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躲在門後偷吃糖果,自制力不足?3個方法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2020-09-18 晨晨de小時光

三歲孩子趁媽媽做飯時,自己躲在臥室裡門後偷吃糖果

周六中午,媽媽正在廚房做飯,這時三歲的亮亮正躲在自己的小臥室門後,偷偷地吃糖果。媽媽在沒有做飯之前,就安排亮亮先把玩具和書本整理好,然後再讓他看一下自己喜歡看的動畫片。隨後媽媽才走進廚房,開始忙碌起來,等到媽媽差不多快做好飯時,她突然想起了亮亮。

這時,媽媽感到有點很奇怪,亮亮在房間一直沒有什麼動靜。平時的時候,媽媽每次讓他整理房間,他就會不停地問媽媽這本書要放在書架的第幾層或這個玩具要放在哪個位置呢?媽媽越想越不對勁,於是她便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走向亮亮的房臥室。

正當媽媽推門進來時,卻發現亮亮正在門後安安靜靜地吃糖果。亮亮突然面對媽媽的到來,不好意思地先衝媽媽笑了一下,接著對媽媽說:「媽媽,我在放書本的時候,突然發現這裡有一瓶糖果,這是以前外婆買給我的,你忘了嗎?那時你一直不讓我吃,說對牙齒不好,但是我一直很想品嘗一下味道,所以剛才我趁你不注意,偷偷地吃了幾顆。」

孩子偷吃糖果,媽媽並沒有責備孩子

對於亮亮的回答,媽媽沒有表現出很生氣的樣子,相反她走到亮亮跟前,對亮亮說:「如果你只是品嘗一下味道而已,媽媽不責備你。但是如果你只是單純地想吃糖果,媽媽下午送你一瓶鈣片藍莓糖果,這個對眼睛有好處,不過你每天只能吃上兩粒,還有這個糖果媽媽讓你來保管,如果你同意了,我們下午就去購買。」

媽媽說完這些話後,亮亮連連點頭對媽媽:「我可以做到每天就只吃兩顆鈣片糖果。」媽媽對他的回答也很滿意,接著,她們便各自衝著對方笑了起來。

其實亮亮媽媽這樣的做法是很值得稱讚的,她發現孩子偷吃糖果後,她並沒有對孩子進行責備和批評,而是慢慢地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從根本上控制自己的行為。相信當孩子能夠從根本上控制自己的行為時,孩子才會有可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都會對孩子在吃糖果這件事上特別的上心,畢竟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為吃糖果而影響到孩子的健康。再說,如果父母對孩子吃糖果的事情不夠重視,那麼孩子以後出現蛀牙的情況,父母該有多傷心。

但是畢竟糖果對孩子還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儘管父母經常對孩子說吃糖果對他們的牙齒不好,但是孩子還是很難控制自己。當孩子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時,孩子便會出現一些偷吃糖果的情況。如果父母想要從根本上上解決孩子偷吃糖果的現象,那麼就要在幫孩子提高他的自控能力。

當孩子的自控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後,相應的孩子就會對自己有些約束,這樣他就會懂得克制自己一些不好的行為和表現,這樣對他以後的成長有很重要的影響。所以對於亮亮來說,媽媽的做法決定著他以後的成長。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1、有針對性地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父母平時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幫助孩子分析是哪一方面自制力不是太好,如孩子偷吃吃零食、孩子愛玩遊戲、孩子做作業不夠認真,還有孩子很容易跟風,不能按時起床等等。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要從根本上去了解孩子是哪一方面出現的問題,然後又有針對性去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2、幫助孩子制定一些計劃和目標

當父母發現孩子在某些方面自控能力很差時,這時父母要幫助孩子制定相應的計劃,讓孩子學會遵守相應的規則和意識。相信只要父母堅持這樣做,孩子慢慢地就會從中受到一些影響,這慢慢地孩子的自控能力就會得到一定的提高。

3、讓孩子學會自我反省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孩子沒有控制住自己的行為,偷偷做一些父母禁止他們做的事情,這時父母看到後,一定要教會孩子學會承擔錯誤,還有學會孩子學會反省自己的行為,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再次出現類似的情況。當孩子能夠學會正確地反省自己時,孩子就懂得了如何去控制自己一些不好的行為。


今日話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孩子偷吃糖果,被你發現了,你會如何處理?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和分享。

