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集中注意力?愛走神?4個習慣幫你大幅提升效率

2021-02-15 酷炫腦

通過學習以下四個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的習慣可以極大地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和專注力。

如果你認真地想要提高效率,那麼你應該遵循的準則是:學會少而精地工作。

大多數想要提高效率的人都將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廉價的「竅門」和不實用的時間管理技術上。

比如說一些作家,他們花了大量的時間閱讀關於「如何成為作家」的文章,而沒有真正坐在椅子上寫作。他們總是以為自己有生產力,但只不過是在永無休止地思考技巧和竅門,當下可能感覺不錯,但最終來看無濟於事。

你真正需要的是更好的習慣。

如果你準備好開始認真地提高工作效率,這裡有4個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的習慣,可以極大地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和專注力。

 

1. 不要抗拒拖延,而是利用它

 

因為被別的事情吸引而產生地拖延是正常的,健康的,這是你的大腦與生俱來的表達好奇的方式。無論對某項任務或工作多麼專心致志,你都會偶爾出現想要將工作推遲,轉而去做更有趣的事情的衝動。

為了保持工作效率,你必須改變自己對拖延的看法。

最常與拖延作鬥爭的人,實際上對於「拖延現象」懷有十分苛刻和批判性的認識,這些想法往往和自己的負面對話形式出現:

· 我怎麼了?為什麼我就不能集中精力集中注意力! 

· 我又拖延了,真希望自己能永遠都不拖延。

· 看小王,他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和工作機器似的。要是我和他一樣專心就好了。

所有帶有批判性的負面自我談話都有一個毛病,它會給你增加第二層負面情緒:除了感受到自己不想工作,你還會因此感到羞愧,生氣或失望。

現在,你拖延的欲望更加強烈了,因為你會想以一些簡單的娛樂方式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避免產生負面自言自語帶來的負面情緒。

擺脫這種惡性循環的出路是,從根本上改變你回應拖延的思考方式:

· 注意到你想要拖延的欲望,並留心自己的情緒會對此有什麼回應。我們稱之為「元認知」 —— 思考你為什麼思考。它會使你放慢思考速度,有助於打斷負面的自我交談或分心娛樂的默認行為。

· 認識並接受你的拖延衝動,並且不要加以批判。你只需要簡單的承認自己非常想要拖延,但同時區分開,這樣的衝動並不意味著你必須採取行動來實踐。

· 接受自己的拖延衝動。提醒自己,想要拖延是很正常的;每個人都有想要拖延的時候,你並不是特例。讓自己回憶一項儘管十分想拖延,但最後成功完成的工作。這將使你變得更加自信,提高了你的自我效能感,並更有可能讓你堅持完成工作。

· 邀請拖延的想法與你一起工作。告訴你想要拖延的衝動,說你願意在工作的同時想著要拖延。通過接近(而不是避免)想要拖延的衝動,你能夠訓練自己的大腦將其視為平常的存在而不再是威脅,這也將有助於減輕其將來帶來的負擔。

與其與拖延作鬥爭,不如練習接受它。



2. 消除電子產品所帶來的幹擾

不僅我們頭腦中的想法會分散精力,在保持工作效率上的最大障礙其實在我們的辦公桌上,口袋中,或電腦的瀏覽器中。

如果你喜歡閱讀有關「如何提高生產率」的文章,那麼你可能存在「內在心理控制觀」,意思是,你認為提高生產力是你內在可控的東西,比如你的想法,行為,想要的東西等。

但是,我們拖延和分散精力的最大原因通常來源於我們的環境,尤其來源於電子產品:

· 手機上收到一條微信消息

· 電腦桌面彈出一條電子郵件

· 昨天剛在手機上安裝的新遊戲

不專注並不一定意味著我們的意志力很弱,這可能只是代表你環境中的分散注意力的成分太強大了。而且,在你甚至沒來得及考慮使用意志力或自控力之前,你的注意力已經被吸引走了,你因此失去了注意力。

意志力應該是一種不得已的方法,更好的解決辦法是完善你的環境,以便一開始就不會被輕易打擾。

在坐下來工作之前,請確保該環境有利於工作和專注,而不是分散精力:

· 實施4:55預備。通常,我們拖延的原因是「還沒做好準備工作」,於是我們會打開電子郵件和網絡四處搜尋資料。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在每個工作日結束時(我選擇在4:55),花5分鐘讓第二天變得井井有條。先確定下來第二天要完成的幾件事,然後整理出所有需要的準備工作,這樣第二天就可以直接行動了。

· 遠離你的手機。智慧型手機是我們拖延和失去專注力的最大來源。不要試圖抵抗它們,而是直接將它關閉,並放在一個看不見的角落。這意味著不僅不會被通知分散注意力,也不會被手機的出現分散注意力。而且手機關機意味著查看消息會更麻煩。這小小的額外功夫就足以使手機的誘惑變得不再吸引。

