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感知能力,提高人生段位

2021-03-01 乾貨日記

現代人因為生活節奏太快,沒有時間和機會,去體驗生活中的細微的知覺感受!

你別不信,你去看看知乎上面一大把的無腦問題,比如只問了一句碰到職場中的「捧高踩低」的情況怎麼辦,然後沒有任何具體描述。

當一個具體問題,尋求具體答案而不做補充說明,這可不就是「無腦」嗎?!

這還不算誇張的,我甚至碰到過朋友聚餐的時候,大家都是拿著手機各吃各的,搞得互不認識像拼桌的一樣。

(一)

今天和大家分享2個關於感知的小故事:

你也不妨來參與下思考,看看下圖,思考你接收到的劇情是什麼?

我們群內小夥伴各抒己見:

」飲鳩止渴「

「自斷後路,取一時之暖」

「不好說,如果是自己,也有各種可能性」

「梯子外面是風景還是出路?希望未來或者是地獄。」

「梯子大可不必全部鋸斷,間隔著鋸開,給自己可以留一線生機嘛

……

其實我是最先發表觀點的,因為我一向不走尋常腦路,搞怪了一下

「他很冷,沒有禦寒的衣物,所以梯子對他沒用,而牆外更冷,所以不如拿來生火取暖,燈到春暖花開,爬杆子也能出去的嘛…」

我說完,被他們說是「詭辯」,冤枉啊,我真沒有

我是認真思考後的感知好不好,圖片能傳達的都是表象,沒有能力時誰又能說外面才是出路呢?

爬梯子出去多簡單,既然人家鋸了梯子、生了火,為什麼他不是剛從牆的另一面剛翻進來暫避取暖的呢?!

是不是細思極恐啊!!!

總算解釋清楚,我真不是詭辯,也沒有炫耀和得意,只是說你可以多看到一層細節就更邏輯自洽一些,因為圖片是沒有真相的,但是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

(二)

昨天的分享文章中也有一些乾貨,推薦你讀一下,點擊標題→《怎樣獲得遊刃有餘的人生》查看。

在《莊子》的「齊物論」中有一個小故事:

關於一老頭養了很多隻猴子,養久了和猴子心意相通,後來食物短缺,老頭就和猴子商量,說我每天早上給你們3顆橡子(橡樹果實)晚上給你們4顆,OK不?猴子紛紛表示不同意,但是反過來早上給4顆,晚上給3顆,猴子們就很開心,表示可以接受。

這個故事後來被提煉為一個成語叫「朝三暮四」,當然是貶義詞啦,形容一個人反覆無常。

我最初讀老莊的時候,也是參考了白話註解,說這猴子多傻,橡子總數沒變,只是早晚個數不同,就引得它們或悲或喜。

但我總覺得怪怪的,老莊怎麼會說這麼個淺顯的道理呢,傻猴子有啥好說的。

其實呢,道理點透了也很簡單,猴子並不傻,就4個字「感受不同」。

我們換個問法,我問你今天早上我請你吃燒烤大餐,晚上請你吃碗豆腐腦和油條怎麼樣?

你是不是要頻頻搖頭了,「不不不,大清早的吃燒烤,晚上只給豆腐腦油條」,你肯定覺得我在刷你,是不是想搞事情?!

但如果反過來,早上請你吃豆腐腦油條,晚上擼串喝啤酒,那你就欣然接收了是不是?!

所以,莊子這裡就是隱喻,我們承諾和提供給別人的東西沒變,但是你交付的時間和方式不對,感受就是不同的,這就導致了不能接受的結果。

通過以上2個小故事,你應該能夠體會到,不論是讀書、識人,或者是工作、生活,感知能力是多麼的重要。

(三)

那麼到底要怎麼來提升自己的感知能力呢?!

我大致總結了幾個我自己有刻意練習過的維度:

1.多看,多用眼睛觀察周遭的細節, 比如同樣一條回家的路你不看手機,可以發現什麼不同,還可以換一條下班路線,類似大家都玩過的大家來找茬。

2.多聽,多用耳朵去區分細微的差異,比如同樣的曲子不同人彈奏的細微差異在哪裡,同樣去餐廳吃飯,你有沒有留意過領桌的抱怨,或者讚美。

3.多上手,平時坐辦公室動腦比較多,那麼空餘培養個動手的興趣吧,比如師爺自己是喜歡篆刻,你可以做個小木工活,摺紙。

別小看動手能力的培養,其實很多手工活也需要心思縝密的手腦並用。

4.時間線,比如觀察下你一個小時能做多少事情,你一天效率最高的時間段是什麼時候,那幾個月是你這一年最高效的時候,分別做了什麼。

其實,你自己也可以擴展出很多的觀察點,來刻意練習!

最後,看圖說話,有點像「劇本殺」的感覺,只是沒有兇手罷了……

要不,也來一起玩一下,看圖在評論區回復你腦補的劇情和神評論!!!

