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檸橙媽媽
一個媽媽的求助:
兩歲寶寶白天睡兩個小時左右,不讓睡就哭,晚上熬到半夜還不睡,怎麼辦?
我家寶寶也是2歲,白天睡2個小時左右,會很舒服,精神狀態很好,不讓睡自然是不行的。晚上熬到半夜不睡的孩子也很多,也不要過於焦慮,只要孩子精神狀態好,身體正常發育就不會有影響。我們先了解一下2歲寶寶的睡眠規律,再來討論如何讓孩子早點睡的問題。
2歲孩子的睡眠規律
2歲孩子大腦發育比較完善,大腦皮層不再像以前那樣容易疲勞,所以睡眠時間縮短了一些,一天需要睡13個小時,其中白天需要睡2個小時,一般安排在中午,晚上的睡眠是11個小時。
不管是國外的睡眠標準還是國內的睡眠標準,2歲的孩子在白天都是需要睡覺的,2小時也是特別合理的範圍,這個不需要糾結。
我家寶寶是在中午睡午覺,一般固定在12點30到2點30這個時間段,也就是吃飯後半小時的時間。只要孩子的睡眠時間固定,就不會影響晚上的睡眠。
孩子在白天睡午覺更好
睡午覺對孩子來說特別重要,在我們國內自古就有睡午覺的習慣,以前西方國家不太贊成睡午覺,現在也開始轉變思想,認同睡午覺的說法。
國外研究者應用情感光譜分析,對8名受試者限定1h之內的自由睡眠,分別在午睡前、中、後進行分析,發現午睡後受試者的喜悅、放鬆狀態明顯增多。
德國精神病研究所的睡眠專家也發現,人體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上午 9 時、中午1 時和下午5 時是白天的 3 個睡眠高峰,尤其是中午1時的睡眠高峰較為明顯。
從上面的研究可以看出,睡午覺已經是世界共識的問題,所以從科學角度叫也要讓孩子睡午覺,從孩子需求的角度講也自然是要睡午覺的。
寶寶總是喜歡熬夜晚睡,可能是這些事沒做好
我們都知道寶寶熬夜不好,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會影響第二天的精神狀態,還會影響大人休息,不管從哪個角度出發,都是讓人感到焦慮的事情。但是要想改善這種狀況,就要分析寶寶熬夜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去解決。
01、貓頭鷹型的寶寶
《法伯睡眠寶典》中提到,睡眠存在個體差異,分為雲雀型和貓頭鷹型兩種類型,雲雀型的寶寶喜歡早睡早起,貓頭鷹型的寶寶喜歡晚睡晚起。
如果寶寶是貓頭鷹類型,喜歡熬夜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可能父母就屬於貓頭鷹的睡眠類型,孩子也屬於這個類型,首先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喜歡熬夜呢?如果是的話,就不要埋怨寶寶了。
02、對孩子的陪伴太少
孩子5個月之後,媽媽就去上班了,白天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只有晚上才有時間陪孩子,孩子會出現分離焦慮的問題。在晚上,孩子不想睡,不是不困,是為了和爸爸媽媽能都夠多玩一會兒,所以強打精神保持清醒。
03、大人習慣熬夜
現在電子產品普及,人們也都極具娛樂精神,很多年輕人喜歡熬夜玩耍。還有的因為工作繁忙,不得不熬夜工作。不管什麼原因,父母在熬夜就給孩子起了不好的帶頭作用。孩子睡著了,外面的燈光和聲音也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孩子慢慢就變得喜歡熬夜不睡了。
04、孩子玩得太興奮
現在孩子都很少,大人太喜歡孩子了,在晚上就和孩子玩個不停。一會兒捉迷藏、一會兒追逐跑、一會兒大笑大鬧......孩子的大腦皮層處於高度興奮狀態,毫無睡意,所以熬夜是自然的事情了。
05、白天睡得有些晚
孩子在白天的睡眠也應該有規律,這樣一天的生物節律才是正常的。如果孩子白天的睡眠無規律,睡得太晚,比如下午四五點鐘才起床,晚上的睡眠就會推遲。
5個步驟讓孩子早點睡
了解了孩子喜歡熬夜的原因,就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一個一個去解決,幫助孩子養成早點睡的睡眠習慣。
01、給予孩子正確足夠的陪伴
如果爸爸媽媽在白天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晚上回家後就不要和手機、電視、電腦做伴了,還是抽出最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吧。給孩子讀書、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做一些遊戲,讓孩子有滿滿的滿足感,不要總是想著佔用睡覺的時間和爸爸媽媽玩。
在睡覺之前,洗澡之後,進行一些安靜的活動,比如講故事、聽音樂等,讓孩子在安靜的狀態下很快進入睡眠階段。不要和孩子大笑、大鬧,這樣只會讓孩子更清醒,不僅會讓孩子晚睡,還會影響睡眠質量。
02、控制白天的睡眠時間
白天的睡眠時間要固定,像上面提到的一樣固定在中午。吃飯後半小時再睡覺,下午兩三點鐘就起床,為早睡準備好充足的清醒時間。這就意味著一日三餐必須要有規律,一定要在相對固定的時間吃飯,才能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有時候吃飯太晚,孩子又餓又困,中午睡不好,會推遲,就會影響晚上的睡眠。
03、掌握孩子的睡眠信號
孩子在睡覺前是有信號的,要在孩子想睡的時候讓他睡,錯過了這個睡眠關鍵期,就只能再等下個周期。孩子睡覺的信號一般有揉眼睛、打呵欠、無精打採、坐立不安、總想躺下、哭鬧等等。爸爸媽媽要注意留意這些信號,記下孩子有這些信號的時間,總結幾天之後就能發現規律。
04、利用秩序敏感期
2歲的孩子正處於秩序敏感期,如果製造睡眠儀式感,建立固定的睡眠流程,孩子會很容易進入圈套。爸爸媽媽先改掉熬夜的習慣,陪著孩子睡幾天,等習慣養成之後就輕鬆多了。
睡前要洗澡、換睡衣、刷牙、把燈光調暗、讀書或講故事,每次都是這樣固定的流程,對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來說,最不喜歡破壞規律,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固定下來。
05、每天提前15分鐘
不要一口吃個大胖子,期望孩子一天就改好,要循序漸進來,每天提前15分鐘,4天才能提前1個小時,再加上一些特殊情況,一周能提前一小時就算很不錯了。只要堅持做,循序漸進來,一定可以改善孩子的睡眠規律。
結語
寶寶熬夜讓爸爸媽媽感到疲憊不堪,又心生焦慮,但是分析一下原因,就能發現問題,之後對應著問題一個一個去解決,一步一步來,直到達到自己的理想狀態,大人解放孩子舒服。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