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城市大學東莞選址這則新聞引爆網絡,這也是香港第四所大學在內地雲集的又一典範。
廣深珠莞各落一子:早在2013年,香港科技大學落戶廣州,這也是第一所香港大學在內地落戶,緊接著2014年,香港中文大學落戶深圳,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則在2019年6月落戶珠海,而今年一開始,香港城市大學也落戶了東莞。香港的大學,對於內地考生來說不是很容易考取,因為制度的不同,使得高考報志願的時候,大部分同學是不會去考慮香港的大學,這也使得香港的高校吸收內地的人才方面有缺失,本次香港高校在內地雲集,無論大學還是內地考生,都多了一種選擇,這也將使粵港澳大灣區的高等教育更具活力。
放眼世界,世界各大經濟騰飛的大灣區無疑是高等教育的中心。根據南方教育智庫2019年發布的《四大灣區高等教育競爭力評價報告》,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和東京灣區高校進入世界大學排名(共1142所)的數量分別為64、11、16和22所。相比紐約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著名高校數量差距很大,而在《經濟觀察報》2017年評選的一份「中國最缺大學的十大城市」榜單中,9座城市中的佛山、深圳和東莞均入選,並分列一、二、四名。廣東缺高校或者說卻名校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想讓粵港澳大灣區多一些知名學府,廣東省勢在必行。而目前廣東省擁有各類大學共計151所,大學數量上可以說還不錯,但是要問廣東的知名大學,你就會發現其實屈指可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僑大學,深圳大學等,而這些大學除了中山大學還拿得出手以外,其餘的大學在國家內部的存在感也不是很高,跟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這些高等教育的腹地比起來,差距還是不小。因此,引進世界大學的分校,也是讓一個地區高等教育快速發展且有存在感的一條捷徑,雖然高等教育沒有捷徑,但是萬事開頭難。
好的大學配備足夠的資源,才能在科技上有更大的突破。好的大學,香港不缺,優秀的人才,內地資源豐富。美國舊金山灣區委員會經濟研究所總裁肖恩·倫道夫曾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香港有好的大學,卻沒有產生很多尖端的技術,整體沒有形成一個強大的技術導向氛圍,也並沒有形成大學生畢業後試圖去創辦科技公司的氛圍。如果把香港和深圳及其他城市聯合起來,或許更加充滿機會。
香港優秀大學落戶內地,必將使得粵港澳這一新興的大灣區更具活力,也必將開創更加多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