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慶談柳傳志退休:良師諍友 傳道授業解惑者也

2020-12-17 同花順財經

IT之家12月18日消息今日,聯想控股發公告宣布,聯想控股董事長、執行董事、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卸任公司董事長及執行董事。同時,聯想控股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財務長寧旻接任董事長,並任提名委員會及戰略委員會主席。

隨後,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發文表示:「柳總於我,亦師亦友。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柳總所傳的道,是『為國爭光』的道,是『永遠要立更高目標』的道。」

楊元慶還表示:「我與柳總,年齡正好相差二十歲,柳總與我,卻能推心置腹,知無不言,堪為忘年交。一直記得擔任微機事業部負責人沒多久,我和年紀更大、資歷更老的老副總們發生意見衝突,柳總在繁忙的差旅途中給我寫了很長的信,言傳身教,循循善誘,祭出『小雞、火雞和鴕鳥』的理論,教我如何學會妥協,如何建立溼潤的環境。同樣記得每次遭遇挫折,柳總總能用走心接地氣的鼓勵讓我更加堅定:『困難無其數,從來不動搖』,『無論公司還是個人,在戰勝困難以後,都會變得比以往更為強大』。」

以下為楊元慶就柳傳志卸任聯想控股董事長及執行董事發表的感想全文:

柳總於我,亦師亦友。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

柳總所傳的道,是「為國爭光」的道,是「永遠要立更高目標」的道。

1994年,當我打算出國深造的時候,柳總用扛起中國品牌大旗的雄心壯志激勵我,讓我最終下定決心留下來,擔任了微機事業部的負責人。雖然在此之前我做國外品牌的代理業績也不錯,但真正開始懷揣產業報國的使命,還是在做聯想自有品牌的事業之後,那是我人生的重大轉折點。

而「永遠去夠更高的目標」是從認識柳總的第一天起他就在我們心中播下的種子。1997年初,聯想電腦第一次成為中國市場冠軍,1999年,亞太市場折桂,2013年首登全球第一,2014年,我們併購摩託羅拉移動和IBM System X業務,向全球移動和數據中心市場拓展,都是這顆種子在抽枝、散葉、結果。

而柳總自己,總在身體力行,有雄心、愛折騰早已聲名在外。40歲開始創業,35年來,從不滿足於在功勞簿上躺贏,2001年把聯想集團和神州數碼分拆之後,又開始帶領控股走投資領域內多元化發展的道路,先後進入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天使投資領域,利用自己辦企業的經驗和對管理規律的深刻認識幫助中國的創業企業成長,2015年在古稀之年帶領控股成功上市,這份執著前行的精神,讓我常懷感佩。

柳總所授的業,是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讓我們放手去拼,放心去搏。柳總不僅創造性地設計、穩健地實施、成功地實現了聯想的股份制改造,讓聯想率先建立起現代企業治理結構,而且在實際工作中,善於在聽取不同意見之後形成信任,在做出決定之後充分授權。

2004年我們在併購IBM PC業務時,很多人都不看好這個蛇吞象的交易,包括柳總在內,都認為風險太大,弄不好把聯想的命搭進去,差點把這樁交易給槍斃了。但是在充分吸收了各方看法之後,柳總扭轉了決定,並最終提供了堅定的支持,讓這個交易做成了,這才有了聯想在全球市場上快速發展的後來。

柳總所解的惑,大到管理三要素這樣的方法論,小到為個人生活中的難題提醒點撥,今天,柳總培養出來的一代代企業領導人,在不同的領域各領風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友者,平等坦誠,直言相促。

我與柳總,年齡正好相差二十歲,柳總與我,卻能推心置腹,知無不言,堪為忘年交。一直記得擔任微機事業部負責人沒多久,我和年紀更大、資歷更老的老副總們發生意見衝突,柳總在繁忙的差旅途中給我寫了很長的信,言傳身教,循循善誘,祭出「小雞、火雞和鴕鳥」的理論,教我如何學會妥協,如何建立溼潤的環境。同樣記得每次遭遇挫折,柳總總能用走心接地氣的鼓勵讓我更加堅定:「困難無其數,從來不動搖」,「無論公司還是個人,在戰勝困難以後,都會變得比以往更為強大」。

