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北大學霸吳謝宇弒母案引爆網絡,一個令人豔羨的別人家的孩子,如何走上弒母之路,其經過令人唏噓。被害人也就是吳謝宇的媽媽,是福州教育學院第二附屬中學的教師。為人嚴苛,極度自律,是個完美主義者。她也把這份嚴苛和自律帶給了孩子,不僅養出了一個學霸,更養出了一個心理扭曲的人渣。
什麼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在培養孩子什麼?這是我們每位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們都在思考的問題。
什麼是真正的教育?
只有能夠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當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
教育並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更應包含教孩子成人所必備的品德與技能。而在高考獨木橋的重壓之下,我們就犯了「重知識,輕品德」或者「重品德,輕心理」的錯誤。
我們一直把「學習好」直接等同於「品德好」,或者把表現出來的「品德好」直接等同於「心理健康」,而事實並非全部如此。
網上有一則案例:
朱海洋,上海海洋大學經濟貿易學院2001級國貿專業學生,品學兼優,英語尤為突出,2008年秋季進入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攻讀農業和應用經濟學博士學位。
美國東部時間2009年1月21日晚7時,在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中的一家餐館裡,朱海洋殘忍地用大菜刀將該校女同學楊欣的頭顱砍下,被控一級謀殺罪。
除此之外,還有我們熟悉的藥家鑫案、馬加爵案、復旦大學投毒案......這些案件中的學生,用我們過去的說法,已經是「天之驕子」,為何放著大好前程不顧,害人害己,走上不歸路呢?
說到底,還是我們教育的失敗。在教育界中流傳著一種說法:對一個人來說,學習不好是「次品」,身體不好是「廢品」,品德不好是「危險品」。
「成才先成人」是教育的首要宗旨,而我們教育的本末倒置,最終會用更慘烈的事件教會我們反思。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
我們應該教會孩子什麼?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在家要孝順父母,在外要尊重師長,言行謹慎而有信,有博愛之心,並親近仁德之人。做到這些後,如果有餘力,可以學習文化知識。
一、基本的道德感與是非觀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下》
道德是以善惡評價為標準,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的內心信念的力量,來調整人們之間相互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而是非觀是基於道德準則之上的,一個人對待原則性問題的觀點和態度,其反應了一個人的道德水準和智慧水平。
孩子的道德感與是非觀,是在成人的道德評價和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形成的。
例如最基本的:愛國守法,尊敬師長,愛護同學,禮儀謙讓,團結友善,勤儉自強等等。
道德觀與是非觀的培養貫穿於孩子整個成長過程,家長和老師的榜樣作用必不可少。我們可以就生活中遇到的場景,對孩子進行引導。
例如:看國慶閱兵時,培養孩子愛國精神。看到社會性事件時,同孩子一起分析事件的對錯。與同學發生衝突時,及時教育孩子如何正確對待。參加集體活動時,激發孩子的集體榮譽感等等。
二、正向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人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但一定能使自己崇高。——《廉政箴言》
人生觀是一個人對人生問題的根本看法,主要是一個人對人生目的、人生意義以及人生態度的看法。價值觀是基於人生觀而形成的價值取向。
在社會風氣比較浮躁的時候,對於金錢與權力的過分追求,扭曲了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人的一生變成權錢的奴隸,可嘆可悲。
社會原本的不公平性,造成了人道德水平的偏頗,羨慕、嫉妒、恨等情感的產生,讓人無法正視別人的光環與成就,因嫉妒而害人的事件時有發生。
這都是沒有樹立好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原因。
我們應當教會孩子正確認識社會的多樣性,正確看待別人的努力和成功,正確面對自己的當下,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
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條件不一樣,構成了不一樣的人生,我們要教會孩子在自己的人生中獲得自己的價值觀和存在感。
三、發掘孩子的夢想
夢想是人生的指明燈,有夢想的人生,豐富多彩。
夢想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不以社會性評判為標準。例如金錢至上權力至上的成功標準,並不適用於每個人。
追求社會性成功,對於一個並不喜歡這樣的人來說,無疑是痛苦的。我們需要告訴孩子,成功是多樣性的,夢想也是豐富多彩的。
他需要遵循自己內心的選擇,忠於自己,不為他人左右,放手追逐自己的夢想。
四、激發孩子的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技能。
自學能力不是培養出來的,是激發出來的。當一個人特別喜歡某項技能或事情的時候,他會把所有的精力用來學習這項技能。
我兒子玩《我的世界》,他從3歲開始玩,一開始玩的時候,什麼都不懂,一直問我,我也不懂啊。他沒辦法,自己學會了語音打字,在視頻APP上找相關的遊戲視頻,跟著視頻學。現在給我講起來一套一套的。
老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的一點都沒錯。
提高孩子的自學能力,就要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多激勵和鼓勵孩子。
總 結
我們無法讓每個孩子都成大才,但我們可以讓孩子成人。
一個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孩子,一個能夠明辨是非、堅持原則的孩子,一個有夢想的孩子,他的人生一定不會差。
我是@素人遠兮,在職中醫針灸醫師,多平臺原創作者,關注兒童教育,聚焦成長邏輯,理清家庭關係。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