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療法 後現代主義心理學丨治療心理問題的方法

2020-10-11 用戶正來qiong

敘事療法 後現代主義心理學丨治療心理問題的方法

原創 李嘉琪 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 2018-09-11

收錄於話題

#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老師文章

149個

作者簡介:李嘉琪——超心理學專家、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心向正覺健康管理首席超心理療愈師、幸福人生學院導師。

——重度抑鬱症、重度焦慮症、強迫自殺思維康復者,瀕死體驗者。

——全球首位將超心理學——量子力學+心理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用於治療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等心理問題,並取得成功。

——致力於幫助全人類擺脫一切心理痛苦,獲得健康、快樂、幸福。

相遇是緣,點右上角關注作者後閱讀▲

敘事療法是後現代心理治療方式,它擺脫了傳統上將人看作為問題的治療觀念,透過「故事敘說」、「問題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變得更自主、更有動力。

敘事療法

文章開頭是百度百科對於敘事療法的解釋,是不是沒看明白?說白了,就是心理諮詢師讓患者講故事,通過自己講自己的故事,想通過患者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能夠有一些思考和潛力能出來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

這種方法有沒有可能治療抑鬱症和心理疾病?

說實話,我覺得這種方法不但要擔心患者還要擔心心理諮詢師的生命安危。在心理疾病當中的人,思維裡全是負面情緒能量,在負面能量的纏繞下,不太可能想出什麼好事,特別是抑鬱症,本來就喜歡想過去的種種痛苦,越想越糾結越抑鬱。

結果這種療法倒好,不但不制止患者停止糾結過去,活在當下,面向未來,還讓人講故事。我都能想到,患者肯定都講的是自己的苦惱、悔恨、糾結、恐懼的種種事,不但放大了自己內心的負能量,還將負能量傳遞給了心理諮詢師。

雖說有可能當時講自己心中反覆糾結的痛苦講出來後,能稍微舒服一點,但錯誤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模式沒變,負面的能量狀態沒改變,馬上又會回來。

後現代主義心理學

聽上去非常高大上的名詞,是有些沒有真才實學,不幹事實的人的最愛。給自己貼上這個詞的標籤,能滿足他們的各種虛榮心,似乎一個後現代主義,自己就走在時代的最前沿了,實際上他本身都不一定知道什麼叫後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源自現代主義,但又反叛現代主義,實際上就是一種什麼都看不慣的反叛主義思潮。翻譯成中國話就叫「憤青」。有些人怎麼不標榜自己是憤青呢?因為不好聽,但實際上就是一個意思,名詞不一樣而已。

就是這些人看傳統心理學對於心理問題,包括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心理問題都束手無策,於是帶著一個憤青的叛逆思想,搞了一個,我認為是自殺式的療法,取了一個高大上的名字,「敘事療法,後現代主義心理學」。

超心理學——量子力學+能量狀態理論與其他療法有什麼不同?

超心理學——量子力學+能量狀態理論,絕對不能稱作是一種療法,因為他不歸屬於心理學的範疇,也不歸屬於醫學和科技範圍。如果劃分起來,在中國屬於生命科學。

而且超心理學——量子力學+能量狀態的理論,之所以對於心理問題的治療效果如此驚人,是因為沒有固定的套路。

通過超心理療愈師和患者能量連接,一方面通過量子糾纏原理,提升患者的能量狀態,另一方面,很重要的一點是,根據所有心理問題的人,千差萬別的情況的不同,在連接的前提下用心去感受對方的情況,隨時給對方指導,解決一切困惑和困難。

我們量子力學+能量狀態的理論,完全就是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不但在我自己身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使得我完全超越了自己。並且在應用的這5個月時間內,治癒人數已經達到60餘人,年齡跨度從15歲到79歲,其中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躁狂症、恐懼症、雙相情感障礙各種問題的人都有。

超心理學——量子力學+能量狀態理論,是一個時代的更迭,是大勢所趨,必將帶領全人類擺脫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等一切心理精神問題的困苦,走向健康、快樂、幸福的人生!

