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遠贏教育
我們好多人肯定都聽過一些繪畫療法,例如房樹人,雨中人,曼陀羅等等,這些都屬於繪畫治療的一部分,大家在做繪畫治療的時候,特別是成為了一個諮詢師之後,當你給別人做繪畫治療的時候,不要輕易的去給別人分析,比如我畫一棵樹,畫成了什麼什麼樣子,代表著什麼,或者是畫一個房子,這個房子畫成了什麼樣子,又代表了什麼,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這些分析和判斷是不可以輕易地給別人去做講解的,這些分析一定是跟諮詢是有關聯的,繪畫是諮詢的一個配合,我們在做繪畫治療的時候我們能看到有非常多的防禦在裡面,特別是在諮詢室裡的時候,有的來訪者約了五十分鐘或者一個小時的諮詢,他可能前四十分鐘或者前五十分鐘都可能沒有說到什麼重點的內容,直到最後的時候才會把自己比較隱私的部分暴露出來,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就覺得他在這麼靠後的時候才去暴露一些真正他想說的內容,好像前面的諮詢是不是都沒有用呢,
其實不是這樣的,因為每個人都有防禦,他前面和你說那些可能都是一些試探,他在試探這個環境是否安全,試探這個諮詢師是否真的能給我幫助,是否值得我信任,所以前面的部分也都是慢慢了解彼此,慢慢放下防禦的過程,沒有前面的部分,就不可能有後面的重點內容的暴露,那麼我們在做繪畫治療的時候還是要基於前面的諮詢的部分,繪畫治療是和諮詢相配合一起來發揮作用的,一起進行的,而不是輕易地就跟人家說,你畫這個代表了什麼什麼,這是非常不應該的。
繪畫療法的起源最早是在歐洲精神病科醫生發現許多精神病人會畫很多的畫,醫生不太明白精神病人畫這些畫的原因是什麼,但是覺得這些畫還是有一些意義的,覺得這些畫是不是能對治療工作有一些幫助作用,所以開始有部分精神科醫生開始進行這方面的研究。
19世紀末期,弗洛伊德和榮格的著作中提到對一些畫作的分析,包括達文西的一些代表作品,認為達文西有很嚴重的戀母情節,也紛紛提出了許多繪畫治療的理論,之後隨著心理學的不斷發展,心理學科學性地位的不斷鞏固,以及實驗心理學的不斷健全完善,我們漸漸明白兒童心理的發展在不同年齡階段,他能畫成什麼樣子,他的智力水平,理解能力,繪畫技巧等都會有更多的關注,通過研究這些我們也發現兒童更加願意去使用繪畫的形式去表達,而不是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感受,或者說繪畫的表達也會更加真實和準確,不同年齡段的兒童繪畫也會有各自的特點,在這裡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我們進行分析的時候,經常會出現我們看到別人畫成了這樣覺得這肯定是病的很嚴重的,精神病性問題等等,在這個時候還是不要去給予評論,所有的分析都是要建立在諮詢的基礎上,要先了解來訪者的年齡,身份,經歷經驗等等綜合去考慮的,而不是根據一幅畫就做出分析和判斷。
經過眾多心理學家的不斷努力和創新,繪畫療法逐漸發展完善成為了一門專門的技術,並且在精神病的治療,心理診所,特殊教育,EAP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繪畫治療技術也在不斷地更新和變化,與其他方式如音樂治療,舞動治療,談話治療,敘事治療等多方法結合應用。
同學們,這個知識點,你學會了嗎
關注遠贏教育,一起學習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