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WAY | 波普對商業、藝術、街頭文化到底起了什麼作用?

2020-12-25 OFFWAY

提起當代藝術

波普絕對是我們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作為當代藝術中發展最好、最重要的流派,如今的波普藝術遠超過了藝術領域的單一發展,甚至對商業、流行、街頭文化都起到了強有力的助推作用。

先別急著judge「藝術與商業」不該混為一談,讓我們來看一下波普之父Richard Hamilton對波普藝術下的定義:

「流行的,轉瞬即逝的,可隨意消耗的,廉價的,批量生產的,年輕人的,詼諧風趣的,性感的,惡搞的,魅惑人的,以及大商業」。

Richard Hamilton自畫像

總而言之,波普藝術原本就包含了大眾流行與商業。至於引起廣泛爭議的——藝術該不該和商業結合?其實也只是個偽命題而已。

那些我們俗稱為精神層面的藝術品,難道最終不都成了明碼標價的商品?

其實我們這一代大多年輕人,對古典藝術或現代藝術並沒有太多的認識和見解,可以說波普藝術的商業性實際是打開了巨大的年輕消費市場。

無論是以畫作、服飾、還是周邊玩偶的形式展現,波普都讓年輕一代更容易接受和了解藝術,甚至還能大方的和別人聊一聊你收藏的藝術品。

以美國波普藝術大師Andy Warhol為首的先鋒藝術家,都在有意無意地模糊著藝術與商品的定義。

他把那些來自於大眾傳媒的圖像、日常消費品、政治與流行人物頭像,作為創作元素在畫上重複排列,所有繪畫圖式幾乎千篇一律,他還試圖使用絲網印刷技術取消創作中的手工繪畫,將所謂的藝術品被置於流水線下生產。

美國波普藝術運動發起人及主要倡導者Andy Warhol

Andy Warhol的作品沒有原作可言,全是複製品,但他正是要用無數的複製品來取代原作的地位,徹底印證生活和藝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本來所謂的藝術就是一種表達形式,代表個人或者群體發聲,對金錢的渴望或是對社會的控訴都可以成為表達的內容,即使是以複製的形式出現,你能說這不是藝術品?

所以完全不必對藝術的商業化而太過悲觀,所謂的消費文化即流行文化,而最容易受流行文化影響的自然是年輕群體。如果年輕一代能因此開始在乎藝術、懂藝術,並願意投身到這個行業來,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搖滾圈有這麼一句話:搖滾可以商業化,但是搖滾不能迎合商業化!這完全適用於藝術領域。

發售前店門口的隊列

是青少年被消費文化影響最明顯的體現

對於這一點日本波普藝術的代表人物村上隆也給出自己的看法:

「我這代很多藝術家都在作品中探討資本主義與藝術之間的關係。所以,Jeff Koons、Damien Hirst以及我本人都想把原本不值錢的藝術與資本主義聯繫起來,讓大家知道,這些東西是怎麼會被當作價值的載體的」。

Murakami Takashi(村上隆)

村上隆通過商業合作,將藝術滲透進了Life Style的各個領域。把 「藝術商業化、時尚化」 作為一個問題放在自己的作品中,然後去證明這個問題存在的合理性,毫不避諱做藝術就是為了賺錢的觀念。

村上隆受日本動漫啟發而設計的著名 Mr.DOB 形象

是他 「超扁平(Superflat)」 理論的標誌角色

近幾年來 Urban Art & Street Art 在全球的盛行,街頭和時尚的界限越發模糊,有消費能力的年輕化市場早已蠢蠢欲動。

你再看這些波普作品便會明白,年輕人確實想掛一副這樣的畫作在家裡,或者把他們穿在身上。而波普藝術與品牌合作,亦是將藝術「全民化」的最佳表達方式。

村上隆與 LV 長達7年的合作,無疑是藝術與商業跨界合作最成功的案例。

其中Monogram Multicolore三彩系列,自2003年首發便獲得超過3億美金的銷售額,風靡一時,之後村上隆又在該系列中加入了櫻花、櫻桃、迷彩等元素,更是引起全球搶購,由此也促成了更多藝術家與時尚圈的合作。