· 將你的電腦變成單任務機器。如果你是知識工作者,你的大部分工作可能主要在電腦上完成。不幸的是,你也可以在電腦上做些別的更有趣的,會分散你注意力的事情。你可以嘗試這樣做:在開始工作之前,關閉所有應用程式,只保留工作絕對需要的一個或兩個窗口。將你的電腦變成只做一件事情的工具。

大多的幫助你提高效率地電子產品看似無害,但結果是,我們隨意地允許自己在工作時使用它們 ,這卻造成了分心和拖延。而且如果你嘗試去抵抗這些幹擾,那麼你的精力就會被打斷,在完成困難和需要創造力的工作時就會力不從心。

在完成重要的工作時,一定要消除對注意力幹擾,尤其是來自電子產品的幹擾。



3. 培養深度工作的習慣

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在他的同名書 Deep Work 中提出了「深度工作」的概念,他是這樣說的:

「深度工作」指的是在沒有任何幹擾的情況下進行專業工作時,你的認知能力被推向極限的現象。你的努力工作創造了新的價值,提高了你的技能,並且難以複製。

深度工作就是你的大腦最高速運轉的時候 - 在你發揮最大潛能的同時,高效多產地完成富有創意和高質量的工作。

問題是,這件事情做起來太耗費精力了,同時也很難做到,更不用提一直保持這樣的狀態了。所以,培養每天的工作習慣就派上了用場。

自始至終的常規行為能夠解決深度工作中的兩個主要問題:

· 我們剛坐在辦公桌前一秒鐘,肯定不能馬上期待自己的腦力躍升到100%,然後保持一個小時這樣的狀態去專注於創造性的工作。你必須逐步建立一種模式,訓練自己的思維以適應快速進入深度工作。

· 你需要系統性地確保自己能夠長時間保持深度工作。如果你會經常被同事打擾,或被社交軟體拖延,那麼你將永遠不會保持深度工作的狀態。

紮實的深度工作習慣可以解決這兩個問題,以下是培養自己深度工作習慣的方法:

· 為你的深度工作確定一段固定的時間,最好每周都能抽出來幾天。例如,每天早上去辦公室的第一個小時。無論你選擇什麼時間,都必須讓這段時間保持不被打擾。

· 從短時間開始,逐步增加。我建議一開始的深度學習保持在20分鐘左右,大約一周後,可以延長30分鐘。當你可以持續地完全集中注意力45分鐘至60分鐘時,就說明你已經達到了理想的效果。

· 無情地消除幹擾事物參見上面的第2節。重要的是,僅僅消除幹擾本身是不夠的(比如關閉微信消息通知),你應該不給自己分散注意力的機會(比如,直接把手機放在其他房間裡)。

· 記錄進度並獎勵自己。創建一個簡單的記錄系統來衡量自己的進度,並適當獎勵自己。我喜歡使用塞恩費爾德策略(Seinfeld Strategy)(Linda,2019),例如說我們可以在日曆上嘗試不間斷地打卡完成深度工作的日子。我獎勵自己的方法是,在完成工作之後買一杯咖啡。

深度工作是保證高效的超級武器,但是想要利用好它,你需要把這項習慣堅持下去。

4. 利用「強制執行」的力量

強制執行是一種強制你採取某種措施的機制,這是意志力不持久的解藥。

當廣告彈出式的窗口突然出現在屏幕上,詢問你是否要節省50%的錢來獲取本月最新資訊的時候,它會迫使你二選一 —— 單擊十分顯眼的綠色「是」的按鈕,或花3分鐘時間找到小到不起眼的「 x」來關閉彈出窗口。

營銷人員和銷售人員經常使用「強制執行」來增加潛在客戶成為實際客戶的機率,但是強制執行對於提高個人的生產力同樣有用。

假設我真的很想在星期一之前完成這篇文章,但是我一直在拖延寫作。我可以轉帳100元給我的朋友小張,告訴他,如果我在周一下午5:00之前沒有發給他完整版的稿件,他就可以接受轉帳並且自己花掉。

這是就強制執行。通過投入100元,我在強迫自己(或至少強烈促使自己)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會因短期的欲望而分心。生產力卓著的人都會很有效地向自己施加強制執行的壓力。他們能夠謙虛地認識到,分散注意力的情況很普遍,有時動力也會時常減弱。因此,他們不是期望好事能發生,而是假設最壞的情況並制定相應的計劃。

以下是強制執行的一些示例,你可以使用它們來變得更高效:

