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補課低齡化家長憂孩子煩 一年級生:"我是家裡最忙的"-補課...

2020-12-13 東方網

  東方網5月27日消息:「我們的學科補課班,已有好多家長來問,一升二、二升三都有,現在準備開兩個班……」前天下午,陝西北路上一家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接待人員這樣說。暑期將至,不少家長將其設為「第三學期」,希望讓孩子消化鞏固在校學到的知識,而參與學生日趨低齡化。

  學科類補課套餐種類繁多

  「我是家裡最忙的,全年無休。」一年級學生小林前幾天吃飯時冒出的一句話,嚇了媽媽王女士一跳。原來從幼兒園大班起,除了學校上課,周六、周日上下午,他都被英語、思維、足球等培訓塞得滿滿的。一周前,媽媽跟他商量,暑假裡第一個月參加全學科補課夏令營,第二個月每天上午上一個半小時數學提高班。小朋友當時點頭同意,憋了幾天終於說出了小委屈。

  「沒辦法,我也知道辛苦。」王女士說,上課時教了很多東西,像英語中的對話練習、句型應用,數學加減法操練,都需要消化和強化訓練,可每天作業完成就沒多少時間了,不抓住暑假補課,實在來不及。

  記者發現,持這種看法的家長不在少數。與之相應,培訓市場上,在暑期專設學科類補課套餐種類繁多。陝西北路這家培訓機構的暑期課程表上,數學提高、看圖寫話、綜合練習等每周分別有兩次課。「數學以課本為基礎,同步提高。」每堂課一個半小時收費115元,以單報一門學科為例,整個暑假共9周、18節課,收費2070元。中山公園附近一家連鎖培訓機構,學科補課夏令營一個月收費4580元,介紹上寫明「以小學二期課標為依據,鞏固上學期各科學習重、難點,補充下學期各科學習知識點」。

  環境壓力是低齡化的主因

  「以前假期校外補課學生,主要是三年級以上,這幾年越來越小了。」在行知小學語文老師毛沛曦看來,環境壓力可能是許多家長作此選擇的主因。

  「接孩子放學或校外興趣班上,低年級學生家長往往長時間聚在一起,他們的話題多聚焦在孩子又學了什麼。」毛沛曦坦言,這段時間,聽到最多的話題,就是暑期學什麼、怎麼學,哪裡的班好、老師好。

  「據觀察,小學特別是一、二年級學生家長的焦慮比例更高。」靜教院附校校長張人利指出這一現象出現的深層次原因。他說,首先家長對孩子成績的期望值普遍較高,低年級時還不知道孩子喜歡什麼、擅長什麼,較易陷入盲目全面提升誤區。此外,在過去應試教育的慣性思維下,往往令較低齡學生的校外補課,成為部分愛攀比家長做出的不得以的選擇。隨著上海素質教育的推進,零起點、等第制理念的推廣,以及學期區化、集團化教育的不斷探索,也有家長開始擺脫這種焦慮,為孩子成長提供更大空間。

  補課高效應注意三個原則

  低年級孩子是否需要大面積學科補課?怎樣的「補課」更高效?

  教育專家指出,對於在校內知識沒有完全掌握的學生,可以利用假期適當強化,為未來的學習做準備。但應該注意三個原則。一是「補一不補多」。不要貪心全面開花,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學科弱項在哪裡,是學習方法問題,還是學習態度問題。通過與校內任課老師充分交流後,再決定那一項重點攻關。二是「補前不補後」。可以加強對此前所學知識的鞏固,但不鼓勵對未來要學的校內知識過早過多接觸。三是「補課不甩手」。有部分家長報補課班的原因之一是「有老師教,我不用費力了」。其實,家長的言傳身教幫助孩子了解掌握知識,才是事半功倍。

