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想請此人幫忙,卻聽對方說了句成語,不得不當面道歉

2020-12-11 燦爛海灘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出自《三國志·張昭傳》,時間大約是在孫權稱帝後的黃龍元年(公元229年)至嘉禾元年(公元232年)之間。這個故事其實是吳大帝孫權與江東老臣張昭之間的一次談話。先來看看原文:

昭每朝見,辭氣壯厲,義形於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進見。後蜀使來,稱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權嘆曰:「使張公在坐,彼不折則廢,安復自誇乎?」

明日,遣中使勞問,因請見昭。昭避席謝,權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屬陛下,而以陛下屬老臣,是以思盡臣節,以報厚恩,使泯沒之後,有可稱述,而意慮淺短,違逆盛旨,自分幽淪,長棄溝壑,不圖復蒙引見,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國,志在忠益,畢命而已。若乃變心易慮,以偷榮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權辭謝焉。

這段話的大意是這樣:張昭每次上朝,言辭氣概雄壯嚴厲,神色大義凜然。他曾經因為直言不諱不合孫權的心意,孫權有一段時間禁止他參加朝會。後來蜀漢使者來到東吳,炫耀蜀漢的德澤美好,東吳群臣卻無人能夠應對,。孫權嘆息地表示:「如果張昭在場,即使蜀漢使者不被折服,也一定會垂頭喪氣,哪會像現在這樣自賣自誇!」

第二天,孫權先派人前去探望,隨後自己來到張昭府中。看到孫權到來,張昭離開坐席向孫權謝罪,孫權跪坐阻止。等雙方坐定之後,張昭抬頭對孫權說道:「從前太后、桓王不是把老臣託付給陛下,而是將陛下託付給老臣,因此我盡節效忠,以報厚恩,即使死了也足以讓後人稱道。可惜我思慮短淺,違背了陛下的旨意,自以為從此沉淪直到老死,再也得不到陛下的信任。沒想到又蒙陛下召見,可以繼續侍奉左右。不過我內心是想為國家做事,盡忠報國,死而後已。如果想改變我的初衷,以討好取悅他們而獲得榮華富貴,這是我做不到的。」孫權聽罷,隨即向張昭道歉。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張昭話中的「變心易慮」,意為改變心意,違背初衷。這句成語的最早出現在《荀子·儒效》:「四海之內,莫不變心易慮以化順之。」

熟悉三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張昭本是江淮名士,不僅為孫策佔據江東立過大功,在孫權掌權之初也發揮過重要作用。但隨著孫權年紀的增長,對於這位老臣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對張昭的直言不諱非常不滿。

張昭也有個弱點,總是將孫權當孩子,喜歡倚老賣老,喜歡用孫權的母親和哥哥對自己的信任和重視來教訓孫權,這更讓孫權難以忍受。故此,有一段時間孫權對張昭都非常的冷淡,甚至當中譏諷。而張昭也不願受辱,乾脆辭職退休,從此遠離孫權,想過幾天清靜日子。但蜀漢使者的出現,令孫權意識到張昭的作用,於是便上門拜訪,一則想讓張昭發揮餘熱,二來又想讓張昭俯首帖耳。

沒想到張昭根本不吃孫權這一套,老調重彈,不僅再度提起孫權的母親和哥哥,又以「變心易慮」提醒孫權自己不會發生任何的改變。因為有事相求,這一次孫權只好忍了,向張昭道歉,不過心裡卻非常不滿。沒過多久,雙方再度出現矛盾,結果鬧出了孫權命人用土封住張昭家門的大笑話。

