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初中老師的暑期家訪報告 班裡孩子全在補課

2020-12-12 浙江新聞

  高溫酷暑,幼兒園、小學、中學,各個階段的老師都在忙著家訪。杭州青春中學新初一班主任周慧,從7月中旬開始密集家訪,半個多月走訪了近30位學生,最近周老師寫了一份頗具時代氣息的暑期家訪報告。

  周慧,身材敦實,說話慢條斯理,一走上講臺就極富激情。他曾被評為杭州市首屆模範班主任,在學生中有著很高的人氣。

  今年暑假,周老師總計走訪28位學生。周老師說,班裡總共35人,還有7個學生在外地過暑假,等他們回杭後繼續去探訪。

  28個學生大部分在青春中學附近,住在鳳起路上的學生居多,稍遠的在採荷區塊,最遠的學生住在轉塘。

  周老師家在近江小區,他家訪基本上靠公交車和步行。周老師一般先坐29路公交車從近江到潮鳴寺巷,然後走路到學生家裡,一般要走半個小時左右。周老師說:「走走路挺好的,就當減肥了。」

  周老師家訪,安排比較隨性,一般是當天白天打電話,約晚上的時間。一晚上要去兩到三戶家庭,排得很緊湊。

  周老師的計劃是每戶家庭30分鐘,如果談得比較投入,時間會長一些。一般先讓學生自我介紹,然後請家長說說孩子的優缺點,一起聊一聊初中的目標,問他們喜歡怎麼樣的老師。問題也不固定,主要是由幾個話題談開去,了解一下這個孩子和這個家庭的情況。

  除了提問,周老師還觀察學生的言行。周老師說,有一位學生讓他印象很深,第一句話就問,「老師,您是要一杯鐵觀音還是普洱?」小小年紀已經很懂得待客之禮。

  周老師說,家訪蠻有意義,一圈走下來,對孩子們有了一定了解,臨時班委名單也大致確定下來了。

  周老師說,家訪中也會有一些小插曲,比如有三個家長神神秘秘給他塞了紅包,其中兩個,周老師當場退回了,還有一個推來擋去,實在不好看,準備開學的時候還給家長。周老師說,老師暑假家訪,其實目的很單純。有的家長想多了,反而會讓簡單的師生關係變味。

  8月份開始應該收收心了

  周老師說,暑假過半,暑假前一個月,學生旅遊、探親等活動居多,補課等「被安排」項目也不少。8月開始,應該收收心,多些自主性行為,為新學期早作打算,多做準備。優秀學生可以提前介入中學課程,中等和中等偏下的同學可以先鞏固一下小學的知識。在學有餘力的前提下,稍微了解一下初中的課程,特別是數學和科學,可以提前預習起來

  周老師推薦了新初一班裡幾位優秀生,看看他們暑期8月檔,都有哪些周密的安排——

  姚遠樂:七月學習還蠻緊張的,預習了新初一的知識,主要集中在科學和數學方面,達到了預期效果。除了學習,還參加一些興趣班,每天下午都會遊泳。八月,要參加夏令營,之後跟父母旅行,放鬆後就要開始新的初中生活了。

  趙嘉懿:七月,白天是英語新概念、笛子課,晚上寫作業、遊泳,挺充實的。八月會有一次長途旅行,回來以後就要好好學習了。

  黃佳怡:七月份上了一個小升初的補習班。八月份在家看書,最近在看《基督山伯爵》《名人傳》,爭取把書單上的書都看完。

  小學新生開始培養注意力

  中學生加強身體鍛鍊

  娃哈哈小學、採荷中學也推薦了一批優等生,他們的暑期安排也很豐富。

  娃哈哈小學一位一年級新生家長說,8月開始主要培養孩子一些學習習慣,比如自己整理書桌和書包。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周末也會帶孩子去圖書館,培養一種學習的感覺。

  一位五年級學生家長說,孩子在7月,假期還挺輕鬆的,晚上睡得也晚。8月開始,應該讓他多看看書,作息也要調整過來,不然開學後就不適應了。

  採荷中學一位家長說,女兒即將讀初三,孩子安排暑假,很有條理。每天跟著媽媽去學校操場跑50分鐘,堅持得還不錯。暑假沒有報任何補習班,中考要緊,但身體更重要。

  老師建議:

