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專欄《高效職場必修課》的第二章內容,目標管理工具4:SMART原則的概念及應用。
美國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於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實踐》中最先提出了「目標管理」的概念。德魯克認為,並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而是相反,有了目標才能確定每個人的工作。
一、目標管理的概念
目標管理,顧名思義就是對「目標」進行管理,目標就是你的目的和方向,你到底想要什麼,你的夢想,你的願景是什麼,這些就是目標。當你了解了自己的目標,才能有目標規劃。當你閱讀到這篇文章時,你可以閉目一分鐘想一下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根據五項管理日誌的內容,把人生的目標分為財富、事業、家庭、人際關係、休閒娛樂、健康等幾個目標。回顧你自己的生活,在設定目標時是不是圍繞著這幾個方向來做的呢?大部分人的目標都是這些,規劃好自己,做自己的目標規劃,比如按照時間分為終極、遠期、中期、近期目標等。
如何制定目標呢?目標定的過大,會讓人心灰意冷,起不到激勵作用。我在農村長大,每年暑假都要到地裡幫大人幹活,拔草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活。每次下地拔草,我媽媽都會用樹枝把一塊地分成幾節,比如完成一節就會坐在路邊樹蔭下喝一點水,吃點瓜。這樣一天下來,也不覺得累了。這個道理很簡單,把一個大的目標分為幾個小目標,每完成一點就給點獎勵,支撐著我們趕緊幹活。
二、SMART原則概念及內容
設置目標要遵循SMART原則,這是五個英文字母的首字母組合而成的,接下來詳細介紹這個原則的內容。
1、S:Specific-明確性
明確性就是要用具體的語言清楚地說明要達成的行為標準,目標要清晰、明確,讓考核者與被考核者能夠準確的理解目標。明確的目標幾乎是所有成功團隊的一致特點,很多團隊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為目標定的模稜兩可,或沒有將目標有效的傳達給相關成員。
記得一次參加全國店長大會,當時課程老師要求我們找出一名身穿黑色衣服的女孩子,全體學員站起來就愣住了。全場都穿黑色衣服的女孩很多,不知道找哪一個?大家面面相覷。接著老師又說找到扎著辮子的穿黑色衣服的女孩,大家仔細的看了看,還是無從下手。最後老師又說,找到一位穿黑色衣服扎著辮子坐在第一排的女孩,大家一下就找了這個人。
經過這個實驗,老師隨後在白板上寫了三個大字「明確性」,目標說的清楚,大家才能找到這個目標,才能按照指引去實現目標。如果目標沒有明確性,每個人的理解不同,那麼執行的過程又會不同,最後找到的目標也是千差萬別。
2、M:Measurable-衡量性
衡量性就是指目標應該是明確的,而不是模糊的。應該有一組明確的數據,作為衡量是否達成目標的依據。目標要量化,並且每個崗位的目標要有一定的數位化。比如你可以制定一個店鋪的銷售指標、會員增長指標等;
有了具體的目標數字,才能有後面的考核機制。比如看到很多企業在年初時會制定企業的KPI,對員工進行考核。
3、A:Attainable-可實現性
目標的制定要有一定的根據,根據自身的條件、所具備的資源綜合制定指標。不能制定過高的指標,比如對於一個140斤的胖子,減肥規劃要做個半年的計劃。如果定個指標,一個月瘦40斤,這樣的指標不僅會損害身體,還欲速則不達。
因此目標的制定要有可實現性,分析達標策略。企業制定目標也是一樣的道理,要根據企業的資源、人員技能和管理流程配備程度來設計,要保證目標是可以達成的要能夠被執行人所接受的。也就是目標要通過努力可以實現,不能過低和偏高,偏低了無意義,偏高了實現不了,還會打擊員工的信心。
4、R:Relevable-相關性
目標的相關性是指各項目標之間有關聯,相互支持,符合實際。實現此目標與其他目標、目標和工作都要有相關性。如果實現了這個目標,但對其他的目標完全不相關,或者相關度很低,那這個目標即使被達到了,意義也不是很大。
這裡選擇一個店鋪作為案例進行分析,在年初時公司給某新開零售店下達了銷售指標300萬,人員配備5人,銷售客單價目標300元,會員招募1000人,VIP佔比80%。根據這個指標來換算一下目標的相關性,比如這些指標全部完成,我們銷售業績能做到多少?3000000/300=10000次,如果完成1000個會員招募,相當於每個會員一年要來店鋪消費10次,每次消費300塊錢。這麼換算下來,這個指標制定的不太合理。
目標相關性,相互之間的目標完成有相關性,並且數字或者說各自的目標可以相互驗證,這樣才能驗證指標的合理性。這個店鋪的指標制定有很大的問題,即使每個項目都100%達標,也完成300萬的指標。
5、T:Time-based-時限性
時限性就是指目標的完成是有時間限制的, 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如果制定指標,沒有給時間限制,那麼這個目標的執行就是毫無意義的。
以上5點就目標管理中確定目標非常重要的SMART原則,用一張圖來說明這個五個內容的相關性,更加的直觀和容易理解。
三、SMART原則的管理意義
2007年我還在讀大學,那年一部職場小說《杜拉拉升職記》風靡校園。小說的主人翁是杜拉拉,一個沒有背景的南方女孩,在過完29周歲生日後的第100天成為某跨國公司的高管,年薪23萬以上,這是13年前的數字。
從杜拉拉剛面試入職外企開始,她就是一個在上海打拼的姑娘,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在莘莊買一套房子,把父母接到身邊。工作中,她利用Smart原則制定目標,並且把公司裝修的財務預算做的非常精確,甚至領導在壓縮了裝修預算後,她依然能完成任務。劇中的杜拉拉是一個目標明確,絕不拖泥帶水的人,包括她的上級給她穿小鞋,她也不妥協,最終她的領導辭職。
史蒂夫.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寫道:許多人埋頭苦幹,卻不知道所為何來。辛苦到頭卻發現追求成功的階梯搭錯了牆。因此,我們務必掌握真正的目標,並擬定目標的過程。
無論從公司角度還是個人角度,SMART管理都顯得非常重要,並且一直成為我們行動的方向標。目標管理,是從被動變主動的一種轉變過程,有了目標,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的方向,也是人生的塔燈。
20年前,馬雲拿出50萬,在他家裡組織召開了創業啟動會議,當時18個人組成的創業團隊,開會時房子還漏雨。誰能想到馬雲今天的成就,阿里巴巴成為最偉大的公司之一。馬雲帶給他們的夢想是,創辦一家偉大的網際網路公司,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讓企業活過102年。正是這些遠大的目標,明確的目標,才成就非凡事業。
作為個人,如果你還沒有制定自己的目標,不妨拿出一張紙,按照SMART原則畫出自己的生命藍圖。
如果你是企業高管,也可以跟自己的團隊一起討論,按照公司大的框架拿出你們團隊共同的目標。
假如你是老闆,那麼你創業的初衷是什麼呢?不少人會回答,肯定是掙錢,掙很多的錢,實現財富自由。假如你的目標這麼膚淺,往往就很難成功。
本章節主要跟大家介紹了SMART原則概念及內容,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可以用起來,懂得了目標特性,才能更好的實現目標。如果覺得專欄有用,就請關注、轉發、收藏,下個章節給大家介紹目標管理工具5:魚骨圖的使用技巧。
李潁:十年零售老兵,實體店創業一年多,專業為你解答職場及經營困惑,關注潁姐,職場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