更多如何擺脫心理問題,獲得健康和快樂和幸福人生的100餘篇原創文章及學員自述治癒經驗,請關注QQ

【版權聲明:本文由「心向正覺健康管理 · 幸福人生學院 · 李嘉琪」原創,版權已備案,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後現代主義心理治療解析
    後現代主義心理學是80-90年代在西方興起的一種新的思潮,是後現代主義時代精神的產物。後現代心理學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它包含著許多具體形式的心理學理論,如社會建構論或社會建構心理學、敘事心理學、解構心理學、多元文化論思潮、後現代女性心理學等.美國後現代心理學家格根從後現代的視野出發,對現代心理學的合法性危機進行了深入剖析。
  • 李焰-敘事療法課程
    事心理治療導源於後現代主義。比較清晰的一種表述是:「敘事是為了告訴某人發生什麼事」的一系列口頭的、符號的或行為的序列。 敘事心理治療的盛行是與當代哲學的後現代主義思潮分不開的。這裡,有必要區分一下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思潮對心理治療觀念與方法的影響。在這裡,現代觀點和後現代觀點的最大區別在於兩者對「真實」(reality)的看法不同。
  • 認知療法丨治療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等心理問題的方法
    認知療法丨治療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等心理問題的方法原創 李嘉琪 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 2018-09-08作者簡介:李嘉琪——超心理學專家、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心向正覺健康管理首席超心理療愈師、幸福人生學院導師。
  • 敘事治療介紹
    而基於後現代主義、後結構主義和文學敘事基礎的敘事療法則認為,問題其實只是經驗的形式之一,顯示的是某種毒性敘事,是個體對固化敘事風格的執著。由於敘事治療堅持多元化的視角,使得敘事治療還未擁有統一的流程和方法。
  •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狀態的英雄——清華大學李焰老師談敘事療法
    在課堂上,設置了豐富的分享活動,讓學員通過不斷地討論分享,了解了敘事療法的定義、後現代心理學思潮等內容,掌握了敘事療法角度下的「致病」原因、外化的對話和改寫的對話等理論方法,獲得了自身的進步和成長。李焰老師所說的「改變一個人絕不是讓他由壞變好,而是讓他好上加好」、「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狀態的英雄」等金句,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了敘事療法的魅力。
  • 敘事治療的基本方法
    那麼,敘事治療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呢?敘事治療的另一個特點是「外化」,也就是將問題與人分開,把貼上標籤的人還原,讓問題是問題,人是人。如果問題被看成是和人一體的,要想改變相當困難,改變者與被改變者都會感到相當棘手。問題外化之後,問題和人分家,人的內在的本質會被重新看見與認可,轉而有能力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 書單| 藝術療法/聚焦療法/敘事療法
    敘事療法和藝術治療的有機融合,簡單易用又行之有效的中國本土心理治療方法,於世界各地廣泛應用。書中包含極具實用性的分析步驟、操作流程和案例解析!繪畫心理治療對困難來訪者的藝術治療(美)Lisa B.敘事療法畫中有話敘事繪畫治療的臨床應用黃曉紅 著史柏年、劉正奎、陳侃、Cornelia Elbrecht等眾多專家力薦!一本由華人創立的心理治療理論和方法的專著!黃曉紅博士十幾年臨床研究及實踐經驗的總結,創立敘事繪畫治療。
  • 《敘事療法》:學會這三點,不用心理諮詢師也能讓你擺脫煩惱
    新型冠狀疫情爆發以來,各地的公益組織和心理學從業者紛紛行動起來,開放了許多心理援助熱線。為了讓志願者的心理援助熱線工作做得更加有質量,切實幫助到來電者,很多心理學大咖都開展了培訓。我也斷斷續續地聽了很多課程,驚奇地發現,除了強調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之外,很多老師在講課時都提到了敘事療法。
  • ​敘事治療學習筆記
    >(三)敘事在家庭治療中的應用2019年10月17至20日,我參加了中澳敘事療法兩年制國際培訓項目的第二階段,組織者是李明博士和心盟,授課教師是澳大利亞達利奇中心Mark Hayward老師,他主講的題目是兒童、夫妻和家庭敘事治療。
  • 認知療法之精髓幫你治療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等心理問題
    (CognitiveTherapy)是一種改變患者的不良認知的一類心理治療方法的總稱。前一篇我們講了催眠,是心理學中唯一有可能治療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這種嚴重的心理問題的方法。但有對賭運氣的成分,而認知療法是唯一方向正確的療法。
  • 走進病人心靈的「心理治療」「敘事護理」風靡中石油中心醫院
