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教師課堂教學創新的藍圖

2020-12-11 立恆語文

教學設計猶如教學活動的一張藍圖,它從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規定著教學活動的基本流向,是一切教學活動賴以展開的基本前提。一個有效的教學設計的起點必須從課程標準開始。課程標準是指導教學活動的法規性文件,是教學活動首先必須遵循的硬性指標。作為教者,要開展教學活動,首先必須熟悉課程標準、理解課程標準,把握住課標的基本要求、基本思想和基本精神。但是,這個熟悉、理解、把握的過程,不是一種機械、被動、簡單的記憶過程,而是一種創造性的理解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它滲透著教者個體獨特的經驗方式和獨特的理解方式,它不是一種「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墨守成規的被動理解,而是教者憑藉自身的經驗、知識、智慧、情感上動建構的創新過程。理解課標是這樣,理解教材更是這樣。和課標相比,教材更具有開放性和創造性,其給予教師發揮自己創造性的天地更為廣闊,更為自由;作為一名教師,只要他不想人云亦云,墨守成規,它就會有自己對教材結構、教材內容的獨特體驗和獨特感悟。學生是一個不斷變動的,充滿各種可能的活的生命體。對這個具有旺盛生命活力的生命個體的理解,僅靠吃透教育學、心理學著作中一些乾巴巴的教條式不能勝任的,它必須靠教師平時的察言觀色,靠教師與學生之間創造性的溝通方式和理解方式,只有這樣,教學才會有實效。在教學目標上,新課程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確定這樣的教學目標,必須靠教師對課標的透徹的把握、對教材的透徹理解以及對學生認知水平的深刻把握。在這一點上,教參、教本都不可能為教者提供現成的答案,只有教者通過自己的辛勤努力和創造性的工作,才能制訂出符合實際、有利於學生發展的、創造性的教學目標。教學思路是體現教者的教學思想、完成確定的教學目標的一系列步驟。設計教學思路是教學設計的重頭戲。教學思路設計的基本要求是科學性和藝術性。科學性要求教學思路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認知水平和教材的結構特點、知識特點;藝術性要求教學思路要富有趣味性、創造性,充滿對智力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刺激。整個過程不能平鋪直敘,不能千篇一律。

相對來說,教法、學法和教學手段的選擇是教學實踐中最為活躍的因素。選擇教法、學法和教學手段同樣沒有標準答案,它只能靠教者在透徹地理解了教學內容、深刻地把握了教學對象、全面地了解了教學條件、教學環境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教學思想、教學個性和特定的教學目標,創造性地選擇最恰當、最適宜的教法、學法和教學手段;不僅如此,單就教學手段而言,在教學手段日趨現代化的今天(尤其是電腦多媒體技術的介入課堂),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更加富有自主性、創新性。

可以這樣認為,課堂教學的創造性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的參與下,體現得更加直觀,更加顯著。新課程賦予了每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開發教學資源的權力,就語文科的特點而言,這個權力在運用過程中天然地帶有創新性。為什麼這麼說呢?誰都清楚,語文是一門天生就具有廣闊資源的學科,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社會生活、語數邏文等等,都是語文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資源,用上海《語文學習》雜誌封面上的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試想,面對如此浩茫無邊的資源海洋,語文教師在選擇時,能統統收於眼底嗎?回答顯然是否定的。這裡需要教師的智慧、靈感、知識、經驗、思想,這裡需要教師獨具慧眼的匠心,這裡需要教師的創造性!

