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材生自殺、弒母、投毒、殺人事件時有發生,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

2020-12-15 騰訊網

今年八月,北大學霸吳謝宇弒母案引爆網絡,一個令人豔羨的別人家的孩子,如何走上弒母之路,其經過令人唏噓。被害人也就是吳謝宇的媽媽,是福州教育學院第二附屬中學的教師。為人嚴苛,極度自律,是個完美主義者。她也把這份嚴苛和自律帶給了孩子,不僅養出了一個學霸,更養出了一個心理扭曲的人渣。

什麼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在培養孩子什麼?這是我們每位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們都在思考的問題。

什麼是真正的教育?

只有能夠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當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

教育並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更應包含教孩子成人所必備的品德與技能。而在高考獨木橋的重壓之下,我們就犯了「重知識,輕品德」或者「重品德,輕心理」的錯誤。

我們一直把「學習好」直接等同於「品德好」,或者把表現出來的「品德好」直接等同於「心理健康」,而事實並非全部如此。

網上有一則案例:

朱海洋,上海海洋大學經濟貿易學院2001級國貿專業學生,品學兼優,英語尤為突出,2008年秋季進入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攻讀農業和應用經濟學博士學位。

美國東部時間2009年1月21日晚7時,在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中的一家餐館裡,朱海洋殘忍地用大菜刀將該校女同學楊欣的頭顱砍下,被控一級謀殺罪。

除此之外,還有我們熟悉的藥家鑫案、馬加爵案、復旦大學投毒案......這些案件中的學生,用我們過去的說法,已經是「天之驕子」,為何放著大好前程不顧,害人害己,走上不歸路呢?

說到底,還是我們教育的失敗。在教育界中流傳著一種說法:對一個人來說,學習不好是「次品」,身體不好是「廢品」,品德不好是「危險品」。

「成才先成人」是教育的首要宗旨,而我們教育的本末倒置,最終會用更慘烈的事件教會我們反思。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

我們應該教會孩子什麼?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在家要孝順父母,在外要尊重師長,言行謹慎而有信,有博愛之心,並親近仁德之人。做到這些後,如果有餘力,可以學習文化知識。

一、基本的道德感與是非觀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下》

道德是以善惡評價為標準,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的內心信念的力量,來調整人們之間相互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而是非觀是基於道德準則之上的,一個人對待原則性問題的觀點和態度,其反應了一個人的道德水準和智慧水平。

孩子的道德感與是非觀,是在成人的道德評價和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形成的。

例如最基本的:愛國守法,尊敬師長,愛護同學,禮儀謙讓,團結友善,勤儉自強等等。

道德觀與是非觀的培養貫穿於孩子整個成長過程,家長和老師的榜樣作用必不可少。我們可以就生活中遇到的場景,對孩子進行引導。

例如:看國慶閱兵時,培養孩子愛國精神。看到社會性事件時,同孩子一起分析事件的對錯。與同學發生衝突時,及時教育孩子如何正確對待。參加集體活動時,激發孩子的集體榮譽感等等。

二、正向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人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但一定能使自己崇高。——《廉政箴言》

人生觀是一個人對人生問題的根本看法,主要是一個人對人生目的、人生意義以及人生態度的看法。價值觀是基於人生觀而形成的價值取向。

在社會風氣比較浮躁的時候,對於金錢與權力的過分追求,扭曲了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人的一生變成權錢的奴隸,可嘆可悲。

社會原本的不公平性,造成了人道德水平的偏頗,羨慕、嫉妒、恨等情感的產生,讓人無法正視別人的光環與成就,因嫉妒而害人的事件時有發生。

這都是沒有樹立好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原因。

我們應當教會孩子正確認識社會的多樣性,正確看待別人的努力和成功,正確面對自己的當下,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

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條件不一樣,構成了不一樣的人生,我們要教會孩子在自己的人生中獲得自己的價值觀和存在感。

三、發掘孩子的夢想

夢想是人生的指明燈,有夢想的人生,豐富多彩。

夢想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不以社會性評判為標準。例如金錢至上權力至上的成功標準,並不適用於每個人。

追求社會性成功,對於一個並不喜歡這樣的人來說,無疑是痛苦的。我們需要告訴孩子,成功是多樣性的,夢想也是豐富多彩的。

他需要遵循自己內心的選擇,忠於自己,不為他人左右,放手追逐自己的夢想。

四、激發孩子的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技能。

自學能力不是培養出來的,是激發出來的。當一個人特別喜歡某項技能或事情的時候,他會把所有的精力用來學習這項技能。

我兒子玩《我的世界》,他從3歲開始玩,一開始玩的時候,什麼都不懂,一直問我,我也不懂啊。他沒辦法,自己學會了語音打字,在視頻APP上找相關的遊戲視頻,跟著視頻學。現在給我講起來一套一套的。