今年村上隆與UNIQLO合作打造哆啦 A 夢系列,更推出了一款滿塗鴉的機器貓毛絨公仔,將藝術形象與商業品牌結合,吸引了更多消費者。

另一個我們熟悉的KAWS,同樣也證明了「藝術商業化、時尚化」的合理性。

2013年OriginalFake的結業,宣告曾經風靡一時的街頭大牌被載入史冊,直到KAWS和UNIQLO合作,我們才再一次有機會穿KAWS。

甚至可以說,UNIQLO達到了從前OriginalFake無法企及的高度,它讓更多年輕人,尤其是以前或許根本不知道KAWS的年輕人認識到了KAWS的藝術,這才是Crossover拋去商業之外最有意義的存在。

而前不久,Dior在2019春夏巴黎時裝周上,請來了KAWS在秀場中間打造了一個巨型BFF粉紅裝置公仔,隨後,一隻粉色版本的Dior×KAWS BFF毛絨公仔,忽然出現在STOCK X的拍賣頁面上,一口價高達4273494美元!

雖然如此高昂的要價不免叫人唏噓,但誰能否認KAWS加持了這次Dior男裝從High fashion向街頭的轉型,從而也從側面反應了如今波普對街頭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當今,眾多藝術家前衛大膽的作品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波普藝術的啟發,而在這眾多的藝術家中,下面這幾位,都已獲得不同程度的名氣。

草間彌生這個名字,對於我們而言不算陌生。標誌性的紅色頭髮和圓點服裝,已成為她的個人標籤。

這個患有精神疾病的「怪婆婆」的一生,用傳奇來描述也不為過,從小身患神經性視聽障礙,大部分時間居住在療養院,卻用半個世紀的藝術創作來不斷證明自己 。

她是唯一一位被載入西方波普藝術史的日本女人,最著名的畫作是《無限的網》,這個作品2014年在佳士得被拍出了710萬美元的價格。

《無限的網》

Jeff Koons也是關于波普不得不提及的,這個被譽為Andy Warhol的接班人的著名藝術家,作品常常被炒出天價,而他創作的氣球狗更是眾人皆知。

Jeff Koons

2014年,他創作的橙色巨型裝置作品氣球狗在佳士得紐約夜場拍出了5840.5萬美元,創造了當時在世藝術家的單品拍賣世界紀錄。

氣球狗(Balloon Dog)與 Jay-Z 同臺

受美國波普藝術影響,中國的波普藝術家於90年代後,以王廣義為代表,借用各種具有歷史、政治含義的畫作,創作出頗具揶揄意味的神話,這也持續影響著更多年輕的當代藝術家。

紅色背景的VISA狗

批量生產的聖嬰:黃

其實藝術本身不值錢

就跟鑽石黃金一樣

價格是購買者賦予的

越廣泛的被認同

就越有價值

所以藝術很難與資本徹底分開,資本就像是藝術的一個分發渠道,去支撐和包裝藝術品的價值。

傳統的古典藝術畫作、雕塑對鑑賞能力有較高的門檻,一般大眾看不懂,也不會購買,導致過去的藝術家難免窮困潦倒。但波普藝術則把商業和藝術圈在一起,它做的就是大眾的、流行的、商業的藝術。