END

「關注乾貨」

搜索 乾貨日記 或 ganhuoriji

每日乾貨,解構認知

「聯繫師爺」

品牌/內容合作請加微信:jasonplan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寶寶的感知能力?
    感覺和知覺在心理學上合起來就叫做感知。感知就是人們通過感覺器官對各種事物的直接認識。感知雖然說是初級的心理過程,但對寶寶的心理發展卻是一個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初為父母的你,應該從小就注意培養孩子的感知能力。
  • 要培養孩子的審美,先培養他全然感知當下的能力
    很難想像,如果生命中沒有美,人生該會多麼的貧瘠!生活中往往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感知美的能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培養孩子的這項重要能力。其實,無論是感知愛,還是感知美,都離不開當下全身心的體驗中國文字中的「品」字,就有著濃厚的的美學意味——品茶、品香、品酒、品嘗、品味……「品」,意味著慢下來,全然地沉浸在當下,讓感官清晰地感知到身心內外的每一個哪怕極其細微的信息
  • 【益智】gakken多湖輝頭腦開發提高全方位的能力,培養觀察力記憶力空間感知等綜合技巧,適合4-7歲
    ♦️特點是:它蘊含了多種必學課程如數學思維、語文字詞及語言訓練、英語字母與單詞訓練、生活和文化常識、剪紙手工、繪畫與美術、貼紙遊戲及實踐操作多種題型,提高全方位的能力。♦️培養觀察力記憶力空間感知、想像力與創造力、專注力與邏輯推理、小手精細動作、社會生活能力及情商等綜合技巧。
  • 培養孩子的空間感知力,玩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其實在培養孩子的空間能力,空間能力的發展到底有多重要呢?空間能力,就是孩子對物體的形狀、代銷、方向、距離等特性進行感知,並利用三維空間方式進行思維的一種能力。這項能力的發展,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是看不出來有多重要的。
  • 戰疫眾生相:用王者榮耀的段位,區分戰疫能力
    戰疫進行時疫情期間不出,曾以為自己響應這個號召的肯定能力,無人能及:不出門的能力,按照王者榮耀的段位排法,我肯定是最強王者了。但是,在了解舉國民眾在共克時艱中作出的努力,我這個段位不保了。十分有必要,將疫情期間的民生百態做一個真實的還原了。
  • 2013年5月數獨業餘段位1—5段報名通知
    數獨助你提升六大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拓展空間想像能力、訓練數字敏感度、鍛鍊觀察力及專注力、提升敏捷度與反應能力、增強記憶力。   5月起學而思獨家承辦段位考試,並將與北京市數獨運動協會聯合推出專業培訓,同時中國數獨第一人陳岑老師會親自參與學而思數獨的課程研發。
  • 畫畫可以發展感知力培養創新力提高審美力,請用畫畫成就你的孩子
    美學大師蔣勳學畫畫的過程是長久的,兒童時期學畫能發展兒童的感知能力。孩子畫一隻兔子,畫一張桌子,用稚嫩的雙手描繪所見所想所感,用手繪出一個形象,這是對事物的最好理解。感知能力得到很好發展的孩子,他會變得非常敏銳,具有超常的觀察能力。魯迅在作品中寫自己小時候用蒙紙描繪連環畫。魯迅的一生和美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他不僅僅是文學家還是一位對美術有精深研究的藝術家,美術思想的豐富精深,與文學思想的完美結合,成就了一代文豪大師。
  • 最好的教育,是培養孩子的幸福能力
    培養孩子自己的幸福感知能力,才是最好的教育。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培養出,品德健全,樂觀抗挫,有幸福感知能力的孩子。「 外婆表情認真,果斷地說:「人生就是總和力。」外婆的這個態度和說法,讓成績不好的昭廣仍然對自己自信心滿滿。只是,年少的昭廣有些不理解其中的含義。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他越來越懂得:人生,並非只有讀書才是一切。人各有所長,我們不能按照單一的標準,來衡量和評價一個人。其實人生總和力,也可以理解為人的綜合能力。
  • 科學開發大腦,培養數學頭腦,提高邏輯思維的能力
    孩子的成績唯獨數學不好,並不是抽象思維不好,應該是邏輯思維能力不強,而形象思維較好。那麼,就應該把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結合起來,從而更快發展孩子的數學頭腦,成為有能力的成功的自己。孩子要學好數學,就要運用發展右腦的形象思維強的狀況,加強對事物的形象、外觀、直感、表象、圖式、符號、想像等形象性的觀念,多進行語言描述、操作感知、「天馬行空」畫圖,運用形象思維的的生動性、直觀性和整體性的優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形象思維。
  • 影響孩子一生的6種能力,你培養了嗎
    父母都很重視對孩子的培養,但是你知道,最需要培養孩子哪些能力嗎?下面這六種基本能力能夠影響孩子一生,父母可以著重培養。一、接受失敗的能力在一個團體社會裡,輸給別人的機會比贏他人的機會更多,因此,比起把目標放在第一,努力邁進,更重要的應該是對任何事都盡力的心態,請不要忘記,在你畏懼孩子的失敗之時,孩子更多的成長機會正在被你剝奪。我們不能再因為自己的畏懼而執著於第一,並無形中把孩子的手腳給捆綁,反而應該要培養孩子跌倒後,可以有站起來,並再次勇往直前的能力。
