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環境與生活大變樣

2020-10-18 01一線

/01一線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命運的一個關鍵轉折,也是13億中國人民的生活轉變。回眸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我們的國家實現了從解決人民生活溫飽問題到構建和諧社會的轉變。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們國家已經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讓我們耳聞目睹了中國經濟社會的巨大變化,親身體驗了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40年的歷程,是我們國家綜合實力提升最快的時期,也是人民群眾開始得到實惠最多的40年。這些點點滴滴,無不折射出改革開放的巨大成果。從郭沫若發表《科學的春天》的1978年開始,科學觀帶來了時代的變化。40年來,我們閱盡了科學的繁華。2018年,當每個過來人把回憶的焦點定格在改革40年的變化,所有的場景都讓人激動,都讓人難以忘懷。

一、交通的崛起

「要致富,先修路」。修一條鐵路,帶動一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單說199210月全線開工,199691日通車運營的京九鐵路,北起北京,南至深圳,連接香港九龍,跨越9省(市)108個市縣,正線全長2398公裡,輻射人口約2億人,是中國鐵路史上一次建成線路最長的工程項目。京九鐵路充分發揮運輸綜合效益,推動著中部崛起,維護了港澳地區的穩定和繁榮。12年過去了。京九鐵路以其強大的輻射帶動力,使沿線地區經濟結構大變化,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經濟實力迅速增強,人民生活質量得到改善。如今,當旅客乘坐K133次列車,沿著京九鐵路一路南下,直達深圳,連接香港九龍。有人說「路」通財通,一個地方能通上高速公路恐怕離「脫貧」就不遠了,江西的高速公路建設可見一斑。1996年,以昌九高速公路為裡程碑,江西高速公路建設拉開了大發展的序幕。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江西交通建設快馬加鞭,最近5年完成高速公路、農村公路、國省道建設全面提速。一個高速、快捷的立體交通網從江西版圖上脫穎而出。江西交通,成為江西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大的亮點。

1507公裡的高速公路,使江西出省通道全部實現高速化,北有昌九高速分別與武漢、合肥相通;東有梨溫高速將浙江、上海緊密相連;西有昌金高速橫穿全省直達湖南;東南溫沙高速達福州通廈門與臺灣隔海相望;與京九鐵路比翼伸展的贛粵高速已經直抵廣東省界,井岡山高速是由贛粵高速發散的分枝,標誌著江西高速在完成主骨架的同時,開始構築自己的高速公路網絡體系。一個發達的高速公路網與縱橫全省的京九、浙贛、湘贛鐵路大動脈相策應,使江西交通為之一振並真正擔負起了連南接北承東啟西的要道使命。當然,全省農村公路建設也是一年一個新臺階。如今,那一個個點綴在青山綠水間的候車亭,一輛輛穿行在茫茫大山裡的農村班車,組成了新時期江西農村最美麗的一道風景。「公路修到農民家門口、車站建到農民家門口、班車開到農民家門口」成為廣大農村真真切切的現實。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江西已不再是過去的江西,一切希望了解現實並尊重現實與實際的人都將點擊並刷新自己的記憶。

世界近在咫尺,地球成為一個村莊,時空在交通人的追求中不斷拉近,社會與經濟運轉的效率空前提高。

二、城鄉的變遷

南昌,當我們踏上了這座打響了中國革命武裝起義第一槍的英雄城市,我們清晰地聽到了這個中部省會城市脈搏的有力跳動,親身感受到了崛起所蘊藏的一種內在力量。

南昌,這些年來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它源於這座城市新鮮、喧騰的改革聲響,源於這座城市令人目不暇接的種種變化。

