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外追稅全球埋單 內地金融機構未做準備

2020-12-25 第一財經

美國人可能未曾料到,自己會成為全球金融行業最不受歡迎的客戶群。

今年7月,滙豐銀行決定停止在美國之外向美國居民提供私人銀行服務,其顧問團隊將協助受影響的客戶進行有關轉移作業。而這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事情緣於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10年3月28日籤署的《海外帳戶納稅法案》(FATCA),為防止美國人濫用離岸地避稅,法案將對拒絕披露海外帳戶的持有美國人士身份的外國實體徵收30%的預扣稅。隨著法案正式生效日期(2013年1月1日)的逼近,美國國稅局(IRS)將於聖誕節前後公布更多細節。

「一些歐美金融機構已經在全球層面建立起特別工作組來做準備。」12月19日,畢馬威(香港)稅務合伙人王尹巧儀告訴記者,其接觸到的中國金融機構則大多尚未開始準備。

根據FATCA對外國金融機構的定義,受影響的遠不止大型投資銀行的私人銀行或財富管理業務。王尹巧儀指出,銀行、證券經紀商、保險公司、基金(包括對衝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等)及一些另類投資實體都將受到影響。

全球「協力」為美國創收

如果說量化寬鬆是偷偷讓全世界為美國經濟復甦做貢獻,那麼FATCA可以說是「明搶」。

金融危機後,瑞士銀行(UBS)成為首個「落難」的金融機構,在繳納7.8億美元罰金後,瑞銀又被迫向美國國稅局提供4450個帳戶資料。做出讓步的不僅是瑞銀這個商業機構,在美國的強壓下,瑞士政府也不得不在保密法上做出讓步,承諾瑞士將接受國際透明度的標準,今後將通過雙邊條約向各國提供稅務調查協助。

最近被盯上的是瑞士信貸,11月份,美國國稅局再次戰勝瑞士保密制度,讓瑞信交出涉嫌逃避美國稅務的客戶名單。

「對FATCA定義下的外國金融機構(FFI)來說,法案將使其合規成本顯著升高。」王尹巧儀指出,「FATCA對外國金融機構主要有兩方面的要求,一個是識別客戶身份;另一方面是定期向美國國稅局報告。」為滿足這些要求,金融機構需要對客戶做更多盡職調查,並跟蹤單個客戶的交易或身份變更情況。

「香港金融管理局也需要與美國國稅局籤訂外國金融協議。」王尹巧儀表示,根據法案規定,對於外國政府、國際組織、外國央行等被認定為逃稅風險較低的機構可以豁免,而香港金管局雖然一直承擔了央行的職責,但並不是真正的央行。

今年9月,香港金管局已經知會全部中央結算系統成員,留意FATCA並提早做出相應準備。

對於外國金融機構而言,與美國國稅局籤署外國金融協議,意味著該機構須主動申報美國客戶信息,包含信息及資本利得。若不籤署,將被視為不合作的金融機構。對於不合作的金融機構、個人客戶及法人客戶(不合作帳戶),若有美國來源所得,美國將對其總收入(而不是淨收入或利潤)徵收30%的懲罰性稅收。

政府相互通氣增加稅收

「是否公開資料是客戶的選擇。」 瑞士隆奧銀行亞洲董事總經理葉峰立(Philip Jehle)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FATCA這一懲罰性措施無疑是迫使瑞士的銀行家在喪失客戶和公開資料之間做出痛苦的抉擇。

「客戶如果拒絕公開信息,銀行必須代繳30%的稅款,並且在兩年內終止該帳戶的服務。」王尹巧儀坦言,FATCA最狠的就是可以將不合作機構或個人踢出整個金融市場。

然而對於外國金融機構來說,合作並非易事。

根據FATCA的要求,外國金融機構須識別帳戶總金額在5萬美元以上的客戶是否為美國公民,而私人銀行或是高端理財帳戶的起始金額至少在100萬美元。

「有些客戶可能同時持有美國綠卡和香港永久居民的身份。」王尹巧儀表示,而現在的一些開戶程序只需香港身份證就可以,銀行可能無意中違反FATCA的要求。「有些客戶可能開戶的時候還沒有美國綠卡,過一段時間又拿了綠卡,銀行還需要不斷跟進客戶的身份。」

而一些只做本地業務的券商也未必可以倖免。

王尹巧儀指出,如果券商有對手方是美國國稅局的合作機構,而券商本身不是,那麼其對手方也需要代繳30%懲罰性稅收,並在兩年內終止與其合作。

對於FATCA,美國的金融機構不得不服從,而有趣的是,歐洲政府也未抗議。

「(金融危機後)政府都希望增加收入。」王尹巧儀指出,儘管對於金融機構來說,FATCA是一個只有成本沒有收益的要求,但對政府而言,相互之間可以互換信息,增加稅收收入。