相關焦點

  • 孩子躲在門後偷偷吃糖果,接下來你的第一反應決定孩子的成長方向
    三歲孩子趁媽媽做飯時,自己躲在臥室裡門後偷吃糖果周六中午,媽媽正在廚房做飯,這時三歲的亮亮正躲在自己的小臥室門後,偷偷地吃糖果。媽媽沒有做飯之前,就安排亮亮先把玩具和書本整理好,然後再讓他看一下自己喜歡看的動畫片。
  • 孩子總經不住誘惑,自控能力弱怎麼辦?三步提升寶寶的「自制力」
    ,他們對學習的方法和學習時間的安排都很有自己的邏輯,這會更有利於知識的吸收。所以有自控能力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當我們了解了一個孩子有沒有自控能力的差別後,相信家長們都應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能夠掌控自己人生的人。因此,我們首先要了解為什麼孩子會中經受不住外界的誘惑。
  • 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差,父母學會這4個方法,有助於孩子提升自制力
    文丨辣媽育熊娃(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隨著孩子的生長,他們對於自身並沒有一個很好的認知,再加上他們本身就是屬於調皮的類型,所以在自制力上並沒有很強的能力。而一些家長對於那些自制力較差的孩子卻操碎了心。01案例:孟小姐的孩子就是一個自制力較差人。
  • 孩子沒有自制力,都是你的錯
    01首當其衝的行為將大大降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打孩子」。父母認為毆打孩子可以作為警告,他下次也不敢,但是孩子卻不這樣認為,他們當然會害怕被毆打,但不會束手無策,而是因為害怕被毆打後,我學會了說謊或偷偷做。的確,實際上,男孩被毆打的可能性更大(皮膚厚,抗毆打嗎?),父母總是對女兒感到更痛苦,男孩受了很大的苦難,他們的自制力自然不如女孩。
  • 孩子缺乏自制力,採取延遲滿足也沒用?家長不能錯過的正確方法
    培養孩子自控的能力,是家長一直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孩子的自制力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他們自身的學習、生活質量,也是未來發展必要的基石。孩子能否科學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任務,自控力起著決定因素,小時候孩子會為了買一個玩具而撒潑耍賴,長大一點了會沉迷網路遊戲忘了時間,將來呢?也許長久陷入碌碌無為的狀態而缺乏上進心。
  • 疫情當下,如何順利彎道超車,提高孩子們的自控自律能力是關鍵
    如果家長想要讓孩子慢慢地把行為變成習慣,就要善用這些行為的強化物,幫助孩子把學習轉變為一種生活習慣,相應的孩子們的自控自律能力也會提高。舉個例子來說,小紅的媽媽最初通過獎勵小紅花來鼓勵小紅認真學習,後來在發現小紅寫的不錯以後,改為不定期的對小紅進行獎勵,效果比之前更好。
  • 「延遲滿足」可以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錯誤的方式傷害了多少孩子
    延遲滿足,這個時髦的心理學理論,近幾年來受到很多父母的追捧,越來越多的父母把它奉為圭臬,它事關孩子的自控能力,延遲滿足能力越強的孩子,越容易成功。為了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認真地從點滴小事做起,小寶寶渴了想喝水需要延遲滿足,孩子想吃零食需要延遲滿足,孩子喜歡的玩具需要延遲滿足。
  • 孩子上網課缺乏專注力,怎麼辦?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在163.8萬的入學新生中,75%的孩子存在著專注力不足的現象,94%的老師認為孩子的注意力需要重點培養。看來,孩子學習注意力不好 ,真的是很大的問題,成了很多父母和孩子的困擾。
  • 培養孩子自制力,父教不可缺少,因為父親是孩子的自制力之源
    在生活中,像這樣的孩子並不是少數,總是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支配自己的行為。也就是說,孩子有這樣的現象就是缺乏自制力。什麼是自制力?自制力是指人能夠有效地、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是堅強的重要標誌。羅斯·派克在《父親的角色》一書中指出,父教的缺失,會讓男孩自制力缺失。他指出,當研究員給男孩們派發一些糖果,並給他們兩種選擇,一是馬上吃掉糖果,可以得到一小塊糖果;一是等幾天之後再吃,可以等到一大塊糖果。研究證明,父教缺失的男孩子們更傾向馬上吃掉糖果,以此得到心理上的滿足。
  • 孩子自制力差?家長做好這幾件事,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自制力差怎麼辦?經常聽到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非常不聽話,不服從管教,很多該做的事情不去做;反而那些不該做的事情,他卻偏偏忍不住去做。這樣許多家長非常頭疼。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培養孩子自制力的方法有哪些?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能否成功,自制力的影響是智力的兩倍還多。什麼是自制力?
