備讓孩子休息2個月,可幼兒園要收取每位小朋友每月400多元的費用。」他告訴半月談記者,老師說只要孩子還想在這裡繼續上學,即使沒來上課也必須交錢,不然就可能學位不保,還說「並非只有它們一家這麼收費」。
  • 成都幼兒園收費調查 一年收費相差4萬
    社會上反響較為強烈的幼兒園高收費問題已引起教育部關注,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25日表示目前正在積極協調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等相關部門,準備出臺幼兒園收費標準的暫行辦法。  辦園主體不同  一年收費相差4萬多  成都共有幼兒園1000餘家,其中以民辦幼兒園為主。
  • 武漢部分幼兒園收費名堂多 年齡不滿3歲要收費
    春節前,國家發改委、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嚴禁幼兒園亂收費。  春節長假後,武漢幼兒園陸續開學。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家幼兒園,調查發現一些收費亂象依然存在,差齡費、定位費、書本費等已成行業潛規則。
  • 酒泉市肅州區民辦幼兒園違規調價被責令備案
    原標題:酒泉市肅州區民辦幼兒園違規調價被責令備案 日前,記者從肅州區價格監管部門了解到,根據群眾反映,近期肅州區物價檢查所對轄區民營的華夏愛嬰幼兒園和旺苗幼兒園收費情況進行了檢查。
  • 石家莊一無資質幼兒園違規收費 家長舉報遭威脅
    本網記者 攝長城網石家莊訊(本網記者)「我們孩子上的幼兒園通知讓交280元的取暖費,後來我在網上查了下相關規定,取暖費並不在幼兒園收費項目之內,這是不是屬於亂收費呢?」近日,多位美家優寶主語城幼兒園幼兒家長稱該園違規收取取暖費。
  • 民辦幼兒園退費難 家長怎成「冤大頭」?
    ,但近來部分未返校民辦幼兒園退費難問題卻讓家長「鬧心」。此前教育部已對疫情防控期間相關問題作出要求,但仍有部分民辦幼兒園存在違規收費、不依規退費問題。(7月5日 新華網)疫情期間,民辦幼兒園的苦楚是可以理解的。在按人頭計、生源算的經營模式下,疫情讓很多民辦幼兒園收入慘澹,即便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有的家庭出於孩子的健康安全面臨風險的考慮,也選擇了不入園。孩子不入園,意味著幼兒園的收益將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