· 如果您想快速完成很多工作,帶上你的筆記本去咖啡廳工作(提示來源:Dan Martell)。

· 如果你想在家或辦公室中完成更多工作,卸載掉電腦中的娛樂和與工作沒有直接關係的應用程式。


· 僱用一名老師或教練,並預付幾個月的課程費用。

· 告訴你的助手或伴侶在每個月初更改你的社交媒體密碼,直到你完成了特定的目標或項目後再告訴你新的密碼(提示來源:James Clear《原子習慣》)。

不要單純依靠動力和意志力,設計一套無論如何都能夠激勵你工作的強制系統。

這篇文章的重點:

如果你想要極大地提高個人生產力,不要再糾結於廉價的小技巧,而是認真對待這件事,培養嚴格的習慣來提高決心和專心程度:


· 不要抗拒拖延,而是利用它。

· 無情地消除電子產品所帶來的幹擾

· 培養深度工作的習慣

· 利用「強制執行」的力量

參考文獻

Linda, Nick Wignall, Nick Wignall, Jodi, Alan, Takwa, N. B., … Patricia. (2019, September 16). The Seinfeld Strategy: The Best Way to Build New Habits [Step-by-Step Guide]. Retrieved from https://nickwignall.com/seinfeld-strategy/

點這裡,讓朋友知道你熱愛腦科學 



相關焦點

  • 影響聽課效率的幾個壞習慣—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不和老師互動
    所以,無論在學習的哪個環節,習慣都是影響你成敗的關鍵,你的學習習慣好,就能學得輕鬆,效率極高;你的學習習慣不好,你的學習成效就會大打折扣,難有收穫。從這個意義上講,清楚地知道自身一些不良的聽課習慣,並及時糾正,就是你今後能夠上好一堂課的必要前提。
  • 5個方法幫你搞定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問題,讓你的成績快速提升
    高中階段很多成績差的孩子都存在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問題,主要表現為課堂聽課過程中走神去想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課堂上「開小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會極大降低課堂效率,使學生錯過很多知識的重點、難點,長此以往必然會使學生成績大幅下滑。
  •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看這裡
    「對玩具喜新厭舊,上課坐不住做,作業學習效率低,幼兒園老師抱怨說孩子難帶」,這些都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注意力缺失症,下面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何旭濤主任來告訴大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是怎麼回事。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走神?了解髓鞘化產生原理,有效提升孩子專注力,2個方法已準備好!
    孩子的注意力培養很重要,學霸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別就是,學霸擁有超強的注意力。孩子愛學習,能夠長時間專注在課業上,想要拿高分並不難。其實孩子能不能成才關鍵就在於他們注意力時間能夠保持多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多父母都很頭疼的問題,用盡各種方式想要試圖讓孩子能夠維持注意力,但總是碰壁。
  •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下課寫作業愛走神,家長要的是這2個策略
    孩子想要成績好,那至少得上課注意力集中,下課專注寫作業,但如果孩子就是容易走神怎麼辦?注意力能不能提升,究竟如何提升?這就是說,我們今天的人類,基因中就帶著注意力不集中,這就是進化的選擇,有研究表明:人一天走神的時間佔醒著的時間的47%。不相信你可以試一試:現在閉上眼,專注自己呼吸,然後看看你能堅持多久,恕我直言,你要不走神才叫見了鬼。因此,走神才是人類的常態。
  • 心理學:為什麼我們總會分心走神,無法集中注意力活在當下時刻?
    因為我們總是身體做著A,腦子卻還在不由自主地想著B,身體和大腦處於嚴重的分離狀態,所以我們總是會感到自己會分心走神,無法集中注意力做手上的事情,無法好好地活在當下。但正是這樣的「做A想B」的行為模式,才導致我們總是會分心走神,無法集中注意力在當下重要的事情上,也是我們產生煩惱和無能感的根本原因。01:缺少感受的行動如果要想我們的注意力能夠集中在當下的重要事情上,我們的行動和感受二者必須是統一的。也就是我們的注意力必須完全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 心理學:為什麼我們總會分心走神,無法集中注意力活在當下時刻?
    因為我們總是身體做著A,腦子卻還在不由自主地想著B,身體和大腦處於嚴重的分離狀態,所以我們總是會感到自己會分心走神,無法集中注意力做手上的事情,無法好好地活在當下。但正是這樣的「做A想B」的行為模式,才導致我們總是會分心走神,無法集中注意力在當下重要的事情上,也是我們產生煩惱和無能感的根本原因。
  •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下課寫作業愛走神,家長要的是這2個策略
    孩子想要成績好,那至少得上課注意力集中,下課專注寫作業,但如果孩子就是容易走神怎麼辦?注意力能不能提升,究竟如何提升?這就是本文要回答的問題!我的觀點是:注意力能否提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管理注意力!為什麼這麼說?
  • 教育專家:小學生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試試這8個有趣的方法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教育專家的育兒方法:小學生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家長可以試試這8個有趣的方法,幫孩子進行「注意力訓練」,每天拿出幾分鐘陪孩子做幾個小遊戲,非常管用。很多家長提到孩子的學習,非常苦惱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上課走神怎麼辦」?
  • 那些上課走神的孩子,真的注意力不集中嗎?