參考書籍:《三國志》

相關焦點

  • 此人屢立戰功,為何卻被孫權幽禁至死,這則成語故事道出真相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宗室傳》,講述的是江東孫氏家族中的一員悍將——孫輔。原文如下:孫輔字國儀,賁弟也,以揚武校尉佐孫策平三郡。後來孫輔派人與曹操暗中勾結,被孫權發覺。孫權將他幽禁起來。數年後,孫輔便去世了。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文中所提到的「身先士卒」,以為作戰時將領親自帶頭,衝在士兵的前面。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中的「當敵勇敢,常為士卒先。」孫輔,是孫賁的弟弟,他們的父親名叫孫羌,是孫堅的親哥哥。
  • 此人打了個勝仗,孫權用一成語為其慶功,其實卻是為自己遮醜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朱然傳》,時間是在東吳赤烏九年(公元246年),主人公為孫權和朱然。在此之前,從曹魏投降東吳的馬茂圖謀不軌,企圖謀害孫權。但事情洩露,被孫權處死。孫權對此事極為憤怒。朱然出徵前上奏說:「馬茂這小子,膽敢辜負陛下的恩惠和教導。微臣現在仰仗天威,戰事必能取得勝利,到時候再用繳獲的戰利品向天下人炫耀。我要將戰船擺滿長江,氣勢必將蔚為壯觀,以此一解我軍將士的心頭之氣,揚我吳國之威。請陛下先記下我的話,再看我的行動吧!」
  • 此人首創一成語,自己壯志未酬,其子卻葬送東吳帝國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本文要說的這個三國成語,正好是虛度光陰這個成語的反義詞。這個成語出自《三國志·孫和傳》。首創這個成語的便是吳大帝孫權的第三子孫和。這裡面出現的成語就是「愛日惜力」,意為珍惜時間,不浪費精力。這裡再簡單介紹一下孫和這個人物。他是孫權的第三個兒子,以聰明伶俐、才氣過人而著稱。東吳赤烏五年(公元242年),孫權的太子孫登病故,孫和被立為太子,成了孫權的接班人。
  • 諸葛亮對孫權稱帝的真實看法如何,這則成語故事揭示真相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時間是在蜀漢建興七年(公元229年),主人公是諸葛亮。這段記載的大意是:這一年,孫權即位稱帝。他的大臣來到蜀漢通報,希望蜀漢能夠予以正式承認。蜀漢群臣在討論此事時大都認為與東吳交好並沒有多大的好處,而且一旦承認孫權的帝位就會變得名號不正,體例不順。不少人建議應當申明大義,與東吳斷絕關係。
  • 東吳大臣說過一句成語,長輩不時念叨,晚輩卻不愛聽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本文要介紹的這句三國成語出自《三國志·吳主傳》注引《吳書》,時間大致發生在東吳帝國中期,說出這句成語的人名叫鄭泉,原文如下:(鄭)泉臨卒,謂同類曰這段話翻譯過來是這樣:鄭泉臨終之際,對他的朋友說道:「請務必將我葬在製作陶器的窯廠附近,等我死後化為泥土,如果有幸被他們用來做成一把酒壺,那我就心滿意足了。」本文要介紹的這句成語就出自鄭泉的臨終之語:百歲之後。這句成語與另外一句成語「百年之後」的意思一樣,都是代指死亡。
  • 該成語揭示諸葛亮侄子的致命缺陷,孫權心知肚明卻不得不用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恪傳》注引《吳書》,時間是在東吳神鳳元年(公元252年)四月,主人公為孫權和諸葛恪。孫權認為諸葛恪兇狠固執,獨斷專行,但孫峻覺得朝中沒有一個人的才能超過諸葛恪,便堅持保舉他。最終,孫權同意了孫峻的建議,令諸葛恪及其他大臣來到自己的臥室內見面,在床前接受詔令。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當時孫權對於諸葛恪的看法,叫做「剛很自用」,意為兇狠固執,獨斷專行。這也是《三國志》作者陳壽首創的一句成語。
  • 「說曹操,曹操到」後面還有一句話,為什麼沒人說後半句?
    說起三國,就不得不提起魏蜀吳的曹操、劉備、孫權這三個人。其中最有爭議的就屬曹操了。曹操這個人算得上是梟雄,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氣魄是讓人佩服,他的求賢若渴也使他的麾下聚攏了很多人才。但是,他又有著致命的缺陷,就是他的多疑和善妒。
  • 找別人幫忙,為何少說「不好意思麻煩了」,別說「只是幫個小忙」
    「不好意思麻煩了」、「可以幫我個小忙嗎」,這些是不是你請別人幫忙時說的第一句話?其實,你以為的「客氣話」只是自作多情,而且還有可能把事情搞砸。有人想請您幫忙,卻一直不停道歉,但你真正感受到的不是歉意,而是不得不幫忙的「壓力」。這樣開口求助,其實讓人感覺很不舒服,覺得自己被操控。對方或許會勉為其難答應幫忙,但更想趕快從這種「壓迫」中解脫。 這種求助方式,就算真的得到了幫助,也是低品質的幫忙,因為給予幫忙者是被逼迫的,而不是出於自願。
  • 孫權為何對諸葛亮的建議猶豫不決,這則成語故事道明真相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鄧芝傳》,時間是蜀漢後主建興元年(公元223年),主人公為蜀漢尚書鄧芝和吳主孫權。原文如下:(諸葛亮)乃遣芝修好於權。權果狐疑,不時見芝,芝乃自表請見權曰:「臣今來亦欲為吳,非但為蜀也。」
  • 一天一個成語·強詞奪理.諸葛亮就是能說
