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追捕搶劫者致死能否適用特殊正當防衛

2020-08-27 中工網

2020-08-20 11:21:52 來源:人民法院報

裁判要旨

特殊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只能是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只有保護人身安全時,才可能屬於特殊正當防衛;保護其他法益時,不得進行特殊正當防衛。

【案情】

王成(已判決)和被害人冼亞五在海南省臨高縣多文派出所附近對方小梅和吳淑媛實施搶劫後往多文加油站至田善村路口方向逃跑。被告人鄭建紅及鄭利秋、「不頓」得知後,三人在抱桂村公路路段持木棍對王成和冼亞五進行攔截。由於王成和冼亞五不聽勸阻繼續騎車往前衝,鄭建紅和「不頓」手持木棍打向王成和冼亞五,坐在車後座的冼亞五被鄭建紅打中頭部並摔倒在地,後經送往醫院救治無效死亡。經鑑定,冼亞五符合被質地較硬的棍棒類物體打擊右顳部致重型顱腦損傷死亡。

【裁判】

海南省臨高縣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鄭建紅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四個月。宣判後,被告人鄭建紅未提出上訴,公訴機關亦未抗訴,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評析】

本案爭議焦點在於被告人鄭建紅的行為應當構成防衛過當還是特殊正當防衛。

被告人在得知他人財產被搶的情況下,對被害人實施的攔截行為具有防衛性。一般而言,正當防衛成立需要符合下列條件:(1)必須存在現實的不法侵害;(2)不法侵害必須正在進行;(3)具有防衛意識;(4)必須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進行防衛;(5)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其中,對於不屬於「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不法侵害進行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成立防衛過當。本案中,被告人行為符合正當防衛的前四個條件,對於是否符合「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則應當判斷其是否屬於特殊正當防衛。概言之,若本案成立特殊正當防衛,則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若否,則屬於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成立防衛過當。

就本案而言,鄭建紅的行為應當認定為防衛過當,不能適用特殊正當防衛的規定,理由如下:

1.特殊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只能是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其一,並不是對於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等暴力犯罪進行防衛的都不存在防衛過當,只有當這些暴力犯罪嚴重危及人身安全時,才適用特殊正當防衛的規定。其二,即使是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但在暴力犯罪已經結束的情況下,不得因為防衛行為原本針對的是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繼續進行所謂「防衛」直至不法行為人死亡。具體到本案,被害人正在實施搶劫行為時,可以對其實施防衛行為;若在此過程中方小梅和吳淑媛的人身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則可以適用特殊正當防衛的規定,對搶劫者實施防衛行為致其死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其後,被害人實施搶劫行為取得財物後騎車逃逸,行為雖已既遂,但不法侵害狀態依然存在,來得及挽回損失,可以認為不法侵害尚未結束,可以對其實施正當防衛。但是,被害人沒有新的嚴重危及生命與重大的身體安全的暴力行為,對之進行防衛造成不法侵害者死亡的,不能適用特殊正當防衛。

2.只有保護人身安全時,才可能屬於特殊正當防衛;保護其他法益時,不得進行特殊正當防衛。當暴力犯罪嚴重危及生命與重大身體安全時,對其防衛造成不法侵害者死亡的,應當適用特殊正當防衛規定;當暴力犯罪危及一般身體安全時,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者傷害的,也可以適用特殊正當防衛。但是,非因保護人身安全而實施的防衛行為,不適用特殊正當防衛的規定。防衛人在實施防衛時,應權衡防衛行為所保護的利益與防衛行為所損害的利益大小。當不法侵害人的權利所受損害遠超過防衛人的防衛所得利益時,法律就不應通過阻卻犯罪的方式對該防衛行為予以支持。具體到本案,被告人在抱桂村公路路段持木棍對王成和冼亞五進行攔截,意圖對搶劫犯予以暴力攻擊奪回財物,其不是因保護人身安全而實施的防衛行為,因而不能適用特殊正當防衛的規定。被告人在完全具備權衡條件與能力的情況下,選擇實施了剝奪被害人生命的行為,其行為造成的利益損害,遠遠超過了所要保護的財產權益本身,故理應為此承擔刑事責任。

綜上,只有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進行防衛,因保護人身安全需要而採取防衛行為時,才能適用特殊正當防衛。被告人鄭建紅為奪回財物而非因保護人身安全實施防衛行為,導致不法侵害者死亡,不適用特殊正當防衛規定,應認定為防衛過當,其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

