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研究:看電視不會讓孩子近視!這件事才是近視的真兇

2020-12-17 騰訊網

本文為小步在家早教原創,歡迎個人關注、轉發、分享

媽媽圈一直流傳這麼一句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娃放寒暑假。」

因為疫情的關係,今年的假期格外長,很多家長擔心:「現在不能出門,孩子一天到晚看手機、看電視,眼睛還要不要了,近視了怎麼辦?」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近視在孩子中越來越普遍,而且還逐漸低齡化。

國家衛建委曾調查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即一半以上兒童青少年近視。

一提到近視,很多家長就說不能讓孩子看電視。孩子近視一定是因為手機、電視嗎?如何真正有地效預防近視?

今天我們就聊聊關於孩子近視,那些你還不知道的事。

孩子近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手機、iPad、電視……這些我們常以為導致孩子近視的電子產品,還真不一定是「真兇」。

其實,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研究表明,電子產品會直接導致孩子近視。美國眼科協會(AAO)之前就闢謠了一波「這樣做傷害眼睛的說法」。

看電子產品距離太近會弄壞眼睛?

AAO:不會。

我們發現孩子看電視、看書會看著看著慢慢湊近,這是因為和大人相比,近一點的距離孩子能更好地聚焦,眼睛也會更舒服,不過這種習慣隨著年齡增長會慢慢改正。

長時間看電視、手機等會弄壞眼睛?

AAO:不會。

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並不會對眼睛造成永久性傷害(比如眼軸變長),但會出現視覺疲勞,比如:眼睛感到乾澀、看東西模糊和頭暈等。因為眼睛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況下,眨眼次數會降低。正常情況下我們每分鐘大概眨眼15次左右,看電視、玩手機眨眼頻率會降到5次/分鐘,只要適當休息是可以緩解的。

光線較暗的地方看書會弄壞眼睛?

AAO:昏暗的光線不會損害孩子視力。

但良好的光線能讓閱讀更容易和舒服,有利於防止眼睛乾燥和疲勞。

所以孩子近視,這種不可逆的損傷和電子產品之間其實是沒有直接關聯的。

那讓孩子近視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目前能證實的只有兩個原因:遺傳+環境。

有一種近視是由遺傳決定的——病理性高度近視。

一般認為,父母雙方的度數在600度以上,同時伴有眼底病變,孩子遺傳近視的概率會比較大。如果孩子在6歲前就近視,並且度數每年加深100度以上,家長就要警惕是不是病理性近視了。

當然,大部分孩子近視,不是遺傳而是後天的成長環境所致。有專家研究學生戶外活動時間,結果發現:

戶外活動的減少,才是近些年孩子們近視的最大原因!

為什麼戶外瘋跑的孩子不容易近視?

有研究顯示:

如果父母雙方都近視,孩子每天不進行戶外活動,其發生近視的概率可高達60%;

如果父母雙方都近視,但孩子每天可以待在戶外2小時,一周14小時,那孩子患近視的概率則會降到20%。

就像我們上面說的,即使孩子看很多書,花很長時間打遊戲、看電視,但只要能花一定的時間進行戶外活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上述因素對兒童視力的不良影響,降低近視發生的風險。

究竟什麼對視力有好處?是戶外的新鮮空氣?是運動?多看遠方的東西?還是沐浴陽光?

在紀錄片《近視狂潮》裡,德國圖賓根大學的實驗室,專家做了一個實驗解開了這個謎題。

將小雞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帶上光學鏡片,讓它們待在室內環境,直到完全變成「近視眼」。