  假期後半段不要有太瘋的活動

  娃哈哈小學胡昌升老師說,8月開始,家長可以為小學一年級新生做這些準備。比如讓孩子安靜地做一件事情,訓練孩子的注意力。慢慢取消午睡,讓孩子適應小學的作息。不建議提早學習拼音,因為老師教得有偏差,開學後很難糾正。準備學習用品時一定要簡單,否則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娃哈哈小學黃老師說,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在暑假後期可以多出去走走,開開眼界。除了外出旅遊,還可以去杭州的一些博物館轉轉。同時,高年級的孩子可以慢慢做些初小銜接,英語學習要多聽多讀,語文要更加注重閱讀,數學可以稍微做些拓展。假期的後半段,儘量不要安排太瘋的活動,要張弛有度。

  採荷中學初三班主任趙雨芳老師說,很多同學暑假在外上補習班,但更重要的是學生有自我學習的能力。暑假後期,建議學生查漏補缺。

  -家訪報告(有刪節)

  00後上初中啦

  2012年9月和之前所有的9月一樣,都是開學的季節,但是,恐怕很少有人會意識到,今年的開學,與以往有些不同——我們所說的00後,終於邁進了初中的校門。

  這一屆新初一,00後的新生,與三年前的孩子相比有什麼不同?與六年前、十年前的孩子相比有什麼不同?這是我最關心的。

  家訪要預約

  記得十多年前我去家訪的時候,只需要騎一輛自行車,帶一本筆記本,心血來潮地去某個同學家裡,根本不需要跟家長和孩子提前打招呼。因為我覺得,「突然襲擊」往往能看到最真實的一面。

  但現在這樣貿然上門可不行,倒不是說家長和孩子會對突然出現的老師不禮貌,而是很有可能會碰壁——家中無人。現在很多家庭不止一套房,很有可能手中拿到的地址,不是他們現在所住的地方。

  怎麼說呢,這是好事情,說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嘛。就比如我,以前還是自行車去家訪,現在稍微遠一點,就可以選擇開車去,一樣的道理。

  全班都在補課

  有一個現象不得不提,很沉重,但也很現實。我走訪的家庭,100%的孩子暑假裡全在補課。有在補習班上,有在家教老師那補,還有的補習班、家教老師兩頭跑。補課周期也很長,有的七月份補,有的整個八月份都補,還有的一個暑假全部填滿,沒有空隙。唉,可憐的孩子們,還沒進入初中,已經開始走上了「補課」這條漫漫艱辛的道路了。

  以前家長們會挑比較有知名度的補習班,現在家長所選擇的補習班五花八門,只要離家裡近一點,只要有人說好,家長們就會把孩子送去。用一些家長的話說,就是「補總比不補好」。「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共識讓我們的孩子越來越辛苦。

  父母做甩手掌柜的不少

  這一屆新初一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孩子平時完全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料生活和學習的比例大大提高。

  這些孩子,平時住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基本上都是由祖輩照顧的,父母在工作日和孩子幾乎不打照面,最多一起吃個晚飯。雙休日的時候,孩子會回到父母親家中居住,或者父母在雙休日的時候到孩子這裡來陪伴孩子。

  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往往還是很有文化修養的。我查了一下,這些孩子在小學裡成績都還不錯。

  70後家長普遍比較自信

  新初一這批00後的學生,家長年齡層也在發生變化,00後的學生,他們的父母基本上都是70後。這些天我走訪下來,有了一些深切的體會。70後的家長和60後的家長,區別很大。

  60後的家長,普遍接受教育的機會沒有70後多,總體接受教育的程度沒有70後高,所以60後的家長往往缺乏自信,跟老師交流,總會說,不知道怎麼才能教好孩子。70後的家長談到這個話題,普遍比較自信。