今年是我加入聯想整30年,30年來,道不明多少次旗開得勝,也數不清多少個溝溝坎坎,讓我始終充滿鬥志的,是我們一直是在向上攀登,而讓我最感幸運的,是與柳總一路同行。雖然我不是柳總那樣的公司創始人,但柳總教會了我把自己和公司整個連接在一起,聯想早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柳總於我,良師諍友!衷心祝願柳總能樂享天倫,祝柳總身體健康,這是所有聯想人的福氣。

來源: IT之家

相關焦點

  • 楊元慶:柳傳志亦師亦友 為後輩傳道授業解惑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楊元慶:柳傳志亦師亦友,為後輩傳道授業解惑新京報訊(記者 許諾 陳維城)12月18日,75歲的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正式退休。消息宣布後,聯想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楊元慶在公開信中表示,柳傳志對於自己是「亦師亦友」,多年來一直為後輩「傳道授業解惑」。楊元慶表示,柳傳志所傳的道,是「為國爭光」的道,是「永遠要立更高目標」的道。1994年,當自己打算出國深造的時候,柳傳志用扛起中國品牌大旗的雄心壯志激勵自己,讓自己最終下定決心留下來,擔任了微機事業部的負責人。
  • 聯想柳傳志是否過早交班?楊元慶無奈「認錯」
    儘管只是理論上存在著柳傳志逆向接班的可能,但我們真的不希望這種理論上的可能成為現實。3年前長虹所發生的一幕至今讓每個關心中國企業成長的人都唏噓不已,而以柳傳志和楊元慶的胸懷,以今日聯想的體制,斷不應該走到這一步。
  •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始終忘不了有那麼一句話:農村孩子的臉,笑起來比城裡孩子的臉更燦爛!
  • 把聯想帶到世界第一,75歲柳傳志退休,貿技工該畫上句號了!
    隨著柳傳志的退休,「工技貿」和「貿技工」的問題畫上了句號。作為全球最大的PC製造商,現在討論這個問題似乎失去了意義。特定的歷史環境會讓企業選擇不一樣的路,按照當時的背景,聯想選擇這樣一條路,我認為是最正確的選擇。
  •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傳遞道理,皆父母。
  • ​剛剛75歲柳傳志宣布退休,兩次復出三次卸任,創業精神激勵更多人
    剛剛,75歲「聯想教父」柳傳志正式宣布退休,寧旻接棒。開始一個新階段,那麼聯想一定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想像。1、75歲「聯想教父」正式宣布退休今天晚間,有消息:聯想控股公告,董事長柳傳志提交書面辭呈,辭任本公司第二屆董事會董事長
  • 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錯了
    (請點擊上方+關注本號)咱們從小都在讀「聖賢書」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於是對此都深信不疑,覺得這就是老師的職責,也是學習的全部。然而,如果整個社會的教育都是這個模式的話,那人類的未來堪憂呀。傳道授業解惑,無非就是灌輸,將自己經驗和知識傳授給學生,這當然是應該的,但這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因為如果只是傳道授業解惑,那我們和動物有什麼區別呢?動物的天性就是模仿,小雞出殼後,就會模仿其它雞來採食、飲水,老母雞還會教給它捉蟲子,獅子老虎都會教自己的孩子如何捕獵,不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嘛。
  • 教育的本質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嗎?為什麼?
    教育的本質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嗎?為什麼?我的回答:是,但不全是!首先,教育包括傳道授業解惑之外,還有其他。傳道授業解惑,出自於韓愈《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通「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現在的理解:傳道就是教做人,傳遞價值觀、政治思想。授業解惑,就是傳授知識技能,解答疑惑。
  • 思政課要做好「傳道授業解惑」
    (3月20日《人民日報》)「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古往今來,教師都是學生前行的引導人、栽培者。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思政課教師特別要做好「傳道授業解惑」。盡好「傳道」的責任。教師第一位責任是「傳道」。
  • 平天下 |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唐代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是第一位的。一個老師,如果只知道「授業」、「解惑」而不「傳道」,不能說這個老師是完全稱職的,充其量只能是「經師」、「句讀之師」,而非「人師」了。古人云:「經師易求,人師難得。」一個優秀的老師,應該是「經師」和「人師」的統一,既要精於「授業」、「解惑」,更要以「傳道」為責任和使命。
  • 功過柳傳志:二流的企業家與三流的產品
    柳傳志引入相識多年的盧志強,中科院將29%的聯想股權轉讓給泛海控股,從絕對控股股東降為相對控股第一大股東,因此改變了聯想的治理結構問題。根據《財經》雜誌報導,柳傳志當時找到大股東國科控股說明情況,聯想控股所面臨的現實問題是劉的退休問題,他認為,在當時的體制之下,沒有人敢接手,他不希望在自己退休之後,精心培養的骨幹團隊因為自己的退休而離去。