相關焦點

  • 杭州一初中老師的暑期家訪報告 班裡孩子全在補課
    28個學生大部分在青春中學附近,住在鳳起路上的學生居多,稍遠的在採荷區塊,最遠的學生住在轉塘。  周老師家在近江小區,他家訪基本上靠公交車和步行。周老師一般先坐29路公交車從近江到潮鳴寺巷,然後走路到學生家裡,一般要走半個小時左右。周老師說:「走走路挺好的,就當減肥了。」  周老師家訪,安排比較隨性,一般是當天白天打電話,約晚上的時間。
  • 「我從放假上到開學」,最短暑期學生補課忙,小升初銜接班火爆
    學生:「我是從放假上到開學。」學生:「今年暑假要補課,然後作業也特別多,出去玩很少。」今年由於假期時間短,又仍然處在疫情期間,所以不少家長都取消了出行計劃,讓孩子在家學習或是報名暑期培訓班。第一個就是通過搖號進入重點中學私立學校的,家長擔心孩子跟不上,因為不是通過考試而是通過搖號搖進去的,所以他們急於提高孩子的成績,要能跟上像雲大、師大這些學校的教學進度。」
  • 家庭教育比補課重要,孩子或許要補課,家長比孩子更需要「補課」
    聽說過某個家長花二十多萬補課費補了十個月左右孩子卻連普通高中都考不上的教育奇聞,聽說過家長花了十幾萬讓孩子上輔導班結果孩子高考成績卻只有兩百分左右的奇葩案例,但是縱觀當下,家長「飢不擇食」趕著孩子四處去各種輔導班補課的事情依然如過江之鯽。
  • 有償家教屢禁不止 記者暗訪暑期補課「潛規則」
    在清遠某家教中介網站上,記者看到不少在職教師都將自己在學校的從教經歷公布,以吸引家長注意。南方日報記者 曾亮超 攝   暑假期間,社會上各種「改頭換面」的有償補課又粉墨登場了。在清遠也有不少家長將孩子送往補習班,一些教育機構因此掀起一股招聘熱潮,在職教師「撈外快」的現象也在暑假悄悄重現。
  • 家長:禁止有償補課我支持,但我們要補課,更想找在職教師補課
    可是,真的是在職教師強迫學生補課嗎?當然不是!強迫孩子假期補課的,不是他們的教師,而恰恰是家長。不敢說所有的補課,都是家長自願,但補課之風,始作俑者,絕對是家長。一方面,他們給孩子拼命地補著,一方面,又拼命地抱怨著。不信?聽我給您道來!
  • 暑假你家孩子加入「補課」大軍了嗎?補課這事家長千萬別跟風
    放暑假了,孩子更忙了這幾天的溫度很高。雖然放了暑假,但是公交上、地鐵上依然有很多背著大包小包的學生穿梭在各個培訓之間。現在的孩子不報幾個外培班,都不好意思說自己過暑假。那到底補課的意義在哪裡? 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先不說補課給孩子帶來的學習壓力,給家長帶來的壓力。單純從補課本身來說,也並不是一定要人人合適。也並不是人人都要補。
  • 六盤水八中被舉報暑期補課,教育局:非補課,是針對性幫扶
    近日,貴州省六盤水市第八中學部分學生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反映,該校暑期違規組織補課。學生稱向市教育局投訴後被告知,學校並非補課,而是「針對性幫扶」。是暑期違規補課還是「有針對性地輔導幫扶」?就此事,澎湃新聞致電六盤水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員稱:「316號文件是省教育廳下發的內部文件,不對外公布,其中確實是允許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可以進行無償幫扶,而不是『補課』。」
  • 要不要給孩子補課?
    正值暑期,孩子們放假在家,很多家長沒有時間照料孩子或者看的心煩,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把他們送到補課機構去補習。作為一個家長,看著孩子的同學都去補課,覺得自己的孩子也有不足之處,心裡也不由得會犯愁,比他學的好的人都在補課,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補呢?作為一個老師,我又覺得這種盲目的補課不可取。必須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看是否需要補課?這種矛盾糾結與冷靜理智的衝突,讓我也猶豫不決。 一個假期大概兩個月,孩子不學習閒著也是不行的,但是我覺得這時候的學習應該不同於我們平常的課堂學習。
  • 補課之「亂象」
    時下隨著農村學生家長對孩子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暑期也掀起了「補課」熱潮。農村教育主管部門對在職公辦教師管理可以說是很到位的,可以負責地說。我所在的鄉鎮沒有一所公辦學校在學校辦復補習班,也沒有一名在職教師在私立學校辦的補習班裡代課。
  • 暑期將至,有償補課將來時,家長和學生如何面對有償補課?