老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的一點都沒錯。

提高孩子的自學能力,就要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多激勵和鼓勵孩子。

總 結

我們無法讓每個孩子都成大才,但我們可以讓孩子成人。

一個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孩子,一個能夠明辨是非、堅持原則的孩子,一個有夢想的孩子,他的人生一定不會差。

我是@素人遠兮,在職中醫針灸醫師,多平臺原創作者,關注兒童教育,聚焦成長邏輯,理清家庭關係。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北大高材生弒母!馬加爵事件!藥家鑫事件!心靈扭曲?
    北大高材生吳謝宇弒母案再次刺激了國人的神經,這起案件讓人不禁想起發生在2004年的雲南大學馬加爵殺人事件和2010年陝西西安的藥家鑫駕車肇事後殺人事件。高智商人群的心靈為何如此扭曲,下一代的教育如何進行,如何給與孩子正確的價值觀,社會給與更多的正能量,值得國人的深思。
  • 「弒母案」吳謝宇改口殺人動機:協助母親自殺!
    弒母自古以來就是十惡不赦的大罪,但是縱觀歷史至今,弒母多發生在涉及家庭矛盾,經濟矛盾的家庭,但是吳謝宇的成長環境卻不存在這麼大的裂痕,而他的作案動機至今仍有存疑,之前他曾透露是幫母親解脫,但是最近又改口說是協助母親自殺,其言難信!
  • 「北大學生涉嫌弒母案」:「學神」與惡的距離
    畢竟,殺人通常跟其個人生活背景與情境有關,也有具體事件由頭作為刺激觸點。在該案中,吳謝宇是否就是弒母者,如果是,他為什麼弒母……這些疑問,都有待警方披露和權威信源交代。但無論是警方偵查的結果,還是媒體已披露出的多方說辭,抑或是吳謝宇買了30多張身份證逃亡,都很難讓吳謝宇和其母親的厄運「拆解」。
  • 今日話題第304期:山東大二女生遭同學投毒 清華復旦投毒事件等象牙...
    今日話題第304期:山東大二女生遭同學投毒 清華復旦投毒事件等象牙塔慘案反思 資訊標籤: 大二女生遭投毒 清華投毒事件 復旦投毒事件
  • 四個為啥:為啥錢學森傑出屠呦呦獲獎吳謝宇弒母毛洪濤自殺?
    為了達到預期目的,第二人格還編造出了自殺的藉口和理由,謊言和騙局:「終於確認了,一直堅持原則,在一個完全不講道理的單位,真行不通。甚至無助到付出生命的代價。確實不得已,真正沒有路」。這就是第二人格偽裝成智慧思想,引誘自我上當受騙。
  • 弒母1990天後,北大吳謝宇首談動機,「殺害媽媽,是一項偉大的成全」
    他想到自己在一本小說中看到的一段話:「愛你愛到極致的時候,你不敢做的事情,你不能做的事情,我替你解決,我什麼事都給你解決。」所以,他產生了一個念頭:和媽媽一起死,這樣一家人就能團聚了。過完春節後,他開始籌劃弒母一事。
  • 弒母案:走入誤區的家庭教育讓孩子成長為殺人兇手
    最後,當外公發現死去的女兒時,他依然鎮定並說:「她不是我殺的,是自殺。」直到警察來了,他才承認自己的罪行。而警察帶他回到現場時,他還笑著。  是誰把一個12歲的孩子培養成殺人兇手這些孩子來自於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區甚至不同的國家,但卻有著共同的特點:不懂得什麼是愛。
  • 弒母1990天後,吳謝宇首談動機:殺害媽媽,是一項偉大計劃
    庭審中,多家媒體報導過的一個細節,或許從一個視角,印證吳謝宇說出上番言論的意圖:「這位曾經的北大高材生,展現了自己高智商的一面:引經據典、邏輯清楚,對多個小說、影視劇的細節如數家珍,連續20分鐘發言幾乎不停頓。」
  • 人民日報:復旦投毒事件 漠視生命震驚社會
    且不論投毒者殺人動機如何,是「故意」還是「誤傷」抑或其他,是對被害人的優秀羨慕嫉妒恨也好,或是心理扭曲導致的極端行為也罷,單是其對寢室內飲水機投毒這一行為,就令人唏噓不已,究竟是什麼樣的怨懟,使得投毒者的內心燃燒起如此仇恨的火焰,猛烈到必須以毀滅他人的生命來平復?  復旦大學投毒事件發生後,有學化學的網友驚懼,有那麼多可以置人於死地的有毒化合物伸手可觸,豈不是處處充滿危機?
  • 吳謝宇首談弒母原音,表示是因為「媽媽對我太好了」
    北大學霸吳謝宇殘忍弒母一案近日在江西開庭審理,四年前吳謝宇將自己的親生母親殘忍殺害,並且分身,隨後又詐騙親友巨款,因為其殺人手段殘忍加上其北大學霸的身份,吳謝宇的事件也受到了公眾的關注,吳謝宇身邊人都對此表示驚訝,因為受害人謝天琴對兒子非常好,母子倆從未有過矛盾,那麼吳謝宇為何弒母
  • 大案解密:北大高材生弒母背後
