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讀《論語》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 3.24

2020-12-17 霧滿汝河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譯文

孔子淡到《韶》樂時,說:「《韶》樂的曲調是完美的,內容又是完善的。」談到《武》樂,說:「曲調是完美的,但是內容卻不完善。」

韶,即《韶》,一首樂曲的名字,相傳是舜時代所流傳。

美,樂曲音律美。善,樂曲表現的內容、思想美。

武,《武》,武王時代的樂曲名。多有表述徵戰

歷代大儒對此章的註解都表達出同一個意思,尚文抑武,舜的時代是最好的。周朝雖然好,但畢竟是靠武力推翻商紂王的。

回看一下:舜的時代是部落制的原始社會,商朝算是奴隸制社會,周朝好歹也是分封制的社會,怎麼會都不如原始社會呢?

《韶》也罷,《武》也罷,不過是一個適應時代的樂曲罷了;盡美也罷,盡善也罷,不過是一種個人觀點而已;所有一切不過是與當時環境相適應的產物而已。《韶》《武》就是適應當時環境的樂曲而已,過多解讀毫無意義。

孔子欲復周禮,但前提是,必須先恢復周朝的統治秩序,否則,無根之木何以生存,復禮只能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理想。

正面看,孔子《韶》、《武》之謂,名為談曲,實為說禮。是一種對真善美的嚮往,表達了其以禮治國的主張。

對當下的指導意義在於:

一、隨科技飛速發展,新事物層出不窮,一切都在變化之中,必須得先接受這種事實。

二、面對變化,我們要做的是,想辦法去適應時代的變化,而不能因懷念過去而否定事實。

相關焦點

  • 盡美盡善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盡美盡善,盡:極。極其完善,極其美好。形容事物完無缺。同「盡善盡美」。出自:《論語 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近義詞有:盡善盡美,盡美盡善是褒義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做事。
  • 論語八佾第三3.25、3.26原文及翻譯
    論語八佾第三3.25原文及翻譯「原文」:子謂《韶》①:「盡美②矣,又盡善③也。」謂《武》④:「盡美矣,未盡善也。」「注」: ①《韶》:古代歌頌虞舜的一種樂舞的名稱。②美:就樂曲的音調和舞蹈的形式而言。④《武》:古代歌頌周武王的一種樂舞的名稱。「本段的意思及翻譯」:孔子在評論《韶》時說:「美極了,而且也很好。」孔子在評論《武》時說:「美極了,還不夠好。」「解讀」:這一章孔子以善和美的標準對《韶》和《武》作了評價,瞬以文德受堯之禪,武王以兵力革商之餘。
  • 出自《論語》的18條4字常用語:盡美矣,未盡善也
    《論語》是儒家文化的經典著作之一,也是中華文化的語言寶庫。現在人們常用的許多成語短句都能在《論語》裡找到他們的身影,有些延續了原義,有些隨著時代發展演化成引申義,還有些演變成了反義。現將出自《論語》的四字常用語歸納整理18條,共同交流學習。
  • 孔子《論語節選》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 ,然後君子。」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 《論語》全文之八佾第三
    《論語》全文之八佾第三: 3.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2 三家者以《雍》徹。3.7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3.8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3.9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
  • 起名大全男孩:起名字大全:大方優雅、美麗溫存的出自論語有典故的...
    【敏秀】 「敏」這個字出自《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敏是寓意女孩以後能夠有敏而好學的高貴品質。
  • 國學經典—論語第三篇《八佾第三》,文章最後帶譯文
    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 《論語》中的君子和小人
    在切入主題以前,小編先整理一下《論語中》容易被誤解的句子。
  • 為何美則美矣,毫無靈魂?美則美矣,了則未了?美則美矣韻猶未也?
    論一個人或事物時,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評價,——「美則美矣,毫無靈魂」, 「美則美矣,然缺內涵」,「美則美矣,了則未了」,「美則美矣,可惜虛妄」,「美則美矣,韻猶未也」......這諸多的不能全美到最後無不是回到孔子的「美則美矣,未盡善焉」,以及莊子的「美則美矣,而未大也」 這個終極方向上來了
  • 白日依山盡的盡的意思及全詩翻譯
    盡的意思是消失,這句詩意為:太陽依傍著山巒沉落。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此詩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裡於咫尺,使咫尺有萬裡之勢,後兩句寫意寫得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融化的天衣無縫。
  • 10個出自論語中 靈魂有味 古韻並存 彰顯國風的女孩名字
    自古以來我國對於人名就格外重視,給孩子起名更是講究,我們在論語等故事句中尋找能夠用於孩子起名的,一起來欣賞欣賞,說不定能夠找到靈感。10個出自論語中靈魂有味 古韻並存 彰顯國風的女孩名字韶涵出自《論語》:「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 《論語》精華20句,經典正能量,句句引人深思
    ——《論語·子罕》 越是仰望便越顯得高遠,越是專研,便越顯得堅固。 3. 一以貫之。——《論語·裡仁》 自始至終貫穿到底。 4. 益者三樂,損者三樂。——《論語·季氏篇》 有益處的快樂有三種,有害的快樂也有三種。
  • 《論語》中這4句話,讓你識善惡,知美醜!
    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譯文】孔子說:「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只要我想達到仁,仁就來了。」【評析與感悟】這段話極為重要。子張學幹祿氣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論語為政》【譯文】子張要學謀取官職的辦法。
  • 出自《論語》的40個成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見賢思齊,當仁不讓
    《論語》這部書,對後世影響非常之巨大,全書一萬多字,出現了非常之多的成語和名言警句。這裡選擇40個程序,和大家一起探討。1、巧言令色【釋義】意思是好聽的語言,美好的臉色。形容用花言巧語和諂媚的態度討好於人。
  • 學生必讀國學經典:《論語》中的110個成語典故
    《論語》,一部不朽之作,影響了兩千年來的中華文明。書中的許多警句格言,廣為流傳。而你可知道,出自《論語》的成語典故,竟有110個之多!出處:《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出處:《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解釋:原意是「不也是很快樂的嗎?」現用來表示程度極深,達到極致。
  • 論語史鑑:詳解孔子的軍事思想!
    5, 衛靈公夫人南子是個非常出色的女政治家,但是,個人作風不好,曾和自己的哥哥宋子朝偷情,衛靈公被戴了綠帽子。6, 衛靈公的太子蒯聵不滿南子執政,曾發動政變刺殺南子,失敗後逃往晉國,衛靈公曾想向晉國開戰,被勸阻。
  • 「修道之謂教」是什麼意思
    中庸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雍也27》中: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孔子說,中庸這種德行,實在是最高的了!孔子把中庸作為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但他沒有對中庸作直接的解釋,我們只能從其它篇章來了解他中庸思想的由來。在《論語·雍也27》中,堯曰:「諮!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 【誦讀經典】《論語-八佾第三》拼音誦讀版,快快收藏了~
    每天抽出5分鐘,可以讀一篇《朱子家訓》,可以讀一章《論語》,每天抽出10分鐘,可以讀一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