然後專家把另一組小雞放到戶外陽臺上,接受強光的照射,結果發現,在戶外的這組小雞變成「近視眼」的時間更長,是室內小雞的2倍。

是日光減緩了近視發生的速度嗎?專家為了更進一步證實猜想,把戶外的這些小雞帶回了室內,並讓小雞待在非常強的人工光線下,強度相當於在夏季的藍天下度過一整天。

經過觀察,實驗得到類似的結果,這些小雞也需要2倍的時間才會「近視」。

由此可見,接受日光照射能保護我們的眼睛;相反地,缺乏日光會導致眼睛變形,引起近視。

因為太陽光中藍色的光會刺激視網膜分泌「多巴胺」,當我們的眼睛暴露在大量的藍色光線下時,光線刺激視網膜分泌多巴胺,維持瞳孔的圓形。

當藍色光線很少時,色彩比較偏紅,多巴胺釋放就會減少,從而導致眼軸變長,形成近視。

因此,待在戶外的時間越長,多巴胺就會釋放的越多,近視發生的速度就越慢,這就是為什麼在戶外時間長的孩子更不容易近視。

預防孩子近視,家長這樣做

我們現在知道戶外活動是最有效、簡單、科學的預防近視的方式,但現在疫情期間不能出門,限制了孩子出去接受陽光照射的條件,還有哪些方式可以預防孩子近視呢?

0120-20-20原則

前面我們說長時間、近距離看電子產品不會給孩子眼睛帶來永久性的生理損傷,但問題的關鍵是要適當的休息,而不是一直連續不間斷地看。

美國眼科協會(AAO)建議:每隔20分鐘,要遠眺20英尺(相當於6米),這樣休息至少20秒。

022歲開始,給孩子建「視力檔案」

專家建議,孩子一出生,家長就要關注孩子的眼睛和視力。

從兩三歲開始,建議每隔半年或一年,去醫院做次眼科檢查,把眼睛發育的情況(眼軸長度、眼壓、角膜曲率、散瞳驗光等)記錄下來。如果父母雙方有高度近視的,提前到1歲左右開始檢查。

Tips

孩子出生時都是遠視,隨著年齡增長,眼軸逐漸變長,從遠視變為正視。4、5歲左右,孩子還會有200度左右遠視;如果檢查孩子只有100度遠視,家長就要重視,因為跟同齡人相比是偏向近視的,以後發展為近視的機會就比較高。

03多吃含維生素A、B1的食物,少吃甜食

美國塔夫茨大學研究發現,吃糖過多會導致近視,而少吃糖則可以緩解近視。

此外,體內糖的分解需要維生素B1幫忙,吃糖過多會造成維生素B1的缺乏,維生素B1對視神經有養護作用,含量的高低會影響視神經的狀態,長期缺乏會出現眼乾、眼澀、視力模糊等症狀。

所以多給孩子吃維生素B1含量豐富的食物,比如動物內臟(肝、心及腎)、肉類、豆類、花生、糙米、胚芽米等。

最後,如果發現孩子看東西時眯眼睛、歪著頭、頻繁眨眼睛或揉眼睛、經常拉扯眼角、總皺眉、看什麼都要湊得很近……這都提示孩子的視力可能存在問題,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孩子近視問題,我們沒辦法改變遺傳的因素,但後天的環境因素我們可以及時幹預,

戶外活動是最有效、簡單、科學的防護方式之一。

雖然現在疫情期間全民宅家,等到可以出門的時候,就不要吝嗇陪孩子在戶外瘋玩的時光啦!