    因為,吳謝宇弒母,顯然是經過了一番精心策劃,而非激情殺人。這是他深思熟慮的行為,但凡他還有一點顧念母子情,也不會走到最後這一步。同時,作為一個高智商人才,吳謝宇不可能不知道,他從取款機取錢時,會被錄下頭像。而僅僅過了一天,他就主動給舅舅發去信息,從而讓其弒母的罪行曝光。
  • 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事件
    在場人士一時還未反應過來,以為他拿玩具槍惡作劇,直到看到兩位應聲倒地的教授的腦門和身上流出大攤鮮血才知他真的在殺人!一位中國同學不堪刺激當場昏倒,另一位中國同學嚇得奪門而逃,跑到一處有電話的地方報警求救。
  • 李玫瑾談北大吳謝宇弒母案:先教孩子腳踏實地,再教孩子出人頭地
    吳謝宇稱,自己本想殺害母親後自殺,但作案後因恐懼放棄自殺。殺母后,吳謝宇謊稱母親出國陪同他交流學習,騙取親友錢款共計144萬元。 孩子們被父母和祖父母包圍著,保護著,什麼也不需要做,只需要學習就行。 結果,許多孩子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而一些孩子是學習沒搞好,生活能力也完全喪失了,甚至連愛的能力都沒有了。 培養孩子的能力和素質,最有效的辦法是教育生活化,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會潛移默化被影響和改變。
  • 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事件
    在場人士一時還未反應過來,以為他拿玩具槍惡作劇,直到看到兩位應聲倒地的教授的腦門和身上流出大攤鮮血才知他真的在殺人!一位中國同學不堪刺激當場昏倒,另一位中國同學嚇得奪門而逃,跑到一處有電話的地方報警求救。
  • 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事件
    在場人士一時還未反應過來,以為他拿玩具槍惡作劇,直到看到兩位應聲倒地的教授的腦門和身上流出大攤鮮血才知他真的在殺人!一位中國同學不堪刺激當場昏倒,另一位中國同學嚇得奪門而逃,跑到一處有電話的地方報警求救。
  • 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事件
    在場人士一時還未反應過來,以為他拿玩具槍惡作劇,直到看到兩位應聲倒地的教授的腦門和身上流出大攤鮮血才知他真的在殺人!一位中國同學不堪刺激當場昏倒,另一位中國同學嚇得奪門而逃,跑到一處有電話的地方報警求救。
  • 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事件
    在場人士一時還未反應過來,與為他拿玩具槍惡作劇,直到看到兩位應聲倒地的教授的腦門和身上流出大攤鮮血才知他真的在殺人!一位中國同學不堪刺激當場昏倒,另一位中國同學嚇得奪門而逃,跑到一處有電話的地方報警求救。
  • 高材生縝密計劃「殺死母親」塞活性炭吸屍臭瞞7個月:幫她解脫
    就讀北京大學吳謝宇是大家眼中的高材生,然而他卻親手將母親殺死,還細心放入活性炭吸臭味,逃亡整整1380天才被捕。這起轟動一時的北大弒母案今(24)日公開審理,再度引爆外界熱議。綜合媒體報導,兇案發生於2015年7月11日,但一直到2016年2月14日,死者謝天琴才被發現陳屍在福州一所中學教職工宿舍的家中。此後3年吳謝宇一直銷聲匿跡,直到2019年4月21日在重慶江北機場被捕。
  • 12歲男孩20刀弒母:真正的劊子手,是缺席的丈夫。
    是積累了多少對母親的恐懼感,才逼著這個孩子毫不猶豫抄起了菜刀?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弒母意味著什麼?可在弒母后,他休學、騙錢、混跡聲色場所,並且還要娶一名性工作者。完全變成另外一個人。大家感到困惑:在他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 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最新消息:揭秘北大吳謝宇作案動機及殺母原因
    8月12日,吳謝宇案已由福州市晉安區人民檢察院報送至福州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涉及故意殺人、詐騙、買賣身份證件三項罪名。相關人士表示,吳謝宇在公安機關審查期間承認自己作案,並交代作案過程,作案手段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