案號:(2019)瓊9024刑初181號

案例編寫人:河南省淮濱縣人民法院 謝秀梅

編輯:尹文卓

相關焦點

  • 「以案釋法」暴力追捕搶劫者致死能否適用特殊正當防衛
    就本案而言,鄭建紅的行為應當認定為防衛過當,不能適用特殊正當防衛的規定,理由如下: 1.特殊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只能是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其一,並不是對於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等暴力犯罪進行防衛的都不存在防衛過當,只有當這些暴力犯罪嚴重危及人身安全時,才適用特殊正當防衛的規定。
  • 「關注」什麼是「特殊防衛」?「特殊防衛」與「正當防衛」有何區別...
    什麼是「特殊防衛」?「特殊防衛」與「正當防衛」之間有什麼區別?副檢察長宮為所解釋道:我國刑法二十條第一款和第二款所規定的正當防衛,會存在防衛過限、防衛過當問題。我國刑法二十條第三款所規定的特殊防衛,是一個無限防衛權,它不存在防衛的過當和過限。■ 如何認定此案中的「特殊防衛」?據檢察機關介紹,此案適用了刑法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
  • 兩高一部為正當防衛者撐腰:可對暴力犯罪行為特殊防衛
    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從十個方面規定正當防衛、防衛過當和特殊防衛的具體適用。為統一法律適用,《指導意見》第十一條至第十三條明確:認定防衛過當應當同時具備「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和「造成重大損害」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判斷是否「明顯超過必要限度」,要立足防衛人防衛時所處情境,結合社會公眾的一般認知作出判斷;「造成重大損害」是指造成不法侵害人重傷、死亡。造成輕傷及以下損害的,不屬於重大損害。
  • 什麼是特殊正當防衛,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怎麼確定?
    所謂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對不法侵害人所實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行為且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行為。那麼,什麼是特殊正當防衛,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怎麼確定?
  • 基層檢察院正當防衛適用困境
    正當防衛,在我國刑法中早有規定,但是一直以來,對於司法機關而言,正當防衛認定的難度大,適用度不夠高等問題普遍存在,導致正當防衛的司法適用日趨保守,加上「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規定過於籠統,沒有一個清晰的標準,導致司法適用存在諸多問題。
  • 正當防衛新規,能否讓「該出手時就出手」更加理直氣壯?
    新華社北京9月3日電 題:正當防衛新規,能否讓「該出手時就出手」更加理直氣壯?新華社記者羅沙《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3日公布,意見對正當防衛制度的總體要求和具體適用作出細化規定。
  • 兩高一部為正當防衛者撐腰:準確界分防衛與互毆,可對暴力犯罪行為特殊防衛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浩洲2018年崑山反殺案引起廣泛關注,並引發對正當防衛的討論。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從十個方面規定正當防衛、防衛過當和特殊防衛的具體適用。
  • 正當防衛法律依據、條件和適用——正當防衛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正當防衛是國家賦予公民在國家、公共利益和自身或他人的合法權益遭受不法侵害時的反抗權。它的存在對於保障社會利益和其他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和震懾犯罪分子及鼓勵公民同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做鬥爭都具有重要意義。今天,我們就跟隨筆者一起來認識正當防衛的法律依據、條件和具體適用,了解正當防衛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 不苛求完美防衛人,讓正當防衛的適用更精準
    如果說前一段時間,最高司法機關通過頒布一些典型案例,指導各級司法機關積極依法理解和運用正當防衛的法律規定,使正當防衛制度從一種沉睡狀態向甦醒狀態轉變,那麼,如今《指導意見》使這一制度的適用開始邁向更加精準化的階段。
  • 《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的理解與適用
    鑑於司法實踐對正當防衛的適用把握過嚴、甚至一定程度上苛求防衛人,為鼓勵人民群眾勇於同違法犯罪作鬥爭,1997年刑法第二十條對正當防衛制度作了重大調整,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放寬正當防衛的限度條件,將「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危害」調整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二是增設特殊防衛制度,明確對嚴重危及公民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
  • 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