相關焦點

  • 孩子近視別再怨手機了,「真兇」另有其他
    使用手機並不會造成孩子近視!!!福州一9歲男娃不看手機不看電視,仍患上了近視,媽媽也很費解根據美國眼科學會和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表明,看電子產品並不會直接對孩子的視力產生不良影響,觀看電子產品只會讓眼睛感覺到疲勞、乾澀、發紅或者看東西模糊、頭暈等等。
  • 這些父母近視會遺傳給下一代,做好三件事,孩子能遠離近視
    父母近視會不會遺傳,主要還是看以下三點在這之前,寶寶視力都十分脆弱,如果沒有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就容易近視。想讓孩子遠離近視,家長必須做好下面三件事:一、每天至少一小時戶外運動國外有研究顯示,每天堅持戶外運動至少一個小時,能大大減少孩子近視的機率。
  • 兒童怎麼預防近視 如何預防孩子近視才是正確的?
    兒童怎麼預防近視 如何預防孩子近視才是正確的?時間:2020-12-01 16: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兒童怎麼預防近視 如何預防孩子近視才是正確的? 兒童怎麼預防近視 辣媽網小編為你介紹兒童怎麼預防近視,繼續往下看吧!
  • 3歲寶寶近視450度,這事真的很毀孩子視力
    而在家裡,童童經常就是自己端著手機,眼睛直直的盯著手機屏幕,這一看就是一兩個小時。 而到今年9月,童童要上幼兒園了,在幼兒園的入園體檢中,童童被發現只有0.2的視力,這個近視程度已經遠超很多成人。 知道這個結果後,童童家長才察覺到孩子看手機竟這麼毀視力。
  • 給孩子看「遠」的機會,他們的眼睛才不會近視
    過去,孩子戴眼鏡是個例,現在,上學的孩子不近視反倒不正常。我們這裡一年兩次對中小學生視力進行普查。預防青少年兒童近視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是學校的事,家庭的事,更是醫療衛生等社會相關機構的事,需要政府協調,全社會共同努力。孩子們近視眼增多,除了繁重的課業負擔之外,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普及,也是主要原因。因此,預防青少年兒童近視,要切實減輕學生課作負擔,控制他們「觸屏」時間。
  • 3歲寶寶近視450度,這事真的很毀孩子視力
    3歲寶寶近視450度,這事真的很毀孩子視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警告!3歲寶寶近視450度,這事真的很毀孩子視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簡介:不要讓「電子保姆」成為孩子唯一的玩伴!
  • 伊能靜4歲女兒近視了?眼鏡片如瓶底厚,關於孩子近視一次說清
    大約從1歲開始,女兒就迷戀上了手機,老人為了哄孩子,就會主動給孩子看手機。直到女孩媽媽發現2歲半的女兒經常皺著眉頭、歪著頭眯眼看東西,才引起注意。便帶著孩子到眼科醫院檢查,隨即被檢查出雙眼近視900度,讓夫妻倆甚是發愁。明知電子產品對娃是【弊大於利】,但很多父母依然頻頻來用它哄娃。
  • 伊能靜4歲女兒近視了?眼鏡片如瓶底厚,關於孩子近視一次說清
    大約從1歲開始,女兒就迷戀上了手機,老人為了哄孩子,就會主動給孩子看手機。直到女孩媽媽發現2歲半的女兒經常皺著眉頭、歪著頭眯眼看東西,才引起注意。便帶著孩子到眼科醫院檢查,隨即被檢查出雙眼近視900度,讓夫妻倆甚是發愁。明知電子產品對娃是【弊大於利】,但很多父母依然頻頻來用它哄娃。
  • 2020年最新醫學研究,發現晚睡對近視有嚴重影響!
    另一項對15136名中國兒童(年齡範圍在6至18歲)的研究結果也表明,每晚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的兒童與每晚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的兒童相比,患近視的風險顯著增加[2]。類似的許多研究都證明了睡眠時間短與近視程度加深的正相關的聯繫,這或許只能讓人們有意識去注意睡眠時間充足而已。
  • 5歲男孩天天看一個小時電視,結果得了近視,醫生:不是電視的錯
    5歲男孩天天看一個小時電視,結果得了近視,醫生:不是電視的錯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可是越來越高了。同時提高的,還有人們的娛樂方式。現代人的娛樂方式非常之多,但無論是什麼娛樂方式,幾乎都離不開一個電字。
  • 2歲半寶寶近視900度,日常生活這件事真的很毀孩子視力!