  家訪快結束的時候,我給60後的家長和70後的家長總結了一句話:60後的家長在40歲的時候是中年人,70後的家長在40歲的時候還是青年人。

  -家訪手記

  每一位家訪對象,周老師都有詳細的家訪手記,記錄現場見聞、學生個性,家庭情況等,就像一個成長檔案。

  7月11日

  今天,第一天家訪。第一站,選擇了莫志文。

  選擇莫志文,有兩個原因。第一,我做班主任,第一個家訪的對象,挑選的都是男生。這倒不是因為重男輕女,而是我認為,男生在中學階段的潛力更大,我很享受那種親眼見證三年蝶變的過程。第二,莫志文給我寫了一封信,他說「很喜歡看書,每周都會去新華書店看書」,「特別期待初中能有一次野炊」。

  剛好,我有一本書,是我前幾屆的一個班級學生集體創作的小說——《第33個同學》,這其中就有學生們記錄當年軍營野炊生活的一段描寫,正好送給他,我想,這應該是一份很有意義的見面禮。

  莫志文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機靈。臨走,我對莫志文說:「周老師以往幾屆學生,第一個家訪的,往往都能考上重高。」莫志文很激動。

  7月19日

  今天的第二站是楊書熠家。

  我們是提前約好安排在今晚8點家訪的,但是當我到楊書熠家時,爸爸媽媽卻告訴我孩子不在家,去上補習班了。

  這讓我很失望,約好家訪的時間,怎麼卻失約了。

  家長也很尷尬,解釋說他們以為只需要家長和老師談一談就行了。可是,家長們啊,家訪的主角不是我,也不是你們,是孩子啊!

  遺憾地告別。

  7月23日

  今天終於要去吳晨潔家了。

  吳晨潔學習很投入,這是我所有家訪同學中惟一一個沒有起身迎接我的,因為我進門的時候她正在自己房間學習。

  臨走前,我問了她一個有趣的問題。我說,如果跟你分在同班的四位小學同學,每個人都可以擔任班幹部,你說他們分別可以擔任什麼?她略作思考,毫不慌亂地分析了起來。誰可以做學習委員,誰可以做宣傳委員,而且還給我講了原因。