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設計的每一步、每一個環節都包含著創新的因子、創新的火花。作為教師,只要我們不墨守成規,不固步自封,不因循守舊,刻苦鑽研,廣搜博集,獨立思考,自主探究,教學設計的過程自會成為教師生命活力的煥發過程和精神理念的創新過程。

相關焦點

  •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重要考點十一:課堂教學設計
    【考點1】課堂教學設計的內涵、特點和功能課堂教學是課堂有機構成諸因素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動態系統。課堂教學設計就是運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按照教學規律和教學對象的特點,設計教學目標,規劃課堂教學全過程諸因素的相互聯繫和合理組合,確定實現教學目標的方法、步驟,為優化課堂教學效果而制定實施方案的系統的計劃過程。課堂教學設計的特點:課堂教學設計是為課堂教學活動制定藍圖的過程;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方法是系統方法;課堂教學設計既關心「教」,又關心「學」。
  • 【教師發展•智慧課堂】創新教學模式 建構智慧課堂 ——我校智慧課堂教學比賽精彩紛呈
    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識教育,從知識走向智慧,從培養「知識人」轉為培養「智慧者」;用教育新思路指導和提升教育新改革,就是要引領教師和學生崇尚智慧、追求智慧。為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與應用,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建構智慧課堂,我校於4月 8日開始,舉辦了以「智慧課堂」為主題的教壇新秀、教學青優教學比賽活動。
  • 從高校學生課堂教學滿意度透視課堂教學創新性變革
    從標準差來看,在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與創新能力培養這四個因素上,女生的分值均高於男生,說明女生在這四個層面上兩級分化程度比男生嚴重。 第三,在教學內容方面,一方面內容較陳舊,與實際應用脫節,較少關注學科前沿;另一方面教學內容信息量分布不均,要麼信息量過小,資源不豐富,要麼信息量過大,資源太豐富,學生難以接受;另外教學內容還存在結構不合理、邏輯性不強、難度過大等問題,致使學生不易理解。
  • 基教典型經驗①濱州:聚焦教學改革 推動教學創新和高效課堂建設
    主要做法是:一、優化頂層設計,接續謀劃教學改革「新藍圖」一是提出「有效教學」理念2008年制定實施《在全市中小學開展有效教學行動 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意見》,統籌教學管理隊伍、教學管理機制、課堂教學行為、校本研訓制度、城鄉互動發展5大建設,讓教學從「有效」
  • 教師應反思教學現狀,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學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在傳統高中數學教學中,人們忽視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無趣,數學教學變成了「講學練」、「題海戰」。對此,教師應反思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學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 淺談語文教學設計的創新思路
    教學創新,就是要打破舊觀念的束縛,用新的教學理念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一次徹底的更新換代。新課標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創新,那麼作為教學活動中處於主導地位的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如何創新、如何體現新課改的精神呢?今天中公教育講師就以小學語文為例,分析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創新。
  • 宏大智慧課堂評:科技驅動教學創新下,教師教學角色有什麼變化呢
    以宏大智慧課堂為例其以利用&34;的思維方式和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智能、高效的課堂,實現課前、課中、課後全過程應用,促進學生的智慧發展。那麼現在我們來看看在科技驅動教學創新的智慧課堂的教學環境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承擔的角色發生了哪些變化?
  • 宏大智慧課堂評:科技驅動教學創新下,教師教學角色有什麼變化呢
    那麼現在我們來看看在科技驅動教學創新的智慧課堂的教學環境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承擔的角色發生了哪些變化?諸如宏大智慧課堂將發達的網絡通訊技術深深融於課堂之中,教師需要樹立一種創新的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思想,學會利用網絡搜集有效信息,能夠設計開發先進的教學資源,運用豐富的教育信息化工具來支持各類媒體對象的創作和合成,並將它們融於教學活動中,為學習者創設最佳的學習環境。
  • 巧用信息技術創新課堂教學
    浙江省在教師培訓中著重促進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鼓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深化應用、融合創新」。2016年研修網開發了「PPT動畫設計與教學應用」等實用性較強的網絡課程,同時圍繞「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同屏技術的課堂應用」「創新工具與軟體應用」等主題,開展了多場專題技術培訓與線下研修活動,旨在幫助教師掌握技術工具,優化課堂教學,並鼓勵參訓教師進行各種課堂探索與創新。以地理教學為例,等高線地形圖等教學內容在以往教學中學生普遍感到比較難懂,學習效果不太好。