昔日印象中由八一廣場、八一紀念館、八一紀念碑、八一公園等交融而成的南昌色彩,如今因了更多的新生事物而變得色彩斑斕。過去的記憶被不斷刷新。

湖中有城、城中有湖的南昌,如今變化最為顯著的是:流光溢彩的勝利路步行街、秀麗寬闊的青山湖畔、門庭若市的沃爾瑪賣場、清新開闊的紅谷灘,以及猶如雨後春筍工業園區,清淤美化的四湖。特別是夜晚的南昌,處處亮起來了,燈花璀璨;處處綠草吐芳,環境宜人。人心思上,人氣興旺,經濟提速,城市變樣,這16個字,可謂當下南昌的生動寫照。人們去過南昌,去過井岡山,無不從中汲取了奮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理想和力量。紅土地一直是人們心中的革命燈塔。

城市在發展,鄉鎮也在改革中變樣。我的家鄉永和在贛江西邊,隔江與吉安市相望。永和鎮,那座千年古鎮今天也沸騰起來了。你看那集市場面:店鋪林立,人潮湧動,真箇一片繁榮景象。昔日古鎮的燦爛輝煌正激勵著家鄉的人們奮發圖強。如今,新公路穿市鎮而過,集鎮裡的街道、店鋪、市政大樓成為了古鎮的驕傲。家鄉可是今非昔比啊! 穿過鄉村公路,眼前映過一座座新建的住房和美麗的村莊。舉目遠眺,近處家鄉的美麗景象盡收眼底。遠處贛江,川流映帶,兩岸青秀;神崗儼山,廖廓徜徉;永和家鄉,園林窈窕。人們在明媚的陽光下生活,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流淌。生活在人們的勞動中大變樣,我的家鄉在通路後充滿著希望!

三、生活的提升

單說成人結婚的三大件,70年代,改革開放剛剛開始,自行車,手錶,和縫紉機是我們父輩成家的條件。那個時候,如果有了這三大件,姑娘出嫁是很有面子的。天津飛鴿自行車,可是當時最有名的自行車哦!到了80年代,改革開放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了,這個也就同時反應到了結婚時的三大件上了:冰箱,彩電,洗衣機。新飛冰箱這個品牌的廣告語經常在電視時播放:新飛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到了90年代,條件更好了,於是三大件也就水漲船高了:電腦,空調和摩託車啦。IBM電腦,就是現在也是最貴的電腦品牌之一啊!進入二十一世紀,你肯定知道現在的三大件是什麼了吧?看好了,不要被嚇壞了哦:房子,車子,和票子,真的是缺一不可!房子,不一定是小別墅,但是一定要有,否則你拿什麼給自己所愛的人一個家呢?

再說人們的衣食住行。據父輩講,過去「過年穿新衣」是一年的期盼。大多數農村孩子一年難添一件新衣,有的還是老大穿了老二穿,縫縫補補再穿三年。如今,城鄉一樣,高檔面料,多款樣式,四季分明。從迷你裙到健美褲,從西服到太空服,從T恤衫到蝙蝠衫,從筒褲到牛仔褲,西褲,休閒裝……中國人也迎來了服飾文化的明媚春天。吃,年紀稍長的人都說,過去只有在逢年過節時才能吃上的雞、鴨、魚、肉等,現在已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今天,「花錢買健康,花錢買長壽」已成為人們的一種消費時尚。伴隨著改革樂章每一個音符的跳動。40年間,人們的住房從土磚瓦房到兩層小樓、乃至今天的高樓林立、花園洋樓,城鄉居民的居所已變得更加寬敞,整潔,舒適與溫馨。有句諺語「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日難!」,反映了過去老百姓生活中的一個老大難的問題。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的飛速發展,這一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變。首先是交通四通八達,道路平穩暢通,城鄉公交事業繁榮,鐵路運輸、航空運輸日益發達。其次是通訊工具的變化。從八十年代的手搖式電話到程控交換電話,從bb機到大哥大,再到品牌繁多、造型別致的可視手機,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正在被無限拉近。藉助科技進步,人們越來越多地享受著溝通的樂趣。