  • 柳傳志談退休:擔任名譽董事長 那才是老頭該做的事
    網易財經12月18日訊12月18日晚間,聯想控股發布公告,董事長柳傳志提交書面辭呈,辭任本公司第二屆董事會董事長、執行董事及提名委員會主席職務,自2019年12月31日結束後生效。這一串數字,精準記錄了柳傳志在聯想的全部。對於退休,此前柳傳志在接受網易財經採訪的表示,他的理想狀態是擔任名譽董事長,比如我就負責公司的公益方面的事情。
  • 柳傳志退休:一個利他主義者謝幕
    2019年12月18日,75歲的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宣布退休。沒有發布會,沒有採訪,一個35年的連續創業者就像完成一件極為正常的工作,離開了他所創辦的聯想事業的舞臺中央。早已不擔任聯想集團董事、當時血壓又極不穩定的柳傳志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勸阻,再次出山擔任董事長,挽救聯想於水火之中。2011年,聯想集團實現了結構性調整,柳傳志再度把權杖交還了楊元慶。
  • 傳道授業解惑——舊儒新說六十四
    傳道授業解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說》(釋義——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人。) 自有人類,就有「教師」,原始人也新老傳授生活技能和心得。然後有夏商周官學興盛,再有孔夫子開設私學,直至韓昌黎先生的「傳道授業解惑」六個字寫盡了教師的風骨,古今一同。可是,也許真的是壓力太大、誘惑太多,校園已然不是一片最後的淨土了。學生多有不堪心理重負而做出輕率之舉,教師多有迷戀花花世界而不安傳道受業。
  •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
    說到教師,大文豪韓愈早有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古人的「師」與現代人的「師」已經出現了很大的理解誤區,「老師」已經不在僅僅專注為「傳道授業解惑」,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師」永遠是諄諄教誨背後的一片冰心玉壺,是三尺講臺背後的一支硃筆靈魂。
  •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好,我們感謝這樣的老師。不過我們也不能忘記那些體罰學生的老師,還有那些禽獸不如性侵學生的老師。這種渣滓老師正在社會上猛增。這些老師啊你們傳道授業解惑了嗎?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正在社會上迅速變少以至消失。社會上應該造成一種壓力,讓老師的門檻大幅度提高。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當老師的,哪怕是幼兒園老師。
  •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談《海賊王》索隆在鷹眼那裡學到了什麼?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1、拜師從業、傳授技能!對於「拜師」一詞我們並不陌生,中國的拜師習俗形成主要受儒家的影響,在傳統社會中「師父」一直都有著特殊的地位。「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是來傳授知識、教授學業、解答疑惑的人;「一朝為師,終生為父」:對待老師要像對待父親一樣敬重;直至今日,如一些傳統藝術等行業依然有拜師從業、傳授技能的方式,而不管是何時,師徒雙方都有各自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當然這點在各行各業中的規範是不同的。
  • 柳傳志退休 聯想繼任者是谷歌北京和FPX母公司的房東
    封面新聞記者 蔡世奇 張越熙 製圖 付文超 12月18日,聯想控股正式發布公告,宣布聯想創始人柳傳志正式卸任聯想控股董事長職務,接任者是現聯想控股高級副總裁兼財務長、執行董事寧旻。
  •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自保也!
    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在《師說》一文中總結的很好: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傳道,即傳授道理。試問一下,哪個老師,沒有對自己學生,滔滔不絕的擺事實講道理?三尺講臺上,老師們口若懸河,學生們耳朵都聽出繭子了!但是道理說歸說,怎麼聽,如何做,老師有什麼辦法?正如韓寒在電影《後會無期》裡所言: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道理在書上,做人在書外。
  • 怎麼理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怎麼理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參考分析】「師者,傳道授業解惑」這句話的意思是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與主動學習、勇於質疑等可貴的品質。「傳道」要求老師言傳身教,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授業」要求老師要傳授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解惑」要求老師能有效地解決知識或者人生的困惑,並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不僅要言傳,更要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