    從2014年起,醫院成立護理心理委員會,由各科室的護士長、護士骨幹以及心理科的成員組成,在臨床護理實踐中探索敘事療法。    中國石油中心醫院院長助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李春介紹,敘事護理是指把後現代心理學敘事治療的理念與方法運用到臨床護理中的一種心理護理工作模式。
  •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學丨治療抑鬱症和心理疾病的方法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學丨治療抑鬱症和心理疾病的方法原創 李嘉琪 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 2018-09-06作者簡介:李嘉琪——超心理學專家、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心向正覺健康管理首席超心理療愈師、幸福人生學院導師。
  • 心理諮詢師:最好的心理學書籍是什麼?
    一、認知行為《認知療法:基礎與應用》《認知治療技術:從業者指南》《學習認知行為治療圖解指南》《行為矯正:原理與方法》(第三版)《心理諮詢師的問診策略》《伯恩斯新情緒療法》(又譯《好心情手冊》)--伯恩斯《理智勝過情感》--格林伯格《接受與實現療法:理論與實務》
  • 「心理居」心理學中,你一定要知道的療法,既治療又預防心理問題
    心理學中,你一定要知道這個方法:認知療法。認知療法,是通過重建認知、心理應付、問題解決等技術進行心理輔導和治療。其中,認知重建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我們的認知過程,會影響我們的情緒和行為。認知療法認知療法,最早是起源於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辯證法」,其中的
  • 心理學科普——三種常見的心理治療方法
    三種主要的心理治療方法吃午飯的時候,妮娜向蘇描述了她和她的治療師隆博士第一階段的工作。蘇問:「她使用了哪種治療方法?」妮娜回答說:「我也不知道,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嗎?」拒不完全統計,在目前的心理諮詢和治療市場上有將近500種不同的治療方法。這個廣闊的領域可以簡單地分為三個基本的類別:精神分析療法、以人為中心療法、行為療法。精神分析源於一個世紀前奧地利醫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工作。該理論認為情緒問題可以通過自由聯想、非批判式聆聽和釋夢的方式進行治療,而病人對改變的阻抗和將想法與感覺投射在分析師身上,同樣也有一定的作用。
  • 「遠贏教育」心理治療中繪畫分析療法的基本原理之起源
    文/遠贏教育我們好多人肯定都聽過一些繪畫療法,例如房樹人,雨中人,曼陀羅等等,這些都屬於繪畫治療的一部分,大家在做繪畫治療的時候,特別是成為了一個諮詢師之後,當你給別人做繪畫治療的時候,不要輕易的去給別人分析,比如我畫一棵樹,畫成了什麼什麼樣子
  • 讀後現代心理學理念的繪本,從敘事的角度看負面情緒的解決
    暑假裡接觸到的兒童心理個案,多數涉及到孩子們的負面情緒問題,而家長們也不知道該怎麼去面對。事實上,只要我們在養育的過程中,採用接納、允許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情緒管理的教育方法,關於情緒的問題就會比較容易解決了。那麼怎麼尋找到一個抓手,讓我們更方便快捷的幫助孩子處理好情緒呢,我們推薦一套書,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3~6歲兒童情緒管理啟蒙》系列。
  • 依託圖書館閱讀療法緩解大學生心理問題
    在閱讀過程中,通過書,實現讀者與作者情感上的交流,構建文字與讀者之間共通的意義空間,實現情感上的交流與升華,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共鳴中產生認同感,實現學生對於閱讀療法的認同,形成閱讀的行為習慣。深層互動中治療心理問題。
  • 外國文學考研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文學答題指南
    外國文學考研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文學答題指南(此為部分內容,全部資料獲取請掃碼報名課程)一、「現代主義的特徵」這類單刀直入問題的答法 簡述現代主義文學的特徵 ②小說方面:「意識流小說」顛覆了傳統「情節為中心」的敘事,而把「情節」作為「心理活動」的輔助材料;而「存在主義」小說進一步顛覆傳統敘事,無限淡化情節和人物,在形式結構上也有創造(加繆的零度敘事,薩特的《噁心》所採用的雙維度結構)。 ③戲劇方面:存在主義戲劇、荒誕派戲劇顛覆了前此以往的戲劇傳統。
  • 心理短片丨什麼是認知行為治療(CBT)?
    (3)簡單的回顧前一次的會談(4)設定會談流程(5)回顧家庭作業(6)主題討論(7)布置新的家庭作業(8)階段性摘要(9)最後摘要與反饋(10)第三次會談及之後的會談結構4、個案問題概念化(1)個案問題概念化層次(2)認知行為治療問題概念化(3)一般個案概念化步驟(4)列出問題清單(5)自動化思維與問題清單、認知聯接(6)通過線索和方法找出核心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