    對於雖具有防衛性質,但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依法認定為防衛過當。  二、正當防衛的具體適用  5.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正當防衛的前提是存在不法侵害。對於因侵害人實施嚴重貶損他人人格尊嚴、嚴重違反倫理道德的不法侵害,或者多次、長期實施不法侵害所引發的防衛過當行為,在量刑時應當充分考慮,以確保案件處理既經得起法律檢驗,又符合社會公平正義觀念。  四、特殊防衛的具體適用  15.準確理解和把握「行兇」。
  • 你敢暴力強拆?!呵!我們可以正當防衛!
    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再次表明檢察機關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其中,河北省辛集市耿某華正當防衛不批捕案格外引人關注,因為這是一起對非法入侵住宅暴力強拆的防衛案件。
  • 陳璇:家庭暴力反抗案件中防禦性緊急避險的適用兼對正當防衛擴張論...
    [5]  二、正當防衛之否定   家庭暴力屬於一種不法侵害,故針對家暴實施者採取的反擊措施,有可能成立正當防衛。然而,在相關案件中,行為人都是借被害人熟睡或者吃飯之機將其殺害的,故能否成立正當防衛的關鍵就在於,可否認為行為人實施殺人行為時,不法侵害尚在進行之中?部分學者基於各種理由得出了肯定的回答。但筆者認為,這種觀點值得商榷。
  • 刑事律師解讀暴力強拆之正當防衛
    ,屬於正當防衛。  並且耿先生制止他們拆除的時候,還動用了暴力手段。此時耿先生不僅僅是財產受到了嚴重的威脅,連自己的生命安全都保證不了,這完全符合不法侵害正在進行,且非常的緊迫的條件。  如此來看,耿先生的行為很明顯屬於正當防衛。然而《刑法》第20條【正當防衛】第2款與第3款還分別指出了兩種特別的正當防衛:防衛過當與特殊防衛。
  • 什麼是正當防衛?
    一般正當防衛是針對正在進行的其他不法侵害所進行的防衛,具有防衛限度因而存在防衛過當的問題。特殊正當防衛是針對正在進行的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進行的防衛,不存在防衛過當的問題。不過,在財產性違法犯罪情況下,行為雖然已經既遂,但在現場還來得及挽回損失的,應當認為不法侵害尚未結束,可以實行正當防衛。換言之,被當場發現並同時受到追捕的財產性違法犯罪的侵害行為,一直延續到不法侵害人將其所取得的財物藏匿至安全場所為止;在此之前,追捕者可以使用強力將財物取回。例如,搶劫犯使用暴力強取財物後,搶劫罪雖已既遂,但在當場對搶劫犯予以暴力反擊奪回財物的,應認為是正當防衛。
  • 「正當防衛」那些事兒--護妻殺人案的反思
    該項規定分為三個部分內容:一般正當防衛、防衛過當、特殊正當防衛以及對應的刑事責任。結合本案,簡述如下。3、特殊正當防衛特殊防偽因其沒有必要限度的前提,所以適用範圍具有嚴格的限定性,僅對於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有別於道德觀念的違法犯罪行為。
  • 房主將暴力強拆者刺成重傷!檢察院:正當防衛!不批捕
    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再次表明檢察機關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其中,河北省辛集市耿某華正當防衛不批捕案格外引人關注,因為這是一起對非法入侵住宅暴力強拆的防衛案件。
  • 兩高一部發布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
    1997年刑法修訂對第二十條正當防衛制度作了重大調整,放寬正當防衛的限度條件,增設特殊防衛制度。1997年刑法施行以來,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依照修改後刑法的規定,依法正確、妥善處理了一大批相關案件,總體上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但是,有的案件對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也存在把握過嚴甚至嚴重失當等問題。
  • 讓正當防衛更有底氣——兩高一部對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作出全面系統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             為依法準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對於以防衛為名行不法侵害之實的違法犯罪行為,要堅決避免認定為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對於雖具有防衛性質,但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依法認定為防衛過當。二、正當防衛的具體適用5.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正當防衛的前提是存在不法侵害。
  • 正當防衛制度的具體適用要把握「十個準確」
    9月3日,兩高一部聯合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分別規定了正當防衛、防衛過當和特殊防衛的具體適用,提出了十方面規則。與正當防衛相比,防衛過當只是突破了限度條件,即「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為統一法律適用,《指導意見》第十一條至第十三條明確:認定防衛過當應當同時具備「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和「造成重大損害」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判斷是否「明顯超過必要限度」,要立足防衛人防衛時所處情境,結合社會公眾的一般認知作出判斷;「造成重大損害」是指造成不法侵害人重傷、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