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安全感成為全網流行詞彙,太多太多的人都在討論,但是,請問你,你對安全感是如何看待的?
我第一次知道安全感這個詞,大概是在高中的時候。那個時候的我除了為學習擔憂以外,大部分的精力都被人際關係牽扯進來。我從小就總是陷在這樣的人際怪圈裡面:一開始有幾個相處得好也聊得來的朋友,我每天都沉浸在和朋友相處的喜悅當中。好景不長,不知為何,她們陸續有了新的朋友,不再搭理我,甚至看我的眼神都充滿著不喜。這一狀況令敏感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又暗自神傷:一邊在思考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讓朋友不滿意了,不和我玩了;一邊又不斷羨慕著那些人緣好,不管是班裡的男生還是女生,不管是本班老師還是外班老師都喜歡的同學們。我甚至偷偷觀察受歡迎同學的所作所為,甚至偷偷模仿,把自己的每一次行動都想像成是他們在做這件事時的樣子。可惜,東施效顰,倒是弄得自己不倫不類。
那段時間,我被這些消耗的身心俱疲,失去自我,總想靠著自己的不斷付出來收穫友誼。那時候對這一切無知的我,不知道,人際關係不像學習,付出一分有一分的收穫。在沒有朋友甚至是其他人都不怎麼喜歡我,都用異樣眼神看著我的時候,我感覺我周圍的空氣都是尷尬的,凝固的。整個人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那個時候,我總是想找一些朋友,一些知心的朋友,最好是把我當作她最好的朋友來陪伴我,那樣,我的世界就是暖洋洋的,布滿陽光,身心暢快。
那時的我將安全感寄托在朋友身上。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多很多年。直到大學畢業以後,通過自媒體、各種書籍,我才發現自己安全感的缺失是來自於自己本身內在的匱乏,搞錯了本位。安全感除了來自金錢、物質的支撐,更多的是一種內生力量,是你自己賦予的。一心向外索取,將他人作為自己安全感的來源,完全是本末倒置。想通了這一點之後,我不再執拗於擁有很多朋友,不再想著一直付出來換取他人對我的關注。我將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斷地充實自己,讓自己內心變得強大,讓自己的物質條件不斷得到改善。
通過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我的水平不斷得到提升,我能更快更清晰更全面的講解知識;通過讀書,我的視野變得開闊,我的精神面貌得到提升,我的內在也更加豐富;通過健身,我的身體變得更健康,身材更勻稱,氣色也更好;通過不斷地輸入知識,我開始倒逼自己不斷輸出,把自己的見聞、感悟、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朋友。
在你抓緊一切機會,一切時間發展自己,日日精進的時候,你雖沒有追逐安全感,她卻悄然而至。你若盛開,蝴蝶自來。朋友們,你缺乏安全感嗎?行動起來,專注自己,一切將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