面對「考慮周全」的懲罰性稅收措施,選擇不接受美國客戶顯然不能幫助金融機構避免麻煩。王尹巧儀認為,金融機構只能選擇接受現實,並相應升級自己的運作方式。

「一些歐美金融機構已經在全球層面建立起特別工作組來做準備。」王尹巧儀表示,其接觸到的中國金融機構則大多尚未開始準備。

「內地金融機構向美國國稅局提供客戶信息可能會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王尹巧儀預計,美國可能對中國政府做出讓步,將中國內地認定為無須申報的低風險地區或者中美雙方能夠達成資料互換。

相關焦點

  • 中國進入高威懾海外追稅時代 銀行高淨值客戶盡調已完成
    普華永道一位稅務諮詢人員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此外,9月將到來的中國第一次金融帳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 (CRS)將更有利於中國政府全面審查本地稅收居民的收入和金融資產狀況,海外資產、收入想要逃避相關稅收將變得越來越困難。」   「隨著中國參與涉外稅務信息交換的增多,中國政府海外追稅的行動已經漸入高潮。」
  • 美國嚴格執行海外資產自主申報,看中國如何應對個稅彙算清繳
    因此,如何避免全球徵稅、如何規避CRS、如何防止海外信息回傳、如何規劃稅務身份以及稅籌身份、稅籌規劃等話題,再一次映入人們眼帘。相比於美國自1970年就開始的稅法立法與布局,2020年才開始的中國個稅彙算清繳比美國晚了50個年頭,但是從美國對於避稅行為的管控嚴格、法律發展、法規完善等地方,也為中國的立法者不斷提供參考。
  • 中國金融機構海外擴張***「內生性」增長
    來自中國主要金融機構的管理人員11日在北京表示,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金融機構「走出去」的步伐不會停止,而實現國際化應主要依靠「內生性」增長。     在此間舉行的國際金融協會春季會員會議上,來自世界各地的上百位政要官員以及金融機構高層管理人員圍繞「中國金融機構的全球擴張」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 金融科技出海香港為何成了內地公司開拓全球業務的跳板?|2019香港...
    隨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深入應用,中國的金融科技快速崛起。畢馬威發布的2018 Fintech 100名單顯示,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企業前10的排名中,中國佔據4席,超過了美國、英國等傳統金融強國。
  • 美國註冊申請的海外公司辦理流程是什麼-萊諾金融
    優勢特徵:   1.靈活的運作模式和貿易及物流中心優勢   2.優良的公司聲譽及建立國際品牌優勢   3.合法規避繁重的公司稅項,亞洲的避稅天堂   4.先進的金融體系、資產國際化和上市融資優勢   5.開放型經濟政策   6.上市融資的機會優勢   7.新加坡移民移居機會優勢
  • 金融機構逐鹿海外支付市場
    談到2014年中國金融「走出去」,就不得不提各大機構逐鹿海外支付市場。目前中國銀聯境外受理網絡已延伸到148個國家和地區,在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了銀聯卡。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境外累計發行銀聯卡超過3300萬張,累計商戶數超過1300萬,累計ATM機超過112萬臺。除了傳統支付機構銀聯外,阿里、騰訊等IT大鱷也通過線上渠道,積極布局海外市場。
  • SWIFT「人民幣追蹤特刊」:全球使用人民幣支付的金融機構增長明顯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9月26日在倫敦發布的最新「人民幣追蹤特刊」顯示,從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全球使用人民幣支付的金融機構增加趨勢明顯。
  • 專訪| 陳德霖:香港金融業發展「背靠內地,面向全球」應長期不變
    經過97年到98年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特區政府深刻體會,如果金融業要發展做大,肯定要注重金融穩定,金融不穩定,如果發生金融危機將沒有條件談發展,所以這幾年香港一直在強化金融穩定。這之後香港股票市場、期貨市場、聯繫匯率都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因此在2007、2008年的歐債危機等全球金融危機面前,香港穩住了陣腳。
  • 21金融研究:全球經濟緊縮下 大行海外業務還好嗎?
    21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胡天姣直到2020年11月,全球經濟形勢仍不明朗,海外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持續蔓延,未見明顯好轉跡象。在全球經濟收縮的大環境下,2020年上半年,上市銀行淨利潤集體下滑,海外業務也受到較大衝擊。
  • 美國政府跨境追稅英國皇室,只因沒籤婚前協議?