  在談完其他三個同學後,對自己可以勝任的角色,她只說了:「我嘛……」然後微微一笑,這個微笑讓我和她媽媽都笑了:很自信嘛。

  見習記者 姜曉蓉

相關焦點

  • 家訪時這個新生為何全程哭到老師走?今年家訪創新形式,「雲家訪...
    「從早到晚,都是學習;一些『雞血家庭』除了讓孩子完成暑假作業,還給孩子報了培訓班……」線上家訪中,施惠賢發現,隨著今年暑期家庭出遊減少,一部分家庭為孩子安排了更多的學習內容。她提醒家長把孩子的娛樂、運動、家務勞動以及眼保健操等休閒時間,也安排進暑期計劃裡。 暑期視頻雲家訪,是今年上海小學在防疫情況下對全校學生進行的全覆蓋家訪新形式。
  • 杭州小升初銜接班費用不菲 報名異常火爆
    報名吧,孩子平時就夠忙了,暑假還得上半個月的課;但不報吧,讀初中會不會比別人慢一拍?  「大家都不上我倒不擔心,關鍵是現在問下來,朋友孩子都去上的。我還聽說初中老師看大家都上過了,進度就會變很快。如果初一剛開始孩子跟著就吃力,會影響小孩自信心的。」
  • 小學初中靠補課考高分,到了高中補課還有用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李老師班裡有個學生家長,再一次和我交流的時候無意間透漏了孩子中考成績好的原因,原來這個學生有個補課的習慣,從小學就開始一直上輔導班,好像離開了輔導班孩子心理每次考試都沒有底,所以,一直到初中孩子都是經常上輔導班。
  • 半年工資養不起一個暑期孩子? 各種培訓補課花費驚人
    近日,一篇《我半年工資,養不起一個暑假裡的孩子》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引發眾多家長的熱議。數學課200元一節、新概念英語2000多元一期、鋼琴課450元一節……各種培訓班帳單被家長無奈地稱為「碎鈔機」。據揚子晚報13日報導,在參與相關線上調查投票的348位網友中,超過三成網友表示孩子暑期補課花費已經超過萬元。
  • 家訪相連 師心相通 ——張家口市橋西區南菜園小學暑期校領導入戶家訪教師側記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教師隊伍管理,規範教師從教行為,引導教師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維護良好的教育形象,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杜絕有償補課現象的出現,根據河北省教育廳《關於2020年暑期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集中整治工作的通知》及市教育局、區教體科局
  • 家長會|家訪之後,老師的提醒來聽聽
    小學老師說杭州錢塘實驗小學二年級班主任金詩媛:因為平常經常和家長聊天,接到我電話,大部分家長語氣都挺平和的,表示歡迎。不過,少數家長有點緊張,一問,原來是擔心孩子不自覺,寒假作業沒做完,以為我來追作業。
  • 家長會|家訪過後,老師的提醒來聽聽
    小學老師說杭州錢塘實驗小學二年級班主任金詩媛:因為平常經常和家長聊天,接到我電話,大部分家長語氣都挺平和的,表示歡迎。不過,少數家長有點緊張,一問,原來是擔心孩子不自覺,寒假作業沒做完,以為我來追作業。
  • 架起暑期家校互動的橋梁丨記衢江杭州育才中學家訪、校訪活動
    校訪——家校共育共航7月25日、26日,衢江杭州育才中學組織了八年級部分學生和家長的校訪活動。學校領導、八年級全體教師與家長們、孩子們進行了的「零距離」溝通,對學生暑假生活及學習事宜,進行了詳盡的溝通和交流。
  • 杭州新高一即將開學,老師家訪拿出「默契試卷」,沒想到有孩子在第一道題上就丟了分
    孩子們都比較矜持,選個一兩項。但是家長就不一樣了,大多數家長選了三四項,還有人差不多把所有選項都勾上了。」蘆老師說,家長欣賞孩子,這很重要,能給孩子帶來很多鼓勵。 到了最後一題,也算是全卷最具「靈魂拷問」的一道題:在溝通交流、相互理解上,你會給父母(孩子)打_____分(10分滿分)。 「這道題其實大家打的分數都差不多,平均8分。
  • 老師來家訪,要不要送禮?權威版「家訪應對指南」奉送
    沈老師對以前的一次家訪印象深刻,「他們家面積不大,兩室一廳,60平米左右,但是很整潔,各種雜物擺放得非常整齊,一進門就給人留下非常舒適的感覺。因為家長愛整潔,孩子也會受到影響。果然,後來在學校裡,這個學生的抽屜是班上最整齊的,試卷書本作業一摞一摞地擺放,字跡也非常乾淨工整。」
  • 杭州女老師憑一輛共享單車,四天半完成全班學生家訪
    有的老師選擇在假期初期,就用最快的時間結束家訪;也有的老師別出心裁,在登門拜訪時帶上有趣的小遊戲,讓學生眼前一亮;還有的老師很有心,在每位同學的家訪結束後,回來記下溫暖的日記…… 憑一輛共享單車 四天半時間完成全班家訪 丁蘭實驗中學的嚴罕老師,剛剛送走了一批初三畢業生,馬上又扛起了新初一班主任的重擔
  • 初中是學霸,高中成「學渣」,補課也無用,為啥?聽聽老師怎麼說