    」【近義詞】滿嘴胡纏、蠻不講理、蠻橫無理【反義詞】理直氣壯、不言而喻【成語造句】1.他這麼說是強詞奪理,站不住腳的2.你先動手打了人,卻還強詞奪理要人道歉,真沒天良!3.他個性好強,明明理虧,也要強詞奪理辯解一番。4.此事法官自有公斷,不容他在法庭強詞奪理,狡辯耍賴!5.在接下來的幾周內,約翰慢慢地變了:變得聽話而不再故意作對,遇事能心平氣和地商討而不再強詞奪理。
  • 成語典故:手不釋卷 談笑自若
    今天講的成語是手不釋卷,談笑自若。手不釋卷這句成語是說手中不肯放下書籍。形容勤奮好學或讀書入迷。三國時期,東吳有位十分善於領兵作戰的人,名叫呂蒙。這個呂蒙家境貧困,十幾歲就從軍打仗,而且十分勇敢,屢立戰功。
  • 此人首創一成語,指出東吳成功之道,揭示孫策孫權不同之處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出自《三國志·吳主傳》注引《傅子》,是西晉史學家傅玄對東吳帝國奠基人孫策和開國皇帝孫權所做的一個評價。這段話的大意是:傅子(即傅玄)說:孫策為人精明果斷,英勇無敵。當年孫堅戰死疆場,孫策雖然年輕,但能集合手下的兵馬為父親復仇,轉戰千裡,佔據了江南大片地區。他誅殺了江南的世家大族,威名響徹鄰近地區。後來孫權繼承孫策的事業,以張昭為心腹大臣,既有陸議(即陸遜)、諸葛瑾、步騭等人作為得力助手,又有呂範、朱然充當爪牙。
  • 俏三國:周小瑾認主孫權玩「壁咚」,小孫權你的身高還是這麼萌啊
    話說三國爭霸時期,東吳將領周瑜獻計與孫權,將孫權的妹妹孫尚香獻給劉備,想以此扣住劉備作為人質,豈料到,那大神一般存在的諸葛亮識破了此計,並且將計就計,一波操作下來,一手促成了吳蜀聯盟,使周瑜的計劃流產。並且看準周瑜心胸狹隘,擁有完美主義者的心態,智激周瑜,好一句「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氣的周瑜口吐鮮血,從此一病不起,不久就撒手人寰了......
  • 魯肅聽了一成語,感慨東吳人才輩出,卻不料從此自己地位不保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之後,主要人物有兩個,一個是魯肅,另一個是呂蒙。魯肅非常高興,拍著呂蒙的後背對他說:「我原本以為你只有軍事才能,沒想到你的學識居然也是很如此淵博,再也不是當年的那個吳下阿蒙了。」呂蒙回答:「即使三日不見,別人也會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如今兄長接替周瑜,很難繼續他的事業,同時您又與關羽為鄰。此人很好學,能夠背誦《左傳》,嗓音洪亮,氣概非常威武。然而他性格自負,喜歡凌駕於他人之上。
  • 諸葛亮給後世留下很多成語,都有哪些?
    但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寫得清清楚楚: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劉備讓徐庶去請,徐庶說此人只有使君親自去請。劉備為表達誠意,去了三趟,才見到諸葛亮。諸葛亮在《出師表》也寫得清楚:先帝(劉備)屈尊來到草廬,前後三次,才見到臣,臣感激莫名。當事人自己都說了,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的地方在哪呢?
  • 想請人幫忙,別說Would you mind…沒禮貌!
    嗨,今天是周天乾貨時間點進來的你一定一定有疑問想請人幫忙說 Would you mind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聞雷失箸,你還知道哪些具有連動式用法的成語?
    曹操突然問劉備:「你說當今天下誰可以稱得上英雄?」劉備故意說:「我看袁紹可以算得上英雄了。」曹操搖搖頭,說:「我說,當今天下,只有你我二人可以稱得上英雄!袁紹這樣的人,根本不配!」劉備最怕的就是曹操知道自己的心思。因此,多少天來,他表面上一直裝得庸庸碌碌,常常在菜園子裡消磨時間,希望曹操把自己看成是一個胸無大志的凡夫俗子。
  • 「請人幫忙」千萬不要說 「Can you help me」,別人聽得很不爽!
    請人幫忙怎麼說?「Can you help me」?在外國人聽來,這樣的說法是很不禮貌的!
  • 和同事相處請牢記,有三種幫忙一定要拒絕,出力還不討好!
    有句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在職場中你要靠領導,也要靠同事。同事之間的幫助,領導對你的提攜能夠讓你少走很多彎路。只有相互幫助,大家都才能混得越來越好。和同事相處請牢記,有三種幫忙一定要拒絕,出力還不討好!1、幫同事介紹對象的忙,不要幫如果同事是個單身汪,想請你幫忙介紹對象,這種忙最好別幫。因為這種事往往費力不討好,容易讓你兩邊不是人,一旦你撮合成功後,他們鬧點小矛盾、小彆扭,甚至出點小亂子,最後都是你的責任。
  • 關於「道歉」,你會說幾句?
    如果您已經對簡單的日常用語比較熟知,請幫忙指正歡迎擴充;如果您是日語初學者或對這方面有所需求,我們可以一起成長、共同進步!表達道歉:1.すみません。/對不起!是比較常用的較為正式的道歉用語。女性也可以說更為口語化的「すいません」(關西地區年輕人使用的較為普遍)。在加強語氣時也可以加上「本當(ほんとう)に」,意為「實在是對不起,實在抱歉」。在回答對方時,可以使用「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です」(沒關係)。