  • 小學一二年級段如何提高理解能力,提高聽課和理解題意的能力?
    小徐老師研究中小學教學語文和作文教學多年,可以肯定的說,小學學習靠的就是理解能力,特別是一二年級的學生,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才能保證孩子的成績穩步提高。那麼怎麼提高小學二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呢?小徐老師今天就這個問題指點一二。一、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來源於生活。生活中常識類的知識一定要讓孩子多了解。
  • 速讀訓練中的:瞬間記憶能力和整體感知能力
    在精英特快速閱讀記憶訓練中,比較重視和提高提高學員們的瞬間記憶能力和整體感知能力,之所以重視和強化這兩個方面的訓練,因為瞬間記憶和整體感知既是處於快速閱讀技巧中的兩項基本功,同時也是提高閱讀速度,擴大感知幅度,實現眼腦直映的關鍵所在。
  • 培養語感、提高高二語文的素養的技巧
    一、從優秀的篇章中感知、積累、豐富語感。  漢語是世界上最美、最豐富的語言,鼓勵學生讀背一些文質兼美,情文並茂的篇章,是學生積累知識、培養語感的很重要的途徑。  1、聽說結合,感受語言魅力,培養語感。  「聽話是憑藉語言、理解說話者所講的意思。
  • 怎麼樣提高聾兒的言語能力?
    語言是聾童在社會中與人溝通的工具,掌握和發展聾童的語言能力能有效改善聾童的社會交往質量。因此,形成和發展聾生的語言能力,是提高聾校教育教學質量,助殘成才的關鍵。 語言教育是聾教育的根本,沒有語言教育,聾校的一切教育形式就難以存在,一切教育目的都不可能實現。語言能力是聾童發展的核心能力之一。聾童的學習、生活、交往、就業無一不與語言能力相關。從這點來看,沒有語言就沒有聾童的一切。
  • 【中國科學報】音樂可提升言語感知能力
    有研究表明,音樂訓練可以提高人們在噪音環境下的言語感知能力。但為什麼音樂訓練能帶來這樣的益處,其具體機制尚未被闡明。  中科院心理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杜憶與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合作,運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發現音樂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對言語自下而上的聽覺編碼能力和自上而下的言語運動預測能力,而且加強了聽覺—運動系統的跨模態信息整合,在不同強度的背景噪音下,這種單通道和跨通道加工能力的提高以不同的權重動態促進人們的言語感知能力。
  • 淺談幼兒語言能力培養
    因此,幼兒語言的培養關係到孩子今後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至關重要。那如何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豐富幼兒生活,創設語言環境  幼兒只有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獲得發展。幼兒學習語言,都要與周圍的現實的人、物、大自然及社會現象緊密相連。通過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聽、看、觸、摸、嘗、聞等等,在認識周圍事物中發展幼兒的語言。
  • 小學生作文寫作的技巧,不只是提高語文分數,更能培養觀察能力
    但是,提高寫作能力對小學生很重要,不只是提高語文分數,更是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等。所以,教孩子掌握一些必要的寫作技巧非常重要。多寫短句,節奏感強,讀起來順口。相比長句,短句更有節奏感,讀起來順口,也更不容易出錯。短句一般是5個字左右。一個小句最多加一個修飾語。
  • 幼兒在種植活動中學會擁抱大自然,培養環保理念,提高自主能力
    當今社會種植已經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環保觀念也逐漸深入人心,同時幼兒已經具備了進行種植活動的能力。幼兒可以從種植活動中學會擁抱大自然,培養環保理念,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主能力。正因如此,幼兒園的種植活動逐漸受到了各大幼兒園的重視。
  • 三年級閱讀理解能力如何提高,要掌握哪些技巧才能提高解題能力
    因此,要提高三年級的閱讀理解能力就要從以上這六方面去培養對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例題如圖所示:上圖中的閱讀理解中第3題和第4題均屬於對文章人物形象的精神品質和中心思想的分析,且在文章並不能直接找到完整準確的答。例如第3題「鳳凰是怎樣上一隻很不起眼的小鳥變為鳥王的?」這種題屬分析人物形象題,既要看到人物本身做了什麼,還要看到行為背後的精神品質。
  • 測一測:你的英語達到了什麼段位
    一般處在這個段位的你大都還是處於一個放鬆和興奮的狀態,對新學到的知識有較強的好奇心。2)白銀段位(初出茅廬)這是英語學習的一個尷尬階段。你漸漸度過了最開始的興奮期,並且開始將你當前的英語能力跟自己的母語水平做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