    補課之路漫漫,修遠兮?補課是教育不可迴避的重要課題。補課對學校和老師來說都是不能觸及的「高壓線」。一說到補課,學校和老師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無可奈何!回憶起九十年代,那時我剛剛走上三尺講臺,對著各式各樣、千差萬別、成績不同的孩子,那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不單是加班加點無報酬的輔導成績差的學生,而且還要每天和孩子談心交流找出問題原因,鼓勵孩子不斷努力,不斷進步。
  • 半年工資養不起一個暑期孩子? 各種培訓補課花費驚人
    近日,一篇《我半年工資,養不起一個暑假裡的孩子》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引發眾多家長的熱議。數學課200元一節、新概念英語2000多元一期、鋼琴課450元一節……各種培訓班帳單被家長無奈地稱為「碎鈔機」。據揚子晚報13日報導,在參與相關線上調查投票的348位網友中,超過三成網友表示孩子暑期補課花費已經超過萬元。
  • 暑期補課事出有因 樟樹中學就「違規補課」投訴作出聲明
    中國江西網訊 見習記者楊晨報導:近日,中國江西網記者接到大量學生舉報,向記者反映樟樹中學違規補課的情況。7月5日下午4點,中國江西網記者向江西省樟樹市樟樹中學核實情況,校方稱暑期補課,事出有因。學校因為校園施工,補課也是迫不得已。
  • 怎麼給孩子補課,聽聽多年補課老師怎麼說,另說教師補課的利弊
    誰都想當學霸,誰都有追求進步的權利,再說,更高教育資源獲得,無法避免高考,無法迴避應試教育,所以,一味否決補課,是對需要補課孩子追求進步權益的剝奪,打擊了孩子和家長的積極性。然而見別人補什麼,或者什麼都補,那是有錢「任性」,弄不好會適得其反。
  • 小學生補課花錢,大學生補課賺錢,家長的錢都到了大學生兜裡
    小學生的家長忙著給孩子找補課班,大學生也忙著找兼職賺錢。於是,小學生的家教就變成了大學生,家長的錢都到了大學生的兜裡。為什麼家長願意找大學生補課呢?這是因為同樣都是家教,一對一,大學生需要的工資更少。而大學生本來就是兼職,對工資也沒有很大的要求,所以家長更喜歡讓大學生給自己家孩子補課。大學生當家教有什麼好處呢?接下來就讓我給大家分析一下。
  • 暑假補課三兩言—從溫州某學校跨市補課一事說起
    為了不落人後,為了更進一步,使出混身解數,把孩子們的假期排得滿滿的,孩子們不得喘息,自己又疲於奔命。愛恨寒暑假,愛假期的是孩子,恨的永遠是家長。漫漫倆月六十天哪,晚睡晚起,電視手機電腦愛派,哪個也不會落下。9月開學,眼睛眯成一條縫,啤酒圈多了幾圈,班級裡又多了幾個眼鏡生。不用說,都是拜暑假所賜。那可真不是用功過度,而是電子設備的功勞。
  • 做題、補課、煩、麻木……500篇小學作文這些詞高頻出現
    聚焦「窗外」現象 「培訓班」「累」「煩」成作文高頻詞 「作業!又是作業!」「讓我放鬆一下緊張的心情,哪怕只有一秒也可以。可惜,窗戶是緊閉的,我的心也是緊閉的。」 「煩死了、困死了,讓我再睡會兒!」
  • 怎麼看待孩子在校外補課?看看老師與家長怎麼說的
    另外,家長平時必須多點陪伴孩子,多跟孩子溝通。其實,培訓機構興起的根本原因,都是社會的默認與家長的渴求,很多家長出於攀比心理,跟風補課,覺得不補課就沒面子。而部分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在高自尊的影響下,也想到補課班提升,希望逆襲。而問題是,根據我們省的情況,補課班的老師都不是公辦學校出去的老師,那麼,這些補課老師又是哪裡來的呢?這些老師的資質,學生、家長們,又了解嗎?
  • 教育局發通知嚴查教師有償補課,什麼原因造成有償補課屢禁不止
    現在是暑期,全國的教育局都發通知嚴查教師暑假有償補課。結果怎麼樣?你身邊的補課現象禁止住了嗎?顯然沒有吧。不單是小學生有舉報的,我們這裡有一年高二的學生都舉報學習集體補課,打電話到媒體,結果就放假了,氣得很多家長埋怨,你不想學,我們還想學呢。老師們可是高興壞了,最起碼可以利用假期鬆口氣,歇一歇。還有一種就是家長舉報的。這個也分不同的情況。
  • 暑假開始,孩子奔走於各種補課班,補課的根源在這裡
    一提到補課,人們就會想到教師,特別是公辦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其實補課的主體是學生、家長。學生需要以補課來提高學業成績,教師是補課服務的提供者,那學生、家長為什麼要補課呢?不管上什麼初中都得用成績來說話,學生、家長們自然不敢怠慢,於是很小就要參加作文班、奧數班、英語班,每到周末,學生很早就在趕往各種補課班的路上,只要什麼地方塞車了或者出現了人群,這地方準有補課班。
  • 「我是老師,給孩子補課,也送孩子上補習班」,家長心態要平衡
    ,導致這位家長的孩子本來就沒教師家孩子成績好,經過這對教師父母的補課,自家孩子想趕上就太難了。為了公平起見,這位舉報教師給孩子補課的家長還提出一個無理要求,說教師的子女要比非教師的孩子分數高才能進同一所高中。這位家長的舉報引起很多網友的關注,覺得這位家長不可理喻,要有對這位家長的行為發表很多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