    相信很多父母都接到過老師的電話:「你的孩子上課走神、不認真」……接到電話的那一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大概是羞愧、生氣、傷心,實在是費解:為什麼孩子一學習起來就如此不專心呢?如果孩子真的愛走神,又如何提升孩子的專注度呢?為大家分享三個小tips:❶ 合理安排學習內容,用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教他知識。
  • 孩子上課愛走神,易溜號,找到原因對症下藥,2個方法幫孩子改善
    孩子的專注力遠比不上成年人,孩子很容易被周圍的事物吸引注意力,一旦思想拋錨,就會走神發呆,影響學習。的確,在孩子學習中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時有發生,上課不認真,走神發呆,游離課堂之外......,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提升呢?
  • 父母切記:克服「上課走神」有5個技巧,能幫孩子提升聽課效率!
    而另一類孩子,聽課效率得不到保證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上課走神。或許是因為太困,或許是因為沒有責任心、興趣,抑或是受到外界幹擾等等,都會讓孩子陷入上課走神的漩渦裡。面對孩子上課走神的問題,曦曦媽推薦以下五個克服技巧,能幫孩子提升聽課效率哦。
  • 孩子多動愛走神,在自然中提升專注力,三個遊戲來幫你
    如果你的孩子也是個坐不住的"小陀螺",或許這篇文章能為你帶來啟發,下面我們就看看大自然是如何幫孩子提升專注力的!面對愛走神的孩子,家長總是喜歡從孩子本身出發。去分析是不是小時候總打斷他,導致習慣性的注意力不集中?還是天生感統失調,沒法集中注意力,卻很少去考慮環境的原因。但孩子走神兒,或許真的跟環境有關。一方面,人工環境容易分散注意力。
  • 高三學子上課總是無法集中「注意力」?這3個方法幫你解決煩惱!
    高三學子上課總是無法集中「注意力」?這3個方法幫你解決煩惱!我們都知道高三階段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階段,因為將要面臨高考,所以同學們都希望通過這個平臺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不過無法集中注意力卻成為了很多學生非常頭疼的問題,那麼作為高三學子上課總是無法集中注意力該怎麼辦呢?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3個方法,輕鬆幫你解決煩惱,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擔心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容易走神?「7分鐘觀察法」了解一下
    01孩子無法集中注意的幾個表現實際上,注意力不集中對於許多孩子來說都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各位家長一定要時刻觀察孩子的狀態,如果你家孩子出現以下幾種表現1.做事容易走神這可能表現為在上課過程中,寶寶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短,並且經常東張西望,做各種小動作,玩鋼筆或者抓耳撓腮;或者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孩子都有可能想入非非,心不在焉,沒有精神或者總是會走神。這些一系列的開小差表現都會導致孩子一心多用,做事效率普遍不高,質量也相對比較低。
  • 孩子上課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你的孩子是不是上課不專注,總是愛發呆你的孩子是不是愛走神,愛搞小動作你的孩子做事情是不是很慢,很愛拖拉上課坐不住,經常走神,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對學習,對老師不感興趣,另一方面是注意力存在障礙。
  • 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如何培養高中生的專注力?
    要知道,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腦進行感知、記憶、思維等認識活動的基本條件。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專注力很重要,就像一扇門,門開得越大,學到的東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渙散了或無法集中,門戶就關閉了,一切有用的知識信息都無法進入。如何培養高中生的專注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上課總走神?從根本上解決注意力不集中問題
    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弊端,信息泛濫的結果就是我們越來越不能接受冗長的內容,凡事都求快,而且容易分心,對一件事物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越短。學生在上課時並不能一直保持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偶爾走神是可能的,但長期使用電子產品的這樣的現象會更頻繁,基本上沒幾分鐘就會走神,而不儘早解決的話對之後的學習生活影響還是很大的。
  • 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聽課效率低,家長應該幫助學生提升專注力
    而家長在這一點上一定要注意,如果學生對學習都沒有興趣,那麼上課有怎麼會注意力集中,聽課效率有怎麼會好,學習成績有如何才能提升?4、學生比較活潑好動,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生時期,貪玩的心理都是比較強的,這是我們每個那個階段過來的學生都會有一個過程,這個時候學生們都是比較活潑好動,安靜下來就比較難了。
  • 怎樣改掉注意力不集中的習慣?家長:這個方法很實用!
    相信你肯定有過這樣的經歷,課堂上老師說,某某某,上課專心聽講。那位學生可能在走神,可能在說話,也可能是在做別的。學生出現這種情況,就是注意力不能集中。注意力是智商的一個部分,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生聽課、學習和做事的影響是極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