    雖然梅根已計劃申請英國公民身份,但獲得家庭籤證後,必須在英國生活五年,才能取得永久居留權,所以她目前屬於居外美國人(即居住在外國的美國人)。  對於居外美國人,美國稅局盯著兩大點,  一是稅收方面,美國是全球徵稅,即使公民長居他國,也需要就全球所得向美國政府納稅,每年4月申報。
  • 21金融研究:全球經濟緊縮下 大行海外業務還好嗎
    銀行海外業務復甦困難  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國際貿易與投資大幅萎縮,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不確定性和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實體經濟低迷與金融風險疊加共振。  中國銀行研究院院長陳衛東表示,綜合銀行半年度報告來看,近期沒有數據顯示銀行海外業務有擴增的趨勢。
  • 金融競爭力排行榜:深圳位列內地第三 全球第九_城市·商業_地產...
    金融競爭力,是衡量一個地區綜合實力的核心指標之一。一個城市能發展為頂尖城市,離不開金融業的高質量發展和創新驅動。近日,《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揭曉,榜單顯示,在副省級及計劃單列城市金融競爭力榜單中,深圳排名第一,綜合得分遙遙領先;在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榜單中,深圳僅次於北京、上海,居第三位,穩居第一梯隊。
  • 德國海外金融牌照_卓志企業
    德國海外金融牌照,卓志企業,卓志是一家具有十多年品牌的國際權威性專業海外商務諮詢機構我們在全球56個地區設立辦事處,提供一站式服務,成為企業在行業發展中的最佳合作夥伴全國免費熱線4001680527,微信13221275666。
  • 國產電影如何走向海外?大佬:英文對白定位全球
    國產電影如何走向海外?以吳徵的七星公司為例,由妮可·基德曼主演的《摩納哥王妃》就是該公司主投,電影在內地上映時完全算作是一部引進片。與外國人打交道多年,吳徵表示,其實在美國做電影,製片方可以分到更多的票房,這一點是內地無法比擬的。「在北美,製片方是直接拿到票房的43%,內地就是25%到28%之間,這還是票房好的大片。」
  • 未央海外遊學計劃——美國矽谷金融科技之旅
    矽谷是全球最發達的網際網路金融中心,也是最新商業模式的聚集地。今年7月,未央網將奔赴矽谷,用一周的時間探尋全球最新的網際網路金融商業模式,去感受正在重構未來金融世界的力量。
  • 海外帳戶「信託」性質不被認可 老虎證券遭紐西蘭金融市場法庭處罰
    海外帳戶「信託」性質不被認可近日,某財經媒體發表的《紐西蘭金融市場法庭對中國網際網路老虎證券處以罰款》一文引起國內廣泛關注,主要內容為老虎證券將客戶資金存入一個未經該國證券交易所授權的離岸帳戶,被紐西蘭金融市場法庭處以10.5萬美元罰款。
  •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 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排行榜名單
    至誠網(www.zhicheng.com)3月15日訊  第25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25)在近期的杜拜「全球金融峰會期間」發布。  這一最新的指數報告研究了全球112個金融中心,並對各大金融中心進行評分和排名,報告顯示,全球十大金融中心依次為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上海、東京、多倫多、蘇黎世、北京、法蘭克福。
  • 中國內地金融競爭力排名:深圳拱衛廣東第一位次
    《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近日出爐,廣東在內地省份金融競爭力排名中位列第一。其中,深圳繼續保持「京滬深」三強鼎立的局面,與廣州、佛山、珠海一道,拱衛廣東總體金融實力。 中國綜合金融實力上,京滬深還是在主要指標中遙遙領先,和香港一道進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十強。
  • ...2020 年年底實行,金融機構不能再為投資者保本;賽百味在美國要...
    海航繼續賣海外資產,這次是歐洲和加拿大的運輸物流業務。據《華爾街日報》,海航正在和美國基礎設施投資公司 I Squared Capital 洽談出售其歐洲和加拿大的運輸和物流業務,估計交易金額超過 10 億歐元(12.1 億美元)。
  • 內地學生升學香港及海外如何選考試?DSE考試全中文考試更適合內地...
    內地學生升學香港及海外如何選考試?DSE考試全中文考試更適合內地學生!值得大家注意的是香港DSE考試,是全球唯一一個能使用中文的國際考試,且在國際上的認可度較高,中文考試更有利於內地學生對題目與作答的精準理解。考試內容越接近內地課程越有利內地學生每一種報考海外院校的考試內容都不相同,如IB考試、SAT和A Level的考試內容都不相同,其中許多課程是國內普教中並未涵蓋到的,對於內地學生來說,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新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