40年的改革開放,成就是偉大的。但是,也要關注人力資源計劃、人們思想道德、誠實守信、實體經濟結構合理規劃、鄉土規劃利用、食品安全、教育醫療、水土資源治理、社會治安等等民生帶來的滑坡。展望未來,我們的國家會更加富強、人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

 

(註:本文由2008年《改革開放三十年,環境與生活大變樣》修改而來)

相關焦點

  • 我與改革開放四十年
    柳河縣孤山子鎮明德小學 孫海英我出生於六十年代末期,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時候剛剛步入少年,改革開放的歷程正好也是我們這一代成長的過程。彈指間,迎來了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光輝慶典。四十年,我們這一代人經歷了我國從農村到城市日新月異發展變化的過程,跟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一步一步走過來,是改革開放的經歷者、參與者、受益者和見證者。如果有人問我對於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感受,我要說:「改革開放四十年,日新月異四大步!」改革開放初期,我還是一名小學生。
  •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感悟總結1500-2000字心得 改革開放40年作文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這四十年,中華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華民族也取得了累累的碩果。下面是一些不錯的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感悟總結與作文範本,僅供參考。  我相信,隨著改革開放繼續深入,廣水市會更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會更加安康,幸福!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感悟總結1500-2000字心得 改革開放40年作文二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跨越騰飛的40年。40年艱苦奮鬥,40年風雨磨礪。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睿智的共產黨人抓住了富強的契機。
  • 宿松:四十年改革創造「宏富」生活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四十年前,中國改革從農村開始破冰,從「包產到戶」解決溫飽,到真正讓農民走上奔小康的道路;四十年後,鄉村振興戰略的正式提出,標誌著中國農村改革正式進入了新階段。環境的變化、生活的變化、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交通、教育、醫療等各項事業的發展,也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紅利。今天《改革開放四十年獲得感》專欄帶你走進宿松縣許嶺鎮宏富村,感受改革四十年來的滄海桑田和發展變遷。吳東菊一家以前是住在老村莊點,住的是低矮破舊的房屋,出門是泥濘小道,到處都是破牆爛壁。自從16年搬到中心村,取而代之的是漂亮的小洋樓和寬闊的水泥路。
  • 改革開放四十年之我的家鄉變化
    改革開放浪潮中,濰坊鐵路發展有目共睹,今年年底即將通車濰坊北站,即將打開濰坊交通樞紐地位的新篇章,為濰坊交通增速提效,實現交通樞紐與地方經濟的雙推動、雙提升。 那麼現在,讓我們了解一下這座有活力的城市在經歷改革開放後的一些變化吧!
  • (原創上)目睹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驚人巨變
    2018年,是改革開放的四十年,是求真務實的四十年,是團結奮進的四十年,也是令人振奮的四十年,更是碩果纍纍的四十年。​​四十年風雨兼程,歷歷在目。在推進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程中,推行政治經濟體制改革、鼓勵下海經商、進行企業改制、實現農民工轉移就業、廣泛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網際網路+等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中國政治、經濟、生活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績有目共睹,讓世人讚嘆震驚。
  •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系列紀錄片《四十年 四十家》:(二十六...
    齊魯網煙臺12月3日訊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委改革辦、煙臺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煙臺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的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型系列紀錄片《四十年 四十家》在煙臺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19:然而看看草房土牆,雜亂無章的生活條件,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十足的幸福感。此外,那個年代的幸福還是煙臺地區有名的澇窪區。
  • 【改革開放四十年】「垃圾大王」華麗變身「電商達人」
    開欄語:改革開放四十年,在民生方面的變化,正是順應了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
  • (原創下)改革開放四十年,國家實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華夏大地深刻巨變(寫作綱要)               (原創中)改革開放四十年,國家實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4)改革、開放、發展、穩定大格局(5)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大提高。
  • 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中國人類學與民族學