  • 濱州:聚焦教學創新與高效課堂建設 推動教育內涵品質提升
    2020年規劃實施了中小學「學科育人工程」為優化頂層設計,接續謀劃教學改革「新藍圖」,我市提出了「有效教學」理念,推出「教學創新」主題,升級「教學創新」行動,構建「學科育人」機制。全市中學段以學校為主體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超75%,小學段「1+N」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參與教師超80%近年來,我市深耕高效課堂「主陣地」,成效顯著。
  •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文/強哥摘要:新課程實施以來,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努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高效教學模式讓學生從學習中學會學習,從嘗試中學會探索,從探索中學會發現,從參與中得到發展。
  • 美國STEAM課堂什麼樣?(內附課堂教學視頻)
    今天,數老師就還原其中一堂《小說工程學(Novel Engineering)》,與大家分享下美國STEAM教學的設計思路。觀看課堂視頻視頻字幕由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小學英語教師王竹提供根據「以人為中心」的問題解決思路,學生首先分析出繪本中人物遇到的難題,接著設計解決方案,構建產品,並進行測試。
  • 教師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的學識水平、業務能力、個性情趣、品德修養等綜合素質,塑造的教師人格魅力,是教師獲得學生青睞和信任的重要因素。優秀的教師不僅知識淵博、業務精良,更具有超強的人格魅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人格魅力往往深深地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引導著學生的思考,並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效率。
  • 創新教學模式讓課堂越來越有趣
    很多學校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讓課堂不但傳授知識還變得很有趣。   「我代的是電子商務課,其中網站建設和網絡程序設計都採用項目化教學,翻轉課堂採用的是課程改革教學。課程建設上主要採用的是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的改革都在循序漸進地推進。」
  • 課堂教學要高效,教學設計必須講究這「五度」
    課堂提問的設計必須遵循「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的設計原則,切不可隨心所欲、雜亂無章。三、深度深度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分析不能停留在淺層、表層,而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一定深度。
  • 教師技術創新教學的突破口在哪裡?
    例如,我們開發新的系統是為了給教師教學實踐提供啟示,為了給課堂教學提供可信的證據。除了關注開發、評估和教學實踐外,我們還關注教師專業發展,即我們研究的終點是提升教師的教學專長,為創新教學和學習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
  • 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
    而且英語教師要從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轉變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因此英語教師必須樹立起全新的課堂教學觀念。常規的英語教育以語言知識為本,教師主要擔當著一名英語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學生則成了被動的語言知識的接受者。
  • 我校成功舉辦第二屆課堂教學創新大賽
    important}9月4日,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教務處、教師發展中心在我校長安校區智慧教室舉辦西北政法大學第二屆課堂教學創新大賽決賽。王健從教和學兩方面分析了課堂教學創新大賽的重要性,闡述了「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核心意義。希望各校院聯動,採取多種手段鼓勵教師積極投入課堂教學創新實踐。
  • 課堂教學怎麼改?路徑設計很重要
    ,喚醒教師追求教育理想的信念;通過課堂的變革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激發學生積極持續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合作創新的良好素質。而這需要一種文化去引領,需要一種文化去浸潤,優質的課堂文化能促進了教師自覺地課堂變革,促進了學生自主的學習變革。一、課改設計任何一項改革都需要頂層設計,設計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步完善,而一旦選擇改革,選擇了破解原有的積弊,改革就需要勇氣和堅守,課堂改革亦如此。
  • 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運用上看課堂教學的創新本質
    課堂教學的本質是創新,是師生生命活力的體現。這一點不僅體現在教學設計上、教學過程中,還體現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運用上。從一種廣闊的背景上來看,教學模式的選用完全是教師自己的事,選用什麼樣的教學模式來達成預定的教學目的,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狀況、教學內容的特點和教師自身的情況來定。但是,正如一部文學作品的產生不能脫離作家所處的時代一樣,教學理念的產生、教學模式的出現也具有時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