而眾多當代知名的藝術家,大多都是從波普領域走出來的。就像村上隆、KAWS,從公仔到雕塑,他們不斷突破視覺藝術的等級制度,打破藝術高低之間的傳統界限。

波普不需要我們擁有豐富的藝術背景,用直觀感受便可以欣賞和體驗。這不但造就了當代藝術家,更造就了藝術推向大眾化的時代進步。

讓更多的人走進藝術

這就是波普的偉大之處

相關焦點

  • 愛「拼」才會贏的藝術——波普藝術
    波普藝術,當你看到這個詞會想到些什麼呢?跟藝術二字聯繫起來,總有些不明覺厲的意味。 波普藝術由來和發展 在英國萌發 一般認為,波普藝術是從1950年代開始,由一群自稱「獨立團體」(Independent Group)的英國藝術家、批評家和建築師開啟,他們對新興的都市大眾文化十分感興趣,對各種大眾消費品進行創作。
  • 「大開眼界」的「龍蝦大陸」 藝倉美術館開啟當代波普與街頭藝術...
    據悉,上世紀八十年代,有著「波普藝術之王」稱號的安迪·沃霍爾與街頭藝術偶像讓·米歇爾·巴斯奎特開始了一場亦師亦友的忘年交,最終促成二人的「創作聯姻」。這段傳奇情誼展開的「黃金時代」,是那段探討通俗文化、社會情感與藝術之間關聯的反傳統藝術運動時期的縮影,也是為後世藝術家所致敬的精神高地。菲利普·考爾伯特與特雷弗·安德魯繼承了其反傳統的藝術精神,以多元、跨界、非常規的藝術實踐,呈現當代波普與街頭藝術的新態度、新界定,意圖開啟當代波普與街頭藝術的「新黃金時代」。
  • 波普藝術為何一直被時尚圈所青睞,它到底有什麼魔力?
    各大品牌也陸續發布了2020年春夏系列,看了這麼多品牌的走秀,小曇發現不管是哪個品牌新一季的服裝設計,都始終繞不開波普藝術,像Chanel 2020春夏系列和LV 2020春夏系列都在服裝設計中運用了波普藝術。波普藝術是什麼?
  • 【美術】能看得懂的波普藝術
    )的簡稱 正如其字面意思,代表著一種流行文化 從西方興起流行 隨著不同文化之間的不斷融合更新 逐漸發展成為全球化的藝術現象 今天,通過幾位波普藝術家代表人物
  • 波普與街頭藝術碰撞!19.9元搶原58元潮流藝術《混生狀態展》門票!
    感受不同的藝術風格相互碰撞,是一種什麼體驗?  波普潮流文化、東西方動漫、街頭文化......  這些當下年輕人zui愛的潮流元素齊聚  給你即將到來的假期  奉上一口膾炙人口的文化盛宴  exhibition  「JMA潮流藝術|混生狀態」  木星美術館將於2021年1月15日推出四位藝術家群展——「JMA潮流藝術:混生狀態」展覽。
  • 什麼是波普?
    六十年代,以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為代表的現代藝術批評家們極為強烈地反對波普藝術。格林伯格在《先鋒藝術與通俗文化》中對大眾媒介文化大肆貶低,他認為,大眾文化作為一種文化代用品,根本無法使接受者感受到真正的文化價值。就格林伯格本人而言,他甚至對波普藝術之後,一切超出繪畫範圍的藝術都表示反感。
  • 羅恩·英格裡希:從草根塗鴉人到波普藝術大師
    ,希望通過自己具有多重寓意的作品讓人們對流行文化產生深層次的思考。波普,譯自英文Pop Art。這種藝術形式最早起源於上世紀50年代的英國,之後因為以安迪·沃霍爾為代表的一批明星及藝術家的影響力而在美國得到長足發展,讓波普出現在了時裝、香菸、膠紙、搖滾唱片等物品之上。所謂波普藝術,簡而言之便是將身邊的物品,如漫畫、電影海報、明星、高跟鞋等消費品通過解構、拼貼、重複等手法進行藝術創作。
  • 你知道波普藝術除了Andy Warhol還有什麼嗎?
    01 波普藝術(Pop Art)經典藝術—波普藝術(Pop Art), 「Popular」一詞來自於大眾化的藝術形式,反映當時西方社會中中青年的反傳統文化觀念。打破了二戰後工業設計的冷漠,單一,取而代之的是詼諧,多元化的設計,多為誇張奇異,想像力豐富的風格。
  • 有波普藝術就有沃霍爾 有沃霍爾就有夢露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28-1987),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也是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他大膽嘗試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術、照片投影等各種複製技法。沃霍爾除了是波普藝術的領袖人物,他還是電影製片人、作家、搖滾樂作曲者、出版商,是紐約社交界、藝術界大紅大紫的明星式藝術家。
  • 羅伯特·韋恩布萊特粉彩藝術邂逅波普藝術
    去年9-10月期間,在中國太原市舉辦了波普藝術與粉彩畫藝術的聯展,其中展出了安迪·沃霍爾的收藏版畫與羅伯特·韋恩布萊的粉彩原畫、和限量粉彩藝術衍生織物,展覽免費對公眾開放。      什麼是波普藝術?