    作為一名重點高中的老師,我見過初中成績優秀的學生在高中掉隊的例子,而且這個數量很不少,很多家長在孩子成績下滑時,表現得非常焦慮,他們首先想到的辦法就是給孩子找老師補課,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發現無濟於事,最後只能放棄,承認孩子的智商不高,不適合高中學習。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成績好並不代表學習好,尤其是小學和初中階段!
  • 家訪現場父母和孩子同做一份「試卷」,老師「監考」之後點評
    孩子們都比較矜持,選個一兩項。但是家長就不一樣了,大多數家長選了三四項,還有人差不多把所有選項都勾上了。」蘆老師說,家長欣賞孩子,這很重要,能給孩子帶來很多鼓勵。到了最後一題,也算是全卷最具「靈魂拷問」的一道題:在溝通交流、相互理解上,你會給父母(孩子)打_____分(10分滿分)。
  • 老師來家訪,到底要不要送禮?權威版「家訪應對指南」來了
    一個孩子從小到大,家長起碼要接待三次老師的新生家訪:幼兒園、小學、初中入學前各一次。 對很多家長來說,如何接待老師是個難題。如果招待不周,老師會不會生氣?孩子要不要事先交待,在老師面前刻意表現?我要不要給老師準備禮物/禮金嗎?即便老師不收,會不會印象會好一些?家訪時,家長應該跟老師交流些什麼話題?
  • 初中英語老師補課,一個暑假收入30多萬,可能嗎?
    今天,看到一位自媒體朋友的文章,講到當下的老師補課,她說,一位初中英語老師,一個暑假補課費,收入30多萬,這在於二三線城市來說根本不算個啥。而且,這位教師還是一位優秀老師。她是這樣計算的:她了解一位家長朋友,孩子在初中讀書,每周去英語那裡補課兩次,每次4個小時,每小時收費200元。她聽家長說,老師每次給8個學生補課。這樣,她計算出這位教師每周末兩天的補課收入是12800元。這位作者說,按這樣計算,一個暑假按30天計算,這位英語教師輕鬆就可以補課收入30多萬元了。
  • 村口家訪、「雲端」溝通…… 老師開始不一樣的家訪了
    暑期的家訪回來了,形式也非常豐富,有些是到村口「一米家訪」,和家長站在樹蔭下聊聊孩子的趣事兒;有些是通過「群訪」的方式集中把脈親子關係;還有些學校在雲端搭建起「溝通室」,向家長開通心靈溝通熱線。村口家訪幫「小刺頭」與父母打開心結二伏,付家臺中心小學五年級老師安迪正計劃完成一次童年「環遊旅行」——進山家訪。這所小學是門頭溝區的一所山區寄宿制小學,平日老師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疫情發生前,會有孩子親暱地摟著安迪撒嬌:「我覺得你比我媽媽更可愛,因為你能聽我說心裡話,還會幫我出主意。」
  • 老師來家訪 怎樣招待才得體 權威版「家訪應對指南」奉上
    ,家長起碼要接待三次老師的新生家訪:幼兒園、小學、初中入學前各一次。杭州第十三中學班主任沈煒說。通過學生對書的擺放、房間的整潔程度,可以看出一個學生做事有無條理,以及日常的行為習慣好不好。沈老師對以前的一次家訪印象深刻,「他們家面積不大,兩室一廳,60平米左右,但是很整潔,各種雜物擺放得非常整齊,一進門就給人留下非常舒適的感覺。因為家長愛整潔,孩子也會受到影響。
  • 老師來家訪我們怎麼做?權威版"家訪應對指南"來了
    ●老師來家訪,怎樣招待才得體  ●孩子怎樣做才能給老師留下好印象  ●我要給老師準備禮物禮金嗎  浙江在線7月1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梁建偉 通訊員 陳宏程)一個孩子從小到大,家長起碼要接待三次老師的新生家訪:幼兒園、小學、初中入學前各一次。
  • 暑期補課低齡化家長憂孩子煩 一年級生:"我是家裡最忙的"-補課...
    東方網5月27日消息:「我們的學科補課班,已有好多家長來問,一升二、二升三都有,現在準備開兩個班……」前天下午,陝西北路上一家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接待人員這樣說。暑期將至,不少家長將其設為「第三學期」,希望讓孩子消化鞏固在校學到的知識,而參與學生日趨低齡化。
  • 杭州中小學老師參與「成長讀本」調查 來聽聽老師的提醒
    孩子們視力下降有點厲害杭州現代實驗小學六年級班主任朱建文:家訪一圈後,我發現,網課期間許多孩子的身體鍛鍊沒跟上。之前,學校要求學生每天參加體育健身打卡,剛開始,他們都挺認真的,但慢慢地就有些懈怠了。現在返校複課,有老師面對面指導、督促,體育課和課外活動等能保證學生的鍛鍊時間。另外,班裡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開學前去醫院檢查了視力,普遍都有視力下降的情況,度數高了50~100度,所以最近我尤其注意孩子們的寫字姿勢,提醒他們做好無接觸眼保健操,經常遠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