    孩子連續玩20分鐘平板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視狀態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5秒 ●平均每分鐘眨眼4.67次 孩子連續看20分鐘電視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
  • 近視禍首「另有其人」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疫情之下,孩子的寒假生活格外漫長,不少家長開始發愁,孩子整日在家抱著電視、電腦、手機,總是看個沒夠,會不會近視呢?然而美國的最新研究顯示,讓孩子降低視力的罪魁禍首並不是它……三年級小學生半學期視力「掉200度」9歲的冬冬是小學三年級學生,前些日子,他和媽媽說看東西有些模糊,媽媽領著他去看眼科醫生,結果顯示孩子已經有200度左右的近視了。
  • 2歲半寶寶近視900度?別等孩子近視了才後悔!(附視力發育表)
    前幾日,有位媽媽在後臺私信我,發現寶寶最近看東西總是眯著眼睛,擔心寶寶是不是近視了。可是又不敢相信,那麼小的孩子也會近視嗎?此前,揚州一個2歲半的寶寶,去醫院檢查竟然近視了900度!原來是家長為了哄孩子,從1歲開始就給孩子看手機,每次還不限時間。
  • 1歲寶寶近視 伊能靜4歲女兒戴眼鏡:近視從出生起就要預防
    近日,江蘇省淮安市婦幼保健院眼科接診了一名一歲近視患兒,這也刷新了該院近視患兒年齡最小記錄。一歲多的寶寶,一百多度的近視,拿到這麼一份體檢報告,孩子的家長傻眼了,這麼小的孩子也會近視嗎?醫生通過了解發現,原因在於這個寶寶的爸媽過早地給孩子進行視頻的早教。
  • 5歲孩子近視千度,傷害視力的元兇不只手機,還有其他物件、習慣
    有研究數據表明,5歲左右的人群,高度近視人群佔2.4%左右,約3000萬,超出了一些小國的人口。相當於平均每3個孩子中,就有一個近視,比例高35.16%-39.21%,它已經快速「榮升」為國病之一。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孩子配戴眼鏡,甚至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受到了普及。
  • 孩子近視真的就要做前排嗎?
    老師,這周去檢查發現我家孩子近視了,能不能把他的座位調到第一排?怕他坐後面看不清黑板……」估計不少家長都會面臨同樣的困惑:孩子近視了,靠後坐,看不清黑板,耽誤學習。戴眼鏡似乎也不好,上學的孩子正是好玩好動、忘性大的時候,戴眼鏡豈不會被弄壞,而且,眼鏡一戴豈不摘不下來了? 所以,短時間內似乎只能通過調座位來保障孩子的學習效率。
  • 造成學齡兒童近視度數瘋漲的四大「真兇「,家長應該好好了解一下
    堂兄家的孩子今年才8歲,剛上3年級,但眼睛近視度數已經超過600度,平時要是不戴眼鏡,看東西都很模糊。看著現在的孩子視力變成這樣,表哥心裡也很後悔。事實上,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很多孩子都很早就戴上了眼鏡,而且每年近視度數不斷上升,讓許多家長非常擔心。
  • 預防近視的有效方法?有,就怕你做不到!
    雖然我的大部分朋友都在上海和北京的,但這兩條新聞當時還是在朋友圈小小刷屏了一下。  儘管很多人都在吐槽,一邊課業壓力那麼大,一邊還要抓視力。但這個趨勢,已經很明確指出了方向。  如何戰略性地「兩手抓」,可能才是我們每個家長需要思考的。  談視力保護這件事,我們首先要從根源上打破幾個迷思。
  • 娃多大能看電視?不想孩子過早「近視」,這4點要注意!
    前不久,同事家的孩子上小學,體檢時發現,孩子已經有300度真性近視了。真性近視一旦發生,就是不可逆的。這讓孩子,在本該「自由」看花花世界的年紀,有了一層束縛。現在,近視的人群越來越趨於低齡化。作為父母,如果不想孩子近視,要先有相應的知識儲備,並在保護孩子眼睛上付諸行動。但有些家長由於這方面知識缺乏,整晚開著小夜燈,隨意給小寶寶看手機、電視,甚至把電子產品當作「安撫神器」。你若想保護好孩子的眼睛,這些知識要知道。
  • 臺灣眼科教授吳佩昌:孩子可以不近視
    2007年美國加州有一個著名的研究報告顯示,如果孩童每周的戶外活動少於5小時,父母親有近視,小孩就容易近視;反之,如果孩童每周的戶外活動可以達到14小時以上,就算父母親有近視,小孩仍不容易近視。因此,有近視的父母不要消極地認為自己的孩子一定會近視,如果能給孩子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就不容易近視。5、近視的惡化程度,會隨著年齡趨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