  • 十位你必須知道的波普藝術家
    在20世紀中葉,抽象表現繪畫盛極一時之際,他和紐約年輕一代畫家,提出了新形式的具象繪畫——波普藝術,在60年代一舉成名,成為足與歐洲繪畫體系一別苗頭的新美國藝術,甚至許多曾受美國商業影響的域外文化,亦感受他作品的震撼力。利希滕斯坦的繪畫或雕刻作品,引用自漫畫、日用品、廣告以及一些美術史上名畫家的作品造型,轉化成他自己獨創的技法與創作風格。
  • .| 打卡波普與街頭藝術碰撞的當代藝術體驗大展《WAVELENGTH:新...
    Philip 通過巨幅繪畫、大型雕塑、特殊裝置、多媒體影像和遊戲等形式,將當代社會的生活碎片以波普藝術語言移植到超現實的龍蝦世界中。    」街頭的致敬「讓你進入藝術家的instagram story,體驗他的街頭塗鴉世界。這些看似雜亂的物品,實則是精心布置的街頭藝術作品。
  • 波普、朋克與抽象,這款無線充電器完美詮釋什麼是藝術!
    起源於上世紀50年代的波普文化,從誕生之初就註定會成為世界爭議的焦點。有人愛它現代化商業化,年輕、浮華而性感;亦有人批它世俗化、大眾化,廉價、量產而短暫。其實,波普藝術的定位本就是年輕而世俗,代表著有一群人正年輕、正熱愛著平凡的生活。
  • 「波普藝術之父」漢彌爾頓作品展昨滬上開幕
    20世紀以來最重要的藝術形式———波普藝術(POPART)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被介紹到中國。1985年,波普藝術家羅申伯格在中國美術館的展覽,掀起了「85新潮美術」,並啟發了中國現代裝置藝術的萌芽生長。
  • 穿搭指南丨拒絕平庸,波普風讓你脫穎而出
    其實想要在潮男雲集的街頭脫穎而出,不妨大膽嘗試一下吸睛且蘊含藝術格調的波普風。波普POP是"Popular"的縮寫,意為"大眾化的"。它最早起源於英國。二戰以後出生的新生一代對於風格單調、冷漠缺乏人情味的設計極其反感,他們從美國的大眾文化中得到靈感,波普運動也從此開始。
  • 波普藝術大展亮相鳥巢 展出將持續至2020年1月5日
    上周六,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授權巡迴展來到鳥巢文化中心,繪畫、雕塑、圖形、照片和電影作品等6大主題展區集中展示了沃霍爾近40年藝術生涯中的主要作品。展廳裡還能看到許多藝術限量複製品、衍生品和典藏級圖書,以及藝術化的生活用品等,展出將持續至2020年1月5日。
  • 致敬波普藝術風格 膠囊系列
    當前衛不羈的格調,遇上玩趣大膽的風格美妝與藝術的跨界,帶來色彩與質地的碰撞#YSL紅唇啵普# 膠囊系列以跨界限定包裝 致敬波普藝術風格跨界包裝 致敬波普伊夫·聖·羅蘭先生一生熱愛藝術,熱愛收藏。無論是時裝還是美妝,他曾多次將藝術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使美和時尚上升到全新的高度。1965年,聖羅蘭先生的第一個藝術系列「蒙德裡安系列」問世。他以荷蘭畫家皮特·蒙德裡安的經典畫作為靈感,設計了一系列無袖連衣裙,被形容為「像畫作一樣完美的藝術品」。
  • 西山徹眼裡的「街頭文化」到底是什麼?
    西山徹-作為「WTAPS」、「DESCENDANT」、「FORTY PERCENT AGAINST RIGHTS」 三大品牌背後的主理人,一直通過自己的思考表達著街頭文化和精神的本質。那麼在西山徹的眼裡:「街頭文化」到底是什麼?我們一起通過 Silver Magazine 近日對西山徹的採訪中尋找答案。
  • 美沃斯:醫美與波普藝術的碰撞-碧萃詩BEATRICE
    「2020美沃斯國際醫學美容大會」剛剛在杭州落下帷幕,在這場全球醫美界的學術、技術、管理、資訊、文化等多維度綜合性的行業盛會中,「國際化、全產業鏈、跨界」的海內外知名醫美領袖與行業傑出品牌匯聚一堂。2020美沃斯在傳統的基礎上突破創新,大會還特邀了眾多行業內頂級品牌進行特裝展,現場受到了眾多醫美人士和消費者的爭先關注,眾多品牌展示架構起了2020年全球醫美的風尚標。
  • WAVELENGTH又一力作打造 「新黃金時代」雙個展:龍蝦、波普和GUCCI...
    來探索街頭藝術,沉浸在當代波普。展覽是兩位藝術家繼2018年在上海初次亮相之後,帶來各自最大規模的個人展覽,也是「2018年上海十大展覽」之一的《出廠設置》主創團隊WAVELENGTH的又一力作!,其創作承襲了早期波普藝術家理察·漢密爾頓、羅伊·利希滕斯坦、詹姆斯·羅森奎斯特的藝術風格並加以演繹,作品橫跨油畫、雕塑、時裝、家具以及設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