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中國符號》「手藝仁心」系列微紀錄片刷屏網絡空間,被譽為「記錄錄中華優秀文化發展的視聽百科全書」。1月9日上午,在第33屆北京圖書訂貨會上,由《中國符號》項目組和山東科技出版社共同打造的《中國符號·手藝仁心》文創圖書舉辦新書發布會,以書為媒持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圖書以短片拍攝的幕後故事集,串聯起精心挑選的高清劇照,讓篆刻、打銅、留青竹刻、欖雕等傳統手藝躍然紙上,變成不光看得見,還摸得著的文化回歸。每個章節末尾貼心地附上了該集視頻的二維碼,掃一下即可從「手藝」直達「仁心」,感受手藝傳承人在這個時代的喜怒哀樂。一城一景、一器一物、一方水土一方人,在這本書中化作一個個獨具地方氣質的「身邊的中國符號」。
《中國符號·手藝仁心》是《中國符號》項目組推出的第一本文創圖書,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大開本的書,拿在手裡就很有分量,與傳統文化的主題搭配起來,顯得頗有質感。
《中國符號》「手藝仁心」微紀錄片2018年首播以來,在海內外各大電視頻道、視頻平臺、社交媒體廣泛傳播,受眾已覆蓋223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觀眾了解五千年中國的重要窗口。
首發儀式上,《中國符號》項目總導演趙建華表示,《手藝仁心》系列以當代中國處於「活態傳承」的非遺手藝為切入點,講述傳統文化的「現在進行時」。故事中的大師是凡人,故事就發生在每個人最熟悉的普通生活場景中,聚焦大師們的柴米油鹽、情感內心;凡人亦是大師,用一生時間堅守一件事情,從而成就每個中國人的不凡人生。平等而深入的視角下,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中蘊藏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範自然流露,以「頂天立地」的方式表現傳承千年的匠人匠心之美。
此次出版的《中國符號·手藝仁心》為中文版,中英對照版已在籌備中,計劃將陸續發行至全球150餘個國家和地區。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琳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