  • 處於網絡時代的孩子,最重要的是提高「自控力」
    根據NSPCC調查,8歲孩子每天花大量的時間上網,學習、社交、吃飯或者運動時都在上網。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中也表明,上一代孩子每日上網時間還不到3小時,如今的數值已經從3小時已經飆升至4個小時45分鐘,臨近5個小時!這也意味著在孩子醒著的時間裡,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時間與網絡「難捨難分」。
  • 孩子自控能力差,多半和父母這4種行為有關,不改影響孩子一生
    如果不及時做好教育孩子學會有自律行為,那麼孩子就會放肆無比,愈來愈嚴重了,對身心健康有嚴重影響,建議家長們看看以下幾點,有助提升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改善學習成績。孩子自控能力差,多半和父母這4種行為有關!
  • 孩子自制力不足是學習差的重要原因,幾點建議幫你提升孩子自制力
    如果你的孩子1.經常做事情半途而廢,不能堅持到底;2.注意力也不集中,上課走神,東張西望,心不在焉;3.沒有時間觀念,總是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幹什麼也沒有長久性;4.控制不了情緒,隨意發脾氣,霸道蠻橫;5.做事拖拉、懶惰,容易衝動,做錯事不承認,把責任推給別人;6.沉迷手機、遊戲、看電視,家長不督促就不學習。
  • 孩子自控能力弱?普雷馬克原理:把孩子喜歡做的事情作為強化物
    其實對於很多的家庭來說,這樣的事情出現就是常態,家中的孩子很多時候都不能控制自己。每次和孩子說過很多的大道理都是像是沒說一樣,孩子的接受能力並不是很強。甚至還有的時候,偏要讓孩子做這個可是孩子就是不會做,想要幫助孩子養成好的良好習慣,每次總是會有東西阻止家長步伐,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才能幫助自控能力弱的孩子成長呢?
  • 自律孩子有多可怕?3條方法提高自制力,主動學習不用催
    每天練習3個小時,下午放學後一直練到晚上9點半,從未間斷。至今為止,已練了3000個小時,比許多音樂愛好者一生練的時間還要多。自律孩子有多可怕?其他孩子都在外面玩耍時,他呆在家裡練琴,一練就大半天。雖然媽媽管的嚴,有時要靠棍棒,但大部分時候是靠自己的自制力去練習。
  • 孩子做事總虎頭蛇尾、不能堅持?學會這3招,提高孩子自制力
    孩子自制力的培養離不開父母的引導,這期間必然有一個他律到自律的過程。我們剛剛說過了阻礙孩子自制力形成的因素,接下來說一說促進孩子自制力形成的因素。生活中有規矩,讓孩子明確界限其實孩子的自制力比我們想像中要強,關鍵在於父母平時有沒有給孩子立規矩、講原則,讓孩子明白自己言行的界限在哪裡。在節目《媽媽是超人》中,因為女兒咘咘平常喜歡吃零食導致每次吃飯都是一件難事,賈靜雯決定給咘咘定下規矩,挑戰三天不吃零食。
  • 熱衷電子遊戲的孩子,更需要自控能力,作為家長一定要知道
    很多孩子在上課時也不好好聽課,反而與同學組建聊天群,更有過分的行為,是孩子在上課期間竟然在偷偷的玩遊戲,甚至父母都沒有察覺,想必他們對於遊戲的沉迷程度,也是十分的可怕吧。其實這類孩子有一個共同的通病,那就是沒有自制力。自制力其實是一種個人控制能力的體現,他們往往在調節自己的思想情緒,以及行為舉止方面都會有很好的能力,這便是擁有自制力。那沒有自制力的孩子是有何種表現呢?
  • 孩子缺乏自制力,採取延遲滿足也沒用?家長不能錯過的正確方法
    孩子缺乏自制力,採取延遲滿足也沒用?家長不能錯過的正確方法培養孩子自控的能力,是家長一直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孩子的自制力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他們自身的學習、生活質量,也是未來發展必要的基石。情緒自控幾乎所有孩子都有亂發脾氣、壞毛病多的習慣,如果你家孩子比較突出,請不要過於責怪他。父母要明白其背後的原因,這有可能是孩子不如意時宣洩的情緒受阻,或是父母錯怪了自己、長期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寬容等。
  • 不讓孩子打遊戲就發脾氣,媽媽嚇得躲到屋裡
    成年人自控能力好一些,大部分知道適可而止,但是小孩子的自制力就沒有那麼好了。今天看到網上這樣一則視頻,一個孩子在瘋狂的踹門,邊踹邊哭,原因就是孩子的媽媽不讓他玩遊戲,導致這一瘋狂的舉動,而孩子的媽媽也被孩子的動作躲在房間裡不敢出來。
  • 小學生為吃方便麵竟躲廁所,孩子和零食能和平共處嗎?
    小學生為吃方便麵竟躲廁所,孩子和零食能和平共處嗎?前幾天,有這樣一個視頻登上熱搜,一鄉村小學體育老師上廁所時竟發現裡面有三個小孩在偷吃方便麵,不少網友評論:「在旱廁吃東西沒有味嗎?」於是就會偷偷溜出去買些方便麵、火腿腸這種零食,更有甚者會像視頻中的小學生一樣躲到廁所偷偷的吃。小學生為吃方便麵竟躲廁所,孩子和零食能和平共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