    「第九屆中國人類學民族學學科負責人聯席會」  暨二十一世紀人類學講壇(第五屆)學術會議綜述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在此背景下,2018年10月13日,由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主辦,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聯合承辦的以「回顧與展望: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中國人類學與民族學」為主題的「第九屆中國人類學民族學學科負責人聯席會」 暨二十一世紀人類學講壇(第五屆)學術會議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 北京大學《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中國社會科學》叢書出版發行
    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前夕,北京大學推出《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中國社會科學叢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社會科學的發展歷程和經驗,回顧和梳理了社會科學四十年的付出和收穫。《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中國社會科學》叢書按照2018年學校寒假戰略研討會安排,社會科學學部啟動此叢書項目。
  • 北京大學舉辦中國社會科學四十年論壇暨《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中國...
    光明網訊 2018年12月28日,為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北京大學舉辦中國社會科學四十年論壇暨《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中國社會科學》叢書首發式,論壇由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組織。
  • 改革開放四十年 感悟姜堰話變遷
        我出生在這座具有特殊意義的城市-----姜堰,眼見著它的變遷,曾記得那是一九七八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來了改革開放的春風,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種下了無數的「種子」,看如今,不再是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樣子
  • 重溫改革開放四十年記憶,《此間的奮鬥》以小人物奮鬥照見大時代變遷
    時值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節目通過一個個鮮活生動的奮鬥故事,勾連起不同時代政策、經濟、生活等各方面的變化,將人們帶回到改革開放40年的時代浪潮中,不僅全景展現出國家四十年來發展的波瀾壯闊,更以五位時代楷模的榜樣力量激人奮進。
  • 何立強:親歷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不久後,何立強到訪汶川災區。受訪者供圖中國日報網11月23日電 中美強基金會(US-China Strong Foundation)主席兼執行長何立強(John L. Holden)說,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在學習中不斷發展,如今其他國家也應該向中國借鑑經驗。1974年,何立強第一次來到中國,進行了為期三周的訪問。
  •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歷程、經驗、理論貢獻和發展前景
    「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1]「要下大功夫總結和運用我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2]本文擬對改革開放四十年曆程、經驗、理論貢獻和發展前景進行分析探討。
  • 我校師生積極關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四)
    學院黨委書記張振華表示,中國走過的改革開放40年給經濟社會帶來了偉大改革,這是一場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社會的偉大飛躍。我校的食品系也是在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下設立的,在幾代師生的努力奮鬥下,在我國科教體制統籌改革的試點大背景下,發展成立了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 「僑」見江蘇·改革開放四十年③丨錢福卿:創新是改革開放的一把...
    江蘇是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較早投資興業的省份之一,現有200萬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改革開放40年來,他們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開拓者、貢獻者和見證者,為國家實施市場多元化、走出去戰略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 一個老教師眼中的改革開放四十年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也是我參加教育工作四十年。耳聞目睹,親身體會,感受到偉大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打心眼裡高興,我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驕傲,為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而自豪! 就農村學校來說,四十年前後,簡直不可同日而語,無法比較。
  • 改革開放四十年 海外友人看江蘇③丨田溫楠:改革開放,「江蘇模式...
    改革開放四十年 海外友人看江蘇③丨田溫楠:改革開放,「江蘇模式」具有標杆意義 原標題:   改革開放四十年  海外友人看江蘇③  柬埔寨駐上海總領事田溫楠:  Tean Samnang, consul general of Cambodia in Shanghai:
  • 四大環境變遷 讀懂幼教改革四十年
    關鍵詞:用房規劃更加科學精細與1987年出臺的《託兒所、幼兒園建築設計規範》相比,2016年的《幼兒園建設標準》提出將每個班級作為一個單元進行設計,從而將幼兒活動用房分為班級活動單元和綜合活動室。而且專門強調幼兒園房屋建築應堅持綠色、節能、環保、經濟的原則,不得建設豪華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